《皇飞雪-殇夏之祭+(太经典了,不看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飞雪-殇夏之祭+(太经典了,不看后-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九鬼起这个头,众考生仿佛心中都有了底,摸着了些门道,不一会儿便又有人上前,竟渐成络绎不绝之势。形式虽涵括诗词文赋,内容却多是“小桃红绽妆脸深,嫩柳袅宫腰细软”、“醉娇无气力,风袅牡丹枝”“几声娇语如莺软,一串珍珠落线头”之类,较九鬼之诗更为浮华美艳,都是写些夸赞美貌之词,听着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听多了连观众都渐渐腻烦起来。就在此时,一人猛地站起来,大笑着走至台前,正是先前民众们口中议论的太尉佐佐部之子佐佐部龙史。他跟之前那些人颇为拘束的样子完全不同,也丝毫不觉有任何怯场的表现,一看便知是身居高位的官宦子弟。他也不作揖,只笑道:“一派漫溢之词,听得人好想睡!这里须是考场,那些打发青楼女子的东西,还是自家收好吧!”乾看来也认识他,低喝道:“龙史!这里不是你家,休得放肆!若有什么高见,也说给大家听听才是。”佐佐部闻言,便朗声道:“毛先舒《填词名解》有云,‘汉张敞为妇画眉’,人传‘张京兆眉妩’,词牌‘眉妩’由此而来。如此佳画佳人,对镜画眉,若要歌咏,当然应用词牌‘眉妩’才是。”这一席话说得那些坐于监考席上的工于格律的老学究们莫不点头称是。佐佐部也自得意,便将他所作的《眉妩》念来:





























看新月悬柳,依稀情致,待晓破初暝,便有借仿意。














只恐怕,罗裙不适妆残,胭脂污色,宝钗摇曳却伶俜。














梳洗罢,素颜无粉黛,对月扫蛾眉。





























无处心冷意灰。叹红颜易老,流水难回。














枉百娇千媚,到头来、剩些朽棺枯骨,鬣馋鸦栖。














何妨逍遥道别离!














趁将老未老,孤独惯听猿啼。





























此诗一出,台上台下懂词的、不懂词的,都一并儿喝彩起来。不但立意远高其他,情感描摹得当,就连音调格律,也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虽然上阕稍显俗赘,但瑕不掩瑜。而下阕最末处,那“何妨逍遥道别离!趁将老未老,孤独惯听猿啼。”尤为难得佳句,珠联璧合,新颖上口。这回连一直端坐台中,无甚表情的乾都笑起来,看来是相当满意这份试卷。其他尚未作答的考生们心中不由得都捏了一把汗,一时间踌躇者居多,竟没有人再上前,本已炒热的气氛又有些尴尬起来。





























“真是的……这样下去,岂不活活急死人!不管了啦!”














安静得有些过分的考场上突然传来这么一声,众人都不由得朝那人看过去。果然是英二,他仿佛有些忿气似的踢开凳子,快步走到台前,台下人这才看见他满脸的纠结,都不由得笑起来。














“好啦……!我向来对诗词不拿手,大家莫怪就是了。猜了半天,也猜不出乾大人那哑谜的含义。若只是说那画中美人怎样美,老实说刚才那画像只那一晃,也根本看不分明。所以呢……恩……恩……我只是在凭空揣测罢了!”英二有些发泄似的抓抓头发一股脑地把话全倒出来,台上台下官员民众倒是都难得见到这么坦诚直率之人,都相视而笑。














“恩,那我说了!词牌就取《柳梢青》好了,这词牌好记,上口,字又少……”英二嘟嘟囔囔道,又惹得台下观众掩嘴葫芦,考试时本应有的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不觉已被他三两句言语一扫而空,也真可算的上是奇人一个了。只听他念道:





























红巾翠被,














待字闺中,














姻缘知谁?














我自有心,














恐郎无意,














隔帘相窥。














原来竹马青梅!














