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六因条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3-六因条辨-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症。鈏湿蕴化热,势渐燎原,胃液不升则口渴,湿邪内蕴则 
不引饮,肺气失宣则烦而欲呕。兼之舌白苔腻,脉形缓大, 
无非挟湿而然。洽用香薷者,体轻浮而性温泄,乃夏令之麻 
黄,善于走表,加杏仁宜肺,薄荷,大力祛风,连翘,豆 
卷、通草泄湿清热,是邪在卫分,宜先汗解,杜其传里之 
患矣。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
属性:伤暑既汗,头痛虽减,热仍不解,舌白渐黄,脉 
洪口渴,此邪不汗解,热延气分。宜用白虎汤·加杏 
仁、通草、连翘、淡竹叶、枇杷叶;若头痛未止,再 
加葛根、薄荷,清凉解散也。 
承上条,既发汗而热不解,则卫外之邪渐传气分。故 
头痛减,而舌转黄,至脉洪口渴,则气热盛也,用白虎汤直 
清阳明气分。如头额仍痛 外邪未尽,必加葛根、薄荷走表 
祛风,以头为清阳,非风药不能到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三
属性:伤暑不恶寒而发热,身痛呕吐,溺赤便泻,此邪 
布三焦,上下交征。宜用六一散合黄芩汤加杏仁、厚 
朴、赤芩、豆卷,粉葛根、连翘等味,清泄三焦也。 
此与前条同是上焦之病,而溺赤便泻,则已传布三焦, 
又与(仿寒论)中三阳合病下利之义同。盖既汗不解,清气 
分亦不解,则邪无出路,必致下传面为泻也。故仿六一散合 
黄芩汤加杏仁,葛根、厚朴、连翘、赤芩、豆卷,俾三焦表 
里之邪一齐尽解,庶为周至尔。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四
属性: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闷欲呕,此 
邪踞肺胃,留恋不解。宜用黄连温胆汤,苦降辛通, 
为流动之品,仍冀汗解也。 
此条汗出而不大热,是卫分之邪既解,但舌黄欲呕,又 
为邪阻肺胃,气分未清。用温胆汤辛以通阳,加黄连苦以降 
逆。不用甘酸腻浊,恐留连不楚耳。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五
属性:伤暑六七日脉洪而数,口渴,舌干苔红(1),此热 
劫胃津,气血燔蒸。宜用玉女煎加鲜石斛、花粉、麦 
冬、梨汁、蔗浆等味,两清气血也。 
上条表邪解,而余邪逗留。此条表邪传里,由气及血, 
亢阳偏燎,消烁津液。所以口渴舌干,色红少苔,湿尽化 
热,兼之脉洪数,而烦渴喜饮,其亢热不独在气,而兼在血 
矣。故用玉女煎两清气血,加花粉、石斛、麦冬、梨汁、蔗 
(1)舌干苔红,似作〃舌红苔干〃义较妥。 

浆,甘寒生津,不致舌黑神昏为要。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六
属性:伤暑热甚,口渴,舌黄尖绎,斑疹隐隐,神昏谵 
语,此气分不解,而热渐入营。宜用沙参、连翘、元 
参、桑叶、甜杏仁、花粉、鲜生地、羚羊角、鲜斛 
斛、鲜菖蒲、广郁金、牛黄丸,芳香宣窍,为心营肺 
卫两清之也。 
此条气分不解;渐入营分者。以肺主气,心主血,故口 
渴舌黄为气热,尖绎昏谵斑现,为营分受灼,若不两清,病 
必不解。故用沙参 连翘,元参,花粉、石斛清气热,鲜生 
地,羚角、菖蒲、郁金,牛黄丸以透营邪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七
