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谁比谁傻多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编辑部的故事·谁比谁傻多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老师啊,我不成帮结伙地打著旗扛著录音机一个人到街上修自行车,工商管理局的也要把我撵啊。” 
  “刘老师啊,我想结婚街道倒也批呀?就算只找一个情人也得等我爱上了呀!” 
  “那你说,你还老样子啦?”牛大姐听著不禁来气。 
  “牛老师啊,我这样除了碍著道德了也没碍著你呀。道德沦丧是一回事,从来不知道德是何物又是一回事。我不觉得寒碜,你也别替我不好意思。” 
  “你觉得快乐?” 
  “我觉得快乐!” 
  “由她去吧。”大家也劝牛大姐。“多了她一个,还少了个良家妇女落入魔掌呢。” 
  牛大姐不由叹道:“那你就好自为知吧南希,别弄一身病回来。” 
  “哎哎。”南希答应得倒干脆,暗自窃笑。“虽然你不知耻,可我们这儿要脸面。往后进出偷著摸著点,还要注意影响,我们这儿毕竟是个文化单位。” 
  话说到了,牛大姐也心安了,拿起饭盒一个健步窜出去,到食堂打南煎丸子去了。 
  ★★★ 
  自此,南希照常妖妖冶冶地去赴各种约会,今天一帮京式大款,明天一群广式钱柜,隔三差五还有白人黑人夹著两腋狐臭一身香气来找她。大家都习以为常,有时要买洋货还悄悄找她换点美元什么的。 
  这个老陈不明究里,还赞赏地对大家说:“这个南希倒是块搞公关的料。” 
  倒是李冬宝这种看似豁达的年轻人有时看到南希招摇过市,偶尔愤愤不平: 
  “他妈的一个机器人,活得比真人还有滋味儿。” 
  “那叫生活吗?”戈玲反驳他,“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你说什么叫生活?”李冬宝质问她,“像你我这样?” 
  戈玲一时无语,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又觉得夸口和虚妄。半日才说:“如果你是机器人你是不是也打算像南希那样?” 
  “那倒未必。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起什么样的生活才叫有意义,反正不会向现在这样这是肯定的。” 
  ★★★ 
  那天黄昏,于德利去东郊体育场看足球比赛;刚下了无轨电车,便看到南希独自在马路上丢魂落魄地走著。 
  她脸庞迎著光焰万丈的夕阳,眼中充满茫然和伤感,在金色的光辉中一步步向前走,那情景那姿容很是动人。 
  于德利站在马路对面叫她,她置若罔闻,继续前行。于德利放弃呼唤,掉头欲走,这时南希回头看见了他。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南希低头站在于德利面前,继而抬脸问:“你去哪儿?” 
  “我去看足球赛。” 
  于德利抬手往不远处那座庞大的体育场指了一下,那儿的入口处已经聚满了嗡嗡营营成千上万的人。 
  “我跟你去。”南希坚决地说。 
  “怎么,你今天走单了?”于德利开句玩笑。 
  南希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我和一些朋友吃了一半饭,突然觉得没意思,突然觉得那些饭菜的味儿恶心,就跑了出来。可我从来没来过这一带,不认识路,回不去了。” 
  “你可以叫个出租车。” 
  “我没钱。”南希坦然道。 
  于德利笑了一下,带她到体育场入口处,高价买了张球票,领她一同入场上了看台。 
  “看过足球吗?” 
  “没有。”南希和于德利肩挨肩坐在万人丛中,好奇地往铺著草坪的球场上看。 
  两队小小的穿著不同颜色球衣的运动员挟著球入场了,随著裁判员的一声哨响,球赛开始了。 
  顷刻间,看台上似风掀波涌,人群开始躁动、兴奋,发出巨大喧嚣。 
  一方球队带球攻入令一方的禁区,看台上的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地吼叫。 
  球被对方截下,战线迅速向令一方的半场。看台上很多观众站起来,跺著脚大声助威。于德利也站起来,伸著脖子盯著看,忘我地跟著周围的人一起欢呼、呐喊,毫不理会警察的干涉。 
  他无意中一瞥,看到南希坐在壁立的人脚下,神色冷漠,对周围人的狂热毫无所动。 
  这球进攻无效后,于德利坐回到南希身边问:“你觉得不好看?” 
  “我觉得跟我没关系。”南希回答。 
  “你觉得什么有意思?” 
  “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 
  “哦,这倒很像你这年龄人说的话。” 
  于德利又站起来,全神贯注观看下一球的处理。 
  ★★★ 
  “你著急回家吗?” 
  足球赛散场后,他们走在体育场外人群熙攘的街道上,南希问。 
  “不著急。”于德利看看腕上的手表,“才九点多。” 
  “那你陪我走走吧,我还不想一个人回到屋里。” 
  “你看上去情绪不高嘛。” 
  “噢,就因为我是机器人,就不能有情绪了?” 
