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春山穷途末路,临时换上了士兵服装,伪装成一名伙夫,在慌乱逃窜中被解放军活捉。可惜解放军未能查明他的身份,见他年老,发给了他还乡证和路费,把他放走了。    
    安春山谢天谢地,一路径直奔往北平去了。    
    经过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这13天的激烈战斗,人民解放军华北第2、第3兵团与东北先遣兵团一道共歼灭傅作义部104军军部、第16军军指挥所及第155、109、250、267、271师等5个师,并将第35军的2个师包围在新保安,将第105军军部及7个师包围在张家口,完全控制了怀来、康庄、八达岭、南口一线,迫使傅作义将天津、塘沽地区的蒋系第92、第94、第62军调到北平地区。这样,人民解放军既抓住了傅系各军,又拖住了蒋系各部,顺利实现了将整个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平、津、张、塘地区。    
    对于这个战果,毛泽东很是满意。12月10日,他在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程子华、杨得志、杨成武等人的电文中说:平绥线作战所取得的胜利,对于大局极为有利。现在,南线淮海战役已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并包围了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四个兵团,大约再有若干天即可解决该敌,如果我东北全军协同华北主力,能够于不久时间内,抓住并歼灭平、津、张、唐一线傅、蒋北线全军步骑44个师旅,不使逃脱,那么,全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将大为缩短。


第三部分 铁马踏破冰河 京津响彻凯歌第51节 隔断平津

    在西线打得热热闹闹的时候,东线也不是沉静的。    
    林彪尚未动身,毛泽东就于11月26日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的作战计划,他在电报中说:你们主力的第一个作战任务应切断平津联系,第二个作战任务是歼灭天津、唐山间62军的主力,然后依次是歼灭唐山之敌、夺取天津、歼灭北平周围之敌、夺取北平。    
    12月7日,林彪与罗荣桓、刘亚楼三人顺利抵达蓟县孟家楼。林彪尚未坐稳,毛泽东就将平津战役的前线指挥权送过来了。在12月11日的电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东北我军正在陆续入关,攻击平、津、张、唐诸敌之作战业已开始,这是一个巨大的战役,不但华北和东北两区野战军应归林罗刘等统一指挥,冀中七纵及地方兵团,亦应归其统一指挥。望华北军区即令七纵及冀中军区与林罗刘电台联系,报告情况,接受任务。    
    孟家楼一夜之间已成为华北地区仅次于西柏坡的权力中心。林彪铺开地图,开始仔细地研究起这一片暂时对他来说还很陌生的国土。他的目光在地图上一遍一遍地巡视,突然间一亮:平张线上孤立的几个傅系军,应该尽早吃掉!    
    12月8日,林彪下令东北野战军第三、第五纵队直扑南口,力争将傅系主力十几个师全部消灭在平张之间。    
    林彪两支纵队南下,毛泽东立即下令停止。东北野战军三纵、五纵不能进军南口,现在淮海地区蒋介石处于下风,过早进攻傅作义,必然导致华北的蒋系部队加快南逃。对傅系部队要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目前重要任务是包围平、津、塘,将其困在原地。我们这个战役是要吃掉华北的五十几万国民党军队,而不是“打掉一只,吓跑一群”。    
    毛泽东独步天下,其雄才大略使得林彪汗颜。    
    几日后,西线枪声骤紧骤疏,傅作义的几个军被敲得七零八碎,张家口、新保安成了孤城。毛泽东终于给东北野战军下达了新命令:据我们估计,大约12月15日左右你们的十纵、九纵、六纵、八纵、炮纵、七纵就可集中于玉田为中心的地区。我们提议,12月20日至12月25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包围天津、塘沽、唐山诸点之敌。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有些则是隔而不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逃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淮海作战中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为在12月25日以前完成上列部署,你们应该在此两星期内不惜疲劳,不怕减员,克服一切困难务必完成任务。    
