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架的凤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架的凤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寒门官僚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寒门庶族势力长期被关陇士族鄙视、排挤,内心的愤怒不可遏制,总想找机会发泄,自然就集结在了同样是庶族出身的武昭仪周围,为她封后之事经营奔波,借以打击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李义府上表奏称,天下俱称武氏之德,堪为母则,请废旧立新。这一奏章立即得到了高宗、武昭仪的赞赏,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批朝中重臣却竭力反对,许敬宗大声斥责说:“庄稼人多收了几捆禾麦,还可以再娶小妾。大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废一后,立一后,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怎么就那么多废话?”而三公中的司空李绩是首鼠两端,当和事佬,说:“此乃帝王家事。”实际上表明了自己对武氏立为皇后的默许。就这样,朝中拥戴武昭仪的官员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而,长孙无忌毕竟是托孤重臣,又是高宗的亲舅舅,当年太宗一度想废除太子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坚持,李治才能顺利继位。因此,李治也不敢贸然得罪他。这就使得武昭仪意识到,要想登上皇后宝座,头等大事,就是必须首先铲除长孙无忌这个障碍。 
  武昭仪的这个决定不打紧,却使得灾难在不知不觉中向新城公主的夫家袭来,也向东阳公主的家族袭来。她们不懂政治,最后却是政治的牺牲品。 
  然而长孙无忌作为帝舅,地位赫然,怎能随意扳倒?武昭仪自有办法。她采取了先清外围再克堡垒的各个击破的攻坚战术,先剪除其羽翼。不久,在长孙无忌阵营中的成员就一一遭到了贬谪。东阳公主的丈夫高履行因为是长孙无忌的舅族,被贬洪州(今江西南昌)。 
  随后,唐高宗便在武昭仪的撺掇操纵下,不顾长孙无忌的反对,强行于永徽六年10月13日,同时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形势如此严峻,奉承上意的百官们见风使舵,一齐上表,请求册封武昭仪为皇后,“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这样一来,长孙无忌集团不得不败下阵来,关陇士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皇后当国   
  武则天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地位至高无上。她的成功封后,使她取得了通向皇权之路的通行证。但这时,她还没有觊觎皇位之心,她的最大政治就是巩固已有之位。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后宫中仍然有众多争宠的对手,朝廷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士族势力仍是不弱。 
  显庆二年(657年),她授意亲信许敬宗,精心设计了一个朋党案,把长孙无忌的妹夫、政坛中的臂膀、宰相韩瑗牵扯了进去,贬为遥远的振州刺史(今海南省三亚市)。武皇后终于报复成功。这样,朝廷中长孙无忌的势力大为削弱,成了“孤家寡人”。显庆四年春天,武皇后再次授意许敬宗要再接再厉,穷追猛打,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案件有许敬宗主审,虽然懦弱的唐高宗不相信长孙无忌会谋反,但架不住许敬宗耸人听闻的诬词,便下诏削去无忌官爵,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同年七月,许敬宗遣同党袁公瑜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部属,前往长孙无忌的流放地,逼令这位曾经睥睨朝野的顾命大臣自缢而死。树倒猢狲散,关陇士族势力顿时彻底地土崩瓦解了。这还不算,武则天又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她再次想起了那个曾经令自己切齿痛恨的韩瑗。于是授意李义府把韩瑗也算进长孙无忌“谋反”集团之中,派人去振州杀掉韩瑗。 
  使者到了振州才发现,早在被贬的第二年,韩瑗便客死振州了,与长孙无忌“同谋造反”之说,实在难以自圆。 
  但是,心头之气难消的武皇后,觉得如此可恶的韩瑗居然能够寿终正寝,实在是太便宜他了。于是下令掘墓暴尸,一面查抄韩家,将韩氏子孙女眷一个不留地都贬到广州去做官奴。由于新城公主驸马长孙诠是韩瑗的小舅子,时任尚书奉御的长孙诠也被牵连了进去。 
  李义府罗织重罪,判决长孙诠处斩。然而长孙诠毕竟是当朝驸马,新城公主夫妻情深,进宫哀求,高宗才将长孙诠改判为流放 州(在今昆明以南)。 
  新城公主虽然贵为嫡亲长公主,也只能悲悲切切地送别丈夫,看着丈夫的背影一步步地走向迢迢万里的彩云之南。悲莫悲兮生别离!本来身体就很虚弱的新城公主在思念和悲伤中病到了。李治知道后,送来了大批的金银帛锦。本是安慰,却给新城公主带来更大的不幸。因为这份意外的赏赐,使得新城公主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她觉得哥哥毕竟还念着手足之情,自己的丈夫重返首都的那一天也将为时不远。 
