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    
    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树,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像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紧紧地抱在一起……    
    故事结束了,你能领会蛛儿最后一刻所说的话吗?“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有个智者初逢一女子,她面容憔悴。她无穷尽地向智者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刚开始智者还有点不以为然,但很快就沉入她洪水般的哀伤之中了。    
    “从刚开始,我就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好运气的。”她说。    
    “你如何得知的呢?”智者问。    
    “我小时候,一个道士说过——这个小姑娘面相不好,一辈子没好运的。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当我找对象的时候,一个很出色的小伙子爱上了我。我想,我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没有的。就匆匆忙忙地嫁了一个酒鬼,他长得很丑,我以为,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应该多一些爱心,该对我好。但霉运从此开始。”    
    智者说:“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呢?”    
    她固执地说:“那个道士说过的……”    
    智者说:“或许,不是厄运在追逐着你,是你在制造着它。当幸福向你伸出双手的时候,你把自己的手掌藏在背后了,你不敢和幸福击掌。但是,厄运向你一眨眼,你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看来,不是道士预言了你,而是你的不自信引发了灾难。”她看着自己的手,迟疑地说:“我曾经有过幸福的机会吗?”智者无言。有些人残酷地拒绝了幸福,还愤愤地抱怨着,认为祥云从未卷过他的天空。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幸福是个哑巴。所以幸福与不幸,都是自找的,不是别人给你决定的。小时候听长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寒冬,一个财主的公子和一个非常柔美贤淑的女子完婚了。新婚没有几日,这公子就觉得夫妻生活很是乏味,要休妻。老财主不准,公子就和妻子常常打闹。    
    一日晚饭后,公子打完了妻子又把室内的家什砸了一堆,长啸一声悲怆地说:“我的命好苦啊!”妻子将身子委顿在墙角里伤心地饮泣。此时,他俩便成了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这时,一个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乞丐悄悄走到财主的马棚里。乞丐偷吃了喂马的豆饼,肚子不饿了;用马粪把自己的身体堆起来,身上也不冷了。还感到头上有些凉风,就把旁边一个给牲口喂食的瓢扣在头上,于是头上的凉风也没有了。乞丐觉得自己此时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悠悠然唱起了小曲儿。最后竟然慨叹:“我身披马粪头载瓢,丢下那些穷哥们可怎么着?”    
    人的幸福,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感觉所赋予的。其实,幸福的感觉是属于自己的。而幸福却总有一个后盾,会给你悄悄地递上幸福。    
    人生箴言:    
    幸福,是自我创造的甘露,是理想化为现实的满足,更是自我欢悦的源泉。不过,在幸福未来之时,痛苦往往是它的助产婆。幸福和痛苦,互相融合,互相转化,成为推动人类前进的两个轮子。    
    在幸福与痛苦的选择中,每个人都会选择前者,但是能否真正幸福,还在于自己之手。快要到手的幸福,由于自己的放纵,会遽然而逝,眼看着失去的幸福,由于自己的执著追求,会重新回来。    
    


情感篇85。哥哥的圣诞节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小男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说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给你一部一模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人要学会付出。付出真诚的心和爱,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在这个拥挤不堪的世界里,能够多付出一点爱和宽容的人,总会能找到一片广阔的天地。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抑郁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头。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它无法用来吃食物。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是食物、刀、叉与那些4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人们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很不解: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4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卡耐基指出: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今天,我一定要断然拒绝他们的要求。”出门之前,老妇人这么想。    
    这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她在这样的天气却不顾一切地跑出来,目的是想赶快为眼下这件事画个休止符。    
    老妇人平时以慈善家闻名。到目前为止,她不时捐东西给遭到天灾人祸的人,或买了很多衣料,送给本市的贫民。可是,这一次的事,性质大不相同,使她无法像平时那样,爽口答应。虽然目的是为了贫苦无依的孤儿们着想,但要她捐出祖传的土地来建造孤儿院,她着实无法同意。她对世世代代传下来的那一片土地,有无限的感情,何况,她年纪已老,此后的生活,主要的收入来源,就靠那块土地。这是跟她此后的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事。说得严重一点,她若失去这一块土地,她的生活马上就要受到影响。    
    “不管对方如何恳求,也不能起一丁点同情心,否则……”想着,想着,老妇人的脚步就越来越快了。    
    雨越来越大,风也吹得更起劲了。不多久,她到了目的地——一家慈善机构的古色苍然的房子。她推开大门,走进去。由于是个大雨天,走廊上到处湿湿的。她在玄关口寻找拖鞋来穿。    
    “请进!”这时候,随着明朗的声音,一位女办事员出现在她眼前。那位女办事员看到没有拖鞋了,立刻毫不考虑地脱下她自己的拖鞋给老妇人穿。    
    “真抱歉,所有的拖鞋都给别人穿了。”那位小姐还向她恳切地赔不是呢。    
    老妇人看到那位小姐的袜子,踏在地板上,一刹那之间就给濡湿了。    
    老妇人为她这个行为,感动莫名。就在那一瞬间,她才感悟了“施与”的真正的意义。    
        
