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2-撬动地球的google全面揭密该公司快速崛起之谜(选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52-撬动地球的google全面揭密该公司快速崛起之谜(选载)-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谝唬┲笤偕鲜小9居Ω媚芄淮覫PO中筹集数十亿美元,没有人会在8月进行这样不寻常的交易,因为8月里整个华尔街都在打盹。这个时候投资银行家都涌向汉普顿避暑山庄、玛莎葡萄园或是更具异国风情的地方,因为这个时段人们很少做出重大决定。重要的客户,包括公司和投资者们也都倾向于在此时休假。


《撬动地球的Google》 第三部分最糟糕的媒体曝光

    但是拉里和谢尔盖是与众不同的。他们觉得整个公开募股过程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分散了公司的注意力,是巨大浪费。他们越早解决这个案子,事情就能够越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所以他们还是勇往直前,即使2004年的夏天意外一个接着一个,并且 Google蒙受了自其建立以来最糟糕的媒体曝光。    
    股票市场的技术板块近来的形势一直不乐观,又赶上夏季休眠期,还有一系列负面的宣传让公众感觉Google的管理非常混乱,一个理智的人会认为几个月后再进行公开募股会比现在马上进行结果要乐观得多。可是,布林和佩奇担心再拖延下去,Google的名声会被进一步破坏。华尔街公司、竞争对手和分析师继续对公司吹毛求疵,批评它的规划,批评它110~135美元每股的股价浮动范围,毕竟这几乎是每股收益率的150倍。公司提出的价格受到了广泛批评,许多人对几年前的经济衰退还记忆犹新,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高价简直就是泡沫经济的写照。尽管Google尽量接纳个人投资者,它的拍卖过程还是太复杂了。它要求投资者在几家特定公司开办账户,然后遵循一系列复杂的规程,外行人更是被这些规程弄得晕头转向。两位创办人希望股票发售尽快结束,也赶快结束这些败坏公司名声的言论。    
    在2004年夏天的几个月里,Google看起来越来越不堪一击。媒体对它公开募股的报道事无巨细,它的每个失误及其潜在的风险都被放大了。两位创办人曾经宣称所有愿意拥有Google股票的人都要信任拉里和谢尔盖,而这个说法似乎越来越靠不住了。Google曾经成功塑造了完美企业的形象,可是,这些问题开始让Google的两个家伙看起来越来越不像《绿野仙踪》里的童话人物了,而更像是幕后操纵的黑暗势力。    
    在华尔街,有些公司判断这笔交易带来的麻烦会比它的价值更大。美林公司在没有任何公开解释的情况下宣布退出,并要求其个人及机构客户对这只股票持谨慎态度。它的退出,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一些财经分析人士和顾问建议他们的顾客在Google上市之后先在一旁观察,直到公司股票开始交易后再决定是否投资这只股票。人们还普遍担心在一个过热的拍卖环境中,那些在IPO中购买股票的人会支付最高的价格,而他们手中的股票除了跌价之外别无出路。    
    不过,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又发生了新状况,使投资者们更怀疑现在是否是Google上市的恰当时机。    
    媒体正在长篇累牍地报道证券交易委员会对Google的调查和其他法律问题,以及拍卖过程具有导致股票价格过高的风险。此时,人们不禁怀疑Google是否能够完成这次上市进程。到底是Google的高速成长造成了这些问题,还是因为它没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遵守证券法的每一条法规?还是因为华尔街采取行动想要破坏这次IPO?在特殊时期,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自从4月份IPO文件递交之时开始,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那之前,Google品牌根本是无可挑剔的。而现在,问题却层出不穷。盛传公司大小股东都不会参与拍卖的谣言也纷纷传开;还说市场对Google股票的需求量很低,公司有可能会完全取消上市计划。人们也很快丧失了对Google公司管理状况的信心。有些分析师责怪摩根士丹利银行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指导Google设定了过高的IPO价格浮动范围。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Google准备撤了。    
    就在人们觉得Google的IPO过程该出的岔子都出了的时候,《花花公子》杂志发表了一篇对拉里和谢尔盖的专访,这篇专访中他们被称为“Google那两个家伙”。根据股票市场的规则,这个访问有可能触犯沉默期的规定。这一丑闻使人们再次质疑Google的领导者们是否足够成熟。毕竟,这不是《华尔街日报》或者《新闻周刊》这样成功美国企业传统的媒体集合地。《花花公子》发表的裸体人物插页和伴游服务比它的文章更出名。《花花公子》对他们的专访是在几个月前进行的,而它选择在Google风暴的最高潮来发表这篇文章,是想获得最大的关注。    
    尽管有很多人认为这很有意思,不过公司的主要投资人可快要气疯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因为Google没有按规定登记股份而对其进行调查了,现在它又要决定是否因为Google违反了沉默期的规定而制裁公司了。为了做出决定,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律师们必须阅读这篇专访。戏剧作家和连载漫画家总算抓到了一个好笑料:政府的律师翻阅《花花公子》,他们在认真阅读Google专访时,还要假装自己并没有看到跨页图片。至此,Google那两个家伙在上市过程中已是负面新闻缠身,投资人不禁怀疑是否真的能够信任他们,把数十亿别人的钱交给他们。    
    《花花公子》特约编辑戴维 · 谢夫(David Sheff)是实施采访的记者。他在文中写道,当他到Googleplex的时候,“布林其实正在进行娱乐活动,他在开放的草坪上玩心爱的排球游戏。他从球场走下来,进屋的时候都没有穿鞋,一边认真地考虑问题,一边不时吃几口沙拉。在整个访问过程中,他和穿着鞋的佩奇都很少坐下来。他们或是站着,靠在椅背上,或是爬到椅子上,在开着窗子的会议室里来回窜。似乎如果一个人正在从事改变世界的事业,他就根本安静不下来。”    
    