    林彪看完毛泽东的电文,立即对各纵队进行战前政治动员。    
    12月12日,东北野战军兵分三路奔向平、津、唐各地。右路以第三、第四、第五、第十一纵队和华北第七纵队实施对北平的战略包围;中路以第一、第六、第十纵队实施割断平津之敌联系的任务;左路以第八、第七、第九、第二、第十二纵队及特种兵部队实施割断津、塘、唐之敌联系的任务。    
    东北野战军在华北大地上奔跑!一时间,一队队曾征战东北的英勇将士奇迹般地出现在华北的不同地区。    
    入关的前锋部队,韩先楚指挥的三纵再次奋勇前进,于12月13日打到通县,将石觉的13军兵力打回北平,并于17日控制了南苑机场,同时在北平东南部布下两道阻击线。梁兴初指挥的十纵则迅速插入平、津之间,在廊坊等地构筑了有相当纵深的阻击阵地,随时准备迎击由北平突围和由天津接应的敌人。洪学智指挥的六纵也于12月16日推进至马头镇。万毅指挥的五纵于13日占领了北平以北的沙河车站,14日推进到丰台,封闭了北平西南的大门。贺晋年指挥的十一纵在配合四纵完成康庄追击战后,回头夺下南口,并于14日至17日相继占领了门头沟、石景山。孙毅指挥的华北七纵自归属林彪统一指挥后,也于12月15日相继占领了良乡、房山、大兴等地。这样,到12月20日,东北野战军完成了对北平的隔断包围。    
    北平被孤立,吓得唐山、芦台、汉沽等地的国民党各路人马慌忙向天津、塘沽收缩。詹才芳带着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以每日50公里的速度直下唐山,于12月13日夺下唐山、芦台,随后又占领了汉沽、军粮城,20日打下新河镇,一举隔断了天津、塘沽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段苏权带领第八纵队径直挺进到天津城郊,19日抵达天津西北25公里处的战略要地杨村,正赶上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调动国民党第333师西移,八纵立即投入战斗,经三个小时激战,共歼敌2;207人,第333师师长宋海潮被打得无处藏身,情急之下,只好躺在一个洼地里,四肢伸直脸朝天,通过装死的方法才侥幸逃脱。    
    杨村战斗激烈之时,邓华率第七纵队赶到了塘沽,钟伟率第十二纵队进至绥中、山海关,天津、塘沽也陷入了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至此,东北野战军战至12月20日,将华北国民党军东部地区的所有兵力都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塘沽三个地区。    
    傅作义已成了笼中之鸟。在北平的总部里,他独自站在冬日傍晚的霞光中,那漫天的云霞正在一点点地散去。不知哪里传来一阵呜咽的笛声,让傅作义听了心中更为寒冷。他长叹一口气:解放军现在已经为我布下了天罗地网,华北50多万大军居然全部被困在几个狭小的地区中了。    
    夜色,渐渐地压了下来。


第三部分 铁马踏破冰河 京津响彻凯歌第52节 收割的时机来到了

    到1948年12月20日,华北国民党军队已被解放军打入了五座孤城。    
    形势就像秋天的农田一样喜人,收割的时机来到了。    
    早在解放军四处出动,将傅作义部逐个围困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已计划好了个个歼灭的攻击次序:第一是塘沽和芦台,第二是新保安,第三是唐山,第四是天津、张家口,最后是北平。    
    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唐山守敌87军弃城撤往塘沽,芦台守敌86军迅速逃往天津,这些情况显然是毛泽东开始计划时没有想到的。所以,目前的局势已变成了这样:张家口有敌军5万余人,华北野战军杨成武兵团以8个旅8万多人包围着他们,要很快全歼敌人是比较困难的。新保安之敌35军两个师约有1。6万人,被我华北野战军杨得志兵团3个纵队约9万兵力包围着,我军有绝对优势。而且35军是傅作义的最精锐王牌军,全歼35军对傅作义将是一个巨大的军事打击和精神打击。天津有守敌约13万人,北平有守军约25万人,是敌军兵力最多最集中的两个大城市,自应放在最后集中兵力予以解决。塘沽是敌军的出海口,有守军5万多人,夺取了塘沽就彻底封闭了华北敌军的退路,必然保证将其夺取。所以,毛泽东一再指示:“只要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根据这种情况,在东北野战军完成对平、津、塘分割包围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先打两头,后取中央”的办法,先从西面的新保安打起,最后再解决平津之敌。    
    新保安是平张公路上一个仅有千来户人家的城堡,位于下花园和沙城之间,北依八宝山,南靠洋河,东西山涧起伏。它前镇张家口,后卫北平城,素有“锁钥重地”之称。    
