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太宗-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亟蟆

汉武帝后汉朝再次与民生息,昭帝、宣帝朝又创造了后世称赞的昭宣中兴。不过再往后,积弊也终于达到临界位置,开始出错。首先是昭帝朝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专权,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然后是元帝朝大司马王莽专权,甚至篡位为帝,改国号新,使汉朝的国祚中断了十五年。

但汉朝气数未尽,这时建立新朝显然是天庭的一次管理失误,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西游记》第十四回有详细解释:“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可见王莽篡位时孙猴子正在大闹天宫,由于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天庭自顾尚且不暇,更遑论人间。王莽想必亦是趁乱走脱的妖仙,他在人间造成了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社会大跃进。王兄比秦朝更奔放,秦朝过于急躁地废除了分封建国便导致亡国,王莽直接跃进至全民选举。当选为皇帝后王莽搞土地改革,又搞废奴运动、民权运动,这些行为无疑将埋葬他的政权。

汉室已经很有经验,光武帝依照当年大家推翻秦朝的格式推翻新朝,实现了光武中兴。但过得百年,外戚、宦官开始争权,外戚头子何皇后之兄大司马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密谋调并州刺史董卓带兵进京,诛杀宦官十常侍(十常侍指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结果被十常侍察觉,先行诛杀何进。但董卓还是带兵入京,诛尽宦官。再后来丞相董卓、曹操相继专权,曹操之子曹丕继为魏王、丞相,旋即篡位称帝。大汉王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生命,自汉高帝元年(前206)至汉孝献帝延康元年(220),剔除其中新朝的十五年,共计四百零八年。不过,一般认为两汉不是一个朝代,不能合计,则西汉二百一十二年,东汉一百九十六年。

汉王朝的终结并非来自外敌,亦非天灾,而是两次亡于篡臣。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文明形态进化到秦汉一个自然的历史阶段。

秦汉行政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中的丞相总揽行政;太尉有时也称大司马或大将军,总揽军权;御史大夫一般视为丞相的副手,主管察举人才;九卿则分管九个具体业务部门。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直线矩阵式组织结构,但丞相、太尉职权太重,很容易架空皇帝。汉代的社会基础也支持权臣篡政,虽然秦汉走出了严密的世袭贵族社会,但门阀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汉初的重新分封便是对先秦分封建国制度的一种妥协。虽然法理规定所有国民都是属于国家(皇帝)的公民,但中国的人口规模也决定了皇帝不可能直接管理每一个人。汉代门阀贵族可以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家族利益集团,通过大量占有正式组织——朝廷的官位,在其内部建立起强大的非正式组织——家族势力。当这个非正式组织的势力超过了正式组织势力时,便形成篡权;超过势力和道义总和时,便可以篡位。

而对地方的管理,自秦汉废除分封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者便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一个目标——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全权管理。秦朝郡县制是人类公共管理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步,汉袭秦制,并在中央和郡两级之间增设了州这一级,全国共分十三个州,更符合国土和人口规模的实际。州的长官称州牧,多数时候中央还会派出刺史,监督执行该州的行政权力。刺史不对辖区拥有任何独立主权,只是中央派驻在地方的管理者,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但由于交通和通信的落后,地方难免会形成相对独立,而身居刺史职务的人利用贵族门阀的非正式组织,趁机培植私人势力,形成地方上的事实独立。《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刺史们展现事实独立势力的大剧,最终导致汉帝国的事实分裂,直至终结。

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官制上都还存在着时代无法避免的根本缺陷,皇帝的权力一点一滴地流失到权臣手中,最终走到内有权相专权、外有刺史独立的地步,也就到一个朝代终结的时候了。不过客观地说,汉朝四百多年的决策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人为失误,只是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汉朝的卓越贡献在于第一次奠定了稳定的中华帝国,从此一个从形式上和思想上都高度统一、形神兼备的汉民族登上了历史舞台。后人无论分分合合,都始终保持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框架之内。所以,汉文帝不仅仅是汉朝的太宗,也是整个中华帝国的太宗。他手中握住的不仅是刘汉一家一姓之龙颈,他定下的方向更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总体指针。

此之谓——汉并天下!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一笔风花雪月的烂账

茶几上摆满了杯具

有人说,把秦二世和汉文帝放在一起比,不厚道。其实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们确实没什么可比性,无非都摊上个二世主之名。但岂止是汉文帝,后面还有唐太宗呢——我是说连唐太宗都要被其他太宗比得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而连滚带爬跌回棺材,羞辱一下你胡亥小朋友又算多大回事儿呢?

