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医生在几楼?”
陈铭生划着轮椅往电梯的方向走,他看起来对这里十分熟悉。
“三楼。”
杨昭跟在他身后,她走在康复中心的楼里,随处可见无障碍设施,坡路,盲道,还有把手。杨昭没有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过残障的世界,她紧跟着陈铭生。
到了三楼,电梯门一开杨昭就看见楼口的指示牌,上面贴着一张“肢体恢复”的牌子。走廊里很安静,两侧有几个房间。杨昭路过的时候,看见其中一个房间开着门,里面有几趟把杆,中间有医生在指点病患走路。
陈铭生直接来到最里面的办公室,他敲了敲门,里面很快有人开门。
开门的是个年纪不小的医生,面相和善,他看见陈铭生高兴得笑出来。
“是小陈啊,快进来。我收到你的短信了,怎么弄的,腿感染了?”陈铭生和杨昭一起进了办公室,里面很宽敞,只有老医师一个人。屋子里有一张办公桌,角落里养着几盆花草。
老医师拉来一条长椅,拍了一下。
“来,坐下,我给你看看。”
“张师傅……”陈铭生从轮椅上挪到长凳上,右腿僵硬地虚搭着。张医师皱着眉头说:“哎呦,看起来还肿了,你怎么搞的。”
陈铭生低声说:“不小心弄的。”
杨昭站在一边,心里有些复杂。
这应该是昨天淋雨淋的,她想。如果他没有送她回家的话,可能腿也不会出问题。而且,刚才杨昭扶着他的时候注意到,陈铭生的衣服还是潮的,他穿了一晚的湿衣服,不出问题才怪。
杨昭回想起昨晚她拿陈铭生的残疾作为要挟,让他跟自己回家避雨。手段虽然恶劣,不过她觉得那是当时比较明智的决定,不然在秋雨里淋一晚,没准更严重。
张医师拿来一盘酒精棉,坐在陈铭生对面。
“来,挽起来我看看。”
“……”陈铭生手压在裤腿上,他抬眼看了一眼杨昭,明显犹豫了一下。
张医师顺着他眼光看过去,猛然想起来,问杨昭说:“这位是……”
一问之下,两个人都默然了。
该说是什么?
朋友?明显不是。
萍水之交?好像也不算。
那就是债主和欠债人的关系了,可这又说不出口。
陈铭生张张嘴,杨昭在他之前开口说:“我是他邻居。”
陈铭生看她一眼,把嘴闭上了。
“邻居啊。”张医师毫不怀疑,他拿镊子夹了一块消毒面,接着对陈铭生说:“来,我先给你检查一下。”
陈铭生又看了杨昭一眼,后者显然没有明白他想让她回避一下的意思,陈铭生叹了口气,松开手。
张医师将陈铭生的腿掀起来,杨昭尽可能地让自己看着冷静一些。
说没点震撼是不可能的。
陈铭生这条腿……或者在杨昭的眼里,这已经算不上腿了。它只剩了短短的一截尾骨,腿根处的肌肉看得出有些萎缩,但是却又因为浮肿而红胀起来。
截肢面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杨昭觉得这伤疤并没有完全恢复——事实上她觉得如果一个人的身上有这样一道还在流脓的伤口的话,他除了医院哪里都不应该去。
张医生啧啧两声,拿消毒棉球在他的伤口附近清理了一下。杨昭看着就觉得很疼,但是陈铭生低着头,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你啊,穷折腾!”张医生恶狠狠地评价道,“本来你的理疗就只进行了一半不到,然后回去又不好好修养,你再这样下去会越来越严重!”
不知道陈铭生是因为忍着疼痛没法开口,还是张医生的话让他无法反驳,反正他安安静静的靠墙坐着。
“住院吧,已经感染了。”张医师最后总结说。
陈铭生这才有了反应,他说:“不用,我回去自己养一养就行了。”
“你别拿年轻当本钱!”张医师有些生气了,“当初理疗你不做,就说回去养,结果呢?你一点护理的常识也没有,我不是吓唬你,你再这样下去这腿还要截!”
陈铭生沉默了。
张医师可能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了,他语气放轻了些,说:“住院好好护理一下,你现在这样光抹点药不管用的。”说着,张医师忽然回头对杨昭说,“你也劝劝他!他就是死倔!”
杨昭忽然被拉进谈话里,吓了一跳,她看着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张医师,点点头附和说:“啊……是啊,你住院吧,有人照顾能好的快一点。”
“你看这位小姐多懂事。”张医师找到同盟,觉得攻坚几率大了不少。“也不用住多长时间,一个月差不多就行了,你这可是自己的身体,难受是你自己难受。”
陈铭生静默了一会,最后低声说:“不用,您帮我开药吧。”
“唉……”张医师拍腿,叹了口气,他可能知晓陈铭生的脾性,也没再继续劝。“我去给你拿药,你在这等着。”
张医师走后,杨昭站在原地,她看着低着头忍痛的陈铭生,忽然觉得这个出租车司机,有些跟常人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8
张医师很快将药取了回来,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陈铭生。
“内服外用的我都开给你了,用法你也知道。”他看起来还是想劝陈铭生住院,“小陈啊,你不能硬撑,要是过几天还没消炎的话一定要过来,这可不是玩笑啊。”
陈铭生点点头,“我知道,谢谢您了。”
张医师叹了口气,坐回办公桌里写着什么。陈铭生挽好裤腿,撑着拐杖站起身,杨昭看他一眼,说:“这就走了?”
