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六因条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3-六因条辨-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邪乘虚入,《内经》所谓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 
也(1)。又云:春伤于风,夏必餐(2)泄,夏伤于暑,秋必 
发疟;秋伤于燥(3),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可知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 
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 
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 
以类而推。古人治病立法,良有以也,藉后人语焉不 
察,漫不关心耳。予苦心斯道,廿载虚名,何敢妄为 
(1)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也:按《内经》有此文·但无此语。 
(2)餐:此处音、义俱同,飧,下问。 
(3)燥:(内经)中俱作〃湿〃。 
议论。特前贤既启其端,后人末穷其旨,聊为引伸, 
以备葑菲之遗,庶可测伏暑之有由名。且不但可测伏 
暑之有由名,更可测伏暑之有由病,而有由治焉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一
属性:伏暑秋发,头痛无汗,恶寒发热,身痛,胸腹满 
闷,或吐或泻,此新感外邪,引动伏暑。宜用香莆饮 
合正气散,表里两和也。 
此伏暑之提纲。凡夏间伏暑,因遇秋令凄惀之寒,袭于 
腠理,致内邪亦为引动·故无汗头痛身疼,发热恶寒,系新 
感之见证,病尚在表。胸腹满闷,吐泻交作,系伏暑之发 
动,病涉在里。大凡看法,须辨明新感与伏邪,何有何无, 
孰轻孰重。故用香薷饮合正气散者。藉香薷、藿香,苏叶、 
芷、桔之苦辛走表而散新邪,夏、朴、陈皮、大腹、神曲之 
辛温理中而疏伏邪,则内外办通彻,邪自疏泄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二
属性:伏暑微恶寒发热,呕恶泄泻,腕闷舌白,此伏邪 
内动。宜用藿香正气散,疏滞利湿也。 
此发明伏邪之异于新邪。既无头痛身疼,则表邪甚微; 
而恶寒发热,腕闷吐泻,为伏邪发动,并无新邪勾引也明矣。 

非藉藿、朴、苏叶、白芷、陈、腹、夏、曲以祛秽疏泄,则 
恐邪无泄越,蔓延传变焉。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三
属性:伏暑热不解,咳逆欲呕,烦闷泄泻,此伏邪弥漫 
三焦。宜用苏子降气汤合六一散,加通草,赤芩等 
味,通泄三焦也。 
此言热不解,而伏邪传变,逗留肺胃,则咳而欲呕,盘 
踞中焦。则腕闷不舒,奔迫下趋,则泄泻无度。是邪既弥漫 
三焦,上下交争,故用苏子降气宣肺胃,六一、通、芩分水 
道,则上下三焦,得一齐通泄,不致留邪变患为妙。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四
属性:伏暑热渐甚,咳逆不眠,胸胁刺痛,痰多舌白, 
此痰滞肺络,肺气失降。宜用旋复花、新绎、积壳、 
桔梗、桑皮、薏仁、苏子、降香、枇杷叶、芦根、滑 
石等味,降气通络也。 
上条热不解,而传布三焦;此条热不解,而邪与痰冱, 
阻滞肺络。若不通调,恐致痿痛缠绵。故用(金柜)旋复花 
