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太宗-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敬瑭现在的想法应该和李从珂当时差不多,而且还更积极配合治疗,唐末帝还没想到怎么吓他,他就想先试探下唐末帝的态度。石敬瑭主动要求调换军镇,如果唐末帝顺水推舟同意了,那肯定就是想整我;如果他不同意,就继续试探,试探到能证明他肯定想整我为止。果然,唐末帝接报大喜:“正愁没理由调你,你自己提出来了。准奏!”石敬瑭大惊:“果然是想整老子!反他爹去!”

石敬瑭宣布造反,唐末帝调集各镇会剿。这是一场被害妄想症患者的大联欢,各位节度使都借机拼命寻找皇帝要整自己的证据,谁还有心给你打仗啊。不过唐末帝毕竟人多势众,石敬瑭以一镇兵力独抗天下也有点难度,更害怕老对手契丹从背后捅一刀,这时就只好向契丹求援。

石敬瑭对契丹很有诚意,先向契丹帝国天皇王耶律德光(契丹名尧骨)称臣,并承诺灭唐后,将河北从幽州(今北京)至云州(今山西大同)的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耶律德光之父耶律亿(契丹名阿保机)曾与李克用约为兄弟,而唐明宗是李克用之子,石敬瑭是唐明宗的女婿,所以石敬瑭比耶律德光低一辈,向他称父。耶律爸爸当然就要为乖儿子出头,派大军助战。

石敬瑭本身实力就不弱,再加上契丹的帮忙,很容易就打垮了唐末帝的患者集团军,灭亡后唐。石敬瑭在开封即皇帝位,国号晋,史称后晋高祖。

其实,请外援助战本是唐朝就有的传统。石敬瑭的亲随认为向契丹求援即可,不必称父,更不能割让国土,但石敬瑭为了调动契丹的积极性,一意孤行。或许他认为有唐高祖和唐太宗这样的成功例子摆在前面,他也想试着先当汉奸,再当国父。说到汉奸,其实当时还没有这个词,这是孙中山发明的一种说法。孙中山在解释“汉奸”这个词条时就举了两个人为例,其中一个就是石敬瑭(另一个是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这个沙陀人一不小心就被树成了汉奸的典型。最重要的是他割让的这片国土实在太重要了,所谓幽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山西的北部地区。长城东段沿境内的山脉地形筑城,如果没了这片国土,长城就修不起来。这个影响就不是一朝一代的问题,甚至五代结束后,宋朝仍深受其害,乃至现在都有人把宋朝对外作战的不利因素怪到这个上面。

当年李渊先当汉奸,再当国父,不过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有个特别厉害的二公子李世民。石敬瑭也寄望于他的太宗能洗刷爷俩的汉奸名声,做一对唐太宗那样的伟人父子,就算他的太宗篡改下史料,把他写成弱智也值啊!那石敬瑭选择了谁呢?其实,五代哪有你自己选择太宗的道理呢?

继位的是石敬瑭之侄石重贵,《旧五代史》称之为后晋少帝,《新五代史》称后晋出帝,《资治通鉴》称齐王,本书称后晋太宗……算了,还是叫晋出帝吧。

石敬瑭的儿子倒是多达六个,但前五个都死得比他还早,幼子石重睿年龄很小。有些史料说石敬瑭觉得对不起老丈人,提出将皇位传回给唐明宗之子李从益,复辟唐朝。这个大汉奸的境界这么崇高吗?而据大多史料记载,石敬瑭死时将幼子石重睿放在宰相冯道怀里,托孤于他。但侍卫马步军都虞侯景延广却提出国赖长君,更何况是这个五代乱世。冯道这人也堪称五代传奇,众所周知,每次改朝换代,前朝的达官贵人最容易遭殃。但冯道从唐朝就走上官场,历经刘守光、后唐、后晋,还曾到契丹挂职锻炼,换哪个政权都有官当,现在还混成了宰相。事实上,后面的后汉、后周都还有他的官当,遗憾的是人生有限,差几天活到宋朝建立,不然还可以在宋朝当更大的官。有人说他是史上最牛公务员,这话没错。人类社会推进至唐宋,已经出现了冯道这种职业公务员——没有出身门第,不代表任何家族势力,唯一要做的就是操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无论什么势力当政,都不影响他的操作员工作。不过改朝换代毕竟是权力结构的剧变,连换六个朝代官还越当越大,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冯道确也是根史所罕见的老油条。老油条一般遇到违诏、拥立这类的事反应都比较迟钝,他也没说干,也没说不干,拖拖拉拉的,景延广就拥立了石敬瑭的侄子齐王石重贵。

