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经典中的爱情(上)-刘扬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经典中的爱情(上)-刘扬体-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经典中的爱情(上)-刘扬体  
 
   主讲人简介:   
  
 
  刘扬体,四川安岳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79年前,在中央广播事业局任编辑。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所从事现代文化研究工作中,对兴起于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派”及旧派通俗文学作了独到的研究。 
 
  著有《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1997年10月出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鸳鸯蝴蝶派作品选评》(1987年6月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陆游名篇赏析》(1989年4月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合著)等专著。 
 
  曾参与“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简编》有关辞条的撰写,及“九五国家图书出版重点项目”《中华文学通史》(10卷本)有关章节的撰述,为该书近现代文学篇编委。上世纪80年代初起,陆续在全国性报纸刊物上发表影视评论近百万字。有评论专集《苦涩的辉煌—刘扬体电视剧评论选》问世(2000年10月出版,作家出版社)。 
 
  作为著名影视评论家,曾被有关方面聘请担任过中国电视“飞天”奖、“金盾”奖、“金鹰”奖、“金虎”奖及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银屏”奖评委。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多少年来热度不减;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情感,多少人欲说无言;这是一座最为神圣的殿堂,多少人为它装扮最绚丽的衣裳。我们赞美着爱的伟大,又诅咒着爱的善变。有人为它海誓山盟,有人为它肝肠寸断,你和我,他和她都经历着不同的爱情体验,为什么爱情会有如此的改变?我们用什么可以诠释爱情的宣言?其实我们一切的爱情模式,在文学中都能对号入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情方程,看看你的爱情模式属于哪一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扬体做客《百家讲坛》,从我国古老的《诗经》入手,评选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之最,展现一段段最为经典的爱情片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三百多篇作品。它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绝大部分已经不可考。《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当时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等。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由于《诗经》是民间采集,所以在《诗经》时代,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厉,少了很多禁忌,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看到感情质朴的爱情作品,他们完全是真实的自我流露。由此我们说,经典作品中最让人动心的爱情,当属《诗经》中的纯真之恋。 
 
  《诗经》中人与人无遮拦的交流和没有禁忌的感情宣泄,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或许你的爱情体验中有过这一美好的瞬间,或许你正拥有着这种爱的恬淡。但纯真不是爱情的惟一方程,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是爱的另一种存在,这是一种让人心碎的爱,但我们不必拿它去当爱情的典范,在我国的经典作品中早就有这种爱的出现,甚至比他们更让人震撼,经典作品中最让人震撼的爱情,当属《孔雀东南飞》中的生死之恋。 
 
  在所有的爱情中,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不属此列,他们是悲剧性的爱。在爱的王国里,我们经历的更多的是这样一种爱,这或许是爱的萌芽阶段,但又说不清楚,这是我们最不好把握的爱,在一些诗人笔下,描述了这种爱。经典作品中最让人尴尬和忐忑的爱,当属刘禹锡、苏东坡笔下捉摸不定的爱。  
   全文:  
  (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多少年来热度不减,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情感,多少人欲说无言,这是一座最为神圣的殿堂,多少人为它装扮最绚丽的衣裳,我们赞美着爱的伟大又诅咒着爱的善变,有人为它海誓山盟,有人为它肝肠寸断,你和我,他和她,都经历着不同的爱情体验,为什么爱情会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用什么可以诠释爱情的宣言,其实我们一切的爱情模式在文学中都能对号入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情方程,看看你的爱情模式属于哪一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研究员刘扬体作客《百家讲坛》从我国古老的诗经入手评选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之最,展现一段段最为经典的爱情片段。) 
 
