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无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无涯- 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市委书记陈天贵、市长苗晓和粤海县县委书记都表了讲话。内容无外乎杜书记地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要认真领会杜书记地讲话精神。贯彻杜书记地指示。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做扎实。当然。在赵长风地讲话中。还多了一些内容。说明粤海县财政制度改革是在海州市委市政府地领导下。是在市委陈书记和市政府苗市长地亲自关怀和指导下。海县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率领粤海县广大财经战线地干部群众努力富都。最后才取得这一番成绩地。

视察过财政局之后。杜红军书记却没有按照计划继续去视察粤海县第二个点。粤海永磁材料厂。而是在县委小招用过简单地工作餐之后。返回了海州。

对于这样地结果。赵长风虽然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但是他今天已经在省委书记杜红军这里得到了太多褒扬。所以即使杜红军不去参观粤海永磁材料厂。赵长风也不感到有太多遗憾。

不过赵长风还是揣摩了一下杜红军这个举动的用意,视察财政局,而不去视察永磁材料厂,说明在杜红军眼里,粤海县的财政改革对全省来说都有示范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而粤海县永磁材料厂,虽然产值惊人,对粤海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贡献很大,但是毕竟是一个成功企业的个例而已,比起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来说,不可同日而语……

官场上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几乎在杜红军书记离开粤海县的同时,他在海县视察时的所做所说甚至一些具体细节迅传播开来,所有听过这些东西的人都知道,省委杜书记对粤海县那个年轻的县委书记青眼有加,联想到三月初马上就要召开的粤东省人代会,人们都说,那个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赵长风恐怕要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了……



第四卷粤东新贵到此结束,请书友继续关注本书,第五卷冷面市长明天开始推出。(未完待续,)

 第1章 破例任用

零零三年三月份中旬,粤东省人大会议闭幕。//

三月底,人大会议闭幕半个月后,海州市政坛进行了一轮人事变动。原市委书记陈天贵调到省里任东省政协副主席,原市长苗晓接替陈天贵出任海州市委书记,同时原羊城市副市长王刻舟调到海州任海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在这场人事轮换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十九岁的原粤海县县委书记赵长风被任命为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备注:关于赵长风的年龄,由于老夏的疏忽,在书中有几个不同的说法,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这里老夏正式订正:赵长风的出生日期为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仅以此日期纪念老夏一位好友。)

在离开粤海县时,赵长风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部下进行了安排,这个在官场上是人之常情,如果赵长风不这样做,倒是有点刻意做作之嫌。老部下忠心耿耿地跟着你跑前跑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图一个好前程吗?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官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都喜欢优先提拔自己身边的人。有些人可能有点不理解,坏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还有情可原,为什么好的领导也喜欢提拔身边的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坏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是因为身边的人用着顺手听话,会帮领导干一些领导不方便干的事情;好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是因为了解身边这些人的能力和品行,所以用起来放心。如果用其他人,毕竟不如身边人这么了解,万一其他人能力不行治上不可靠,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之后净捅篓子,最后还不是领导出来收拾残局?

所以无论好领导和坏领导,无论是处于公心还是私意,在推荐使用干部的时候,都会率先考虑从身边亲信的人中筛选。而在离开某个领导岗位时,把身边的人安排一下,更是领导们的惯例。因此官场上才会出现奇异的风景,人人都挤破脑袋往领导身边靠,争取成为领导身边小圈子里的一员,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在将来残酷的官场竞争中领先别人一步。

这次离开粤海县,赵长风需要安排的老部下只有三个,就是县委办主任莫日根、县委办副主任、专职秘书鲍晓飞和司机方忠海。

县委办主任是县委常委,属于市管干部,要想调整岗位需要市委那边点头,再说莫日根担任县委办主任才刚刚一年,目前还不是合适的时机,就暂时不动。好在莫日根已经非常满意,能够从政府办主任调到县委办主任,进入县委常委的序列,这一步跨越已经很大,如果再奢求什么,不是明摆着给小赵老板添麻烦吗?