现在当上皇帝,首要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和契丹的关系,后晋应该算是契丹扶植的附属国,石敬瑭是耶律德光的儿子,那晋出帝自然就是孙子了。其实晋出帝本来跟他耶律爷爷关系不错,当年石敬瑭去开封当皇帝,准备在子侄中选一个留守河东。河东是和契丹的边境,这么重要的职守当然要由父皇帝说了算。父皇帝让石敬瑭把子侄排成一排让他挑货,看了一圈指着石重贵说:“这个眼睛大的可以。”于是大眼哥哥石重贵就被任为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东节度事,从此才官运亨通,直到继位。现在当了臣孙,就应该上表向皇爷爷汇报登基,但正气大侠景延广有话要说。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居于天下之中,北方草原上那些是夷狄。有时中原王朝需要利用部族领主,会允许他们称臣,封个官当。有时为了进一步表示宠爱,还可以认他们当干儿子甚至御弟,但石敬瑭反以中原皇帝身份向外族称臣、称子,实在是奇耻大辱。可能一般人觉得当儿子比称臣更屈辱,但从政治角度讲称臣其实要严重得多,因为父子关系是双方在任皇帝的私人辈分,而君臣关系则是两个国家实体的固定上下级藩属关系,中原王朝向外国称臣是颠倒了中华帝国长久以来形成的天下观。当然,前提是后某朝确定自己是中华帝国的一个正统朝代。景延广非常确定后晋就是一个正统王朝,所以他提出晋出帝可以向耶律德光称孙,但就不要称臣了。

契丹见后晋孙子脱离藩属,自然大怒,不过契丹也很文明,先礼后兵,遣使者乔莹来质询。景延广傲气十足:“先皇是北朝(契丹)所立,当今天子却是中国自立,按辈分是你孙子,但不可为臣。我大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老头子要战则来,不过他日连孙子都搞不定,会取笑天下的。”景将军这种高度乐观的革命精神戳穿了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乔莹真的拿出一张纸来——不是折个老虎,是请景延广把这句话写下来。景延广毫不犹豫地就写了,乔莹带回去,耶律德光大怒,决定明年开春大举征伐。

开运元年(944),契丹帝国大举南侵。中原正遭遇了旱蝗大灾,饿死的百姓就有十几万,晋出帝连忙向契丹爷爷投降,但爷爷正在气头上,哪肯接受,晋出帝不得不御驾亲征。契丹军很快攻破边境,两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黄河沿岸相遇。先锋官石公霸奋战敌军,陷入重围,大将高行周、符彦卿率军救援,也陷入重围。三将不断派轻骑向主将景延广求救,但景延广始终按兵不动。最后形势危急,晋出帝亲率御前殿直将三将救出重围。三将泪如雨下,哭诉景延广见死不救,晋出帝也无言以对。对面的契丹人也大呼:“不是景延广叫我们来的吗,怎么不快出来应战?”景大将军只答了一句:“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很多人私下议论:“景延广跟契丹绝交时何其豪迈,现在契丹人真来了,怎又如此怯懦?”所以说言战者未必勇,言和者未必怯,景延广这种人只顾逞一时血气之勇,把国家逼上绝境又不知该怎么办。不过还好契丹人数太多,战线拉得太长,遇到高行周等将的誓死抵抗,于是放弃进一步深入,引兵退去。

虽然仗打赢了,但大家都对景延广非常不满。更兼他自持拥立之功,晋出帝即位以来就非常骄横,大家内心非常不满,只是不敢发作,现在一起爆发出来,趁机将景延广贬到西京洛阳闲置。

开运二年(945),契丹整军复战,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先行,誓要报一箭之仇。本来契丹的实力要强得多,但契丹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甚至将俘虏的尸体烧于阵前,激起了后晋将士的极大愤慨。本来契丹军已将晋军压缩至阳城(今属山西)白团卫村,并借助强劲的北风,准备实施毁灭性一击。谁知晋军在危难关头,反而士气高涨,在大将杜重威的率领下又将契丹打得大败,耶律德光骑着骆驼狼狈奔逃。

连续打赢两仗,晋出帝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他原本知道自己只比一坨屎好一点点,但具体好多少心里没数,这下知道好得还不是一点半点,高兴得不得了,从此将军国大事搁置一边,开始了放浪形骸的享乐人生。晋出帝在位期间,不仅是五代乱世,还有契丹南侵,又有旱蝗天灾,可以说是五代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但晋出帝刚打了胜仗,必须得庆祝庆祝,于是大肆搜括民财,弄得怨声载道。晋出帝还深谙隋唐乱伦之道,唐太宗曾笑纳表叔隋炀帝之妻萧皇后,但也只接受了肉体,没敢给什么名分。晋出帝就要更进一步,正式将叔婶冯氏册为皇后!作者号称这本书里有人会把唐太宗比得自惭形秽,搞半天就是你呀!

但晋出帝显然小看了他的对手,耶律德光不是一拳两拳就可以打趴下的。开运三年(946),晋出帝得到情报,顽强的耶律德光又要来了。晋出帝哈哈大笑:“你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参加驼峰夕阳红老年骑游队的?算了,这次你别南侵了,我北侵你吧。”于是晋出帝点集大军北征,号称要收复他干爹卖掉的幽云十六州,甚至攻灭契丹帝国!