  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哪儿讲起呢,我想还是从《诗经》讲起。《诗经》的十五《国风》里面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内容的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可见爱情不仅是今天青年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一切文学作品所关心的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三百多篇作品,它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绝大部分已经不可考。《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从某种角度来说 
正是由于《诗经》是民间采集,所以在《诗经》时代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象后代那样严厉少了很多禁忌,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看到感情质朴的爱情作品,它们完全是真实的自我流露,由此我们说经典作品中最让人心动的爱情当属《诗经》中的纯真之恋。评选关键词:纯真;评选理由:最让人动心。最让人动心的爱情——纯真之恋。) 
 
  经典中的爱情(上) 
 
  爱情有时候被人讲得很复杂,因为爱情的确是千姿百态,最不能整齐划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它的本质特征是纯真,没有这个“真”字,爱情无论讲得多么天花乱坠,那都说不上美好。凡是不受约束的,能够自由表达的爱情大都具有既热烈又率真的特征。《诗经》所描写的爱情非常直率、非常热烈、非常大胆,没有什么掩饰。有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纯真。我举一点例子,《诗经》里边写相思的歌《关雎》那当然是代表,一个青年看见了一位美丽的淑女就心生爱慕,回到家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后来他就在幻觉当中跟这位姑娘相爱,在幻觉当中跟这位姑娘结合了。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现代白话念出来意思是关雎在河中的沙洲上欢快的鸣叫,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求偶的好对象。过去有种说法,雎鸠雌雄二鸟彼此很忠实,当它们离散以后便不再和其他雎鸠双栖双飞,所以在诗中用它来做爱情的象征。接下来第二第三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里的服字读(bi),思服就是思念,悠哉也是想念的意思。悠哉悠哉是加重语气,这两章用现代白话读出来意思是;荇菜有短又有长,在水中左右摇荡,美丽善良的姑娘啊,让我日日夜夜想,想啊求啊求不到日思夜想忘不了,真难忘啊真难忘,翻来覆去睡不香。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章是小伙子单相思,第四第五章出现了转折,写它在幻想中与姑娘相亲相爱,在幻想中他不但见着了这位淑女,还和她生活在一起,非常和谐、非常快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所展开的情景是小伙子又到河边去了,他看着姑娘在河中采摘荇菜的身影,渐渐开始幻想,这两章的字面意思用现代白话来表达可以这么念;荇菜有短又有长,姑娘左采右采忙,我要弹起琴瑟来,求她嫁我做新娘,荇菜有短又有长,姑娘左采右采忙,我要敲起钟鼓来,让她心里喜洋洋。但从诗所展开的幻景看,这位青年男子不仅仅是想求爱,而是在幻觉中钟鼓齐鸣,把媳妇娶过了门,与姑娘结合在一起了,在幻觉中他们相亲相爱,这种对爱的追求不但完全发自内心,而且有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确是很纯真的。琴瑟和谐或者琴瑟友之,这样的话以后就成了我们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形容夫妇之爱的代名词。这首诗的情感既热烈又浪漫,而且很可能在当时曲调也很好听,当然我们现在是听不见了。因为孔老夫子讲过,他每一次听到《关雎》这个尾章,最后那一章的时候他就觉得满耳都是音乐声,真实好听极了!而且他还给《关雎》有一个评价,他的评价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丧。这个意思就是《关雎》表现的情感很热烈,但是并不放荡;它幽思绵绵,但是并不低沉悲伤。虽然儒家后来把《关雎》这首诗说成是先王教化之作,而且是美后妃之德,这个显然曲解了。但是孔老夫子说八字的这个评价是很精当的。所以这首诗一直流传这么多年,可以说它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在爱情的文学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用诗歌的形式肯定了这种爱情的正当要求和人们对爱情的美的向往。 
 