  “我原来是这么想的,机器人要情绪干嘛?聪明才智都用在提高效能上。” 
  “你干嘛总强调我是个机器人?总注意我们的不同?你看我和周围别的姑娘能区分开吗?为什么不能把我就当个人对待?” 
  “南希呀南希,你的麻烦也正在这里,你太像人了,我真不知道那些聪明的科学家为什么要造你?当个纯粹的机器人多省心,有超乎人的技能而无人的欲望。” 
  “是啊,那样你们就可以不管我们是怎么想的,只管使用我们。” 
  “宝贝,你以为有想法是好事哪!我就恨我自己想法太多,以致不能平静地生活。” 
  “那么,哪种更算是人呢,纯粹的机器人还是爹妈父母养的?”南希微笑,看著于德利。 
  “南希。”于德利停住脚。“你不是科学家造出来专为和我们人类开玩笑的吧?” 
  于德利向前走去,边走边嘟哝:“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我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 
  南希跟上他“我让你吃惊了?” 
  “岂只是吃惊,我常常一身一身出冷汗--每当看见你!” 
  “其实我这也不全是天生的,有些也是后天自己琢磨的。” 
  “你在机器人里也算是聪明的吧?” 
  “你呢?”南希反问:“你在人里算优秀的吗?” 
  “不算,算我就不在这儿了。” 
  “我觉得你是,要不怎么我会越来越想著你?” 
  于德利站住,看南希,南希目光如炬。 
  “小鬼,跟我调皮。”于德利笑著用手指刮了一下南希鼻子,鼻尖冰凉。 
  “我说的是真的。”南希态度极为认真。 
  于德利心头一悸:“南希,机器人可不兴跟人开这种玩笑。”随之脑门上出了一层汗。“你这不是拿我开涮吗?” 
  “我不漂亮吗?我不动人吗?你为什么吓得直哆嗦?就因为我是个机器人?还是个作风不好的机器人?如果我不是……站住!”南希低声叫:“你要跑,我就喊人抓流氓!” 
  于德利像被钉在原地,片刻,强笑著转身迎上来。“我不害怕,我也没想跑,我很荣幸。可是,可是,我是个有家室的人。” 
  他终于找出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完便站在那儿傻呵呵地笑:“我不能接受你的感情。” 
  “偏见、傲慢,种族歧视!”南希冲他喊。 
  于德利依旧笑嘻嘻的。 
  南希走上前盯著于德利说:“我想得到的就一定要得到!” 
  ★★★ 
  编辑部的同志们都看出南希迷恋上于德利了。她不再外出,有电话也不接,每日干完粗活就在于德利对面窗根儿下坐著,一边晒太阳的同时遥遥地一眼一眼瞟于德利,含情脉脉,意味深长,常把于德利盯得整整一天不敢抬头,后来德利得了颈椎骨增生,每日酸疼不已。 
  为了博得德利的欢心,南希洗尽铅华,更去罗裙,淡妆素裹,常拿曜涟莲花自拟,时不时还拿本汪国真诗集作灵慧隽永状。 
  其状愈发露骨,此景日甚骇人,每每使人汗毛倒竖,局促不宁,整个办公室的观者都为之难堪呢。 
  德利总不接招儿,南希不免心生怨嗔,丢来的飞眼也渐渐充满委屈。 
  一日,大家下班先散,于德利只为一个电话慢走了一步,便被南希封在门口: 
  “你干么总不理我?” 
  “没有,我眼神不好,恐怕得配副镜子了。” 
  “你恨不得配副墨镜吧?” 
  “真没不理你,南希。其实我这人傲著呢,这就已经算理你了。” 
  “那你今天不许回家,留下陪我,你没瞧人家多孤独。” 
  “南希南希,咱们别弄这事好不好?我这岁数,哪经得住你这么看,告诉你我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是想我想得吗?” 
  “你饶我这一遭,好吗?求你了。我一辈子道貌岸然树叶掉了怕砸著头,今儿你掉下来--难道我就过不去这一关?” 
  于德利左冲,南希左堵;右闯,南希右拦,左冲右突,不得门而出,退回屋内,大步踱圈,气极而喝: 
  “牛不喝水强按头吗?” 
  南希闻言凄恻,哀哀地望著于德利:“我爱你,又有什么错呢?” 
  “可你是带著什么宗旨来到人间的呢?你不思造福人类,反倒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于一俗子发生恋情,钧座敢是忘了来历?”于德利作醍醐灌顶一喝。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妾安敢免俗?”南希振振有词,“神农尝百草,情爱乃社会安定团结要素之一,古来将相在何方?唯有情者留其名。察月下社会歌舞升平,文恬武嬉,骄生惰、惰生奢,奢生淫,小女子虽肩负重望,也只得流于一般--我不来怨你,你反倒将些大道理说给谁听呢?” 