汤,借新绎、青葱,一通气分,二通血络,再兼枳、桔,桑 
皮、苏子、降香开肺降气,苡仁、枇杷叶、芦根、滑石甘淡 
之味,清热泄湿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五
属性:伏暑发热,喘不得卧,痰嘶胸板,此暑滞肺络。 
宜用葶苈大枣汤合六一散、枇杷叶等味,彻清肺饮 
也。 
上条胁痛痰多而咳,此条胸板痰嘶而喘,病甚深于咳 
矣。虽喘有虚实之分,治有肺肾之异。今由伏暑内发,身热 
胸板痰嘶,其候舌必黄腻,脉必滑数,溺必黄赤,体必丰盛, 
斯为肺实,故宜葶苈苦寒以泻肺热。然古人犹恐损胃,合大 
枣之甘以缓之,得渐驯以除上焦之软。凡用葶苈而不用大枣 
者,末识仲景之心法也。再兼六一、枇杷叶,清气利湿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六
属性:伏暑恶寒发热,乍有乍无,或轻或重,如疟非 
疟,舌白脉大,此暑必挟湿,薰蒸粘腻之邪,伏于肺 
胃。宜用温胆汤加杏仁、通草、青蒿、黄芩等味,通 
胃泄邪也。 
凡伏暑湿,亦有轻重之分。其重者 势难延缓,乘时窃 
发;其轻者,直至露冷气肃,金飙飒爽,阳气渐收,腠理渐 
闭,所伏之邪,遂无隙可容,然后发出。其见症,如疟非疟, 
或有微寒,或单发热,但无六经之可辨,无表里之可分。其 
舌白,其脉大者,正虚湿盛也明矣。若不从中驱泄,必致变 
成疟患。故用温胆汤通胃腑,加杏仁,通草清肋泄湿,黄芩、 
青蒿清气泄肝,则邪可尽解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七
属性:伏暑热甚,烦躁昏谵,至夜更甚,舌燥脉数,此 
邪传入里。宜用沙参、甜杏仁、花粉、川贝、桑叶、 
细生地、鲜菖蒲、连翘、益元散等味,两清营卫也。 
此言伏邪不解,渐化为热也。烦躁昏谵,夜则尤甚,乃 
由卫入营,从阳转阴。故舌必渐燥,脉必渐数。邪既入里, 
徙清表分,无益于事,惟用沙参、杏仁、川贝、花粉、生地、 
桑叶、连翘,菖蒲、益元散,清气凉血,不致传陷入血,可 
免昏痉之变。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八
属性:伏暑烦热,舌赤神昏谵妄,此邪巳入营。宜用玉 
女煎加羚角、元参、沙参、鲜石斜、鲜菖蒲、牛黄丸 
等味,清营透邪也。 
上条将欲传营,此条已传营分。故热而烦乱,舌赤昏谵, 
非用玉女煎之生地、石膏、知母,麦冬、沙参,元参。菖 
蒲、郁金、牛黄丸清营透邪,必致热陷入血,而成痉厥之险 
焉。 ,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九
属性:伏暑舌焦尖绛,昏谵妄笑,脉促,斑紫,肢体振 

颤,此邪已入血,热动风生。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元参 
心、连翘心、鲜石斛、鲜菖蒲,紫草、竹叶,至宝丹 
等味,凉血化邪也。 
凡营熟不解,必致入血。舌黑尖绎,斑紫昏谵,血热己 
极,热极则阴损阳亢,风由振动,故肢体颤摇,将欲便痉。 
必用犀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凉血清热,合连翘、元 
参、菖莆,石斛化斑养津,兼竹叶,至宝清心镇神,不致痉 
厥,便为佳兆。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
属性:伏暑妇女,舌绎□渴,脉数而涩,经水适来适 
断,寒热如疟,昼则明了,夜则谵语,此热入血室。 
宜用小柴胡汤加山楂、归尾、赤芍,桃仁、丹皮等 
味,破血透邪也。 
几热入血室,(金柜)论之最详。血室者,即血海也。 
本厉冲脉,隶于阳明。(内经)所谓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又谓冲脉起于中极底,循少腹,上至胸中而散。任脉亦起于 