属性:伤暑舌黄渐黑,尖绎底赤,神昏烦躁,斑疹透 
露,目赤齿枯,此邪既入营,气分犹炽。宜用犀角 
地黄汤加元参、人中黄、鲜菖蒲、鲜石斛、青竹叶、 
牛黄丸等味,清营透邪也。 
上条气热传营,此条营既受邪气犹未清。故舌黑尖绎底 
赤,仍带黄苔,薄而干裂,甚至昏谵斑现,目赤齿枯,营分 
之热已极。非藉犀角地黄汤凉血,合元参、中黄化斑,菖 
蒲、竹叶清心,牛黄丸芳香入络,能清营熟,而兼透邪。若 
舌黑尖绎,黄苔厚燥,此为有地之黑,乃热结胃腑,又宜凉 
膈散下之。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八
属性:伤暑旬余,热仍不解,舌绎焦黑,斑色或紫或 
黑,神昏妄笑,此热炽血分,津枯邪滞。宜用犀角地 
黄汤加羚羊角、元参心、连翘心、鲜石斛、人中黄、 
鲜菖蒲、紫草、红花、至宝丹等味,凉血透斑也。 
此言营热不解,而延入血分。故舌绎焦黑,血既被蒸, 
失于荣灌,则斑色或紫或黑,且心主血,心热则血热,血热 
则昏谵妄笑。故用犀角地黄汤合紫草、红花行血清热,兼至 
宝丹芳香入络,以透内邪。若再不解;病必危矣。此舌黑而 
解绎者宜之,为无地之黑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九
属性:伤暑热甚,舌焦神昏,谵语妄笑,寻衣摸床,撮空 
理线,此邪盛正虚。宜用人参固本汤加牡蛎、白芍、 
元参、鲜石斛、鲜菖蒲、羚角、钩藤等味,扶正透邪 
也。 
此言营血热炽,故舌黑昏谵,热极伤阴,真元失守,故 
寻衣摸床,撮空理线,乃将危之兆。近世以寻衣摸床,撮空 
理线,为心胞热极,不知此乃肾阳大伤,水不济火,阳化内 
风,旋扰不息,有水火未济之象。宜用人参,二地、二冬、 
甘草、牡蛎 白芍填阴济阳、羚角、钩藤清络熄风,庶几可 
保万一焉。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
属性:伤暑日多,舌黄焦黑,大便闭结,少腹硬痛,转 
矢气者,此有燥矢也。宜用小承气汤加元明粉、鲜石 
斛、元参心、鲜菖蒲、生首乌等昧,化内结而保胃津 
也。 
舌赤苔黄,而兼焦黑,一如沉香色者,斯为有地之黑。 
热烁既多,津枯邪滞,既难汗解,又难凉泄,且便闭腹硬, 
时转矢气,此仲景所云:转矢气者有燥粪也。急以小承气合 
元明粉,生首乌,仿仲景急下存津,既不伤胃,又能化结, 
诚为至当。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一
属性:伤暑曾经吐泻,舌黄而腻,胸膈不爽,此阳邪内 
陷,将成痞结。宜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通,毌使成 
结也。 
按仲景《伤寒例》云(1):痞气每因表邪未尽,遽行攻 
下,以致阳邪乘虚内陷,结于胸下,既不能下泄,又不能上 
散;上下久通,阴阳互结,心下有形,按之不痛,名曰痞 
气。今暑湿之邪,初起虽与伤寒不同,然其吐泻邪陷而成痞 
则一也。故用芩、连苦寒降热,姜、夏辛温通阳,俾热泄阳 
(1)仲景《伤寒例》云:按今本《伤寒论,伤寒例》无此语。 
通,使痞不攻自散矣。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二
属性:伤暑胸间痹痛,气逆如阻,此结胸也。宜用小陷 
胸汤,加枳壳、桔梗、甘遂、郁金等味,涤痰开结 
也。 
凡结胸之症,必因其人中气素虚,浊痰复盛,又感暑 
浊,交相互结,胸间因而作痛。宜用甘遂,半夏,瓜蒌以涤 
浊痰,佐入黄连,枳,桔,泄热开胸。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三
属性:伤暑瘀热不解、胸肋板痛,此血结胸也。宜用桂 
