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现象,真如随缘。真如是性,随缘现相这是相、这是事。「唯心变现,全揽真性,生非实生,故云示现」,它不是真的生。既然不是真的生,诸位想想,哪来的灭?所以佛给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真相是不生不灭。我们这个人现在在这个世间,你说有没有生?我们凡夫执著相不见性,认为我们人有生有死,有生老病死;佛与大菩萨见性不著相,你没有生,也没有灭,无生,哪来的灭?这是真的。生灭是什么回事情?缘聚缘散。缘聚的时候这个相现前,相生了;缘散的时候,这个相就消失、就灭了,相是假的,没有生灭。
  这个事还是不好懂,还是很难体会,我们举个例子,像这一本书。这本书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物,这个书是个相,它生了。它怎么生的?这么多张纸把它装订在一起。这么多纸这是缘,众缘和合,我们把它装订在一起,这本书生了。现在我们把这本书拆掉,一张一张纸给它分开,这书的相就没有了,是不是就灭了?我们要是著这个相,就看到这个书生、书灭。你看书店、印刷厂,印出来之后,装订起来,书生了;拆掉之后,书灭了,这是见相不见性,这个看法看得太粗了。真正明白,这么多纸装订,这本书没有生,拆开之后,这本书没有灭,为什么?书不存在!什么东西存在?这一张一张纸存在,你们想对不对?书不过是这么多张纸聚集在一起,缘聚,这个书的相生了;缘散,散了就灭了。其实聚的时候并没有生,散的时候也没有灭。你们诸位从这个道理细细去揣摩、去思惟,然后你就晓得,我们人的身体没有生灭,就跟这本书一样,生即无生,灭亦不灭,这才是真相。生的时候你欢喜,灭的时候你痛苦,你完全著了相,你根本不了解事实真相。
  所以诸位细细去观察十法界依正庄严,大到世界、星系、星球,小到微尘,都是众缘和合现的相。物质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家所说的我们也很欣赏,无中生有,科学家的解释是能量积聚。能,不是物质,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能量!能量遇到缘的时候,就变成物质,虽然变成物质,它很快就消失。就像水里面的水泡一样,我们在江河里头看到水的水泡,水泡存在的时间不长久,一会儿就灭掉了。一会儿一个浪花起来,它又冲击,又有很多水泡,潮水一落的时候它又没有了。你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经上所说的,水泡有没有生灭?没有。我们也可以说缘聚缘散,物质现象的形成也就是缘聚缘散,缘聚,起了物质现象;缘散,这个物质就没有了。宇宙这种现象非常奇妙,这个境界在《华严经》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
  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这一句说得好,唯心变现,心现识变,识还是性。真心称为心,真心带著无明,跟无明和合,就称为识;识,我们一般讲是带著妄的真心。所以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从真的那方面来说,就是法性,从带一分妄来讲,那叫阿赖耶,所以阿赖耶是真妄和合。真的那边能现相,妄的那边能改变现相,特别是在十法界里面,十法界的种种从哪里来的?识变的。不带这个妄,纯粹是心所现的,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里面住的那些人他们都是用真心,都不带妄,唯心所现,它没有唯识所变,所以我们称它为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里面所现的相,那我们要问,它是真的,还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相,虽没有相它能现相,遇缘它能现相;这个现相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些人在里面觉悟了,觉悟之后在境界相里面,就是根尘相接触,绝对不会迷惑。这怎么说?绝对不会起心动念,所以心现的相分它不会改变,叫一真法界。改变的是什么?实在讲,就是分别、执著。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我们今天六根起作用决定分别、决定执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见不到一真法界,原因在此地,坚固的分别、执著。
  见色,你看看执著名字相,执著言说相,言说里面包括一切动相,动静都包括在其中,著相!迷在妄相里头,这个经讲妄法、妄相、妄境,讲境、讲法、讲相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虚妄,没有真实。把虚妄当作真实,这个亏吃大了,在这里头起无量的妄想,妄想不停。妄想,你看想叫妄想,想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前一个念头灭了,后一个妄念又起来,念念不住,一个接著一个。好像是相续,其实不相续,前一个妄念跟后一个妄念绝对不一样,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也不是前念,念念不相至。看到好像是相续,我们一般也讲相续,实际上不相续。就像我们看电影的电影底片一样,一张一张的,张张都是独立的,没有连带关系;相续就有连带关系,前面跟后面有连带关系,没有。佛跟我们说明宇宙之间真相,统统是从妄想生。
