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二卷)主编:[英]阿诺德·托因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战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二卷)主编:[英]阿诺德·托因比-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克。亨德森着重指出,决定实行征兵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任何侵略的计划:他补充说“公开宣布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它将抵抗侵略,这并不暗示打算包围或威胁德国或意大利”,而只是希望这样申明英国的立场将防止也许会导致战争的意外事件。魏茨泽克回答说,英国的政策也许会产生与那个愿望相反的结果。他说,“意外事件”将不会“是由德国制造出来的”。在亨德森与魏茨泽克会见的同一天(4月26日),在威207斯敏斯特的下院中张伯伦受到一名反对党议员(阿瑟·亨德森)的质询:“把与德国政府讨论两国之间的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在对一切国家公正的基础上保证建立永久和平这一总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是否仍旧是陛下政府的政策”。这个问题是由于罗斯福4月14日呼吁互相交换不侵略的保证而引起的,张伯伦在他的回咎中热烈欢迎美国的倡议,并宣布他的政府已作好准备参加因此而可能安排的任何会议。英国政府也准备“随时参加同德国政府的讨论,以求达成一个总的解决,只要它认为这样的一次讨论将是受欢迎的和可能会获得有益的结果的”。4月28日,希特勒在德意志帝国国会发表了一次讲话,在讲话中他回答了罗斯福4月14日发出的信息,并斥责1934年1月26日的德波协定和1937年7月17日的英德海军协定。希特勒在宣布他决定终止英德海军协定时所使用的词句表明,英国政府不承认对德国抱有敌意和有包围它的任何意图,这在纳粹党人的心中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希特勒宣称,在英国,“一场对德国的战争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英国今天,通过报纸和官方,坚持在一切情况下都必须反对德国的观点,并用我们知道的包围政策来证实这个观点。”英国政府从容不迫地用一些时间准备了一份对德国4月28日传来的信息的有道理的答复,这份答复直到6月23日才送出。同时,在它的各种公开声明中,它既要反驳对于包围的指责,又要给人以它决心抵抗侵略的印象。5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受到阿瑟·亨德森的质询:由于包围的指责,英国政府是否愿意在相互保证的基础上也给予德国以象给予波兰那样的保证。张伯伦回答说:在最近的几次声明中,我己十分明确地表示,指责陛下政府采取包围德国的政策是毫无根据的。罗斯福总统所建208议的和据我所知希特勒元首所提议的,都只是互相交换不侵略的保证,而不是在互相保证基础上的给予保证。陛下政府毫无疑问将准备考虑与德国政府互换双方相互保证的建议。5月11日张伯伦在艾伯特会堂发表讲话,解释政府在4月底决定实行强迫服兵役措施的原因。他说,采取这个措施是由于“深信我们再没有别的办法能够这样的鼓励我们的朋友,和……使任何不是我们的朋友的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作出这一宣布之前,张伯伦还用以下的一段后反驳了包围的指责:我被告知说,在德国有些人不理解我们的政策,认为我们有意要包围他们的国家。我能够理解,战后因严重匮乏而受苦的人民,对于某些外国蓄意制订的政策,己产生一种害怕被窒息或限制的恐惧心理。那么,现在就让我来说吧,就象我以前已说过的那样,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孤立德国,或妨碍它在中欧和东南欧自然而合法地发展它的贸易;更没有怀着同它打仗的念头去策划搞什么反对它的联合。任何这样的建议简直是荒谬的。不过,首相接着宣布,侵略将受到抵抗。我们不准备坐在一边,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独立相继被破坏。在和平时期。这种企图总是要遭到我们的抵制,因为除非各国深信没有人在想搞这样的企图,深信我们已给予……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以保证,否则在欧洲就不会有安宁,就不会有安全。张伯伦5月19日在下院的一次辩论中以同样方式又作了一次“没有包围”的声明,当时他证再一次提到满足德国的“合理的抱负”的可能性,“即使这意味着事物的现状的某些调整”。