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36年,法国陆军有20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边防军9—10个师。到战 

争爆发的1939年,法国在本土的陆军共有45万人,20个步兵师中有7个摩 

托化师,72个炮兵团和11个坦克团。另外还有驻守殖民地的远征军17万, 

计7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陆军共有坦克2600多辆。法国还做了战争动 

员计划,如果战争爆发,还再组建17个A类师、10个作战级B类师、8个 

次等级的B类师等。 

     法国空军到1939年还处在建立阶段。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师,法国空军 

基本上都是旧式飞机。战前法国一线飞机大约为1700架,其中轰炸机460 

架、歼击机630架,另有备用飞机1600余架。 

     战争前夕,法国海军拥有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12艘、航空母舰1 

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32艘、驱逐舰28艘、旧 

式驱逐舰12艘、扫雷艇26艘、潜艇72艘。 

     由此可见,这个传统的欧洲军事强国是不容小看的。但法国在国防战略 

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法国的决策者和军事理论家认为,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的军事学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就其基本方面和原则来说还是 

完全适用的。因此,阵地战仍是战争的基本式样,甚至是几乎唯一可能的式 

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消极待机的战略,也就是予有准备,在他们看 

来是不可攻克的地区进行防御战,疲惫敌人,聚集同盟国的兵力,经过长期 

准备,再去击败业已削弱的敌人。这就是法国战前耗费巨资和人力修筑马奇 

诺防线的根本原因。这种战略防御的总原则导致了法国对于战斗行动实施方 

法和各军种、兵种使用的错误。法军以为筑垒地区的防御是战斗行动的基本 

式样,在防御过程中,敌人必遭重大损失,实质上已经被打败了。因而,法 

军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战术地带的防御组织上,而对战役纵深内的防御行动研 

究的极为不够,对空防御和对坦克的防御也未能重视,对坦克和航空兵在战 

斗行动中的作用估计过低,大部分坦克只在防御中实施反冲击,在进攻中支 

援步兵,而完全忽视了大坦克兵团的巨大作战能力,对以旧式飞机为装备的 

空军也没有明确的战斗使用理论。虽然法军中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如法国坦 


… Page 26…

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和戴高乐等人主张建立职业军,实施机动作战,反对单 

纯防御。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极为微弱的声音,以贝当元帅为首的防御派 

在当时是占有绝对的上风,并且处在决策的地位。 

     法国防务政策和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法国无力单独对付德 

国,而必须有英国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取得胜利。英法的紧密合作是法国军事 

战略的基石之一。因法国考虑到本国军事力量有限,单独抗衡德国风险太 

大。就是在地中海,法国也需要英国海军的支持才能确定优势。同时还由于 

自身的经济潜力不足,战时经济独立程度有限,同样离不开大英帝国的帮 

助。即便在和平时期,英法间极为密切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也对法国有着至 

关重要影响。种种原因,使法国不得不感到英国在未来对德战争中的重要 

性。因此,英国因素对法国军事战略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重大的作 

用。英国对法国的支持是可以肯定的,但英国并不肯向法国提供强大的军事 

支持,因而法国人宁愿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在看到盟国的作战能力对德占 

优势之前,在英国强硬起来并给予法国实质性的真正支持特别是军事支持以 

前,绝不敢轻易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而不惜跟在英国人的后面一步一趋。 



                           3。红色苏俄的崛起 



      (1)苏联的国防战略目标 

     苏联在20年代末期,逐步成为政治上稳定、经济上逐步发展、军事上 

更加强大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对苏联的发展壮大是不可容忍 

的,粉碎外来武装侵略始终是苏联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苏联以“国 

家工业化,加强国防力量和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为总方针。组织现代化的 

军队,随时打败敌人的一切进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苏联国土就成为苏联30 

年代所追求的国防战略目标,即反击进攻战略。其主旨就是对敌人任何进犯 

都用武装力量的毁灭性突击予以回击,采用进攻的方法进行战争,并把它推 

移到敌国的领土,而后将敌人消灭在国境之外。 

     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加速经济建设作为提高国防能力的基础,从1928 

—1940年,苏实行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及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使 