司机方忠海,由于是特种兵转业,一身功夫很是过硬,公安局局长刘大江本来就很喜欢方忠海,这次就名正言顺地把方忠海要了过去,担任县公安局刑警队副队长。

至于鲍晓飞,赵长风本来是想安排到下面乡镇或县直单位去锻炼一下,鲍晓飞却不同意,他软磨硬泡地缠着赵长风,说是才跟着老板一年半时间,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现在出去只会给老板丢人,所以如果可以,请老板给他一个机会,把他带到海州去,让他继续跟在老板身边继续学习。

赵长风本来就很喜欢鲍晓飞,见鲍晓飞执意不肯离开他,所以也就点了头。当市委苗书记代表市委询问赵长风对组织上还有什么要求时,赵长风就提出,能不能把鲍晓飞从粤海县调过来?其实这件事情赵长风自己就能运作,但是他坦坦荡荡地把这件事情摆在了桌面上,目的就是为了省得惹起别人的议论。在官场上就是这么神奇,你越是偷偷摸摸地不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越是会传的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如果把这件事情撂在桌面上,暴露在公众的眼光之下,人们反而会失去了兴趣。

就这样,鲍晓飞就调到了海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担任科长,这个科长同时也是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赵长风的秘书。

************************************************************************

作为常务副市长。赵长风除了协助市长王刻舟负责市政府地日常工作外。另外还分管着经济运行、财政税务、金融、审计、城建、交通等方面地工作。

按照粤东省委地意图。把赵长风放到海州市常务副市长地位置上。就是打算把海州市当成一个试点。让赵长风把粤海县在财政制度改革方面地经验在海州全市推行。并继续深化和完善其中地措施。等条件成熟后。再在粤东全省推行。虽然省委书记杜红军非常欣赏赵长风在粤海县推行地财政改革措施。但是财政工作影响重大。牵一而动全身。所以必须采取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方式进行改革。等积累够足够多地经验后。再在粤东全省进行推广。失败地风险就会减少很多。

一般来说。县委书记提拔为副市长。这种例子比较多。直接从县委书记提拔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就比较少见了。尤其是像赵长风。出任县委书记还不足一年就被提拔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地位置上。就更加属于打破常规地提拔任用了。从这个打破常规举措中。也可以窥见东省委对赵长风这个安排地一片苦心。

想要让赵长风在海州市推行财政制度改革。就必须给赵长风相应地权力。一般来说。财政工作都由常务副市长来负责地。所以只有让赵长风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才便于赵长风推行财政制度改革。

其次。如果赵长风是普通地副市长。而不担任市委常委。按照惯例。副市长分管地工作还要有一名市委副书记来分管。这样等于给赵长风头上安了半个婆婆。一般来说。如果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意见相左。下边地干部只有一个选择。听从副书记地。这样赵长风地自主权限就受到很大闲置。



第一更送到。第二更1点半。(未完待续,)

 第2章 微服私访

长风担任常务副市长,进了市委常委的序列,那么就T作来说,除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之外,就不用再看其他副书记的脸色。所以从这个打破常规的人事任命上也可以看到省委书记杜红军支持赵长风在海州进行财政改革试点的一片苦心。

被省委一号长看重,既是荣誉,也是压力。赵长风就是带着沉甸甸地压力走到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这个岗位上的。到任之后,赵长风被没有因为省委杜书记的支持,就立即大张旗鼓地推进海州市的财政制度改革工作,相反,赵长风还有意把财政工作放了一放,先从其他工作开始入手。所谓欲则不达,赵长风深谙其中的道理。

这天早上,赵长风在办公室处理完文件后,告诉鲍晓飞,跟他出去转一转。鲍晓飞跟在赵长风身边一年多了,对老板在做事风格早已经理解,这个时候老板说出去转一转,显然是不想惊动下边人,有点微服私访的意思。

“我这就去通知老张把车开过来。”鲍晓飞说道。

老张是政府办给赵长风配的专职司机。鲍晓飞其实已经考过了驾照,在方忠海的教练下,驾驶技术已经不次于那些老司机。只是鲍晓飞对海州市的道路还不是很熟悉,不然,这次鲍晓飞就可以一个人充当秘书和司机两个角色了。

鲍晓飞要走出门的时候,赵长风忽然间像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叮嘱了一句:“交代老张换一辆车吧。”

鲍晓飞微笑了一下,又是老套路了。下去微服私访,老板那辆最新版的奥迪a6是有点打眼,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个牌就足以暴露老板的身份。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鲍晓飞打了电话给老张,交代了赵老板的意思。放下电话没有一分钟,机关车队队长大李就把电话打过来了,他用十分抱歉地口吻对鲍晓飞说道:“鲍科长,本来还有一辆皇冠呢,刚被王书记要过去了,现在只剩下一辆桑塔纳看……”