  武则天意识到,不从肉体上彻底消灭长孙诠,就永远是个隐患。于是,她派出密使去了云南。而长孙诠也正好刚刚抵达流放地,就被县令不问青红皂白,乱棍杖毙。而向高宗报告是感染瘴气而死的。就这样,25岁的新城公主成了寡妇。虽然她对丈夫的死因存在疑窦,虽然她恨透了武则天,但也只能接受命运的裁决。长孙诠死后,高宗觉得很对不起妹妹,除给予丰厚的赏赐外,便将她的婚姻之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而东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因为她们的丈夫无辜受到牵连,双双获罪,同病相怜,东阳公主便十分关心妹妹的婚事,她向李治推荐了韦正矩。 
  正是东阳公主的这一推荐,使她的命运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此跌入低谷,无有宁日,几年之内,一贬再贬,最后以老妪之躯,凄凉而终。虽然如此,东阳公主的命运又比她的妹妹新城公主惨遭横死的命运,却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了。   
  公主之死   
  关于新城公主再嫁、死亡的事情始末,熊肖春的《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一书,在谈到新城时,有段精彩的描述,现稍作改动,综合征引如下: 
  韦正矩出身士族大家,各方面条件都很是不错,只是心高自大,总觉得自己的官职还不够高,听说皇帝的嫡亲妹妹新城公主要再选佳婿,他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走了东阳公主的门路,希望能够雀屏中选。东阳公主不疑有它,她只看见这男人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又表现得十分有诚意,便觉得实在是不错的人选。在东阳公主的大力推荐下,韦正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新城公主的驸马,拜为奉冕大夫,成为皇亲贵戚。 
  然而,当上驸马之后,韦正矩才发现,自己没有如当初所想的那样,官居要津、执掌大权。从前他官卑职小,根本不可能涉足顶层的权力集团,也就无从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而此时他才明白,新城公主与武皇后之间,原来有着如此不能化解的仇怨。每每想到武皇后的手段和权势,韦正矩就不禁冷汗直流。 
  特别是到上朝任职的时候,武皇后集团掌握实权的官员如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总是在人前人后对这位新任驸马摆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在权利之争中,韦正矩往往败下阵来。这也未免与韦正矩当初的设想差得太远了。他对自己的待遇十分不满,但又不敢、也没有能力与权臣们明争暗斗,于是他迁怒于新城公主,痛恨她不为自己考虑,不肯去逢迎武皇后化解宿怨。按照礼制,驸马一家都要对公主行君臣之礼,韦正矩每思至此更是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娶这个公主,实在是失算了,得不偿失。 
  在这样的情形下,渐渐的,韦正矩撕去了谦谦君子的伪装。不但不遵守制度所规定的侍奉公主礼仪,甚至还常常对新城公主冷嘲热讽,出言不逊。而这么想的不止韦正矩一人,几乎整个韦氏家族都对此颇有同感。韦家人都觉得,这位与皇后结下仇怨的公主,迟早会给家族带来灾难。更何况新城公主在两次婚姻中都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韦家不但没有谁出来劝阻韦正矩,反倒都不闻不问甚至煽风点火。 
  新城公主自出世以来,几时受过这样的气?她忍不住要向哥哥诉苦。 
  然而此时的高宗李治,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曾与晋阳公主相拥而泣、思念母亲的小皇子了。自显庆三年(658)以来,高宗的身体日渐虚弱,患上了一种严重的“风疾”,头痛剧烈的时候,甚至恨不得一头撞死过去。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将朝政交给皇后武则天全权处理,自己则隐居深宫养病。时间一久,武则天掌控住了大唐王朝的命脉,成为王朝幕后的实际操纵者。 
  可想而知,李治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自己性命上头,连自己的王权都丢到了一边,朝政都无心管理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小妹妹的家务?更何况从情理上来讲,宫廷女眷的事情,都应归皇后主持。而武则天对新城公主心存忌惮芥蒂,更是乐见此事,来了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新城公主只得含着眼泪离开皇宫。 
  韦正矩看在眼里,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他本来就是个在骄纵自许中长大的士族子弟,一向目中无人。此后,凡是他觉得自己在朝廷上受了什么气、被谁压制了,他都要归咎于新城公主,回来便向她发作一通。虽然不敢出手打骂,但是言辞刻薄尖酸,更让人不堪忍受。 