  最近日本江本胜博士做水的实验,给我们透了这点讯息,什么讯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讯息非常可贵,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佛在经上讲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要善於利用,我们可以把这个地球转变成极乐世界,你懂得用这个理论就能转。怎么转法?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心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这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这还是不出佛经的范围,佛经怎么说?「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心清净则身清净,肯定的!从这个水实验当中你就证明了。心清净,身,现在科学家知道,人的身体百分之九十五是水分,你的心清净,你水分里头的,要在显微镜底下看那个结晶是最美的。
  水是矿物,能随著心念转变,其他矿物也不例外,你全身每个细胞、每个器官,都随著你的念头在变化。你是烦恼、忧虑很多,就变得很不好,你的身体就不好;你的心要是很清净、很善良、很快乐,你的身体哪有不好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得这个,我们这个大环境,整个宇宙都改变了,确实境界是从心想生,大道理!三千年前佛就给我们这么样详细的说明,可惜就是真正听懂的人太少了,懂得的人能够应用在生活上就更少。听懂了叫开悟,能应用到生活上叫证果,他入佛境界,变成自己的生活。所以这个几句,文很简单,意思深广没有边际。
  这句话我们要常念,「见有种种」,古时候「见」跟「现」(示现的现、现在的现)同一个音,也同样一个意思,意思也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把见念成现。现有种种就是现在,现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种种是无量无边,这是真如随缘,「唯心变现,全揽真性,生非实生,故云示现」。这个话每天多念几句,会开悟,虽不能入佛境界,能入佛知见,这几句话太好了!
  「下二句,印上业不知心等」,上面一共讲了十句,这个我们在前面统统都读过,「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一直到「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十事五对,说明什么?各各不相知。为什么各各不相知?缘生的,缘生无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清凉大师在这里说得好,「以是随缘,不失自性义故,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诸趣就是讲的六道,六道也叫做六趣,所以诸趣就是说明我们六道。因为它是缘生的,缘生是全揽真性,真性是空寂的。我们在前面用什么?用我们这个萤光幕来比喻自性,用种种来比喻萤光幕上所现的色相。这个比喻非常亲切,现在人都很容易体会到。
  种种不失自性,在萤光幕上现前,没有离开萤光幕;离开萤光幕,这个影像就显不出来。萤光幕代表自性,自性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物质,科学家称为这是能量。用能量来说自性行不行?很难。我们的体会,物质跟能量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能量到底是什么?从法相唯识里面讲,我这样说法,你们去想想看有没有道理?能量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自性是阿赖耶的自证分。所以,能量不是自性,能量是自性的见分,科学家没有找到自性,但是不错了,能够找到阿赖耶的见分。
  三细相里面,业相、转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质,所以业相、转相应该是科学家所说的能量。佛法里头有科学,不但有科学,是高等科学。因为物质(境界相)是转相变现出来的,这个大乘经上说的,要用三分来说,见分变现出相分,见分是缘,自证分是因。自证分是什么?自证分就是真性,全揽真性。真性为什么会变成物质?里头有缘,那个缘就是转相、就是见分,也很复杂。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再看第八首清凉大师的注疏,接著往下看。
  「下二句(就是『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印上业不知心等。以是随缘,不失自性义故。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生即无生。无能现者,性不动故。无所现者,妄法虚故」。清凉大师说得不多,可是这个里头意思不简单,不过他老人家《钞》里头有解释,《钞》是注解《疏》的,我们讲注解的注解。这是大师慈悲,怕《疏》讲得简略,我们不能够领会,所以他自己,《钞》是自己做的,自己再给自己的解释做注解,称为《钞》。钞文希望同学们自己去看,《纂要》是节录的,最好能看《疏钞》原文,细心的去体会,这样子才真正能得受用。
