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许多人学佛方法错误,方法错误是什么?要涉猎很多很多经,古人讲做大通家。通家做不了,所谓是你一次学十部、学二十部。不说多,就算你十年,你十年学二十部经,在一般讲这是不算多,十年学二十部。二十部怎么样?部部都不通,不是说你能讲就通了,能讲不算,你没有悟入,佛家讲通是讲见性,明心见性。你十年学个十部、二十部,你不能见性,不能见性,你所学到的是皮毛、是常识、是古德的注疏,你没有悟处。如果你十年学一部经,那个可观了,必定有悟处。这个悟是什么?大悟、小悟、彻悟。彻悟是见性,纵然不能见性,小悟、大悟,你能悟入。见性就是教理,没有见性有悟处是教义。这就是我跟王财贵先生特别提到的重视一门深入,重要、非常重要!教小朋友也不例外,一定是一门深入。
  你看李老师教学,决定不可以学两样东西,你同时想学两样东西,他决定不教你。你一门东西学会了,实在讲会了不精。譬如一部经会讲,我那个时候在那里学习要求的标准是讲十遍,我学会这部经要讲十遍,我才能学第二部。实际上,这个方法并不正确,你心还是定不下来,妄想分别执著并没有减少。如果十年只准你学一部,你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淡了,为什么?不会考虑搞其他东西,就在这一门上讲十遍、讲百遍、讲千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部经要讲上一千遍,那你不开悟才怪!这是妙法,这是秘诀,懂得的人太少了。
  所以在中国大陆有一位史居士,早年来看我,我跟他讲,我说你把《无量寿经》讲一百遍,你再来看我。听说最近他已经讲到九十七遍,快要圆满了,很难得,大概是五年的时间能讲一百遍,不容易,这个人听话。他来见我,我会跟他讲什么?再讲一百遍。一百遍讲完再讲一百遍,他会开悟,他将来真的变成无量寿佛。三个一百遍讲完之后,这个《华严经》拿到手他会讲了。一个人一生在一部经上心是定的,守这个方法就是持戒,持戒修定开慧,遍遍都有悟处,不一样!他还是个居士,他没有出家;他想出家,找我跟我出家,我就出了个难题,你把《无量寿经》讲一百遍来找我,他真的讲到一百遍了。
  这个妙法就是巧妙的方法,所以妙法有很多很多种的讲法。佛法妙,契机最妙,活活泼泼灵活运用这方法就更妙,你才真正通义理、得利益。这个利益,简单跟诸位说就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到这个时候有没有求?没有求。为什么?没有需要的。一切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你的心地无论是处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都能够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没有入这个境界,你没有法子理解,你体会不到,古人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水你没有喝到口头,你不知道,别人讲你很难体会。人家说热、说凉,不容易体会,你尝一口就懂得,你真正体会到了。
  佛菩萨修行契入境界,经教上都讲,我们能体会到吗?你能够契入一分就体会一分,你能够入二分,你就体会二分。经教,任何一部经深广没有边际,所以就是一部小小经,决定不能轻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共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妙义无穷!你看看灌顶法师做的注解《圆通章疏钞》,那个分量超过经文百倍都不止,我们过去《圆通章》讲过几次,都是依照灌顶法师的《疏钞》。你要是发心讲这部东西,一遍一遍的讲,讲一百遍、讲一千遍,真的,古人讲的其义自见。念佛求佛加持,就是求感应,不可思议,你得的这个义利在世法里头没有能够相比的,你的成就你自己也没有想到。只要功夫深,果报自然成,为什么不干?
