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往事-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19年7月,第1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在大马士革召开。大会要求承认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拒绝赛克斯皮科协定和贝尔福宣言,拒绝拟议中的委任统治。巴黎和会对此置若罔闻。1920年3月,第2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宣布叙利亚独立,立费萨尔为国王。4月,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召开圣雷莫会议,决定叙利亚和黎巴嫩由法国委任统治。7月14日,法军司令h。-j。-e。古罗向费萨尔发出最后通牒,限期无条件接受法国的委任统治。接着,法军便向大马士革推进。叙利亚军民在麦塞隆与法军激战。25日法军进入大马士革,废黜费萨尔,叙利亚和黎巴嫩落入法国之手。

为了分割反法力量,法国殖民当局把叙利亚、黎巴嫩分为几个各自为政的独立区。法国高级专员主宰一切,地方政权完全掌握在高级专员代表和亲法分子手里。殖民当局挑起宗教、民族纠纷,取缔政党,严厉镇压爱国者,同时强迫叙利亚人学法语,有些地区禁止学阿拉伯语。法国资本控制叙利亚的国民经济命脉,榨取大量利润,导致生产衰退,民生凋敝。叙利亚人民与法国殖民者展开了英勇斗争,各地武装起义不断。特别是1925~1927年阿特拉什和阿卜杜·拉赫曼·沙赫班德尔领导的全国大起义,给予法国统治者沉重打击。为了缓和叙利亚人民的反法斗争,法国统治者多次玩弄承认叙利亚独立、实施宪法、建立自治政府等欺骗伎俩,如1936年签定的“法叙条约”。1939年法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紧张局势,废除宪法,恢复了对叙利亚的军事统治。1940年法国维希政府投降,叙利亚和黎巴嫩受德国控制。1941年6~7月,英军和自由法国的军队进入叙利亚和黎巴嫩,赶走了法西斯势力。9月,法军总司令g。卡特鲁宣布叙利亚独立。

1943年7月,叙利亚恢复宪法,举行议会选举,成立了自己的政府。目前叙利亚的实力还是蛮强的,至少拥有独立的军队和政府。以色列大肆驱逐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被驱逐的人都逃亡到了叙利亚,使得叙利亚社会因为流民,缺少粮食而动荡不安,另外复仇主义者也趁机挑起事端。

叙利亚政府已经从流民当中招募青壮年组成复国军准备进攻以色列,不过叙利亚自己的军队都缺乏武器,这些人的武器就更加不像样子,拿刀的占主要,剩余的多是自己原来拥有的枪支,还有巴勒斯坦原来的军警。

这些人集中在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境内,黎巴嫩自不必说,已经被英国无耻的卖给了以色列,要是他们不同意的话就只能沦为亡国的流民了。

而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战略要地,它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纵横,库奈特拉城是高地上的重镇,有公路直通首都大马士革。

叙利亚是打算从黎巴嫩和戈兰高地直接进攻以色列,而本古里安也看出了叙利亚的意图,他也现在积极的备战。

不过对于以色列来说还有个不好的消息,就是曾经驱逐了英法和希腊军队的图而且也又肯呢个派兵参战。

本古里安可以不畏惧任何对手,但是对于这个一直独立的国家则还是抱有敬畏之心的,连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拿他没办法,说明还是有几下子的。

第038章 中东战争(二)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领,属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

1920年,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同年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11月汉志王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奉其父之命,率军到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驻扎在安曼,遂成为该地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英国承认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

所以约旦的民众除了宗教信仰跟巴勒斯坦是一样的,还是同一个民族,文化上也是一脉传承,他们对于巴勒斯坦被以色列占据比任何人都恼火,按照他们的想法,巴勒斯坦应该并入约旦,成为约旦的一部分,不过他们眼下政治经济度被英国人控制,所以愤怒也是民间的,政府内有人不满意也只能压制在心里,或者暗中搞点动作,11世纪时,突厥游牧部落“乌古思”侵入安纳托利亚。“乌古思”部落的一支凯伊人在12世纪占领了安纳托利亚东部和中部。凯伊人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王朝。奥斯曼人在其扩张的最初阶段,曾经是土耳其人维护伊斯兰信仰反对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力量。13~14世纪,奥斯曼人夺取了西安纳托利亚和东南欧的拜占庭领土,使这些基督教巴尔干国家成为他们的封臣,同时征服了东安纳托利亚的土库曼公国。