中极底,循毛际,绕阴器,入少旗,上环口唇,荣于髭须。 
故妇女无须者,以任脉之血下泄,不能上荣于口唇也。督脉 
亦由中极挟腰循脊,上至巅顶。此冲、督、任三脉,皆会于 
下极,而分行于背腹。故督脉行于身之背,任脉行于身之 
腹,冲脉行于背腹之中。其天癸盈余,诸路之血,皆伫于血 
海。而能蓄泄有常者,以任脉为之担任,督脉为之总督,带 
脉为之收束。更有阳维、阴维,维持阴阳于身之前。阳跷, 
阴跷,跷健机关于身之左右。故能蓄则有度,泄则有期,与 
月盈亏,循序流行,不失其常,谓之为经。若血海无权,任 
督失司,则或崩漏无休,或蓄结不行。至于血之蓄泄,或寒 
或热,皆能为患。故伤寒蓄血,六经皆有,不独膀胱与胸腹 
间也。盖凡风寒暑湿之来,必先阳经,而后他传。阳经者, 
在表、在卫、在气,渐传于血。故妇女之病,有值经水适 
来,病发适断者,因热与血冱,反不得行也。如太阳初起之 
头痛发热,恶寒无汗,便奇鼻衄、肌衄,此太阳经之邪干血 
分也。宜以开泄透汗,不可因见血而遽用寒凉,反成血结胸 
等症。若少腹硬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身热烦躁,谵语 
如狂,此太阳腑病,而蓄血膀胱也。仲景先师,恐后人误认 
热结膀胱,故以小便不利者为热结,小便自利者为蓄血。例 
用桃仁承气汤,一解太阳;一破瘀血。又阳明初起之目痛。 
鼻干、不得卧,而致鼻衄吐血,此阳明经之邪干血分也,宜 
以两清气血,不可因汗少而更大发之。如少腹硬痛,小便自 
利,上为结胸,或吐血,下为腹痛,或便血,身热狂妄,状 
如神附,此阳明腑病,而蓄血冲脉也。宜用犀角地黄汤,一 
清阳明,一祛瘀血。又少阳之额痛胁疼,寒热耳聋,呕苦, 
而致鼻衄咳血,此少阳经之邪干血分也。宜以小柴胡汤清泄 
胆络,不可因见血而妄投滋腻。如有少腹痛,小便自利,大 
便黑色,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寒热如疟,此少阳腑病,而 
蓄血肝络也。宜用陶氏小柴胡汤加生地,归尾、桃仁、山楂、 
丹皮,一清少阳,一破瘀血。以上皆论三阳经之经病腑病 
蓄血见症也。至热邪传入三阴,则少阴心主血,太阴脾统 
血,厥阴肝藏血。邪既入血,则热与血凝,势难清化,必致 
舌绎神昏,昼明夜剧,状如邪祟,宜用犀角地黄汤加郁金、 
菖蒲。甚则腹痛便黑,仲景用抵当汤,以攻热破瘀,庶几可 
以两解矣。然此症不特妇女,即男子亦有诸。至于治法,大 
约相等。以蓄血一症,概用小柴胡加破血之品,如或不应, 
视为无法,竟置束手,医者咎焉、愿有鉴于是者。予于道光 
十九年春,有舵工张姓者,自三月间温病愈后,饮食如常, 
惟腰间作痛,始疑病后肾虚,投以补肾,其痛益甚,转邀外 
科,认为肾俞发,而投阳和汤数剂,病仍不减,且无肿形。 
其痛每甚于午后,剧于戌亥,呼号不绝,直至天明,其痛若 
失。一月以来,无所不至,而痛仍不减。此时阅喻氏(医门 
法律),至(寓意草)中,有病腰痛,将成偻废一案。嘉言 
谓热邪逗留太阳经脉,与血凝滞,结于腰间,即用桃仁承气 
数服而安。读之恍然大悟,如法投治,果获痛愈。此太阳经 
血结之一症也。后有外甥范姓者,湿温病后,亦腰痛异常, 
曾服补肾不应。予却用安桂、桃仁、山甲、归须、旋复、新 
绎等味,二剂顿愈。此可见为医者,必旁搜博采,以广见 
闻,则勿贻管窥之消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一
属性:伏暑但热无寒,一日一发,口干舌赤,汗多脉 
数,此名瘴瘅疟。宜用玉女煎加沙参、竹叶等味,甘凉 
养阴也。 
此(内经)所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但热无寒,是名 
