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姆衬铡T诜鹁锩娼舱飧龇衬眨悄憔推鹆思迹衬绽锩嫔砑⒈呒⒓〖⒔淙〖⑿凹凰蓟罄锩嫣安_痴慢疑。你就随著这个眼根见这色的境界,它就起来了。
  所以能够分别的不是前五根,前五识它都没有分,它叫了别。所以水是矿物,它有了别,它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那个反应是了别,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著。我们从这个科学实验能够体会到。所以能够分别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跟前五识同时起作用。了别是境界现前,分别是你在里头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乱想,这是第六意识。没有乱想,那它就叫妙观察智;有起乱想,它就叫第六识,就叫意识,不叫妙观察智。为什么?它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扭曲了,随著人的喜欢爱好不一样。
  你看那个音乐,这都是江本胜实验的,现在流行的摇滚音乐显出来境界非常难看,但是还有很多人喜欢,有什么法子?东西方有非常好、优美的音乐,显出来的图案非常美,但是这些音乐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喜欢听。众生的爱好跟自性显现出来往往不相同,这是什么?你烦恼习气现行,你已经没有能力辨别善恶。所以真妄、好丑、善恶你已经没有能力辨别了,从这科学实验里头给我们就显示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是慧海禅师讲的。
  下面他还引用一个《三藏法数》,《三藏法数》里面讲「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是名妙观察智」。《三藏法数》里面讲得比较详细,那不是单单解释这个名词,真的举出例子,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只要见了性,见了性都转识成智,举他们的例子来说。「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这就好像我们今天在这个水结晶实验里面看出来的,对於一切言语、音声、意念,我们起心动念,这些文字它产生自然的反应,这就相当於此地讲的观察诸法圆融次第。里面确确实实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完全自然显示出来的。这是妙观察智它起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它知道「众生根性乐欲」,你说水知不知道?水知道,它的反应就知道了。但是水没有无碍辩才,不能够为众生说法,这个它做不到。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能做到,确确实实他以他的无碍辩才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给我们说破,帮助我们开悟。
  所以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叫他为娑婆世界众生拣选圆通,圆是圆满,通是通达,法门太多了,哪一个法门适合於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容易证得圆满通达?他选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这个世间众生耳根很利,你给他看,不容易开悟;你让他听,他好容易觉悟。「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佛示现在这个世间用音声说法。中国孔子教学也是用音声说法,用言语,耳根最利。有些世界确实有些众生眼根利,你现相给他,他一看就懂;你说法,他嫌你罗嗦,他不愿意听,一看就懂。我们这个世间有没有眼根利的?有,少数。你跟他讲他听不懂,你写出文字给他,他一看就懂,那就是眼根利。但是大多数人耳根利,所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根性不一样。这是讲到转识成智它所起的作用。
  这下面小注里头还有几句话说,「六识、七识,历历事行,练磨纯熟,应机接物,任运不涉计度,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故云非功也」。这个解释是前面偈子里面讲「妙观察智见非功」,见非功是什么意思?见知道,妙观察是见,为什么说它非功?功是讲功用,我们凡夫执著这眼有见的功能,耳有听的功能,有这个功用,而不知道这个能见、能听是很自然的。我们加一个它有功用,这加上这个就错了,头上安头。中国比喻里头讲「画蛇添足」,这一添就坏了,就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去。
  所谓用功的人转第六识、转第七识,怎么个转法你要晓得,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练什么?练不分别,练不执著。不分别就是转第六识成妙观察,不执著就是转第七识成平等性。这法相宗的人练功夫就练这个,方法再多,原理原则是一个,这是永恒不变的。练得很熟了,很熟就是不必作意,自自然然的就不起分别心、不起执著,他自自然然的就应机接物。应机是对人,接物是对环境,对人对事对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任运不涉计度。这个计就是计较,度就是度量,计较是执著,度量是分别,就是说自自然然,你日常生活当中跟大家往来,交际应酬,你表面上看跟大家一样,和光同尘,没有两样,欢欢喜喜。实际上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身心清净自在无比,所以叫见非功。这就是用自性见不是用第六意识见,为什么?第六意识有计较,第六意识有度量。那我们想想,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工作里头能修行,生活里面能修行,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是用功地方,就是你不会!见到这个人我喜欢他,见到那个人我讨厌,你用的什么功?你什么功夫都没有,这个要知道。
  为什么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常常有人感叹功夫不得力?人家真有功夫的人年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怎么样?我们年年智慧没有了,烦恼长,就是完全颠倒了,错用了功。以为我每天念多少佛,读多少经,磕多少头,这就是功了,错了,这不是的。为什么?你天天搞这个,这都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功在哪里?你的德在哪里?搞来搞去把佛法当作轮回业来造,我们不说修,造业!