心随红霞满脸飞。














见他招手,














佯妆不见,














只顾画眉。





























诗才念毕,又是好一阵笑声。不过这回可不是笑诗不好,而是笑起诗中的女主角那“佯妆不见,只顾画眉”的假正经模样来。果真诗如其人,简单,轻快,可爱,难得一见。当即有许多人掏出本子,将这么上口的词给记了下来,想是要在宴会上随兴演奏,或者是单单唱给自己心爱的人儿听罢。可也有那些词家们嗤之以鼻,觉着这词过于“朴”,一没用典,二不深奥,算不得上乘之作,只能在街头巷尾歌唱,登不得大雅之堂。一时间各各脸上都露出点颜色来,反倒是没有人不对此诗动容的了。英二何等坦荡之人,也没多想,只故作潇洒地一挥手,去旁边题了自己名字,对尚在考生席中的不二做个鬼脸,松松脱脱下了台。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台上诸考生尽皆交了答卷,考生坐席那里只剩不二尚且端坐不动,低头沉思,仿佛这考试与他无关似的。台下观者有些急了起来,不由得略微躁动,想催他起来答卷。这关头倒是乾先发了话:“这位考生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云台省起凤乡的不二周助吧?我们虽没有限时,但下面仍有其他题目,若是再不答题,我可要依照律法,算你放弃此次回答的机会了。”














“喔——”














这么清然的一声,长音的最后似乎有些懒散的样子,让人怀疑他来参加的是闲散自由的酒筵诗会,而不是这裁汰严格的国学初试。不二在上万人惊诧的注目的不解的或者不满的眼光注视下就这么施施然走到台前,仿佛看着自家朋友一样对他们淡然微笑,笑容里清风微举衣袂飘摇。台下人投去的眼光就这么被锁住了,粘定了,挣不开,脱不掉,跟着他转身,侧脸,举步,一颦一笑。














“乾大人,学生并非有意如此,还望见谅。”不二站定了,对乾先施一礼,言语间不见卑亢之调,眉目中自有飘然气度,连乾也心中暗叹为官数载,自以为阅人无数,这样人物还是头一遭碰着。














“那么,你已经有答案了吗?”乾问。














“学生在心中早已拟好了,只是,……不知大人可否代为赦我不敬之罪。”不二笑道。














乾暗自一惊。本来听了前面五十余人的诗词,还以为此次是不是题目较为偏斜,不会有人猜到答案,听这名考生如此说,仿佛他已猜到似的,心中不免生起希望,忙道:“初试所考不过文字而已,其余不究。”心下竟有些忐忑起来。只见那不二不慌不忙,踱擂台如同游花径,念出数句来:





























龙江秋半虏弦翻,铁骑铮铮踏河山。














封疆万顷归别主,誓约白头叹枉然。














一画故眉回故土,两番且步且凭栏。














不忍落花葬流水,怎得春风度玉关!





























诗念毕数刻,无人言语。庸人不明,搔首顾盼;学究苦思,终难恍然。英二在一边听得此诗,左思右想,一时明了,叫道:“原来是她!真是的,我怎么没想起来!不二你真狡诈,故意最后一个作答吧?”那边厢,乾脸上也浮出一个复杂的笑容。有些饱学之士也想了明白,不由得拍手称贺。掌声渐由稀落变为密集,再变为稠密,又渐浓厚,最后仿若大雨滂沱,挟风而至。














乾笑道:“我以为今个会没人猜到,没想到还有这样心会神聪之人。正好这道题已经答完,便把答案给众位考生、乡亲父老们看看。”说罢手一挥,两名属下又再将那幅一人高的画像举了出来,让众人细看。又对不二道:“既是你答出来,便由你说说这是谁。”不二笑道:“念出此诗已须赦学生不敬才是了,大人竟还要学生直说么?”乾道:“我既出此题,当然早有请备;——直说不妨。”不二闻道如此说,这才上前,肃然道:“此画中人乃我青国谥节烈皇后,当今圣上先妻,曾任兵马太尉,都监全国。民间俗称为,——伦皇后。”














此语一出,不乏哗然之声。伦后是青国一代名后,她虽然贵为皇后,却骁勇善战,几败敌兵。虽已过世多年,但民间传说不绝。虽然都说伦后是美人,但听闻她总着男装,不施脂粉,怎会如画中这般身着绫罗,对镜梳妆?若这题目出的是幅男装丽人戎马厮杀的画儿,估计半数上的人都猜的着这是伦后。可这明明是幅宫廷美人图啊,哪里沾得边呢?众人不禁疑惑,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乾但笑不语,只把目光看向不二,要他解释。