5月间人们都知道了,伦敦的政府想阻止纳粹党人控制黄金的企图已经失败,这笔约值六百万英镑的黄金209是以国际清算银行的名义代捷克斯洛代克国民银行存在英格兰银行的。据很多观察家看来,这个消息是一个迹象,表明重要的英国金融和工业界,可能还有英国政府的某些成员,仍旧相信同纳粹党人“做二笔交易”的可能性。捷克国民存在英国各家银行的其他款项已被“冻结”,以使它们不致落到德国的手中。张伯伦在5月19日还否认关于英格兰银行即将把捷克的黄金转交给国际清算银行的谣传。然而,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5月23日在下院回答一个问题时承认,捷克这笔款子事实上已经转交了;他说,英格兰银行必须按照它的顾客国际清算银行的指示办事,后者已经传达了新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银行的一项命令。西蒙说,他本人希望能阻止黄金的转移,但觉得他无权这样做。他没有提到国际清算银行的董事长是两名英国董事之一(奥托·尼迈耶爵士)这个事实。但在回答关于另一名英国董事蒙塔古·诺曼爵士的职权的一个问题时,西蒙说,英格兰银行总裁并不把属于这一类的事务向英国政府报告;他在董事会中是以一家中央银行的总裁的身分供职的,而不是一名由英国政府任命的官员。6月4日,达拉第也接着公开宣称,德国和意大利关10于包围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这是在一次向激进社会党执行委员会发表的讲话中说的,达拉第还小心谨慎地向他的党保证,他的政府决心使法国在反抗侵略的新的立场上发挥充分的作用。不过,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直到6月底为止,在他们的公开讲话中是把努力方向主要放在向德国保证:和平解决的道路仍旧是敞开的。6月8日在回答国会的一个问题的书面答复中,张伯伦扼要地重述了他在5月11日和19日发表的“没有包围”的声明。同一天哈利法克斯也在上院发表了一次讲话,在讲话中他对墨索里尼5月14日在都灵所作的一项声明感到很受鼓舞,那项声明是说,据他看来,没有任何国际问题是值得为它打“一场按照事情的逻辑发展必将成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成争”。假定双方都是善意的,而且都深信诺言将得到遵守,哈利法克斯想,那就也许还有可能“从欧洲的词汇中取消侵略”。他详细地解释,张伯伦在5月11日的讲话中所提到的英国理解德国人对包围的反感,并向德国保证,英国人民“将仍旧诚恳地希望,如果他们认为是可能的话,与德国达成这样的一种谅解,即也许不仅有助于特殊问题的解决,而且也许还可以把两国的关系放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稳固基础上面”。哈利法克斯也重复了张伯伦的保证,即并不希望在经济方面使德国为难。欧洲各国的独立可以被单方面的行动摧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任何想这样做的企图显然将遇到广泛的和坚决的抵抗。但是假如各国的独立得到承认,陛下政府不仅愿意而且渴望去探索经济的生存空间的整个问题,不仅是为德国,而且也是为……一切欧洲国家。只要德国的要求在会上能得到考虑的一次会议,看来有一个真正的成功的前景,那么,这个政府就要对它作出最大的贡献,它“只是急切希望……看到互相对立的各种要求在一个可能获得持久和平的基础上得到调整”。哈利法克斯以一个警告来结束他的讲话,他警告“那些完全有能力去突然发动一场冲突的人”,不要看错了“他们正在冒的风险的性质,也不要对随时可能被迫违反其信念而走向行动的那些人的脾气和目的产生误解”。但是他的讲话留给德国听众的主要印象似乎仍是:英国政府主要关切的是避免战争。在6月9日和12日的随后几次声朗中,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又强调了英国愿意利用它的影响来促成一项公平211的解决,如果讨论可以代替暴力的话。6月13日,亨德森会晤了魏茨泽克,在会晤中他宣称,英国的重整军备并不意味着它考虑打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并建议一俟英俄会谈结束就可重新开始英德讨论。当德国驻伦敦大使冯·迪克森在6月16日会见哈利法克斯(他再一次否认了德国人的所谓包围)时,他心中或许也想着这一建议。无论如何,迪克森表示了这样的意见,即“当这些(英一法一俄)谈判这样或那样地解决了之后,局势将会比较松动”。6月23日,英国政府送出了对德国4月27日废除英德海军协定的备忘录的正式答复。英国照会再一次宣称,德国把英国的政策描述成一项包围的政策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是“对英国的目的的一种误解和错看”;那些目的只不过是想“帮助小国家在享受它们的独立方面能感到安全”,从而对消除德国最近行动所造成忧虑有所贡献。