  早晚课诵,这是我早年的时候常说,劝勉大家,为什么?能说不能行。我说得很明白,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要遵守佛陀的教诲,不可以违背。晚课是反省,今天有没有做错?有没有依照佛菩萨教诲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早晚课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早晚课都是形式,与我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干,都用不上,那这个早晚课不就变成欺骗佛菩萨!早晨做早课骗他一次,晚上做晚课又骗他一次,这成什么话!这是造罪业,自欺欺人,欺骗佛菩萨。
  《朝暮课诵》里面,《心经》是教你提起观照,就是教你看破,你每天做功课的时候,你今天一天有没有看破?三皈依是教你放下,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每天早晚一定要念三皈依,那么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跟觉正净相应?有跟觉正净相应,真的三皈。如果还是迷邪染相应,那你这个三皈不是白念了吗?其他如忏除业障,《忏悔文》,你是不是真的忏悔?念了之后还是一样犯错,还是一样造孽,这就是功夫不得力,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道理在此地。
  所以学佛没有别的,要真干!不能干假的,干真的是真有功德。功是讲的功夫,德是讲你的收获。真干,照相宗来讲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执著在减少,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一天比一天少,功夫是进展很快!你得的是什么?烦恼轻、智慧长。只要烦恼减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减二分,智慧就长二分。什么是烦恼?分别是烦恼,执著是烦恼。换句话说,执著减一分,平等性智现一分,智慧;分别减一分,妙观察智长一分。你们想想这个味道。
  智慧增长,你的德行就增长,再跟诸位说,你的相好,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福报,你的福报也在增长。你说你快不快乐?孔老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的,一点不假,真快乐。所以你要是真正契入这个境界,在佛法里修学、修行得受用,那你是欲罢不能,止不住。外面什么烦恼习气诱惑,你不会沾染,为什么?那是苦,那不是乐。放下才真正是乐,你放不下,那真正是苦。你要想乐更多一点,那你就再放多一点;完全是乐,没有一点烦恼,那就是极乐世界。见思烦恼统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一扫而光,你是法身菩萨,你住一真法界,你的享受跟诸佛如来没两样。纵然别人看不清楚,你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能看得出来?跟你境界差不多的人看出来,那当然比你境界高的看得更清楚。要用功。
  佛法教人,在因上讲破迷开悟,在果上讲离苦得乐。我这五十多年的修行,这两句话我亲身证明,佛法的修学真的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一定是离苦得乐,你有因有果。迷分分破,悟分分增长,苦分分减少,乐分分增加,一定的道理,一点都不欺骗人,谁肯干谁就得到。我们为什么不干?为什么还迷在这个五欲六尘里头?这苦不堪言。有人苦,苦到不能活了,自杀了,他为什么自杀?活得太痛苦了。为什么活得那么苦?迷惑颠倒。说实在话,我要是不学佛,可能寿命不到也会自杀,这真话。这学佛才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是一回什么事情,真的是离苦得乐。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六三卷)  2005/2/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63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偈颂第八首。
  这首偈是讲怎样教我们学习契入唯识观。前两堂我们参考惠能大师的两首偈,这两首偈是答覆智通法师的,这八句我们讲了三句,今天我们继续看第四句。第四句是「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是成就,作就是所作,换句话说,这个注解里面讲的是「应所成办,唤为所作智」,这是成所作智。慧海禅师给我们解释「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这个说法说得很好,但是不容易懂,怎么不容易懂?悉入正受,无二相故,这两句不好懂,不是凡夫境界,这是诸佛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