  韦正矩对新城公主的不敬传到许敬宗等人的耳里,却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对他的态度也与从前有所不同。但他毕竟是新城公主的丈夫,再怎么钻营,武皇后权力集团中也不会真正有他的位置。韦正矩由此将新城公主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杀了她,早一些摆脱这个累赘。 
  龙朔二年(662年)冬天,新城公主病倒了。她不但得不到照顾,反而受到韦正矩一次次的肆意污辱。新城公主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她毕竟是皇家的公主,其尊严岂容侵犯?她和韦正矩针锋相对地争吵起来,指责他虽然口口声声自命清高,却是攀龙附凤之徒,更是忘恩负义、毫无廉耻之辈。 
  韦正矩几年来在新城公主面前为所欲为,早已忘记了面前这个小妇人乃是堂堂皇家公主。更从来还没想到,这个一向低眉顺眼的小妇人居然也敢于出言反抗。新城公主字字句句都直击他的要害。说得韦正矩瞠目结舌,恼羞成怒,他失去了理智,疯狂地用锦被将新城公主活活捂死了。 
  新城公主因疾暴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高宗李治的耳朵里。李治顿时悲伤不已,虽然近几年来他与妹妹关系疏远了许多,而且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是那毕竟是他至亲的同胞妹妹。人死了,就很容易想起她生前的种种好处来。 
  当李治痛斥太医无能的时候,太医们小心翼翼地向李治禀报了他们所见的一切。李治闻讯大惊,立刻传下旨意,命令三司会审,彻查公主的死因。 
  自以为干得神不知鬼不觉的韦正矩万没有料到,自己这么快就被列为弑杀公主的凶嫌。他更没有想到,早已被自己看成是失了皇宠的新城公主,居然在皇帝心目中仍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他懊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 
  面对人证物证,韦正矩哑口无言。驸马居然敢凌辱谋杀公主,这大唐王朝从来未有的事情震惊了朝野,就连一向对新城公主反感戒备的武则天,也对韦正矩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龙朔三年(663)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韦正矩斩首示众,举族流放。 
  新城公主以这种不明不白的方式,终于得到了最后的解脱。她与政治没有任何牵连,但是政治斗争却间接地夺去了她的幸福和生命。新城公主去世的时候,还不满30岁。 
  新城公主死了,李治似乎这才如梦初醒,为了弥补自己对妹妹的歉意,他传下诏令,以皇后的礼仪,为新城公主举殡。 
  并将新城公主附葬在父亲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南方,在所有的陪葬墓中,她的墓地离昭陵玄宫最近。 
  想到妹妹居然会死在驸马的手里,李治愤怒之中,将所有陪侍新城公主的侍女宫监也划进了流放的范围里,接着又传下了一道旨令:将公主墓内壁画中所有的侍女面部都统统毁去,因为她们保护公主不力,没有脸面见自己的主人于地下。 
  这还不算完,李治在悲痛中,又想到了当年举荐韦正矩为驸马的姐姐东阳公主。于是怒火再次燃烧,他下令将九姐一家斥徙集州(今四川南江县)。 
  东阳公主人在家中坐,横祸从天降。不得不咽下满腹酸楚,凄凄惶惶地离开繁华的长安城,举家被逐。 
  东阳公主只因一点好心,所信非人,不但害死了自己最亲最小的妹妹,还被无辜株连,未免不痛心疾首。但她没有想到,自己更大更不幸的厄运还在后头。   
  媒妁之祸   
  关陇士族集团崩溃后,武则天干脆打破门阀制度,用人不看门第,只重才干。于是一大批庶族人物崛起朝中。为了直接干政,武则天与李治一同上朝,事无大小,一起裁决。号为“二圣”,皇帝成了傀儡,武则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执政者。而李治久病在身,不能理政,他甚至流露出了把朝政交给武则天的念头,只是大臣反对,才未能实行。而太子李弘的身体甚至比李治的还差,死在他的前头。也有史书记载,是因为李弘亲见自己的两个异母姐姐也就是萧淑妃的两个女儿,30多岁了,仍幽禁牢狱,他“见之惊侧”,奏请释放嫁人。武后怀恨在心,将李弘毒死。高宗调露元年(679),李治便立他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性情优于其兄李弘、弟弟李显、李旦,“容止端雅,深为高宗所嗟赏”,处理政务非常明敏,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能干,使武后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 
  而李贤对武后的私生活多所劝谏,此时他又听到了李弘是母后所杀的谣言,使他对武后心生疑忌,而宫中又传出他实际上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并非武后亲生,三人成虎,李贤“亦自疑惧”。与武则天关系暧昧的宠臣明崇俨,唯恐李贤当上皇帝后与己不利,便常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传说明崇俨神通广大,有役使鬼神之能,精善歧黄,曾奇迹般地治好了某刺史千金的绝症,因此受到高宗的青睐。“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