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完结)- 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叔叔,杨阿姨,请!”
  刘伟东微笑着,恭请云汉民夫妇上了打头的那台奥迪大黑壳子,这台车挂着极其特殊的京城小号段牌照,乃是中组部长刘成胜的座驾,刘伟东带了过来,专程迎接云汉民,可见礼数着实周到。
  云汉民脸带微笑,心里头却更加警惕起来,看来老刘家此番动作不小。
  第二台却是奔驰,是刘伟鸿的私家车,刘局长亲自担任司机,和媳妇上了自家的车,再没有别人。云雨裳一上车,就轻轻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看上去,她的肚子要比一般怀孕五个月的孕妇要大一些,自然更加费力。
  车队随即驶出了机场,向燕京宾馆疾驰而去。
  云汉民此番赴京,主旨就是觐见隋安东同志,按照惯例,也住在燕京宾馆。


第1179章 琼海省委书记的忧虑
  燕京宾馆戒备森严,但云汉民来之前,驻京办就已经联系好了宾馆的管理方,所以车队只经过了例行的简单检查手续,便驶进了宾馆停车场。
  自然,驻京办的其他同志就没有必要跟进去了,只有驻京办的黎主任陪同。云书记在首都公干期间的后勤支援服务,自然要由驻京办负责,黎主任当得请云书记面授机宜。
  大家来到云汉民所居的套间,云汉民很客气地说道:“伟东,老黎,请坐吧。”
  因为云雨裳有点疲劳,刘伟鸿搀扶着妻子直接进了小房间休息,过了一会才从小房间里出来,在一侧的沙发里落座。
  黎主任首先请示了云书记此番在京期间的活动安排,见云书记没有其他吩咐,便即识趣地起身告辞而去。云书记刚刚到京,刘部长和刘司令员的公子都在,肯定有些其他事情需要商量,他就不好在这旁听了。
  等黎主任离去,云汉民才笑着对刘伟鸿说道:“伟东,刘部长这段时间,工作很忙吧?”
  刘伟东忙即挺直了身子,恭谨地说道:“谢谢云叔叔关心,我爸这段时间的工作,确实比较忙。全国很多省市的人代会,马上就要召开了。”
  人代会期间,部分省市政府班子的成员有所异动,各省市的党委书记,一般都要和刘成胜谈谈,说明一下政府班子成员异动的相关安排。琼海省明年年初的人代会,倒是没有这个方面的人事安排。不过既然云汉民到了京师,总是要和刘成胜见个面的。
  自从刘伟鸿和云雨裳结婚,云汉民已经被外界看作了老刘家圈子里的一员。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政治联姻,而是刘伟鸿硬生生撬了贺竞强的墙角,云汉民若是不赞成的话,焉能如此?
  云汉民微笑道:“伟东,新春市的人代会,也是定在明年元月份召开吧?”
  “是的,云叔叔。”
  云汉民笑道:“好啊,年轻有为!”
  并不是说全国每一个地级市市长的更替,云汉民都会去关注,但刘伟东自然是个例外。刘伟东刘伟鸿兄弟,王振邦贺竞强等人,本就被世家大族的长辈们格外重视。
  刘伟东便笑着谦逊了几句。
  刘伟东此番本就是为了显示老刘家的诚意而来,具体大事的操办,自有刘成胜与云汉民亲自商议,却是不用他代劳了。当下又与云汉民聊了几句,便礼貌地起身告辞,云汉民也站起身来,含笑点头相送。
  刘伟东走后,客厅里就只剩下云汉民和刘伟鸿两翁婿。
  云汉民的脸色,便严肃起来,身子微微往后靠在沙发里,双眉轻蹙。他虽然远在琼海,但京师这边发生的重大事件,自然有所耳闻。现阶段,京师这边最大的新闻,其实就是刘伟鸿前往平原,与贺竞强一起鼓捣出来的那个有关“医改和教改”的报告。此事的“看点”还不止一个。第一个看点,是报告本身。
  教育市场化和医疗事业产业化,是近段时间国家准备推出的重大举措,在全国的学术界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实际上,讨论进行的同时,全国很多地市已经迫不及待地“摸石头过河”了。
  不急点不行。
  分税制刚刚在全国开始实行,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很多地方财政都陷入了困境,地方干部们以前大手大脚惯了,忽然银根吃紧,一下子就觉得这日子真没法过了。所幸有了这个新政策,或者说有了这个新政策的苗头,那还不赶紧就干了起来?
  再没有比这更好捞钱的法子了。
  老百姓可以不买电器,不花其他的冤枉钱,但你的孩子不能不上学,你不能管住自己的身体不生病。想让你的孩子读书,以后奔个前程,可以,请交钱;想看病,欢迎,请交钱!