机关车队当然不会只有两辆车,这是一个隶属于机关事务管理处的科级单位,市委市政府的用车都归机关车队管理,其中市委市政府二十多名领导每人配一辆专车,这就二十多台,另外还有十多台通勤车、值班车,再加上十多台接待用的豪华大巴、中巴和面包车,机关车队一共有近六十辆车呢!车队队长大李说的皇冠和桑塔纳就是指的是值班车。

值班车一般都是领导配备了新车之后打下来的旧车,安排在车队里值班,以备临时调用或况下的应急用车。这些旧车就如同于过季的服装一样,被压在衣柜底,一般情况下,市领导很少会坐值班车,因为乘坐值班车出去,就如同穿着过季的服装上街一样,会被人笑话的。只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专车送去大修了;又或专车被领导夫人征用了等等,市领导们才会乘坐值班车出去。像赵长风这种打算借值班车掩饰身份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因为市领导们即使想掩饰自己的身份,也不用乘坐值班车,只要从分管的下属部门调一辆车过来,既能达到掩饰身份的目的,又比这些过了时的老旧值班车气派。

当老张向大李要值班车的时候,正好是车队的值班车都派出去,只剩下一辆桑塔纳时候。

如果是一般副市长要车。大李根本不会紧张。值班车是吗?剩下什么车就派什么车去。你爱用不用。但是赵长风却不是普通地副市长。而是常务副市长。是市政府地第二把手。况且在海州市谁不知道。小赵市长背后站着省委杜红军书记啊?当初在粤海县把一帮粤海县本地实力派收拾地服服帖帖。现在省委杜书记亲自点名让赵长风到海州担任副市长。谁还敢不长眼。去触赵市长地霉头?

没有官场经历地人可能会感到奇怪。这种事情。大李一个车队队长也能够知道?当然。这没有什么稀奇地。在官场上。司机、尤其是领导司机。那消息甚至比领导还要灵通呢!平时没事地时候在车队值班车。领导司机们互相闲扯着。什么信息都能够知道。作为市委市政府所有司机地最高长官。机关车队队长大李自然是对其中地内幕一清二楚。尤其是小赵市长刚来。大家都不摸脾气。这时候只剩下一辆老旧地桑塔纳李又怎么敢给小赵市长派过去呢?

“桑塔纳行。你让老张开过来吧。”鲍晓飞听着大李诚惶:恐地语气就有点心中暗笑。

“鲍科长市长地身份。这车有点掉价啊?如果让老张开过去。赵市长会不会……”大李期期艾艾地说道。

“没问题。让老张看过来就行。”鲍晓飞微笑着说道:“赵市长不会介意这些东西地。”

大李这才放下心来。让老张开着这辆桑塔纳

****************************************************************

从海州市政府前面的海州大道出,一直向东走,出了海州市区,全部都是标准的二级公路。道路上铺着厚厚的柏油,两旁是美丽的绿化隔离带,桑塔纳在上面非常平稳、非常舒适,车轮和柏油路面接触轻微的沙沙声,完全没有奔驰在水泥路面上那么刺耳地噪声。

向东走了二十公里之后,就进入东江县。和粤海县一样,东江县也是海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不过比起海县来,东江县的经济就差一些,在海州市两区三县中排名最末,属于海州市的经济洼地。这经济洼地的特征先就从公路上体现出来了,一进入东江现,二级公路上的绿化隔离带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成了铁护栏。



第二更送到。(未完待续,)

 第3章 海东新线

很多书友留言,说赵长风提拔重用不合惯例,这里老T一下,因为老夏中间特意忽略过一段时间是中华大地上**肆虐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老夏在这里忽略掉这段时间,顺便也把赵长风提拔重用一下的副厅级干部,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数堆泥土出现在公路正中,把四车道的二级公路堵得严严实实。

“赵市长,到了。这条路就到这里,再往前就不通了。”老张扭头说道。

赵长风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停这里吧,我下去看看。”

老张把车靠路边停好,鲍晓飞照例抢先下车,打开后门,用手护着车门上方,请老板下车。等赵长风下车之后,鲍晓飞又轻轻地关上车门,然后示意老张从后备箱里拿出一只手提袋,自己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