国民经济总额增长了5倍。其中重工业增长最快,大型企业兴建了9000多 

个,新建了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工、机床制造等行业,而不少行业已达 

世界先列。工业的发展为国防力量的增强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第二个五年 

计划中工业生产增长了1。2倍,而军工生产增长了3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 

时,军工增长更快,1938年比1937年增长36。4%,1939年又比上年增长 

46。5%,1933年—1938年航空工业增长4。5倍,1938年坦克年产量达到2270 

辆,飞机达到5469架,火炮达到1。2万余门,与1930年相比,坦克增长42 

倍,飞机增加5。5倍,火炮增长5。9倍。同时武器的技术性能也有了很大的 

提高。 


… Page 27…

      (2)加强军队建设 

    30年代是苏联红军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红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 

措施,从 1929年起,苏军颁布了新的《工农红军野战条令》等一系列的条 

令和政令。这些条令的颁发实施,使苏联红军训练作战都有了新的准则,对 

于苏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从1932年起,苏军还大规模地建立了各种专业学院来培养军官。到1938 

年底,苏军已拥有14个军事学院及6个附属地方院校的军事系,学员人数 

从1929年的3200人到1938年的2万人。从1929至1938年共培养了中级 

指挥人员14万人。 

    这时期,苏军还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现代化作战要求,调整了军队的 

组织结构。在陆军,步兵师装备了先进火炮,组编了坦克分队,提高了机械 

化和摩托化分队能力。骑兵也实行了新编制,增编了机械化团,队属炮兵增 

加了数量,增编了高炮营。同时,开始组建机械化兵团。到1934年,已建 

成4个机械化军。空军以各兵种航空兵团为基本作战单位,组建了空降旅。 

从1936年起组建了特种航空兵集团军 (远程轰炸)。海军在1932年以后, 

先后组建了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尔后,随着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对组 

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撤销了舰艇中队,建立了能够独立完成海上作战 

的舰艇编队,还着重发展了海军航空兵。这样使海军舰队变为战役联合编 

队,拥有水面舰艇与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及海岸炮兵。 

     到30年代中期,由于现代化装备和大批新型军事干部陆续补充部队, 

并为检验苏军界当时提出的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理论,苏军曾举行过一系列大 

规模军事演习。1938年以后,由于红军中的大清洗和先后发生的张鼓峰事 

件、诺门坎战斗及进军波兰,苏军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断,但实际作战则进一 

步检验了苏军的作战能力。这些演习和作战证明,苏军在使用飞机、坦克、 

火炮等现代化装备进行作战的能力已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强 

有力的军队。 

     苏军在20年代采用的是常备军与地方部队相结合的混合体制,至30年 

代中期改为常备军制,以应付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威胁。1935年以前,地方 

部队占74%,改制后,地方师降至23%,常备师则上升为77%。常备军制 

的推行使军队人数急剧增长,1936年,苏军总人数为110万人,1939年8 

月,苏军已达200万人,几乎增长1倍。其后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军走 

上了急剧扩军备战的新阶段。 

      (3)大清洗带来的恶果 

     斯大林在30年代中期以后对苏联红军内部进行的大清洗,是对红军的 

最沉重的打击,其损失是极为惨重的。这对于苏军的建设和战争准备及苏德 

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934年底,以基洛夫被刺为 

开端的大清洗,很快就波及到军队。1936年下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军队 

中逮捕了第一批将领。其中有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国内战争时的英雄:加尔卡 


… Page 28…

维、士罗夫斯基、加·德·加伊、萨布林、施米特等人。罪名是与托洛茨基 

及季诺维也夫分子有联系。1937年6月,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 

奇、费尔德曼、科尔克等著名将领被捕,在为时极短的审讯之后通通被处决 

了,但这仅仅还是开始。从1937年下半年至1938年,大清洗愈演愈烈,苏 

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中央机关、工农红军政治部、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及各军 

