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位里面有没有因果?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有跟没有是一不是二,向上一著就是入不二法门。正如僧肇大师在《肇论》里面所说的「本无」,这句话很重要,本无,因果也是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个意思。缘会是什么?因缘会合森罗万象就现前了,这缘会。缘会是必然的,所以因感果、果酬因也是必然的,向上一著是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这叫大彻大悟。大悟那个相就是僧肇大师所说的「沤和般若」,沤和是梵语,般若也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沤和翻成方便,般若翻成智慧、翻成大觉。所以佛门里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大智大觉,法尔如是的形相。这个形相你也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大乘教里面讲入不二法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大彻大悟里头有方便。没有方便,有没有彻悟?没有,彻悟一定有方便。
  彻悟是什么?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这是彻悟。没悟的时候这个二合不拢来,二不是一,一不是二,合不拢来。那个二也就代表多,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才真的入不二法门,真的开方便般若。你看菩萨常讲的六波罗蜜,最后一条般若波罗蜜,在《华严》文殊菩萨把般若波罗蜜展开说为五句,和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总有十波罗蜜。十波罗蜜跟六波罗蜜不增不减,后面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里头开出来的。第一个就是方便,第二个是愿波罗蜜,第三个是力波罗蜜,第四个是智波罗蜜,方便愿力智,这合起来就叫般若波罗蜜。
  所以通常在大乘教里面,古大德给我们讲,如果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实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般若波罗蜜是无知,无知是真实智,后面这四条,方便、愿、力、智叫权智,权巧方便。般若有体有用,般若是体,方便愿力智是作用。所以,般若波罗蜜也叫根本智,方便愿力智叫后得智,实智就是根本智,权智就是后得智,实智是体,权智是用,有体有用,不是有体没用。体与用当中它一定有现相,这个相就是缘会,因缘聚会它起相,这个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也包括了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如来报土都是缘会!
  你要知道,缘会跟实相、跟法性、跟性空,一个意思,一桩事情,这个道理要懂,这才叫入不二法门。入这个法门,我们通常讲入这个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一念不生,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诸位想想看,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哪来的言语思惟?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它就是这个样子。法身菩萨,圆教初住入这个境界了,入得不够深,入得不彻底。为什么?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有断干净,是断了没错,跟我们十法界来比他是断了,跟上面比,他不干净,断得不干净。统统断干净,连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断了,那才是如来究竟果位,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所以他没有念,因果这个法也不能成立,这是我们很难理解的,很不容易去体会。
  我在前面一再跟诸位提出,前面清凉大师有一句「并皆速灭」,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并皆速灭就是《金刚经》四句偈里所说的「如露亦如电」,但是如露亦如电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这事实真相,并皆速灭说得好。并皆速灭就是此地讲的一切有为法,因果也在其中,一切有为法并皆速灭。我们在这句里面,这个速不容易体会,速是快速,快速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法子想像。不但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法身菩萨也没有法子想像,我们今天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说,那个速度快是亿万分之一秒,或者是亿亿万分之一秒,没法子想像。《楞严》上讲的,这一切有为法缘会,「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佛讲得很清楚。明白人点头微微笑笑,讲得好,讲得清楚,我们六道凡夫听这句话还是不懂,原因在哪里?我们想不到那么快的速度。