说真的,契丹这个对手跟历史上的异族情况有点不一样。前面的匈奴、突厥都只是些游牧部族联盟,契丹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帝国。契丹,也叫辽,完全是个比唐帝国更强大、规范的正规汉式帝国。耶律德光的正确称呼应该是辽太宗。而此时汉族正在堕落为无理想、无道德、无信任的三无产品。谁在此时接手政权,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像唐明宗那样韬光养晦,力争挺过五代十国这段艰难岁月,将中国社会平稳送入宋朝,而不是将国家民族推上危险的前线。但现在石大汉奸的侄儿却兴高采烈地要主动出击!只能说:“精神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欢乐多。”

儿童遣杜重威率军北伐,心想老杜前两次都大败契丹,这次一定也能轻松剿灭,自己就不用操心了,在后方提前大肆庆祝自己成就了攻灭契丹帝国的旷世伟业。果然不久,晋出帝就收到了杜重威的惊喜——不是胜了,也不是败了——他叛变了。严格地说在五代有人叛变也算不上什么惊喜,更何况有了石敬瑭的先例,谁都想抱着契丹帝国的大腿,过过儿皇帝的瘾。契丹人脑筋也转过弯来,放弃了硬攻,许诺杜重威可为中原新的儿皇帝。杜重威接到这样优厚的收购条件,当然不会拒绝,立即率军杀回开封。

晋出帝感叹自己才华横溢,为何不生在汉唐盛世成就汉武唐宗那样的威名,却要生在五代受叛贼们的这种窝囊气。不过更悲惨的命运还在后面,契丹大军在新一代汉奸杜重威的带领下轻松打进开封,俘虏了晋出帝。晋出帝吓得直叫爷爷,耶律德光差点气晕过去:“还叫爷爷?你爷爷我就是恨你这龟孙子叫我爷爷,叫陛下!”不过这时再改口已经来不及了,耶律德光拒不接受投降,改封晋出帝为负义侯、光禄大夫,黄龙府居住。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是扶余、渤海等古国的故都,非常偏远苦寒,鲜有汉人足迹到过。后来契丹又改将晋出帝软禁在建州(今辽宁朝阳)务农,他的女儿、妃子都被契丹高层强娶,从此生活更加凄苦。在被软禁近三十年后,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中原人民基本已摆脱五代梦魇,开始走进大宋盛世。六十岁的晋出帝孤身一人,孤独地停止了心跳。

后晋是五代中最耻辱的一代,晋出帝无德无能,却偏偏好高骛远,主动挑衅契丹帝国,不但没能收回汉奸干爹出卖的幽云十六州,更引契丹打进开封。如果不是后面这位刘英雄,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可就在此走向其他方向了。

这个太宗没智力

姓石的又闯祸了,契丹人又来了,汉族玩完了。是的,当时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但事实却非如此,有石敬瑭这个沙陀人跳出来抢着当汉奸,现在又有另一位沙陀人刘知远要跳出来当汉族的英雄。

契丹人进了开封,首先废黜了中国皇帝——姑且认为小石就是中国皇帝吧,然后耶律德光自己即中国皇帝位,再然后就要进行一项极具契丹特色的传统活动——打草谷,也就是军队向民间自由劫掠。对不起,这就不行了。之前中国已经有过两个沙陀人建立的王朝,但都没有实施民族分治政策,汉民也就接受了。但现在这个“辽朝”要搞契丹特色,那就不行了,汉族人民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契丹人滚出去。

按说无组织的民众搞点暴乱本不足惧,但后晋留守北边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兵至洛阳,宣称要断了契丹人的归路。契丹和匈奴、突厥不一样,游牧部族没有老巢这个概念,打到哪儿算哪儿,你要断我归路我正好不回去了。契丹帝国可不能这样,人家不是游牧部族,是定居民族,东南西北中五个京都建设得比你开封府还好,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要为你这片烂地以及你们这帮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汉族还是沙陀族的烂人丢了老巢就不划算了。再加上契丹人管理汉民的经验实在欠缺,几下就被搞得焦头烂额,耶律德光的身体又不合时宜地差了起来,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连滚带爬逃回东北去了。现在晋出帝被抓走了,契丹人又滚了,那么关键时刻赶走契丹人,避免中华帝国第一次被另一个文明帝国接管的大英雄刘知远当然就是接替皇位的不二人选了。

不错,这一次不是篡位的。

刘知远要当皇帝了,这时他才惊喜地发现自己姓刘,那这个朝代当然就可以叫汉朝了。刘知远驾崩后庙号高祖,他才是正宗的汉高祖,可惜后人总要把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称作汉高祖,一不小心把这位关键时刻拯救汉族还不忘光复汉朝的沙陀好汉给抹杀了。

汉高祖借中原汉民的民族情绪喷发而不是弑君篡位登上帝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