    她想:“平时,我被大家称为慈善家,可是,我做的慈善行为,到底是些什么?我捐出来的,全是自己不再使用的旧东西,再不就是挪用多余的零用钱罢了。那与其说是‘施与’,不如说是‘施惠’更妥当。所谓的‘施与’,应该是拿出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才有莫大的价值呀!”    
    老妇人的内心突然起了180度的大改变——她决心捐出那块祖传的土地给这个慈善机构,为可怜的孩子们建立设备完善的孤儿院。    
    老妇人对那位女办事员说:“好温暖的拖鞋。”    
    女办事员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一直穿着,所以……”    
    老妇人连忙打断她的话:“不,不,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我是说,你的心,令人感到温暖。”    
    老妇人向她投以亲切的微笑,然后,朝着干部办公室急步走去……    
    人生箴言:    
    灰烬告诉我们,黑夜里还有别人,有人弯下腰点了一堆火,也有人在接着这样做。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些就够了!心里装着别人的人,才能从别人那里,使自己得到充实和提升。


情感篇86。不肯放手的孩子

    这是一个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个4岁的小孩子,自得其乐地在沙发上玩耍。    
    不久之后,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啼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还没有将手抹干,就冲到客厅看孩子。    
    原来,孩子的手插进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里。花樽是上窄下阔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进去,但抽不出来。母亲用了不同的办法,想把卡着了的手拿出来,但都不得要领。    
    妈妈开始焦急,她稍为用力一点,小孩子就痛得叫苦连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妈妈想了一个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可是她稍有犹豫,因为这个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不过,为了儿子的手能够拔出夹,这是惟一的办法。结果,她忍痛将花樽打破了。    
    虽然损失不菲,但儿子平平安安,妈妈也就不太计较了。她叫儿子将手伸给她看看有没有损伤。虽然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皮外伤,但他的拳头仍是紧握住似的无法张开。是不是抽筋呢?    
    妈妈再次惊惶失措。    
    原来,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头张不开,是因为他紧握着一个硬币。他是为了拾这一个硬币,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内。小孩子的手抽不出来,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    
    感情的事,很多时候也是盲目的。    
    你曾为他(她)做的事,当日,你是多么地觉得天经地义;今天,你却感到荒谬至极。盲目是幸福的,只要盲目能维持一生一世。问题是,有一天,我和你都会像小孩子一样,发现自己被感情问题卡住了,动弹不得。    
    问题出现了,你希望寻求方法解决,但全都徒劳无益。有人说:“问题不是你所想的复杂,只是你肯放手就解决了。”你却偏偏不肯放手。    
    这时,你往往不会想:“这样值不值?”你只会自问:“我还爱不爱?”只要是爱,你觉得再没有甚么要犹豫。你会想方设法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你一直守下去,你不会放手。    
    其实,放手就立刻解决问题,只是大家都逃避这个事实。你宁愿受着牢笼之苦,都不愿解脱。“这段感情值得这样磨下去吗?”你的朋友会劝你放弃。    
    你不相信,这份爱,只是一枚硬币。你忍痛执著于这份感情,不惜代价,消耗了许多眼泪,虚度了不少的岁月,错过很多机会。    
    为了区区一枚硬币,打碎了一个古董花樽,小孩子当时不会了解,也不会后悔,因为那时他不了解他执著的那个硬币的机会成本是那么大。他长大了之后,才了解了花樽的价值,才会明白自己昔日的愚昧。    
    感情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处理感情问题是否得当,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苦乐或成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