张医师发话道:“走什么走,在这等着,挂个消炎再走。”
杨昭看张医师开了个单子,然后又出去了,没一会回来的时候拿着输液袋。他将针管调好,然后把输液袋递给杨昭。
“来,帮我拿一下。”
杨昭下意识地接过来,然后看着他熟练地给陈铭生扎针。杨昭将输液袋举了起来。针刚刚扎好,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张医师接起来说了几句挂掉,对杨昭和陈铭生说:“楼下有事,我得下去看一下,很快回来。等我回来给你拿个输液架,等等啊。”
张医师出去,屋里就剩下杨昭和陈铭生。
陈铭生靠在墙上坐着,他衣服有些潮,又压了一晚上,折腾得有些垮了,搭在陈铭生的身上。
杨昭能看出来他很疲惫。
她找不出什么话题来说,她也不擅长安慰别人。
结果屋里就这么一直沉默着,没一会杨昭胳膊腿都开始酸了,可张医师还没有回来。
陈铭生动了动,他抬头看了杨昭一眼,说:“你坐下吧,我自己举着。”
杨昭说:“你这个样子怎么举,我来好了,反正快打完了。”
“……今天真的麻烦你了。”
“没事。”
一袋药要挂多久?
杨昭看着输液袋里的药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淌。
应该差不多是二十分钟。她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她生病在医院挂吊瓶,她拎着吊瓶到吸烟区。从开始挂,到最后拔掉针,她一共抽了两根烟。杨昭抽掉一根烟的时间是十分钟,一直都很准。
在杨昭从输液袋上回过神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陈铭生睡着了。
他扎着针的手搭在右侧的凳子上,背靠着墙,低头睡着。
屋子里十分安静。
杨昭不再看输液袋,而开始看这个熟睡的男人。
他垂着头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沉郁,事实上陈铭生整个人给人的感觉都十分压抑,杨昭具体描述不清那种感觉。
又过了一会,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杨昭马上回过头去,在张医师进屋的一瞬间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张医师反应倒还算快,没有发出声音。杨昭示意他陈铭生睡着了,张医师了然地点点头,他推着一个输液架过来,小声对杨昭说:“哎呦,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你举着累了吧。”
杨昭摇摇头,“没事。”
虽然嘴里说没事,真等张医师将输液袋从她手里拿走的那刻,杨昭还是忍不住甩了甩肩膀。
张医师小声说:“这药有止疼和安眠作用,他睡了也正常。”
杨昭点头。
药袋还吊着,张医师闲的没事,找杨昭闲聊。
“你是小陈的邻居?”
“嗯,我叫杨昭,您叫我小杨吧。”
“啊,好好。”张医师和杨昭来到办公桌旁说话,避免把陈铭生吵醒。
“小杨啊,你跟小陈认识多久了?”
杨昭顿了一下,说:“没认识多久,我是刚搬家不久。”
张医师了然地点点头,说:“他从来都是一个人来中心,我还第一次见到有人跟他一起来。”
杨昭问道:“他一直都是自己来么?”
“可不是,”张医师说,“根本就是胡闹,大概半年前他手术做完出院来中心,理疗做了一半就跑了,伤口一直没有妥善处理,断断续续好好坏坏,每次都是化脓感染了才知道来拿药,唉……也不知道家属怎么想的,糟蹋人么不是。”
杨昭安静地听完张医师的话,她看着陈铭生,侧面看过去她刚好能看见他缺失的右腿,这个男人低着头熟睡的男人,逆着阳台的光,显得有些脆弱。
之后,张医师都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大概就是在埋怨陈铭生的家人不重视他,埋怨陈铭生自己不知好歹瞎搞身体。杨昭做了一个忠实的好听众。
没有一会,输液袋已经打完了。张医师拔针的时候,陈铭生醒了。
他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睡着了。他拿没打针的手抹了一把脸,坐直身子。
杨昭看着他坐回轮椅上,她觉得他已经相当疲惫了。
他们告别张医师,离开康复中心。
在门口,陈铭生说自己打车离开。杨昭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你现在站着都费劲,还要自己走?”杨昭将车开了过来,她本来想扶一下陈铭生,但是最后还是只帮他开了门。
“我送你回家。”
到了这个时候,陈铭生也没有力气再说什么了。
“你家在哪?”