  我们接著看,「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为什么了不可得?这就是真如随缘,前面讲的「真如随缘,故成种种」,真如不是物质,真如是法性。僧肇大师讲得很好,他集大乘经里面几个术语,本无、法性、性空、自性、缘会,一义!佛说这许许多多的名相,其实是一桩事情,是说的一桩事。真如就是本无,这个本无,我们想想前面所说的,物质本无,能量也本无。现在科学家认为无中生有,那个无是能量,还不是本无,本无连能量也没有。所以用佛法三细相来说,说得比科学家讲的更深一层。科学里面讲的物质,是三细相里面境界相;讲的能量,是三细相里面的转相。为什么会有转?还有一个无明业相,这三种细相都是无中生有,那个无是真如。所以此地讲真如随缘,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不是科学家讲的无中生有,比科学家那个无中生有的意思还要深。科学家讲无中生有,跟这个已经很接近,已经沾到边缘,并没有真正找到,这个我们要知道。
  本无是我们的自性、真如,真如本无,所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为什么?这一切种种是唯心变现,全揽真性。我们还是用电视萤幕来做比喻,因为这是大家最容易懂,你每天都接触到的。本无是什么?就是电视的萤幕,它是不是本无?什么都没有,它能现种种相,虽现种种相,那种种相还是本无,你们想想对不对?现那个相,萤幕上没有落痕迹,所以种种不碍真如。萤幕一天放到晚,放的境界相千变万化,萤幕始终没有一丝毫障碍,没有一丝毫染著。佛就是教导我们,我们的用心要像萤幕一样,这就是诸佛菩萨,染而不染;境界相天天在那里播放,这是染,实际上它不染,染而不染。可以跟种种交涉往来,没有染著!为什么没有染著?因为你知道它是空的,真如是空的,那个相是幻相,也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为什么会染著?染著是他有分别、执著,这就染了。分别染得轻,执著染得重,这一染决定造业!顺著你的意思就起贪心,烦恼起来了,不合你的意思就起瞋恚心,你要晓得,贪瞋痴慢不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贪瞋痴慢在哪里?第七识里头有,第六识里头有,六识、七识是妄心,不是真心。第七识末那,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我贪、我爱、我慢,上面都加个「我」,恒审思量,坚固执著,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
  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一分认为是我,那就是我们世俗里面所讲的灵魂,佛法里面叫做神识。不知道阿赖耶的见分全体是自己,他只执著一分是自己,其他的都不要了。就像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举的比喻,释迦牟尼佛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把末那识比喻作大海里头起个水泡。这个水泡迷了,以为这个水泡就是自己、就是大海,执著这个水泡是自己,这就一错到底,不能回头,要受无量无边的罪报。到什么时候遇到个明白人、遇到佛菩萨,来教导你、来帮助你,你真听懂了,依教奉行,你就回头了,不容易。
  我们学佛,这桩事情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应该怎么学法?放下!从哪里放起?我常常劝勉同学,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头放下,占有的念头放下,从这里下手。只要你放下,你就自在了,你就会很快乐。现在人常讲压力很重,精神的压力,身体上的压力。身体的压力,身体是生理,外面环境的压力,包括工作、生活。那个根本,根本就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对一切人事物起了虚妄的分别,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以为自己可以占有,其实全是假的。所以有人听到这个话生恐惧,害怕了,「我统统都放下,我明天生活怎么办」?想到明天,想到还有明年,那什么都放不下,还是想尽方法去争取,错了。你所有东西一切放下,你命里头有的丢不掉,明天还是生活得快快乐乐的。
  唐朝庞居士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佛法里面讲示现。他明白了,他觉悟了,把他家里的财物装在一条船上,船划到江中心,把船底打个洞,整个沉下去。有人看到这个,就问他:庞先生,你既然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做慈善事业,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他说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明天生活怎么办?现在人讲,打零工,他那个零工不是帮助人打工,他编草鞋。在那种生活环境当中,草随地可以拿得到,茅草,割一点茅草编草鞋。在从前,农夫、做苦工的人都是穿草鞋,一双草鞋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他每天编几双草鞋,卖了他就可以过生活,自在!舍干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