15世纪,奥斯曼苏丹强行对巴尔干国家实行直接统治,并征服君士坦丁堡将东至幼发拉底河,西至匈牙利的领土都划归其统治范围之内。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版图包括大多数巴尔干国家、中欧的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和中东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区。苏莱曼一世统治以后,帝国在政治、行政和财政上开始衰落。到1718年,奥地利已经把土耳其人赶出匈牙利,俄国于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对埃及、马格里布(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和大多数巴尔干国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许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实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纪末,这种制度开始瓦解,导致骚乱增加,终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亚美尼亚人遭受种族灭绝性大屠杀。1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发动革命,企图恢复帝国,然而在巴尔干地区却继续遭受军事失败和领土丧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战后,土耳其丧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亚细亚部分,但是在经过残酷的内战和对希腊的战争之后,土耳其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会议上被确定,土耳其成为一个共和国,由凯末尔为第一任总统。奥斯曼的苏丹制和哈里发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凯末尔从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他提倡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思想,使土耳其社会非宗教化,降低伊斯兰教的主导地位,并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书写土耳其语。他还实施一项由国家控制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后证实此项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

1938年凯末尔死后,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图而且就走向了,他现在仍然是一个军人掌权国家。

凯末尔在各方面试图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现代,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土耳其民族通过他的努力,摆脱了内部和外来的束缚,开始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仅凭这一点,“现代土耳其之父”的名号是当之无愧的。

凯末尔虽然使得土耳其人从君主制封建体制走向了共和,但是也走向了其个人强权与的另一个极端。他试图摆脱了阿拉伯与波斯文化的影响,却一味地向欧美文化靠拢。

凯末尔认为,当时伊斯兰社会有许多的生活方式,太过宗教化且不够进步,与共和制度与现代进步是对立的,与现代制度是矛盾的,所以,要实行土耳其的现代化,必需倡导世俗化和全面西化的这样一个假设为前提,实行了与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决裂,将土耳其融入“唯一”的文明──“欧洲文明”的一系列措施。

凯末尔本人拥有的民族英雄光环和一支对其绝对服从的军队。在军事力量支持下,凯末尔依靠暴力和强权推行全盘西化政策,在社会各个方面,以西方为蓝本进行一系列强力的改革,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由于凯末尔的指导思想,导致了土耳其政坛至今仍存在政府与军官的长期干政。后世历史上,土耳其军队数次发动军事政变或以威胁,强迫民选政府下台。所有法律必须经过由军方控制的“宪法法庭”审查才能生效,“”两个字,变成了土耳其军人把持国家命运的美丽外衣。

军人掌权的后果就是动不动就要用拳头说话,自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打败了保守派和英法联军还有希腊殖民军之后,土耳其人一直非常的自豪,虽然他们不敢挑战英法,但是对于犹太人他们可没有什么顾及。

自从奥斯曼帝国瓦解之后,作为继承者的土耳其还是十分怀念那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的,想当年何等的风光啊,哪里像现在。

不过那些叙利亚、埃及之类的已经独立已久,想要将他们纳入土耳其的统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非得实用暴力不可,不过单独的图而且还不怕,怕的就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干涉。

如今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们如何肯放过,这可是绝佳的机会,以前要是派兵进阿拉伯国家必然会招致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和反感,但是这次出兵帮他们打以色列一定会受到欢迎。

至于后果,土耳其政府想了很多,输了大不了损失一点人,其他也没什么,以色列那点力量不足以攻击到土耳其。但是赢了的话可就不得了了,没准阿拉伯国家资源归化到土耳其,至少建个联盟什么的,土耳其肯定当老大,这离土耳其帝国又进了一步。