  不是一点点钱,是比以前多得多的钱。
  以前的教育部门和医疗部门,就是俩赔钱货,政府不但不能从中捞到半分好处,还要往里填钱,财政拨款不能少。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两棵摇钱树,多好的事?
  刘伟鸿与贺竞强却在这个时候,鼓捣出那样的一个报告,简直就是和普天下的官员同僚们过不去。尤其刘伟鸿,直接就是洪老总的“亲兵”,那就更加不像话了。
  没有了洪老总的支持,且看这个牛皮哄哄的刘二,这一回如何收场。
  而此事的第二个看点,则在于刘伟鸿与贺竞强的身份。
  这两位,不是一贯不对路的吗?怎么这一回却凑到一块去了?难道老刘家与老贺家竟然要联合起来了?简直不可思议!
  虽然说,政治博弈的手段千变万化,但如此“乾坤颠倒”,未免太离谱了一点。
  同样的疑惑,云汉民心中也存在着,而且更甚。因为他对刘伟鸿的了解,毕竟与其他世家长辈大不相同,刘伟鸿绝对不再是以前那个喜欢冲动,没有克制的毛头小伙子。
  除了教改和医改报告,刘伟鸿胡彦博与全清华古晓亮之间发生的冲突,也是近期一大“看点”。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云汉民自然是内行,他才不会相信什么“争风吃醋”的鬼话,明显只是政治较量之中的一种泼污水的手段而已。但政治斗争搞到要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可从侧面推断,刘伟鸿与全清华他们的矛盾,到了何等地步。
  一般的政治博弈,大家都能遵守基本规则,多数时候是搞“袖里乾坤”,留下下次见面的余地。然而出到这种手段,那就基本没退路了,必须要分胜负。要么刘伟鸿承认对方手段高明,罢手不究,全清华古晓亮“负荆请罪”,明里是双方握手言和,实则刘伟鸿大败亏输,被人家稳压一头;要么刘伟鸿置之不理,决一死战,最终将全清华拿下,重重扇某些人一巴掌。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会结下难以化解的仇恨,已经超出了普通政治博弈的范畴。
  按照围棋术语,这叫“胜负手”,一旦放出来,就是生死之战。
  全清华古晓亮都不是傻子,再说,就算他们纨绔了些,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人,却绝不傻,既然默认了他们用这样下作的手法,也就证明,那边的大人物,其实也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忽然之间,局面便恶化到了如此程度,怎不叫云汉民忧心忡忡?
  “伟鸿,说说吧。”
  云汉民缓缓说道。
  “嗯。”
  刘伟鸿点了点头。
  “爸,这几个事,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前段时间去平原,贺竞强在推行教育市场化和医疗事业产业化的政策,但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很不乐观。这个变革,对群众的影响太大。学校的收费标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在内,一下子翻了好几番。一些下岗职工,根本就无力供养小孩上学。另外医院的收费也一样翻番,群众看病的负担大为增加。在群众之中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我认为这种变革的方式,有待商榷,不能急着搞这样的改革。”
  云汉民皱眉道:“平原那个报告,怎么回事?”
  既然教育市场化和医疗产业化改革,就是贺竞强在平原推行的,怎么平原市委市政府又鼓捣出来那样一个报告呢?岂不是自相矛盾?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这个报告,是我出的初稿,原本是调研报告的一个附件。”
  轻轻一句解释,云汉民立时便恍然大悟,望向刘伟鸿的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怪异之色。
  合着贺家老大,又被刘伟鸿阴了一把。
  虽然现在刘伟鸿已经是云汉民的女婿,但在云汉民心目中,从来也没有贬低过贺竞强的能耐。只是这些年,贺竞强每回与刘伟鸿交手,均不曾占到半点上风,好几回都被刘伟鸿压着,确实大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敌”?
  “那,这个报告送上去了吗?”
  云汉民在心里感慨了一句,随即又问到了正经事。
  “送上去了。”
  “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什么意见?”
  云汉民问道,眉宇间露出了关注的神情。
  刘伟鸿轻轻摇头,蹙眉道:“一直没反应。”
  报告上去之后,如同泥牛入海一般,绝无任何消息,就好像这个报告,已经被存档备查了。很多看上去重要无比的报告和文件,都遭遇过这种“待遇”。
  云汉民点了点头,说道:“嗯,兹事体大,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也需要慎重考虑。”
  在云汉民想来,此事没反应,恰恰是最“标准”的反应。领导不愿意讨论此事,自然要按下不提。这是官场上的通用手法。说到底,在这件事情上有着决定权的,是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是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而不是刘伟鸿与贺竞强这两个小字辈。
  你们可以建议,但接不接受这个建议,由我来拿主意。
  刘伟鸿却说道:“爸,不管怎么慎重考虑,这个事都必须要拦住,不然,后果会变得非常严重。”
  云汉民望了他一眼,没吭声。


第1180章 琼海的表现极其出色
  “全清华又是怎么回事?”