不二无奈,只得道:“学生粗通青国礼制,知道那绫罗服色,是皇后官服;再看那画中隐约飞檐画栋,不是我宫中景物。那种上飞之檐,成钩角势,只有北方行宫‘端玉’才有——而当时六角番邦入侵我国,圣上身陷险境,不得已与六角番邦订立龙江之约,答应奉还伦后,地点便在端玉宫旁。由此推想,已猜着五分。另五分则是因为画眉之举。我青国女子尚小山眉,眉若远山之黛,而画中之人画眉,眉若细柳弯月,却是六角番邦自古相传的眉势。我青国皇后能画此眉者,当只有祖籍六角的伦后了。再者,女子画眉,多在己眉上层叠修饰,而画中人并非修饰,而实乃无眉。众所周知,伦皇后为便于带兵,嫌己眉过于阴柔,不易服众,故将眉削去,以凛然有伟丈夫之姿,统率三军。无眉画眉之后,天下舍伦后其谁?”














这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有根有源。不明者茅塞顿开,疑惑者心悦诚服。更多人则是慨叹画卷只那么一晃,他竟能一眼看出这许多细节,眼力之佳、学识之广可谓无人能及。据史料记载,伦后是当今青国圣上越前南次郎之妻,本名竹内伦子,六角竹内邦公主,自幼擅长骑猎,最喜吹萧。年少时闯荡中原,与当时尚为世子的南次郎结识,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南次郎登基后,六角进犯,国家动荡不安,战乱四起。南次郎与皇后伦子各领军征战,但青国素来积弱,难以抵挡。在端玉关之战中,六角番邦竹内部围困南次郎所领之军数十日,眼看就要俘于敌手。此时六角提出若青国答应割地一万顷、并将伦皇后“归还”六角,则解围撤兵之条件。伦后迫不得已答应了条件,在北方行宫端玉宫签定了该条约,然后两军在降龙河(俗称龙江)上游、端玉关附近进行交接,六角方面释放了万名青国俘虏,并撤军百里。伦后见目的已经达成,遂着青国皇后服色,投降龙河而死。两国君王皆感其贞烈,遂抽配剑断降龙河水,划定两国国界。并将伦后葬于水边,以铭其功德,谥节烈皇后。不二那首七律,说的正是这么一件事情。无疑,在这一回合中,只有他一人答出了正确答案,稳占上风。其他考生有羡慕的,有真心欢喜的,有由衷佩服的,但也自然有心怀妒恨者,正暗自计划着怎样令他在下一回合中出丑。





























“贵一兄,这一回合我们恐怕占不着便宜了。你看——”台下角落里,佐佐部正挨近九鬼,低声商议。














“哼,那家伙,女人似的看得我不爽。老弟你放心,就他那瘦胳膊瘦腿也过不得武试那关。只是让他在文试里赢了头筹,水渊老师面子上恐怕不好过。”九鬼冷哼一声,脸色稍差。














“是啊是啊,到武试那会儿,我父亲监考,怎样也教他吃不了兜着走。可现在——那姓乾的看样子也软硬不吃,我们还是从别的方面想法子才是。”佐佐部轻声道。














“——别急么,老弟。这考试不才刚过一回么?还有时间呢。”九鬼用长长的指甲弹了弹佐佐部的胸口,眯了眯眼睛,又歪了歪嘴角。














佐佐部心领神会地笑起来:“我明白贵一兄的意思了。”





























不久考生便又被传回台上,开始第二轮的考试。这一次考制仍然不变,只是题目改为摹写你所知之一人。但有三不能:一不能写出此人姓名;二不能摹写此人相貌;三不能道出此人来历。有了这三项,题目越显艰难,考生作答的时间也相对延长了许多。














不二正寻思写哪个人较好,眼神无意间望人群中只一瞥,却看见了一个说过今日有“要事”而不能前来的家伙,远远地站在人群边缘,道路拐角。当下只觉得有把力道,先在心头一紧,又在心内一松;胸膛里仿佛有只鸽子,不安份地扑腾了两下——自己也想不清这感觉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缘故。脑海里只是想:这家伙竟然骗我,说有甚么“要事”,却只是躲着我罢了!心里却尽着说:看来他还没忘了我跟他说的话,这会儿定是完了事,特意赶过来的。这么六想七想自然没注意到台上正进行的比赛,眼光只望着他所在的方向,想等这里结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