不过土耳其方面还是要去试探一下英美的态度,当然还有法国,虽然法国刚刚复国,但是真要轮起来法国的实力还是比土耳其强很多的,当然这也改变不了土耳其人民对于法国人的蔑视,没办法,谁叫法国人自己不争气,之前老是炊事陆军世界第一,没想到三两下就被德国收拾了。

在土耳其与各国之间的电报往来密切的同时,以色列在以前情报机构组建起来的姐跌机构摩萨德也快速的运转起来。

“摩萨德”是伴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以色列国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独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区有一个犹太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意为“防务”),这个组织是为了专门、有组织地向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秘密购买武装、偷运武器和组织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为这些活动收集情报的则是一个附属“哈加纳”的“沙亚”情报机构。1944年9月1日以色列国成立之前的几天本古里安就在考虑建立一直属于国家的情报机构,很快就有了摩萨德的前身。

这支崭新的情报机构还得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挺力支持,安东尼将原本属于自己家族的一部分情报人员派往以色列交给了本古里安。

几乎独立和半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都在筹划这将以色列扼杀在摇篮里,本古里安对此早有遇见,因此情报工作可以说在建国之前的几天,或者说在得到可以建国的那天起他们就在秘密的安排情报人员刺探阿拉伯国家的情报。

而且他们用的人都还是各地的犹太人,众所周知,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这就为他们的身份掩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信不管你在怎么讨厌一个人或者喜欢一个人,如果哪天你发现跟你从小一起长大,或者看着长大的人居然是外国的间谍,任谁都会大吃一惊,当然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个人就是外国的间谍了,而犹太人就拥有这样的身份。他们不会被人轻易的怀疑。

第039章 中东战争(三)

穆斯塔法·伊斯麦特·伊诺努;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第4军团司令。他是凯末尔的主要军事得力助手之一,曾率军在两次伊诺努战役中击溃希腊入侵军。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伊诺努出任总理(1923~1924,1925~1937),是土耳其政府的二号人物。1938年总统凯末尔逝世后,伊诺努成为总统和执政共和人民党终身主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伊诺努总统得知德国居然拒绝的自己的请求十分恼火。尽管土耳其独立后一直排斥跟阿拉伯的关系,而是强调自己突厥人的血统,但是他们内心一直期望能够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再一次建立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土耳其国家。

伊诺努得知以色列建立,阿拉伯人的怒火被彻底激起后非常的兴奋,认为这是拉拢阿拉伯人的最好时机。

当然他还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万一干不掉英法美支持的以色列,他们也可以占据叙利亚扩大领土面积,此时大军进驻叙利亚就是一次为借口,可怜叙利亚人还一位土耳其是真心来帮助他们的。

土耳其此时迅速的派遣了5万大军进驻叙利亚,如果不是为了估计叙利亚的感受,同时为了避免叙利亚警惕,他们直接派十万大军了。

土耳其方面想跟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土军作为主力部队指挥所有的阿拉伯军队,毕竟土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军官也熟习欧美军队的战法。

而伊朗、埃及、叙利亚则不同意,土耳其脱亚入欧之后,他们就一直把土耳其当成异类,何况以前的奥斯曼帝国就是他们的宗主国,经常欺凌他们,好不容易独立了,他们不想土耳其人在阿拉伯国家获得太大的影响力。

这些国家都希望自己是阿拉伯国家的领头人,所以极力的排斥土耳其,但是他们又希望能够从土耳其火大大量的军火,毕竟在这些国家当中只有土耳其才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因此最后达成协议,土耳其不作为主力部队,也不领导阿拉伯联合军,土耳其军队只是最为预备部队参战。

根据这一协议,伊诺努立即作出调整,他改为让部队暗中捣鬼,令阿拉伯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叙利亚军队,让他们损失的无兵可用最好,只有这样到时候土耳其就可以借口保护叙利亚而留在叙利亚,甚至直接占领。

而阿拉伯联合军军事长官最后由叙利亚的本担任,而埃及则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