  云汉民沉默稍顷,沉声问道。
  全清华所干的那些混账事情,云汉民不一定都清楚,但全亚豪得到最高首长的器重,北钢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却是大家都知道的。全清华固然不足道,他身后的人,谁也不敢轻视,更何况古晓亮也牵扯进了其中,自然当得云汉民慎重其事。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出头鸟!”
  云汉民也忍不住笑了,神色略为和缓了几分。
  伟大领袖逝世之后,国家的政局便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因为缺少一位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各种利益纠结在一起的所谓政治派系,逐渐兴起。没有任何个人,任何家族或者任何派系,能够做到绝对的掌控局势,大家只能在连绵的博弈之中不断地寻找平衡点。
  在这种模式之下,就没有谁是绝对不能动的。只要利益足够,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成为斗争的目标。全清华背后的人,固然强大至极,但也不是绝对不能碰。至少全清华没有那个“护身符”。
  “这么说,你的意思是敲山震虎,扫清障碍?”
  “是的。”
  刘伟鸿点了点头,直承其事。
  云汉民再次往后靠进沙发里,双眼微闭,陷入了沉思之中。
  刘伟鸿拿起了茶几上的香烟,敬给云汉民一支,给他点上了火,自己也点了一支。
  云汉民抽着烟,徐徐说道:“全清华与古晓亮,牵扯有多深?”
  刘伟鸿很肯定地答道:“很深。足够了。”
  所谓“足够了”,自然是指全清华倒了之后,彻查他的问题,足够将古晓亮牵扯出来。全清华最终会如何处置,无人关心,至少不放在云汉民这些大佬的眼里。只要能起到敲山震虎,顺藤摸瓜的作用,他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
  “郑广义同志和黄有成同志,前段时间都拜会了安东同志?”
  云汉民又沉思了一会,忽然问道。
  哪些领导干部觐见了隋安东同志,虽然不能随便乱传,但也不是特别的机密,至少无需对云汉民这一级的领导干部搞什么保密。不过云汉民关注的,显然不是觐见动作本身,而是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是这样的,听说郑书记也跟安东同志谈到了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话题,黄书记则谈到了京城的治安状况和公安机关内部的执法作风。”
  刘伟鸿简单地说明了一下。
  云汉民望了他一眼,脸上再次浮现出一丝惊异之色。这就是说,至少在此番博弈之中,郑广义与黄有成已经表明了态度。而这两位,都并非是老刘家的传统盟友。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老刘家这一回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是充分。
  翁婿俩在客厅之中,一谈就是两个小时。
  晚饭时分,刘成胜亲自赶到了燕京宾馆,和杜于馨一起来的。云汉民觐见隋安东同志的时间,定在明天,今晚上是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刘成胜杜于馨夫妇一起到燕京宾馆来看望云汉民杨琴夫妇,自然是以姻亲的名义了。
  咱们是亲戚,相互走动一下很正常,其他人不必敏感。
  当下两家六口人就在燕京宾馆的小餐厅用餐,刘成胜点了俄罗斯风味菜——土豆烧牛肉和红菜汤,笑着对云汉民说道:“汉民书记,这个东西,有好多年没尝过了吧?”
  云汉民微笑答道:“是啊,差不多快四十年了。”
  我国与前苏联关系破裂,是在五十年代末期,在此之前,却是一段“如漆似胶”的蜜月期,大批苏联专家来到我国,帮助我们搞建设。当时京师之地,苏联风味的东西,风靡一时。刘成胜云汉民那会正年轻,又是高干子弟,对苏联风味自然是十分熟悉。
  杜于馨微笑说道:“也就是个名气罢了,要说口味,还真的很一般。”
  杨琴马上附和道:“那是,说到烹饪手段的高明,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我们相提并论。”
  杨琴虽是大学教授,大知识分子,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一手好菜。谈到菜肴的好坏,她确实很有发言权。
  刘成胜笑道:“主要是怀念一下过去那段时光,那时候,大家是真的都很年轻啊……”
  说着,刘成胜的眼神,在刘伟鸿的脸上掠过。估计这道土豆烧牛肉,肯定能对刘伟鸿的胃口,他这个年龄段,食量大,对任何高油脂的食物都充满着兴趣。
  刘伟鸿就笑着说道:“大伯,待会啊,这道土豆烧牛肉,你们要是浅尝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