枝、红花、瓜蒌,郁金、桃仁、赤芍、海蛤等味,消 
而且散。若少腹硬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此蓄血 
也。宜用桃仁承气汤祛瘀逐邪也。 
前二条痞与结胸,皆言热结在气。此条结胸与蓄血,皆 
言热结在血。其结在胸者,仿海藏桂枝红花汤加瓜蒌,桃 
仁、海蛤,为表里并消,若结在少腹者,用桃仁承气汤,为 
上下分消。仲景谓蓄血者,必小便自利,大便黑色:若小便 
不利者,乃热结膀胱,非血结也。以此辨诸,最为明验,学 
者详之。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四
属性:
伤暑热久不解,神迷如寐,舌红少津,饥不欲 
食,脉数无神,此热伤胃阴,津不肯复。宜用复脉汤 
去姜桂,加地骨皮、鲜石斛、鲜谷芽等味,养胃和 
阴,以待一阴来复也。 
此言热久伤阴,胃津大损,故舌于干红,而神疲多寐。余 
热消烁则易饥,胃阴被伤则不饮食。用复脉汤养阴,石斛、 
谷芽养胃,俾热去津还,而胃纳自旺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五
属性:伤暑热久,杳不知饥,舌干或赤或黑,而无苔 
腻,此镜面舌也。以热劫胃津,气不化液。宜用西洋 
参、麦冬、霍山斛、知母、白芍、木爪、建莲肉、鲜 
谷芽、甘草等味,甘酸化阴也。 
凡热病之后,舌干赤而光洁无苔者,此名镱面舌,无论 
病祥如何,总宜滋阴为主。若黑而干赤无苔,此为无地之 
黑,乃阴伤液涸,急宜甘凉补阴。故用洋参、甘草、麦冬、 
谷芽,合白芍、木爪甘酸化阴,即甲己化土之义也;若见焦 
黑,热势尤甚,宜加生地、知母柔阴和阳。法虽如斯,而神 
机变化,则存乎其人焉。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六
属性:伤暑日多,身无大热,脉软神疲,默默如寐,唤 
之略应,并不烦躁,此邪正混淆,湿浊蒙蔽,清补两 
难。惟用鲜藿香叶、鲜稻叶、鲜荷叶,鲜佩兰叶,鲜 
菖蒲,白蔻仁、益元散等味,辛凉清解,以化余邪 
也。 
身不大热,脉软神疲,乃病退之象。但默默欲寐,唤亦 
不苏,与饮则饮,不与不索,此余邪蒙绕三焦,清阳不得舒 
转。清之则损其阳,补之则助其湿,最为两难。惟宜藿香 
叶、稻叶、枫兰叶、荷叶、菖蒲,俱用鲜者,取其质轻气 
薄,芳香驱浊,更加白寇仁、益元散,通阳宜气,俾正不伤 
而湿可祛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七
属性:伤暑汗多身热,经旬不解,胸腹发出白瘖,状如 
水晶粒,此湿邪化热,气液外泄。急宜洋参、连翘、 
甜杏、花粉,骨皮、银花、麦冬、绿豆壳、鲜荷叶等 
味,清养气液也。 
身热汗多,而病不肯解,正气已虚,又见白瘖,是气液 
外泄,不可再用疏散,以伤其气。惟宜洋参、麦冬、银花、 
绿豆壳,清养气液而又兼化邪也。若舌红少津,而食不甘 
味,即以复脉汤去姜桂,养阴益气。更有舌淡少苔,而胃不 
加纳,当以六君子汤加牡蛎、白芍扶胃敛阴,勿因见瘖而踌 
躇莫进。近时医辈,都以治痧之法治瘖。不知痧为太阴风 
热,斑为阳明火毒,其初见隐隐,固宜清之透之,若已见点 
粒,即宜解之化之,尚不敢恣意透泄,以虚其内,而恐邪陷 
莫救也。至白瘖乃气液外泄之候,若既现而再行疏泄透汗, 
其不致气悦而毙者几希矣。予见知医之辈,不惟青年浅见者 
蹈此流弊,即皓首老成者,尚难观觑破此关,故并及之,以质 
诸高明,为是否耶?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八
属性:伤暑解后,胸腕不爽,舌淡不渴,脉缓不饥,此 
湿去阳伤。宜甩六君子去术,加蔻壳、擅香、梗米、 