所谓魏晋南北朝,有人说这个时代是真名士自风流,既有祖逖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的豪迈长歌,又有王羲之的龙飞凤舞和陶渊明的淡泊明志;还有曹刘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烫一壶杜康,听一曲《广陵散》,然后和竹林七贤一起去……去干什么?去滥交么?这根本就是一帮烂人,文人无行的鼻祖,他们所谓的释放人性,其实就是西方的纵欲主义,烂到极端。秦二世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杯具,而这个时代哪里才只产生一个杯具?简直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古语有云,读史到凄凉处,不忍卒读。现在我就是这种状态,每次一提到魏晋南北朝这段茶几的历史,就不忍卒读了。

要不您自己去看《三国演义》吧,可以看新《三国》,唐诗宋词点缀的台词很优美。

可是《三国演义》也只讲到三国,也就是所谓的魏,后面的两晋南北朝怎么办呢?难道要推荐您去看《晋朝那些事儿》《南北朝那些事儿》的白话中国历史山寨系列?唉!算了,还是我帮您卒读一下吧。

魏晋南北朝,好,我们就从魏开始。

头破血流得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

中国历史上哪个时代故事最多,人气最旺?毫无疑问,是三国。

当然,这个阶段人气之高完全是因为有一部伟大的小说《三国演义》,那些令人热血澎湃甚至泪流满面的英雄故事让大多数民众忽略了这其实是一个悲惨时代。乱世出英雄,战争年代更具可读性,但如果就此忽略它悲惨的一面,则好比看了《还珠格格》便以为清宫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浪漫温馨家园。除了《三国演义》中的浪漫豪情,我们还是应该带着一点悲天悯人的现实情怀来看待这段血腥乱世。

然而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没有任何一位获得标准的太宗文皇帝庙谥,我们只能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二世主作为本篇主角。

一、重要的改革者——魏文帝曹丕

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是曹魏第一位皇帝,但众所误会的是——认为曹操是开国皇帝。事实上曹操只打下了曹家的势力基础,本人并未当过皇帝,曹丕继承曹操的魏王爵位和丞相职位,然后才篡汉称帝,但公认曹操作用更大,所以尊曹操庙号为太祖,谥武皇帝。后来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但由于是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所以庙号不是太宗而是世祖。

《三国演义》说曹氏本姓夏侯,因曹操的父亲曹嵩当了大宦官曹腾的干儿子,所以改姓曹,夏侯惇、夏侯渊都是曹操的堂弟。此说流传甚广,甚至有考古学家煞有介事地说要找夏侯氏族后裔来检测DNA,以验证安阳曹操墓的真假。然而正史并无此说,且明载曹操是汉初名相曹参之后,夏侯惇则是汉初名将夏侯婴之后,两家大量通婚,中国自古讲究同姓不婚,双方显然没有血亲关系。曹嵩的身世不可考,但曹腾有亲兄弟,曹嵩应该是他的亲侄儿过继而来,《三国演义》说曹操家改过姓,应该是在抹黑这一家篡汉的反面人物,被很多人信以为真。不过这里不是为操贼平冤,而是要提醒读者——汉初功臣曹参、夏侯婴的后代隔了四百年,到汉末仍是政治巨族。

曹操封魏国公后便要确立世子,最初有资格的本来只有一位——曹昂。曹操的正室丁氏无子,庶妻刘氏生长子曹昂后亡故,于是曹昂便过继给丁氏,成为唯一嫡子。曹操和丁氏都非常喜欢他,按理说继承权就没悬念了,但曹操遭到宛城太守张绣的伏击,狼狈奔逃时曹昂率都尉典韦为父断后,壮烈战死。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上描写得很精彩,当然,诸如幽会张绣婶母之类的情节又是罗贯中在抹黑操贼。曹昂战死后丁氏哭得死去活来,据易中天说,丁氏因此和曹操离婚了。妾室卞氏升任正妻,卞氏有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丕便递补成嫡长子。