  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这个比喻用电影,电影的影片放映机投射在银幕上,我用这个速度,这个速度很慢,一秒钟镜头的开关二十四次,就是一秒钟那个生灭已经二十四次,这是一般电影这样一个速度。我们在看电影,全神贯注的时候好像自己也投入这个境界,不知道这个境界是假的,以为银幕上都是真的,他哭你跟著哭,他笑你跟著笑,我们常常看到这个现象。这个速度一秒钟才二十四次,二十四次的生灭。所以像《仁王经》上所讲的,那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这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是在哪个银幕上?给诸位说,就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生灭速度这么快!二个十万八千,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这《仁王经》上所说的,你怎么能够觉察到我们现在眼见、耳闻、手所接触的、意所知的并皆速灭,你怎么会晓得?知道并皆速灭,你就晓得这个话可以同意、可以承认了。所以因果,幻相!也是梦幻泡影。
  我们看到因果好像有相续、有转变、有循环,是有这些现象。这现象从哪来的?从心想生,这是佛在大乘经里讲得太多了,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不是向上一著。六道轮回如是,十法界如是。如果把心想都放下了,不但六道轮回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那六道轮回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那个时候,佛在经上说了一个名词,其实那个时候名词都没有了,叫做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对十法界来说的,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也不存在,为什么?一切是缘会而生。缘会,那边缘去掉了这边就不生了,所以是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晓得,因果确实没有体性,没有自体,但是在缘会而生,它确实有因有感果的作用,果有酬因之能,它真的有这个。
  所以我们讲因感果、果酬因,在六道、在十法界这是讲得通的。像现在科学家发现的定律,很多物理上的定律在我们地球上没问题,讲得通;如果从整个太空来讲可能它出了问题,它讲不通,这个道理稍稍懂得,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为我们说法亦复如是,随顺我们的常识,我们能够理解、能够肯定的,叫俗谛;随顺如来果地上亲证的境界,那叫真谛。所以这两句这属於真谛。因没有体性,哪来的感果之用,果没有体性,哪来的酬因之能,这向上一著的。
  「又互相待,故无力也」。这个因果是相对的,相对一定是双方,如果一方失去了,那一方能力就没有了,这叫缘会。所有一切法无不如是,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应用在自己修学功夫上,我常常劝勉同学,化解怨怼。这个化解怨怼,换句话说,消除业障。我们自己都知道自己业障很重,怎么消除?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跟多少众生结了冤仇,有意无意,没有学佛之前不知道这些事情,哪里知道什么因果报应!饮食一道,你吃不吃众生肉?你吃众生肉,这些众生是不是甘心情愿被你吃的?它要是不甘心、不情愿,你吃它的肉就跟它结了冤仇,这种冤仇累积起来,愈积愈深,总有一天要爆发的,这就是因有感果之用,这是大问题。所以觉悟之后要真正忏悔,真正忏悔永远不再吃众生肉,绝对有好处。
  我又常讲,从自己内心里面放下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物就是一切众生),对立的这个念头要放下,不能跟任何人对立,不能跟一切众生对立。对立,无始劫以来这个怨结解不开。解不能从对方,对方没法子解,从我这边。缘会两方面的,我这一方解除了,他这一方力量就没有了。所以又互相待故无力,它相对的,我这边没有了,他那边力量就没有了。所以先从自己这边来做,跟一切众生矛盾的念头要化解,冲突要化解,自己本身这里没有了,对立没有了,误会没有了,冲突没有了,这是自己修行的功夫。外面,对方他对我有对立、有误会、有冲突,不要紧,於我有没有影响?一丝毫的影响都没有。那他对我伤害呢?他伤害,我不接受,我明白了。他毁谤我,他侮辱我,甚至於他伤害我,我知道这是应当的,我这边虽然化解了,他那边并没有化解,我接受,接受就化解了。
  就是说你对我的毁谤也好,侮辱也好,伤害也好,我没有瞋恚心,我没有报复的念头,我还很喜欢。喜欢什么?帐消了,过去我这样对你,现在你这么对我,应该,应该,帐结掉了,来生来世见面好朋友,冤业彻底化解了。这个很难做到!没错,觉悟的人才做到。你为什么很难?你没觉悟,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你要是不化解,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说这多痛苦。觉悟的人,这些痛苦我在这一生当中统统受,纵然他把我害死了,我没有怨恨,我没有报复,我的灵性上升了,那我对他感谢!业障消了,人就要往上提升,最低的生天。五欲的念头没有断,欲界天;五欲的念头非常淡薄,生色界天;贪瞋痴慢疑断尽了,超越六道生四圣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就生到诸佛报土里面去了,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叫实报土。