  什么叫正受?受是受用,正受又名正定,那我就说正定,诸位就知道了。无二相,无二相是平等的,起心动念就落二、三。无二相。你看看这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真的是无二相。这我在前面用金跟金器做比喻,这个比喻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常常用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从相上去看几千种、几万种,每个样品都不相同,你从相上去看森罗万象;可是你从它的质去看,它的本质去看全是黄金,无二相。几千种、几万种什么东西?金器,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无二相。什么时候我们能把十法界依正庄严看到了,心现!心现就是法界性,法界森罗万象,法界性。见了性之后,这个森罗万象是什么?法性或者说法身;法身是什么?法性身,当中省了一个字,法性身。就好像我们看许许多多的金器,千千万万种,美不胜收,金器。那是真正觉悟的人他们的人生宇宙观,人生宇宙不二,大乘教里面讲「入不二法门」,那就是成所作。
  在我们凡夫这前五识也成所作,成就我们所作的什么?成就我们在六道轮回造业。诸位要晓得造业,眼耳鼻舌身是造业的工具,谁造业?它造业,它为什么造业?因为它听从第六识、第七识,听从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这两个识在后头指挥它。它本身没有善恶,它是办事的,听命办事。所以如果说你这两个识转过来,是平等性来指挥它,是妙观察来指挥它,那它的成所作就是慧海禅师所讲的悉入正受。
  我们今天的受是什么?我们没有正受,佛在经上讲六道众生的受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我们是五受。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了是正受,正受是平等的,就是清净平等,我们没有。我们心有忧喜,身有苦乐,忧多、苦多,喜乐很少,今天有几个人真正有喜乐?所以佛很感叹的说「三界统苦」。要把你说穿了、说明白了,你就觉悟。欲界八苦交煎,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八苦之外有坏苦、有行苦,三界统苦。正受里面没有苦也没有乐,苦乐都没有,才叫真正的乐。所以极乐世界那个乐不是苦乐的乐,是苦乐两边都没有,极乐;苦乐是相对的,不是真的。
  所以成所作在圣在凡都有,在圣成所作的是正受,在凡成所作的是造业。这个业里面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善业就现三善道的果报,恶业就现三途果报。六道怎么来的?自作自受。诸位要晓得,清净心里头没有六道,不但没有六道也没有十法界,所以法界本来是一真。我们佛法里面讲法界,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空间,不同维次就是法界。宇宙之间有没有不同维次空间存在?科学家跟我们说有,真的是有。就好像佛经讲的十法界,真有,我们没有能力突破,有能力突破那我们的宇宙人生观马上就改变了。
  但是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不同维次空间从哪里来的?在佛经上讲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从心想生」,心想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换句话说,你只要会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幻相它就现前。不但现前它起作用,让你局限在一个法界,在一个空间层次,你没有办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层次。但是也有一些人他有能力突破,哪一种人?修定的人。为什么他能突破?修定的人他能把心想控制住,他能让心不想,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把它控制住。他控制一小时,这一小时他就能突破,他突破多少个维次空间?那看他这个定力的功夫浅深大小。他功夫浅他突破的层面就小,他功夫深他突破的层面就大。
  譬如说空间这个维次,科学家他是用数学的方法来推算,在理论上讲是无有穷尽。佛在经上也是这么说,法界是没有止境的。十法界那个十不是数字,十是代表无尽,十代表圆满,表这个意思。这数字从一到十,这是一个圆满的阶段,所以十是代表圆满,我们讲十法界。那十法界,每个法界又有十法界,就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每个法界又有十法界,就一千个法界;一千个法界里头,每个法界又有十法界,重重无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是你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所以你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这个界限就突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