  所以「广说妙法」这四个字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正是像大夫给人治病一样。你要知道这个病人,这病源是什么?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个病严重性有多么大?要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你才能把他治好?我们看过美国有一个睡眠的预言家凯西,他是在催眠状况之下给人治病,这一生留下来好像是有一万四千多个病历,现在他在美国有个博物馆,保存的资料非常完整,全世界许许多多人去研究这个事情。我们看了他这个报告,知道他是灵媒附身,其实不是他自己治病,是那个灵媒治病。
  这个灵媒是个很善的不作恶,你看有人向他请教,问他赌博、什么彩券的号码,他都不答、都不理会,只要是为自私自利的,他一概不理会。真正救人病的,他从来没有推辞过。这个灵媒去到他身体里面去调查,病在什么地方,病的状况,病的起因,甚至於还追到这个人的前生、再前生,把这个病根找到,说出来。说出来当时他用录音,因为他醒过来之后他都忘掉了,他说什么都不知道。把这个录音打开给病人听,病人听了之后,心里面的恐怖、忧虑就化解了,再用一点药物,很容易就把病治好了,妙法。所以妙法这两个字含义非常非常的广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不仅是佛法,所有宗教里头都包括在其中。引伸第二个意思就是方法,我们都要懂得。
  第三句说『住於实际不动摇』。「实际」,现在的话讲,真理,佛门叫实际,实际理地,理论的理,土地的地,实际理地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诸法实相。这个境界里面没有生灭,不动摇。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染净,《中观论》上说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是实际;在《楞严经》里面称为「常住真心」,你要住在这个地方。《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金刚经》就这两个问题。降伏其心就是我们的杂念,我们的念头生灭不住,怎么办?实际上,须菩提当然这是利乐有情问。
  一般社会大众芸芸众生,妄想分别执著永远不断,前念灭后念生,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般若会上须菩提尊者大慈大悲代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世尊在《金刚经》上虽然说得很清楚,我们看不懂。佛说「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住」,我们听了还是不晓得。佛又解释「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就是放下,你要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个意思渐渐我们明了。可是怎么样?很难做到。我们今天见色,眼见外面的境界会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错了,你住色生心,佛教我们不应住色生心,我们还是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还是住声,听到那个音声还起心动念,鼻闻到气味起心动念,舌尝到味道起心动念,这怎么办?佛也没办法,佛把这个话说清楚了,你自己纵然听懂,你做不到,你才晓得这个难。佛教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对了,这就是如来境界,这就是「住於实际不动摇」。
  所以前面跟你讲的,「普往十方诸国土,广说妙法兴义利」,这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你自己要住於实际,这个弘法利生是无量真实功德;如果弘法利生,自己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人天福报,真的。为什么?这是行善,世间的善行,於出世间毫无交涉,不如那个老实念佛人。所以,谛闲老和尚送他那个徒弟,替他办后事,锅漏匠,赞叹他:天下弘宗研教的善知识,那就是弘法利生的这些大法师比不上你,丛林道场的住持方丈比不上你。谛闲法师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已经住於实际不动摇,他成功了。
  弘宗研教、住持道场,如果你六根在六尘境界上还会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出不了六道。如果还有执著你出不了欲界。那你跟他比,你怎么能比?人家到极乐世界去,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这就是在我们这一生,我们亲眼见到的、亲耳听到的,这么多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问问自己要走哪条路?要走欲界轮回的路,死路。那你要走生路,你一定要放下,我全心全力为弘法利生,或者为维护道场,自己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得清净平等觉,这就行。清净平等觉是住於实际。如果你得不到清净心,你还会生烦恼,这个事情不能干!