  一席话说得德利哑口无言,咂吮半日,方道:“这么说来,你不守本分倒正确了?” 
  南希凑上前来,一手搭在德利膀子上。“两心相印正是我等本分正道。” 
  “电著!”德利立地跳出几步开外。“我爸就是钓鱼竿甩到高压线上,虽耳目复聪,至今脚底板仍留一大疤。” 
  南希垂首无语,俄而,乜斜著右眼瞅德利:“先生可曾读过《聊斋》?” 
  “读过,那不是名著吗?” 
  “好看不好看?” 
  “好看!” 
  “来劲不来劲?” 
  “来劲!” 
  “对呀。”南希拍手叫道:“野狐鬼人尚不惧,何况一机器人耳?” 
  “别你妈的之乎者也的,费牙。” 
  “怎知我就温柔缱绻不如人间女子?” 
  于德利疾步来到窗前,推开窗子看天看地又掐自己人中,仰面长啸: 
  “这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大白天吗?” 
  说罢纵身跳下,跌在一垛大白菜上,坐了一屁股湿漉漉的,臊眉搭眼站起来蹒跚地走去。 
  南希站在楼上窗口朝他招手:“解楼梯上来,我不怨你。” 
  ★★★ 
  “我毫不怀疑,这机器人已经成精了。”李冬宝在编辑部踱著步,停在于德利面前说道。 
  于德利面如日本歌伎:“几位爷救我!” 
  “可耻!”牛大姐道,“得寸进尺!居然成了第三者!” 
  “武松不在了,钟馗不在了。”刘书友一口口吸烟,豁然开朗,“找书记吧。” 
  这时,南希拎著两暖瓶开水进来,默默为大家逐一沏上茶。又把剩余的开水倒进一只脸盆,拧出几条热手巾给编辑们擦脸。 
  众编辑们擦完脸,脸色红润。 
  南希在窗前坐下,膝搭一部和那种著名手枪同名的某夫人十四行诗诗集,恹恹地看著窗外蓝天白云,眼神惆怅,很像一副油画。 
  众人看著她,纷纷有了些怜香惜玉之心。于德利也不免讪讪的,动了些念头:“我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一日无事。 
  临近下班,大家一人手里拿了张《晚报》,一版版认真看。 
  “于德利,你知道亚运村怎么走吗?”南希从窗外收回目光,肘搭在椅子背上问。“吓得都不敢跟我说话了?” 
  “嗯哼。”于德利干笑一声,抬头向李冬宝眉飞色舞地说:“嘿,中国队又输了。” 
  “哪儿呢哪儿呢?”大家一起翻报纸找,人人含笑,“客气,客气,看他们还拿什么说讪。” 
  “出门往北。”李冬宝告诉南希。“拣直走,一条道走到尾便到了。” 
  “于德利,听说你是老北京?”南希歪头从李冬宝脑侧露出脸。 
  “如此十年,我也快不认识我家门朝哪儿开了。” 
  “我得找个伴,听说这二月社会治安不太好,域外有小股流窜的游击队。”南希对大家解释。“我不是怕遇见坏人,是怕遇见警察说不清,天一黑就要查良民证,我得有人作证,确实没发给我。” 
  “你别花言巧语纠缠他了。”牛大姐不客气地说。“他有妻子。” 
  “妻子是什么?”南希问戈玲,“是一种缺陷吗?” 
  “是一种专买标志。”李冬宝拿著一盒烟对南希讲解。“你瞧我手上这盒烟,上面写有‘中国烟草进出口公司专买’的字样,妻子就是这个意思。” 
  “好比你进商场买东西。”戈玲进一步解释,“你只能买柜台上陈列的,不能买顾客拎在手里的,于德利就属于他妻子已经交了款的。” 
  “就是说他已经是她私人的了?” 
  大家起出了口长气,笑:“刚刚明白过来。” 
  “可是,你们的性质不是公有制吗?”南希一副困惑的样子,眨著眼儿。 
  “这是两回事!”牛大姐厉声喝道。“不能混为一谈!东西公有,人还是一人一份,别人不能插一腿!” 
  “我是机器人,得算东西吧!” 
  “算吗?”牛大姐一时也给搞糊涂了,转向大家。 
  “我查一下文件。”刘书友低头在抽屉里一通乱翻,抬头茫然地说:“没有这方面的文件。” 
  “这就不好办了。”牛大姐为难了,“让我们自己掌握可就没准儿了。” 
  “咱逆推吧。”李冬宝提议。“先说她不是什么,然后不就可以确定她是什么了?非此即彼!她是人吗?” 
  “不能算!”牛大姐坚定地说。“人必须是有人生有人养,从小到大,一阵儿糊涂一阵儿清楚--你没这过程吧?” 
  “我懂事就这样儿。”南希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