四子中曹丕和曹植最有才华,文学史上将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叡(曹丕之子)、陈王曹植合称“三祖陈王”,列于“建安七子”之上,被视为魏晋文坛的翘楚。不过很多人认为曹植才华最高,曹操次之,曹丕再差一点。晋朝文豪谢灵运评价:“天下文才共一石(合十斗),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这就是“才高八斗”的典故。曹植当然就成为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多故事中,曹操其实更喜欢曹植,想传位于他,曹丕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才击败曹植。曹丕本来还想杀曹植,勒令他在七步之内吟得一首好诗,不然就削脑袋。值得庆幸的是,汉朝尚不流行白居易的长篇乐府,曹植吟了一首二十字的《七步诗》便交了差,还以诗中的兄弟之情感动了曹丕,捡回一条小命。还有故事称曹操的另两个庶子曹彰、曹冲也很有竞争力。曹彰是一位刚猛无俦的黄须战神,在与游牧民族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世甚至形成以曹彰的封爵任城王作为宗室猛将专用封爵的传统。曹冲则是一位天才的工程物理学家,尤以精妙的超大规模测绘技术闻名于世,在两千年前便掌握了测量大象体重的高超技术。甚至传言曹冲夭折后曹操公开说这是他的不幸,却是曹丕的大幸(不然曹冲会嗣位)。

然而,这些都是明朝人编的小说。事实上曹丕的嗣子地位根本不需要经过斗争,只需要三个字——嫡长子,只要他还不是个弱智,就基本可以确保继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要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嫡长子必可嗣位。

魏文帝篡汉称帝,终结了这个老大帝国,同时,对新建曹魏帝国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认真调整,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影响最大的两项改革是设置中书省和实施九品中正制。

李斯设计的三公九卿制,到曹魏已历经赵高、霍光、梁冀、王莽、董卓、曹操等权臣,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设置的不合理。秦朝废除私臣,让所有人都成为国家公务员,但皇权也因此削弱。皇帝虽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没有了直接附庸,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和政府长官丞相和军队长官太尉相抗衡。于是魏文帝设中书省,号称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团队,整整一个机构的人帮他理政,极大地扩展了掌控范围。本质上是在丞相率领的朝廷政府外,又设了一个政府,这样就制衡甚至架空了丞相。

中书省分化了重臣的权势,魏文帝又根据尚书令陈群的意见,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全社会选拔人才。国家在州郡设立中正职务,通过考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获得品级的人则有机会获得相应级别的官职,开辟了一条普通人入仕的道路,是后世科举制度的前身。当然,开设九品中正制时曹魏朝廷已由门阀贵族把持,曹氏、夏侯氏都是由汉初功臣集团传承而来,其余崔氏、司马氏也都类似。这些大贵族担任中正,选拔时自然倾向于自家子弟,这项制度反而成了他们打造家族势力的工具,到最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不过有这么一个标准和选拔体系总比没有好,总比明确的世袭制和无标准任意选拔要好。文明、规范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不是一蹴而就,魏文帝已经在他的时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次进步自然就要等下一个时代。

魏文帝的内政改革比较成功,篡汉而立的曹魏帝国很快走上正轨。军事上,匈奴早已式微,魏文帝又征服鲜卑、高句(gōu)丽(lí)等游牧部族,安定了北方边境。但真正的威胁不在北方,而在南方——三国中的另外两国:蜀汉、东吴。

二、扶不起的阿斗——蜀汉后主刘禅

三国鼎立,到底谁是正统,魏晋以来颇有争议。但自《三国演义》出版后,中国人基本上认可了蜀汉正统。

刘禅(是shàn,不是chán)在民间名声比曹丕还要大一点,尤有“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和“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等大量成语、歇后语广为流传。唯一遗憾的是这些成语普遍不是褒义,刘禅在民间就是不学无术、软弱可欺、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形象代言人。其实他的身世非常惊险,历经磨难。刘备曾占据徐州,但又被曹操打得丢妻弃子,襁褓中的刘禅一度在乱军中走失,多亏亲卫队长赵云智勇过人,又找了回来。此段详情可参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这部小说一贯以牛不吹上天、嘴就不落地的文学精神著称,但这一段偏偏很符合史实。而《魏略》更称刘备曾穷困潦倒到了卖儿子的地步,后来在汉中称王,才由张鲁找到刘禅送还给他。不过此说漏洞颇多,但刘禅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和惊险曲折中度过却是不假,绝非《三国演义》刻画的那种纨绔子弟。

黄武二年(223),汉昭烈帝刘备驾崩,皇太子刘禅继位,史称汉孝怀帝、蜀后主。蜀汉的实际统治区域大概相当于今云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