照会也再一次否认陛下政府有“限制德国贸易发展的意向或愿望”,并宣称它的“一贯愿望……远非想促进一场与德国的战争,而是一向是和现在仍旧是在相互承认双方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英德关系,并一贯地对其他国家的权利给予应有的照顾”。在它的长篇照会中,对德国人为废除这项条约而举出的理由,作了详细的检查和反驳;在照会的末尾英国政府提到了“就将来的各种问题举行谈判”的问题,对于这种谈判,德国政府在它的备忘录最后一段中曾宣称它自己是已作好了准备的。英国政府表示,它对德国政府心目中的谈判究竟是哪种类型,感到无法断定。它觉得,就德国废除海军协定而产生的技术性问题交换意见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纳粹党人考虑谈判一项海军军备方面的新协定,英国政府希望首先知道,他们对讨论应在何时举行持什么看法,其次,“德国政府将提出怎样的办法来保证,在新协定的有效期间任何废除或修改新协定的行动部能得到双方的同意”。6月24日在卡迪夫发表的讲话中,张伯伦把所谓的包围说成是,对英国的态度的“一种丑恶的歪曲”。27212日,达拉第宣布,议会的会期将延长到它的正常期限之后,以避免一次竞选运动所带来的混乱;在他向议会发表的讲话中,他强调了欧洲局势的威胁性,并向希特勒发出一个明白无误的警告:不要低估了法国准备去面对危险的决心。29日,哈利法克斯在查塔姆大厦发表了一篇关于外交政策的重要讲话,他提到英国政策所依据的“双重目的的基础”,但是以英国已充分决定用暴力来对付暴力的调子结束讲话:如果我们一旦发现,别人的意向同我们自己的完全一样,而且我们全都真正希望和平解决,因而能够使我们感到满意——那么,我要在这里明确他说,我们是能够讨论今天正在引起世界忧虑的那些问题的。……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情况。军事力量的威胁正在劫持世界、勒索赎金,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抵抗侵略。今晚我要以我的全部力量来强调这一点,使得没有一个人能够误解它。达拉第和哈利法克斯在6月底发出的坚决语调,可以用来自德国、波兰和但泽的令人惊恐的消息来说明其原因。这些消息使得法国和英国政府在以后的两周中断然宣布,它们认为但泽是波兰的“切身利益”所在,在这个自由市造成一桩既成事实,即使是用非暴力手段,也将使法国和英国的保证立即生效。我们已经看到,直到6月底为止,英国的政治家们在他们的公开言论中一直在强调,他们准备与德国达成谅解,如果适当的政治条件能够建立的话。在6月这一个月内,他们还通过秘密的官方和非官方渠道小心地探索,是否有可能通过戈林的干预来促成一次谈判,以便总的解决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张伯伦的主要官方顾问霍勒斯·威尔逊爵士就曾同德国的四年计划专管委员、因此与戈林有密切接触的沃尔塔特讨论过英德两国会谈的设想,后者定期性地经常访问伦敦,于6月初又来过一次。威尔逊竭力争辩说,英国的重整军备和给予保证的政策,完全是由于德国“常常认为给它的邻国制造麻烦是合适的”这个事实,他并且明白表示,建议举行会谈的倡议因此必须来自德国方面。差不多与此同时,从另一来源的一项报告到达英国政府,报告说,戈林相信德国和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将是灾难性的,他急切希望能促进一种友好的关系。戈林是在5月25日向一位瑞典熟人阿克塞尔·文内尔格伦说这番话的,并向他谈到举行英德会谈柒讨论德波争端、殖民地问题、商务发展和甚至裁军问题的可取之处。文内尔格伦带着瑞典王储的—封介绍信于6月初去伦敦,并于6月6日把戈林告诉他的向张伯伦作了汇报。张伯伦(根据他自己的关于会谈的笔记)直率地排斥了在目前的气氛下谈判殖民地问题的可能性,并表示怀疑,希特勒(举行会议的任何邀请必定要来自他,而不是来自戈林)是否能足够地消除他所造成的危害,来使信任重新恢复,没有这种信任,会谈就不可能举行。不过,他并没有使文内尔格伦对进行试探失去信心,他的确建议这位瑞典人去把他(张伯伦)所说过时话坦率地告诉戈林。文内尔格伦在6月的第二周又见到了戈林并告诉他说,象他后来向伦敦汇报的那样,“等占领捷克斯洛伐不必再谈了。张伯伦6月8日接见特罗特·楚·佐尔茨时说道,他个人认为这样的证明“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英国肯定是要打的,如果另一个国家的独立又被德国毁掉的话(《德国外交政策文件》,第6卷,第497号所辑冯·特罗特·楚·佐尔茨写的访英备忘录)。克过去较长时间以后,——或是在任何时候、只要德国能够以一种强烈的和令人信服的方式来证明它想达成一项谅解的愿望和真正的意志”,张伯伦就会“高兴地同意就所有重大问题进行一次交换意见”。文内尔子格伦继续与戈林保持联系几个星期,并把他自己拟的一份“和平计划”交给戈林。他把这些联系情况不时向伦敦汇报,在7月初他对戈林能使德国的政策实现必要的改变这一点仍抱有希望。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