  我前面说的话不算是重话,我跟大家说真话。搭上这个衣,穿上这个袍,示现这个形相,如果连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骗自己、骗众生、骗三宝,这一生到福报享尽,到死的时候,三途。我讲真话,并不吓唬人,是事实。所以无论是弘法利生,无论是住持道场,在这里头修什么?不动心,成就清净平等觉,对了。这个世间,我常说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统统放下了。最近这几年我说过很多遍,把自己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误会、矛盾统统化解,这就心平气和了;只要有这个东西在心里,心不平气也不和。我们看人家的动作,听人家讲话就晓得他这里头严不严重?修行有没有功夫、有没有进步?都在你面相上,都在你谈吐上,都在你动作上,都看到了,你怎么能瞒人?住於实际,给诸位说,就是住於道德,这人有道有德自自然然能感动人。所以底下一句:
  【此人功德同於佛。】
  佛有很多等级,最低的佛,圆教初住菩萨。禅宗里头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初住菩萨,分证即佛,里面最低的。往上去四十二个阶级,那就是你所修学功德浅深,你跟哪一个佛位相等,最低限度要跟圆初住相等。圆初住实在讲很难很难,我们这一生能做到吗?真没有把握。但是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我们努力一定可以做到,圆五品,不是圆初住。圆五品我们有把握能做到,不错!圆五品决定生凡圣同居土,就已经超出三界,超出十法界,真有成就,「同於佛」。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於佛,这个位次高,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能比,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庄严。这首偈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0五卷)  2004/8/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05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十段光照十方偈颂第七首看起:
  【如来所转妙法轮。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闻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见佛。】
  这首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这是「听法行」,听法,「兼显法轮之体,初句教法,次句即教成行,无有一文一法非菩提因,岂止三十七品」,第三句「悟理,拣去随文」,最后一句「理无废兴,故常见佛果也」。经文只有四句,意思非常的圆满,我们要怎样来学习?第一句,这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这一句就说尽了,『如来所转妙法轮』,意思里头有法轮之体。「转」就是今天讲的传授,佛传给菩萨、传给祖师大德,代代相传,这就是转的意思。转,刚才说的是竖转;横转,就是在同一个时代我们把佛法传给别人、传给别的处所,我们今天讲把它传播到全世界,这是横面的;传给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纵深,所谓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所以这个转的意思非常好,辗转授受。
  「轮」,它代表圆满。佛所传的法,法法都圆满,圆满用轮来代表。你看轮的相有圆周、有圆心,从圆心到周有辐,这是一个很圆满的标志、很圆满的一个图形。这里面表法跟佛所讲的深理,轮里头能显示出来。如来所说之法不外乎体相用,你看我们《华严经》经题前面是「大方广」,大是讲的体,方是讲的相,广是讲的作用,就是讲体相用。大到宇宙,小到微尘,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它的体相作用。体是空的,相是有,体的作用能现相,相的作用能成全万法。我们知道现在科学家所说,物质现象是从无中而生的,无中生有。佛法讲性,性体是空寂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说一切法离不开这个事实,这个事实叫诸法实相。所以世尊四十九年所说,说什么?无非是讲诸法实相而已。诸法实相,我们换句话说,宇宙万有的真相。宇宙万有,当然包括我们人在内,说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范围还小,说宇宙万有,这个才圆满。所以它是讲宇宙万有的真相,不能讲现相,现相那只讲宇宙万有之相,现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没有说到,宇宙万有的作用没有说到。所以我们讲真相,那就把宇宙万有的体相用全部都包括在里面,轮的意思。
  「如来所转妙法」是一切法,一切法里面分三大类,这里讲是教法,教化众生。「身教」,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示现,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工作是讲经说法,是为人做一个很好的榜样,身教。他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你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戒律,生活规范他全做到了。佛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我们错的,他做的是对的,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叫戒律。我们持戒就是学佛,学佛的身教。我们从经典里面,佛的说法,天天给我们上课、讲解,是佛的「言教」。从身教、从言教当中,我们明白了,我们觉悟了,我们把理懂得了,那是「意教」。所以身语意都在教众生,身语意都是妙法。我们把妙法落实在事相上,那就是我们现在祖师大德们所集结的经典,在中国称为《大藏经》。《大藏经》就是世间人讲的《百科全书》,佛门里面的全书。经典是佛说的,注疏是经的注解,经典里面无论是理论,修学的方法、境界,许许多多古大德研究讨论的这些文字,这称为论典。经律论三藏,这是把它分成这三大类。我们今天讲「如来所转妙法轮」,落实在事相上就是这些经典的著作。
  『一切皆是菩提分』。什么叫菩提分?「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字是觉悟,菩提翻作觉。清凉大师这个注解说得好,「无有一文一法非菩提因」,也就是说一文,文是讲字,一文是一个字,一法是他所说的方法,或是理论、或是方法、或是境界,都是教我们破迷开悟的因缘,所以说一文一法非菩提因。「岂止三十七品」,三十七品是把佛所讲的一切法归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