  它在现实里头不能实现但是它在幻觉里头实现了,而且它实现得很得体。它的确是没有所谓过度,没有表现出什么放荡来,它不是这样,但是它又不是有了情感不能表达。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写相思,写求爱,写约会,写结婚,用的“写”不是很准确。原因就是《诗经》里面的这些诗歌在没有编订,就是没有被后来编成《诗经》,而且在汉武帝所谓“独尊儒术”才把《诗经》作为“经”来学的时候,在没有编订以前它是唱出来的。在春秋时期,各个国的国君和贵族,他都要养一批乐师和乐工。国君有时候要派采诗官,贵族要派自己的乐工或者乐师出去向民间采集歌谣,采集回来以后,他在宴会上要演唱,所以那个时候有这么个规矩,外交宴会上来的使臣或者主人,主人可以请客人点歌、点一篇或者两篇诗几篇诗,让乐工来演奏,来唱出来。当然他点的内容要偏重于政治性的,比如向主人表示感谢,表示某种祈愿,表示祝福,甚至也可以通过诗篇来表示你对某一件事情的不满或者批评。到了现在我们读的《诗经》已经不知道那个时候两千多年前究竟是怎么唱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诗经》里边绝大多数的诗歌可以说都是民间的歌谣,而不是庙堂上的,少部分是庙堂上的。 
 
  所以我就始终不太同意讲《诗经》是先王教化之作,有教化之作,不能说没有,我们要就诗来谈诗。但是我不相信有哪一位先王在那个时候能够一个人唱出三百多首,三百多首是留下来的,要按原来的那个数字,那比三百多首多得多啊,哪一位先王能自己唱出这么多首,而且表现很多不同的生活内容的诗来呢,那不可能的,所以我要讲的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要领略什么是纯真的爱情?什么是不娇揉造作、不弄虚作假的爱情?那就请大家读一读《诗经》。 
 
  (《诗经》中人与人无遮拦的交流和没有禁忌的感情宣泄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或许你的爱情体验中有过这一美好的瞬间,或许你正拥有着这种爱的恬淡,但纯真不是爱情的唯一方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是爱的另一种存在,这是一种让人心碎的爱,但我们不必拿它去当爱情的典范,在我国的经典作品中早就有这种爱的出现,甚至比他们更让人震撼,经典作品中最让人震撼的爱情当属《孔雀东南飞》中的生死之恋。评选关键词:生死;评理由:最让人震撼。最让人震撼的爱情——生死之恋。) 
 
  在爱情得不到自由的时代能够用生命去维护,其实也就是在用生命维护灵魂的自由。也许有人对此持有异议,不同意这个看法,这不要紧,你完全可以有别的选择。现在不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吗?好象唱词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意一朝拥有”。如果有人愿意选择这种时髦的短命的爱情,如果还是爱情的话那当然也行,那也不妨碍我们对用生命去维护爱情尊严的人的敬重。当然我很高兴就是现在的青年人里边也有不少是坚贞爱情的追求者,他们常常引用汉代乐府民歌里边一首鼓曲词,这首鼓曲词名字叫《上邪》,就是“天啊”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永远不分开,除非是什么呢,山无陵,山峰削平了,山变成了平原,江水为竭,江水都枯干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冬天响起来(雷),冬天响炸雷,夏天下大雪,这还不算,还要加一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个显然是一位在热恋中的少女她对爱情追求说出来的心里话,他把这首民歌,把五种完全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用绝对否定的口吻,和无可辩驳的气势来肯定了这位少女爱的坚贞。而且我们要想想,这几种,这五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谁能看见天地合了,谁能看见江水全干了,谁能让山都完全削平了,这是做不到的事,但那时候生态也很好,所以“冬雷震震夏雨雪”也绝对不会发生。我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就是绝对否定的口吻和无可辩驳的气势(看出)(它在)反衬出这位少女爱情的坚定和热烈,从这首民歌里头我们听到的可以说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爱情宣言。当然要说得准确一点我应该加一句,要加个“古代”,是古代中国爱情特色的宣言。因为后来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后来受到的束缚也太深太多,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时往往没那么直接、没那么热烈,也没那么大胆,但是这首民歌确实看得出来,这少女的爱是如火如荼的爱,是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