区、海空军、大部分军、师、团的主要领导都被逮捕。国内战争时期最优秀、 

最出色、当时最著名的将领几乎全部被处决。苏联红军的损失是异常巨大和 

不可弥补的。战前被捕的将领为:苏联5名元帅中的3名;图哈切夫斯基、 

叶戈罗夫、布柳赫尔;4名一级指挥员中的3名;12名2级集团军指挥员中 

的全部;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 

的221人;2名一级舰队指挥员中的2人;15名2级舰队指挥员中的9人; 

2名一级集团军政委级政工人员的全部;15名2级集团军政委级政工人员的 

全部;28名军级政治委员中的25人;97名师政治委员中的79人;36名旅 

政治委员中的35人,中下级指挥人员的损失也极大。 

     大清洗使苏军失去了极为优秀的军事领袖,使苏军的干部力量出现空 

白。1940年秋,步兵总监进行检查,在集训中的225名团长中没有1人是从 

军事学院毕业的,毕业于军事学校的只有25人,其它人只上过少尉训练班。 

1940年初,师长和团长中的70%、兵团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60%都是只有 

一年任职时间的新人。希特勒曾极为高兴地说到,苏军高级军事干部最优秀 

的部分已于1937年被斯大林消灭了,这样一来,那些正在成长的接班人, 

暂时还缺乏作战必需的智慧。正所谓亲者痛而仇者快,大清洗的后果可想而 

知。 



                      4。远东及太平洋的争夺与战争 



      (1)走向全面战争的日本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下一步则想占领整个中国及远东地区并 

进一步称霸太平洋地区。在打破了远东军事战略格局之后,日本与中、苏、 

美的矛盾逐步激化。为了保住并扩大其侵略成果,广田内阁——日本法西斯 

体制建立的标志,于1936年6月第三次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修改, 

以美国和苏联为最大假想敌,同时要防备中国和英国。提出未来战争有发展 

成长期战争的可能,为此必须有适应这种情况的决心和准备,要全力控制东 

亚大陆和西太平洋。 

     根据这一目标,陆军确定,战争初期所需兵力大体上是50个师。特别 

需要尽快完成的主要事项是:航空兵要首先建成战时使用的140个飞行中 

队,而且还要迅速扩充;驻满州的兵力,平时至少要有6个满员师;常设师 

为20个。海军确定,负责外线作战的舰队应有主力舰17艘、航空母舰10 

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战队6个(旗舰6艘,驱逐舰96艘)、潜艇战队 


… Page 29…

7个 (旗舰7艘、潜艇70艘),另外还有65个岸基航空兵队。 

     1936年8月,广田首相与外、陆、海、财相举行五相会议,确定了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国策基准》,决定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 

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随后日本开始了急剧的扩军备战。1936年 

军费为10。89亿日元,占国家总予算的47。7%。1937年则高达32。78亿日 

元,占总予算的69%。武器装备也大大改善,产量急剧提高。1931年,日 

本生产步枪3600支、机枪540挺、火炮90门、坦克10辆、飞机194架、 

而到1936年,步枪产量达2。53万支,增长6倍;机枪2400挺,增长4倍; 

火炮590门,增长6倍;飞机600架,增长3倍。“七七”事变前,日军已 

有坦克1050辆,火炮1800门。日军的总兵力也在急增,1931年为30。8万 

人,1936年达到50。7万,1937年则猛增至108。4万人,日本已到了发动全 

面战争的最后时刻。 

      (2)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6年8月,日军参谋部制定了《1937年对华作战计划》,其中规定 

对中国华北除用原来的2个集团军 (5个师)以外,视情况再增加3个师, 

占领平津地区并在华北五省作战;对华中则以原来的第9集团军 (3个师) 

占领上海附近地区,以新组建的第10集团军(2个师)从杭州湾登陆,两军 

策应向南京作战,占领并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对华南,用1个 

师占领广州一带地区;海军一开始就要控制中国沿海及长江水域,协助陆军 

占领主要地区。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终于挑起“卢沟桥事变”,从此开始了全 

面侵华战争。日本调集了8个师、4个混成旅共37万兵力,向中国华北发起 

全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