“七马路。”陈铭生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
七马路在市南,离凌空派出所的位置不远,杨昭知道大概的方向。
车开得很稳,车里一如既往的安静。
陈铭生在车上再次睡着了。
从康复中心开车到陈铭生的家,得花将近五十多分钟的时间,陈铭生睡得很沉,头歪着。杨昭尽可能地将车开得平稳,结果到了的时候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七马路在本市不算繁华路段,都是老楼区,基本都是六七层,也没有电梯。
杨昭将车停在路边,她想了一会,还是没有将陈铭生叫醒。
车熄了火,杨昭将椅子往后倒了点,然后从大衣兜里掏出烟。烟盒在手里拿了一会,杨昭侧眼看了看睡着的陈铭生,最后又将烟盒放了回去。
陈铭生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睁开眼,满眼通红的血丝。陈铭生撑起身体,左右看了看,明显还没完全清醒过来。
外面街道上的路灯已经亮了,昏黄昏黄的。
陈铭生吸了一下鼻子,有些反应过来了。
“杨小姐……”
杨昭知道他要说什么,打断道:“没什么,我看你睡得太沉了,就没叫醒你。”
陈铭生沉默了片刻,最后低声说了一句多谢。
杨昭说:“你家在什么地方。”
陈铭生说:“前面转个弯就到了,我自己走吧。”
杨昭也没说话,直接发动了车。陈铭生注意到杨昭将车内空调的温度调得很高,车椅也加热了。虽然他衣服还是有些潮,却也没那么冷了。
陈铭生看了杨昭一眼,杨昭正专心地开车。
车子拐出主干道,拐进了一个小胡同里,杨昭开车技术一般,在这种黑黢黢的路里,她不由得往前探身,仔细地看道。
陈铭生看她把车开成这样,说:“就在这里停吧。”
杨昭一个眼神都没赏给他,依旧专心致志地看路。“你家在哪?”
陈铭生伸手指了一栋楼,杨昭点点头,说:“好。”
陈铭生见她完全没有要停车的意思,深吸一口气,坐着安心地等。
这两步道被杨昭开了快十分钟才到头,车子停下的时候杨昭听到陈铭生明显地呼出一口气,就像一块大石落地了一样。
她努努嘴,侧过眼看着陈铭生。
陈铭生刚要开口道谢,一抬眼就看见杨昭直勾勾地看着自己。
“……杨小姐?”
杨昭淡淡地挑了一下眉,“我开的不好?”
陈铭生说:“什么?”
杨昭说:“你刚刚叹气是觉得我开车技术差?”
陈铭生一头雾水,他张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解释。
“杨小姐……你误会了。”
杨昭转过头,将车钥匙拔了出来。
“走吧。”
陈铭生迷迷糊糊地下了车,腿上依旧疼得厉害,只不过他对这疼已经麻木了。
下过雨的空气格外的好,杨昭深吸了一口气,对陈铭生道:“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
都到这还让送的话,就有点过了。陈铭生撑着拐杖,对杨昭说:“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杨昭说:“你家几层?”
陈铭生本来不想再说什么,奈何杨昭问得太随意了,他也就下意识地说了出来。“五层。”
杨昭:“这楼没电梯吧。”
“……嗯。”
杨昭:“我送你上去。”
陈铭生说:“不用了,今天已经很麻烦了。”
杨昭:“我也没什么事,走吧。”
陈铭生终于皱起了眉头,他低声说:“我自己回去。”说完他也不等杨昭回话,撑着拐杖转身就走。
杨昭听出陈铭生明显的不耐烦,她看着他的背影,一瘸一拐地走进小区,最终也没有跟上去。
回到车里,杨昭没有点火,反而是点了一根烟。
“有什么大不了的。”杨昭啧了一声,自语道,“真是上赶着不是买卖。”
十分钟,一根烟抽完,车子里已经满是烟味。杨昭忽然想起了什么,她翻着自己的大衣兜,从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
她将内车灯打开,在灯下将纸展平。
上面模糊一片,已经什么都看不清了。
杨昭盯着那破烂的纸看了一会,说不清是什么感觉。最后她叹了口气,将纸丢在烟缸里。
就在转身的一瞬,她忽然看见后车座上的东西。
那一条假肢安安静静地躺在车座上。
杨昭看着那条腿,低低地笑了一声。
再转过头时,在车灯的最深处,一个撑着拐杖的人影正朝着她走过来。杨昭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倒着车出了巷道。
陈铭生怎么可能追得上她,他试着叫了几声,杨昭也装着没听见。
开着车回家的一路上杨昭心里舒坦极了。
“我就说吧,上赶着不是买卖……”
作者有话要说:

、9
又开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车回到华肯金座,杨昭在车库里停好车,将那条假肢拎回了家。
这还是她第一次拎着一条人腿回家,一路上她也不禁躲着人走。
“居然这么沉……”杨昭拎了一会,觉得胳膊有些酸。“这什么材料啊。”她抬起另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