    据说这个城堡是明代为抗击蒙古铁骑,作为宣化到怀来的一个支撑点而设置的。其面积约l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墙环绕,墙高12米,顶宽6米,城墙表面用青砖堆砌,内部土层夯实,城墙上有东南西3座城门。城内十字街心的钟鼓楼,是全城的制高点。出于防备北边蒙古骑兵南下的需要,新保安一直没有北城门。    
    当然,新保安原来并不叫做新保安,新保安这个名字是从清代才开始使用的。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皇出逃,曾到此落脚。老太后一路奔波,昼夜兼程,已饿得头晕目眩,到了这里,太监四处寻找食物,最后在附近一户人家找到一碗稀粥,捧给老太后喝后,慈禧才稍稍感到一些安稳,所以一高兴就将该地赐名为新保安。    
    现在,郭景云的第35军正被围困在这座当年让慈禧略感到一点安稳的新保安中。虽然他曾数次突围,但无一不是被杨得志部击回原处。突围无望,郭景云无可奈何地改变了策略,他令手下在城内日夜修筑工事,企图固守待援。    
    傅作义惦记着他的这支“王牌军”,着急得火上房,可是毫无办法可施,只得电令郭景云:“鼓励官兵发扬守涿州、守归绥的优良传统,拼死固守以待时局变化!”同时不断地派飞机空投粮弹接济35军。    
    傅作义为了解救他的这支“王牌军”,几乎出动了北平城内所有可用的飞机,或帮助第35军作战,或向新保安投送粮弹。然而,投送粮弹的飞机害怕被击落,不敢超低空飞行,只好在高空投放了事。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空投下来的粮食和弹药,多被吹至解放军阵地上。新保安城内35军官兵,望着空中一架架穿梭往来的飞机,眼巴巴地看着空降的物品落到解放军的阵地上,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阵酸苦。    
    郭景云为了鼓动部下,召集营以上干部训话:“我们35军有着优良的守城传统。在对冯玉祥作战时,我们守过天津;北伐战争时,我们守过涿州;抗日战争时,我们守过太原;剿共战争时,我们守过绥远包头。这些次守城战,我们从没有示弱过。现在守个新保安,也不会是个什么大问题!”    
    郭景云越说越得意:“今天我们守新保安,跟以前几次守城还不一样,我们现在守的这个城,一听名字就很吉利,我是长安人,我的儿子叫永安。长安,永安,保安,就凭这三安,就能保证我们35军平安地返回北平!”    
    固守待援!在郭景云的多次鼓动下,35军终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他们日夜赶工,构筑巷战工事,把数百辆汽车也作为工事之用,堵塞在大街小巷,并加修城中心的钟鼓楼,作为防御和指挥中心,在新保安城外,又修建了多层外壕和地堡。    
    郭景云以新保安南北直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防区。军部设在钟鼓楼附近。炮兵阵地配置在西防区内。为让各部协力防守,郭景云还成立了新保安防守司令部,由101师和267师的两个师长担任正副防守司令。    
    12月正是天冷风寒的时节,新保安一带的气温最低时已降到…30℃,滴水成冰。被困在城中的35军眼见得脱身无望,个个心中打颤。而包围在城外的杨得志第2兵团的战士们,却天天在冰天雪地里,一面进行工事构筑,一面进行战场练兵,情绪沸腾。    
    一阵阵口号声震得城墙上的国民党军旗瑟瑟发抖:“艰苦奋斗两年半,报仇立功在今天,打掉傅军命根子,活捉郭景云。”声音传到了城中,郭景云的脸色难看得要命,他一面故作不在乎地在手下们面前大骂几声,一面却暗自在心中打鼓。他自己也已感到,末日正在悄悄走近,但他不甘心如此乖顺地服从了命运,他还要挣扎,要抗争。    
    为了让郭景云这支“王牌军”早日走出历史,杨得志令第2兵团的所有官兵克服天寒地冻的困难,以最快的速度在新保安周围挖出蛛网式的堑壕和交通沟。第八纵队奋力苦干,独自挖出的交通壕总长度达20多公里,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更是将交通壕挖到了抵近阵地前沿仅有数米的地方。    
    末日正在向35军走近。一个周密的攻城计划已经形成了。    
    杨得志命令第三纵队主力由新保安西南辛庄地区准备向东攻击,突破口为西门瓮城的西北角,同时布置该纵的一个旅位于新保安以南吴家堡地区,牵制并阻击守军向南突围;第四纵队主力由新保安以东及东北上下八里和枣口地区向西攻击,首先扫清东关及车站守军,尔后以东门为突破口,同时也派出一个旅守在新保安东南地区,为攻城预备队并防范35军向东突围;第八纵队主力由西北处的鸡鸣驿地区攻击新保安西北角。    
    一切安排完毕。杨得志、罗瑞卿、耿飚三人于12月19日向林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