  这个时候对於把我害死的人你是不是很感激他?感激,为什么?他帮助我早一天生实报庄严土。他要不把我害死,我还要等几年才能到实报土,现在把我往生实报土提前了。就像佛经里面所讲的,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提前生实报土,成佛了。这释迦牟尼佛自己跟我们讲的,本来他成佛的顺序是第五尊,贤劫第五尊,弥勒是贤劫第四尊,结果释迦佛超前了,在弥勒之前成佛,这是什么?这是歌利王帮助的,叫逆增上缘。所以菩萨感恩,在受害的时候曾经说:将来我成佛第一个来度你,报恩。那个歌利王真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的憍陈如尊者,鹿野苑度五比丘他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菩萨说话算话。
  那我们要问,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害忍辱仙人,他有没有罪?有,不能说没有罪,他瞋恨心,但是他所害的是个觉悟的人,这个觉悟的人对他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那么他的罪是性罪,冤冤相报没有,受害的人不报复他,因此,他堕恶道所受的罪就轻。所以世尊成佛的时候他又来了,跟著佛做学生,由於过去世这个缘分,佛发的这个愿,这个愿力加持他,头一个觉悟,头一个证果。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要明了,永远不怨天不尤人。
  所以孟夫子讲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一切过失,不要说别人不对,这个我也是常常讲,回头想想自己有错误的地方,你怎么能怪别人?什么都是我对的,别人错的,这个人觉悟是非常非常困难,人我见太深了。真正修行人,不仅在佛门,在中国道家、儒家,在今天全世界,你看看正规宗教里面,我们讲正教,那些创教的大圣大贤都是这样教人。人要谦虚,人要恭敬,人要知过,人要忏悔,人要改过。觉悟的人责备自己不责备别人,只有迷惑颠倒的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过失,都是别人错。
  我在日本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我告诉大家,我们要想真正和平能落实,一定要把观念转过来,不能什么都是自己对,别人错,这个观念不好。这个观念是制造对立,制造矛盾,制造冲突,你怎么能化解?念头转过来,别人是对的,我是错的,我们每个人都能想「我错,别人都是对的」,和平很快就落实了。人人都能这样谦虚,都能认真反省。我还特别加强语气,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对了也是错的。这个意思很深,这是一般人很难听得懂的。人家听了都说这个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也要做到,只有我们真正做到,我们对於世界和平才做出真正的贡献,这个意思深。
  后面这段结语,「以他为自,故无体也」,他是对立的,对立的是以他为自,所以他没有自体,凡是对立的都没有自体;换句话说,凡是缘会而生的都没有自体。法身菩萨才知道!这后面有一小段,「下半结中,是故者,是前体用俱无故,故彼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也」。下半这两句话里头有「是故」,这经文里头第三句「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这是故两个字清凉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解释出来,什么叫是?前面所讲的体用俱无,「是」是指体用俱无;是故彼一切法,各各不相知。如果有体有用,它怎么会不相知?这就是让我们想到前面文殊菩萨所问的「心性是一,云何种种」。
  那我们再想想《肇论》里面,僧肇大师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说「本无(他第一句讲本无)、实相、法性、性空(这都是大乘经上常常讲的名词)、缘会」,他说「一义耳」,一个意思。缘会就是本无,用在这里恰好。为什么说缘会本无?缘会没有体性。体性两个字,体就是性,性就是体,我们通常讲没有自体,因缘所生法没有自体。《中论》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说法说得好。所以缘会就是本无,本无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法性,法性就是性空,一个意思。佛说许许多多名相,让你在这里面去体会、去觉悟。森罗万象一时顿现,现了立刻就灭,并皆速灭。这几句话再合起来、连起来你去读,你去观,可不能想,愈想愈错。佛法用观照,观照是什么意思?你看,你去听,可不能分别、不能执著、不能起心、不能动念。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离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就是不起心、不动念,我常常用这个说,大家好懂。
  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叫观照。诸佛菩萨在因地用这个方法开悟的。我们今天为什么开不了悟你就知道了,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境界,肯定分别执著。我们要是讲妄想是第一层,分别是第二层,执著是第三层,我们一接触马上就执著,已经落二、三,不是第一义了。第一义是真相,第一义就是本无、就是性空、就是法性、就是实相。真正看到缘会,缘会就是并皆速灭,这缘会。《楞严》里面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