姜渣、益智、麦芽等味,扶胃运阳也。 
此热势虽解,而阳己受伤,故胸腕不爽,舌淡不渴也。 
盖脉已和缓,则无热可知,而犹不饥不食,乃胃阳被伤,失 
运行之机,故用六君子合蔻壳、姜渣、檀香斡旋坤饵,去白 
术者,恐致壅滞耳。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九
属性:伤暑初起,恶寒发热,咳逆气喘,此素有痰饮, 
复挟暑秽。宜用温胆汤合苏予降气汤,清暑化痰也。 
凡有痰饮,阳气必虚,加以暑秽乘袭,则痰动气升,肺 
失清降,故喘咳并作。用温胆汤以逐饮,苏子以降气,俾痰 
开气顺,则暑邪不攻自走矣。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十
属性:伤暑发热咳喘,胸肋刺痛,痰中带血,此暑热壅 
滞,激伤肺络。宜用苇茎汤加沙参、川贝、新绎,旋 
复花、杏仁等味,清肺和络也。 
前条暑热动饮,此条暑热动血,故胸肋刺痛,咳痰带 
血。用苇茎汤加旋复、新绎、沙参、杏仁、川贝,两清手大阳 
气血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十一
属性:伤暑发热头痛,泄泻不止,此饰邪下迫。宜用黄 
芩汤加葛根、豆卷、二芩、泽泻等味,清肺利湿也。 
发热头痛,邪尚在表,而泄泻频频者,乃肺邪不解,下 
传大肠。因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原是一脏一腑也。盖邪既不 
能外解,势必直趋大肠,而为泻利,即仲景(伤寒例)中, 
三阳合病(1)协热下利之义。故用黄芩之苦寒清肺,甘、芍之 
甘苦敛脾,其头痛者,加葛根以解表邪,合二芩、豆卷、泽 
泻分利膀胱也。 
(1)《伤寒例》中,三阳合病:按今本《伤寒论·伤寒例》中,无三阳合病 
之属性。 〃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十二
属性:伤暑热不解,先泻后痢者,此腑邪传脏,热积气 
滞。宜用治洁古芍药汤,加杏仁、厚朴,山楂等味;若转 
红者,为病进,更加当归、桃仁、地榆,清气和血也。 
此言表邪已解,而泻渐转痢,是邪既入内,而腑邪传 
脏,最为凶兆。故用洁古芍药汤,借芩、连之苦寒以清湿 
热,槟、木之辛温以通气滞,合归、芍和血,楂、朴破积; 
若转红痢,乃气已转血,更加桃仁、地榆和营止血,所谓和 
其血而痢自止,调其气而后重除焉。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十三
属性:伤暑热不解,腕闷呕恶便泻,舌白罩灰,此胃阳 
不足,湿浊阻遏。宜用生姜、半夏、厚朴、通草、六 
一散通阳泄浊;热甚者,加黄芩、黄连,苦寒清热 
也。 
此言中阳不振,暑秽内结,上呕下泻,胸腕痞闷,例宜 
生姜、半夏、厚朴辛温通阳,通草、六一淡渗泄浊,但舌白 
罩灰,发热烦躁,又为热邪内伏,加芩、连苦寒泄热,俾邪 
热解而胃阳复,则湿浊自祛也。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二十四
属性:伤暑身有大热,而汗多口渴,舌黄神疲气喘,脉 
大而虚,此气虚挟暑。宜用清暑益气汤加熟石膏、鲜 
荷叶,扶正却邪也。 
暑必伤气,故汗多,热则伤津,故口渴。证类白虎,而 
舌不甚赤,苔带微黄,脉似洪而虚软无力,乃虚中挟暑。非 
若热传阳明之汗多口渴,舌赤苔黄,脉洪有力者可比。兼之 
神疲肢倦,气逆烦躁,正《内经》所谓:脉虚身热,得之伤 
暑是也。用东垣清暑益气汤者,借参、氏、术、甘朴中洲, 
麦冬、五味生津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