瘅疟。喻嘉言主以甘凉养阴一法,深造仲景之堂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二
属性:伏暑微寒多热,头痛身疼,烦冤欲呕,此名温 
疟。宜用桂枝白虎汤(1)加杏仁、厚朴等味,清肺透邪 
也。 
此(内经)所谓寒少热多,烦冤欲呕,骨节疼痛,是名 
温疟。宜用石膏、知母清肺胃,甘草、粳米养胃津,加桂枝 
引肺邪以达皮毛。其本方下自注云:一剂知,二剂已。由此 
推之,仲景原有白虎加桂枝以止温疟。至景岳加葛根则名葛 
根白虎,加柴胡则名柴胡白虎,以清阳明、少阳二经之疟, 
亦深得仲景心法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三
属性:伏暑但寒无热,一日一发,汗冷舌白,脉虚溺 
赤,此名牝疟。宜用桂枝汤合柴胡汤,扶阳止疟也。 
凡疟来但寒无热,汗冷舌白,阳虚之象昭然,故名牝疟。 
牝者阴之谓也。其用桂枝汤以护阳,柴胡汤以止疟,亦得仲 
景之妙义焉。 
(1)桂枝白虎汤,(金柜·虐病脉证并治)原作〃白虎加桂枝汤'。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四
属性:伏暑先寒后热,汗出则解,超时再寒,舌白脉 
弦,此名阴疟。宜用小柴胡汤加草果、知母、乌梅、 
杏仁、蜀漆等味,两清太阴、少阳也。 
凡疟来先寒战而后发热者,因阴与阳争,阴胜则寒,阳 
与阴争,阳胜则热,今超时而再寒者,其阴邪未泄,阳气未 
和,且舌白脉弦,乃阴盛之状,亦名阴疟。宜用柴胡、黄芩 
泄少阳,合半夏、甘草、草果、乌梅、知母、蜀漆温太阴, 
俾少阳、太阴之邪两清,则疟自止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五
属性:伏暑成疟,每日一发,过一日,则迟一时,十二 
经络循环无休,此名鬼疟。宜用桂枝汤合柴胡汤,加 
龙骨、牡蛎扶正却邪也。 
此言疟发,过一日则迟一时,转辗循环,无有休息。斯 
邪不在脏腑,而在经络,故其发必由营卫循行,周流不息。 
而名鬼疟者,以日迟一时,刻无参差,如有神附故也,宜用 
桂枝汤合柴胡汤,护阳泄邪,仍兼龙骨、牡蛎镇神却邪 毌 
使邪盛正虚,而迁延岁月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六
属性:伏暑疟发间日,或早或晚,腕胀脉弦,舌淡便 
溏,此太阴疟也。宜用清脾饮加鳖甲、青蒿、神曲等 
味。温脾理邪也。 
凡疟邪之来,必由四末以抗扰中宫,发虽间日,腕长脉弦, 
舌淡便溏,是脾阳大伤,木乘所胜,将延肿满。故用白术、 
厚朴、半夏,茯芩、陈皮,神曲、草果温太阴,兼柴胡、青 
皮、鳖甲清厥阴也。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辩第十七
属性:伏暑三日一疟,或临夜分,面黄食减,腹膨便 
溏,脉弦,此厥阴疟也。宜用吴又可三甲散合清脾 
饮,理脾疏肝也。 
疟己成三,更值暮夜,是邪伏三阴,最为深邃,虽厉肝 
邪,久必伤脾,若见面黄食减,腹胀便溏,乃脾受其所不 
胜,而正气伤也。若不扶脾,必滋胀满。故用清脾饮理脾疏 
肝,合吴氏三甲散,以搜隐伏之邪,则脾元渐复,肝邪渐 
泄,疟不攻自止矣。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十八
属性:伏暑疟久缠绵,邪无出路,肋下结瘕,此名疟 
母。宜用鳖甲饮子、鳖甲煎丸,消痞治疟也。 
此言疟邪深伏厥阴,结瘕肋下,是为疟母。以肋乃少阳 
胆经所历之处,疟邪初犯,必由少阳渐传厥阴,久必入络, 
遂与痰气交凝,凝聚成形。非用鳖甲、地鳖虫、僵蚕、山甲 
之飞升走降,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