《撬动地球的Google》 第三部分对Google股票的需求

    总而言之,华尔街欢欣雀跃,对这次上市的失败津津乐道。看起来上市进程已经不可能继续了:技术股本来就不够强势,对Google股票的需求又不旺,公司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以投资公司设定的110~135美元之间的价格上市了。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让潜在投资人不安的因素,而最重要的拦路虎就是Google同雅虎之间正在进行中的专利权官司。    
    本着完成上市进程的目的,公司的两个主要风险投资人约翰 · 多尔和迈克尔 · 莫里茨共同施加压力敦促Google解决同雅虎的专利权官司。最终,Google支付给雅虎270万股股票作为其放弃诉讼的交换。这世界再也没有机会知道Google通过抄袭Overture的广告体系可以攫取多少利益了。解决这场纠纷花费了Google上亿美元,不过,它取下了悬在Google的IPO之上的不确定性之剑。“你不能因为赔偿数目不高就草率地认为这是个无足轻重的解决方案。这实际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表示Google承认自己违反了专利法。”在几场指控Google侵犯商标权的官司中担任控方律师的戴维 · 拉梅尔特(David Rammelt)说。但在法庭文件中,Google却宣称自己并未违反专利法。    
    考虑到所有这些问题,Google的领导团队考虑将IPO推迟到秋天的某个时候。“8月,我们进行了简短的讨论,衡量了推迟它的好处和坏处,”莫里茨说,“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等到2004年10月的话,形势是否会有所好转。而最后的决定是,我们要继续这个进程,尽快搞定它,然后集中精力进行吸引人的、不间断的日常经营事务。我想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否则,我们还要继续3个月的死亡之旅,而这是对公司重心的重大牵制。”    
    既然股票发售过程如此折磨人,谢尔盖和拉里当然不希望它再多拖延一天,所以公司的命运就掌握在了华盛顿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手中。“这会儿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阅读一期又一期的《花花公子》呢。”一本关于IPO的书的作者汤姆 · 陶利(Tom Taulli)取笑说。这些律师是否会得出结论,说Google的IPO必须取消或者延期呢?    
    在加利福尼亚,Google在WSGR事务所的律师们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将《花花公子》的专访作为公司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册声明的附录加进去,使它成为每个投资者在公开发行股票之前都能够看到的官方信息的一部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导原则就是向投资者公开信息以解决许多问题,而这个计策刚好符合该原则的要求。Google这次比较走运,这个办法起作用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律师决定保留以后对《花花公子》事件进行进一步调查的权利,同时,同意将这篇报道包含在Google的上市文件中,但是Google要改正文章中不准确的信息,其上市进程才可以继续。    
    Google终于可以接受投资者们的出价了,然后就会确定一个统一的拍卖价格,让整个过程运转起来。不过110~135美元每股的价格范围被证实是过高了。出现了这么多破坏Google信誉的报道,其他科技股票的股价跌幅高达40%,Google股票的拍卖规则又很复杂,这些因素都抑制了人们对这只股票的需求。媒体和华尔街那群喋喋不休的人对Google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鼓舞人们对Google IPO的信心,多尔和莫里茨又采取了新的措施:他们将IPO的价格范围降低到85~95美元每股,低到了足以吸引更多需求的地步,而且也有机会重建人们对Google的信心,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在交易的第一天就很可能会看到股票价格大幅上升,而投资者们也会对Google很满意。而且,为了防止人们将在8月进行IPO看为孤注一掷的做法,多尔的KPCB公司和莫里茨的红杉公司都决定继续保有他们原本打算出售的Google股票,这标志着这两个精明的投资人预计Google的股票价格还有上升的空间。


《撬动地球的Google》 第三部分重视日常工作的原则

    几年来,还没有其他任何一场IPO能够制造这么多的头条新闻。2004年8月19日,历经波折的Google股票终于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市了。其股票交易代码是GOOG,发行价格是85美元每股。Google共计划发售1 960万股股票,因为数量相对较小,导致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出现,所以无法在早上9点半市场开市之时开始交易。直到上午11点56分,交易才正式开始,股票价格飙升了15?郾01美元,达到100?郾01美元。这次股票发售筹集了16?郾7亿美元,使公司的最初市值达到231亿美元。而操作这笔交易的华尔街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摩根士丹利得到的佣金还不及平时的一半。    
    突然之间,Google拥有了比许多历史更久、基础更牢固的公司更高的市值。在IPO中购买了股票的投资者们很快就抛出了手中的股票,获利相当可观。而新奇的拍卖过程最终实现了两个目标中的一个:是Google根据投资者的出价控制了股份的分配,而不是华尔街说了算。近年来,华尔街频繁发生将热门的IPO留给其偏向的一小部分人的丑闻,并因此而臭名昭著,而这个更加平均主义的方式避免了类似丑闻的出现。但拍卖没有能够实现为Google股票卖个好价钱的目标,Google以85美元每股的价格出售股票,为投资者们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间。如果股票发行过程更顺利些,出价过程更简单些,或者Google不是这样坚持要在8月完成交易的话,也许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IPO价格。而公司保险柜里也能够存进更多的钱。    
    在IPO当天,谢尔盖 · 布林出现在Googleplex里正常上班,这标志着公司一贯重视日常工作的原则。而公司联合总裁和共同创办人,时年31岁的拉里 · 佩奇去了纽约,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 施米特、风险投资家约翰 · 多尔一起,出席了庆祝股票公开发售的开幕式。佩奇和施米特同主持开幕仪式的纳斯达克官员们共进了早餐。虽然佩奇当天早上刚刚因为手中持有的股票而成为亿万富翁,他却显得与身边发生的一切格格不入,态度冷漠。当官员们对他表示祝贺时,他的回答竟是:“看看会发生什么是很有意思的。”根据《GQ》杂志的报道,佩奇对穿西装打领带很不适应,他甚至坐到了满满一盘鲜奶油上,暂时弄脏了自己的臀部,幸亏后来Google的工作人员帮他擦干净了。“这种事情常常发生,”施米特说,“我们还见过更糟糕的情况。”    
    对于布林和佩奇来说,通往股票上市的征程总算告一段落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运作了整个IPO过程,有效地打击了华尔街的行业垄断。他们又可以将注意力放回到公司经营上了。不过,公司现在有了许多与他们素未谋面的股东,两位创办人现在面临着全新水平的公众监督和责任。    
    Google的公开募股是硅谷同华尔街关系的分水岭。拉里和谢尔盖成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开募股,并在此过程中保持了控制权,赢得了那些经历过华尔街磨难的公司领头人的尊敬。舆论对公司前景的猜测此起彼伏——这次公开募股是否预示着技术公司交易方式的新时代?或者,这只是Google实力和特别的开拓精神的最新明证?因为没有几家公司能够在8月完成如此困难重重的公开募股。而拉里和谢尔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知道事情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成为股份公司的Google还面临着许多悬而未决的法律纠纷和其他问题。不过,至少Googleplex里的生活又恢复正常了,又开始有乐趣了。几天之后,拉里和谢尔盖又去欢度火人节了。一个朋友说,这说明,虽然Google这两个家伙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了,不过,很显然,他们的本色没有改变。


《撬动地球的Google》 第三部分进攻微软

    第二十三章    
    进攻微软    
    Google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单位,而微软是个衰老的巨人,其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