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无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无涯-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了。只是老夏犯了以偏概全的经验主义毛病,没有考虑到粤东各地风俗之间的差异,对其中造成的误会,老夏再次道歉。

石湾宾馆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水平上都够得上四星级的标准。赵长风为了避免招摇,让方忠海要了三个普通套间,住了进去。稍作洗漱,就到了吃饭时间,赵长风征求江文静的意见,是在石湾宾馆的餐饮部用餐,还是到另寻地方?

江文静说石湾宾馆餐饮部有什么好吃的?什么四星级、五星级宾馆的餐饮部都没有什么区别,几乎是一个模式出来的,不入到外面寻找一些小餐馆,反而能吃到一些很特色的东西。

于是方忠海就去停车场,在宝马奔驰等豪华车的包围之中把那辆寒酸的普桑开了出来,接上赵长风和方佳怡,向外开去。

拐了几个街角,江文静现一个装饰很别致的小菜馆,上面写着湘西土菜馆。江文静说道,就这里吧。昨天在羊城吃了一天的粤菜,今天中午就换个口味,品尝一下湘菜。

在门口找好停车位。三个人下来,进了土菜馆。这个菜馆不大,只有几张桌子,店内都用毛竹装修,很有点原始的风味。只是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里面吵吵嚷嚷的,很是喧哗,让赵长风很不是适应。再加上两个小服务员正在桌子中间穿来穿去地给客人送菜上酒,也没有人过来迎接。赵长风就轻轻皱了一下眉头,正想对江文静说是不是换一个地方,站在柜台后面的老板娘就迎了出来,笑着说道:“靓仔、靓女,欢迎光临。不好意思,服务员都在忙,怠慢了贵客。请问几位?”

江文静见店里生意这么好,就知道来对了地方,说明这个土菜馆味道不错。否则也不会爆满啊。她笑着说道:“三位。你们还有地方吗?”

“后面还有一间小包厢,老板可以过去看一看。”老板娘是典型的辣妹子,笑起来风情万种。由里向外散出一股火辣辣的热情,容不得人拒绝。

“走吧,赵老抠,到里面看看吧。”江文静看赵长风还在犹豫,不由分说的拉着赵长风往里走去。方忠海依旧一脸冷酷,夹着包,跟在两人身后。

到了小包厢,里面倒也雅致干净,江文静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就这里吧。”

老板娘殷勤地送上两碟开胃小菜,又泡上茶水,然后笑眯眯地站在一旁,问需要点些什么。

赵长风拿过菜谱,翻看了一下,上面都是地道的湘菜,只看菜名就又香又辣,一时不由得胃口大开。他把菜谱放在桌上,微笑着向江文静示意。请她点菜。江文静倒是不客气,翻看了一下,也把菜谱合上,对老板娘说道:“我也不点了,我们就三个人,你给我们上几个你们菜馆最拿手的特色菜吧。”

老板娘倒是很少见到这么爽快的客人,她沉吟了一下,说道:“三个人,就安排四菜一汤吧。多了也吃不惯。浪费。这样吧。来一个开胃鱼头、一个茶树菇炖土鸭、一个红菜薹、一个炒香干,两荤两素。都是特色菜。最后再上一个我们湘西的野山菌汤,你们看这样行吗?”

江文静看了看赵长风,赵长风笑道:“老板看着安排,总之,一定要体现你们地特色。”

“放心,我们菜馆不大,就是靠特色生存,菜送上来,保证你们满意。”老板娘倒是很自信,她又问道:“老板要点什么酒水?我们这里有珠江纯生、珠江干啤,青岛和百威的也有。饮料有桃汁、椰子汁、王老吉。”

在邙北市,赵长风平时都是喝五粮液、茅台,偶然也喝洋酒和国产红酒,至于说啤酒,很少喝了。今天听老板娘报上的都是啤酒,不由得一笑,说道:“那就珠江纯生吧,也算是粤东本地啤酒。饮料就不必了,这位小姐也喝啤酒。”

江文静哼了一声,说道:“啤酒就啤酒,谁怕谁!”

老板娘偷笑了一下,退了下去。

功夫不大,菜和啤酒就送上来了。老板娘自信果然是有道理的,这四道菜看着很普通,但是味道确实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开胃鱼头,看着近似于其他湘菜馆的剁椒鱼头,但是味道却绝不相同,那种香辣到极致的感觉几乎要把人的味蕾给炸碎。再配上冰凉爽口的啤酒,江文静大呼过瘾,再也不复赵长风记忆中那个文文静静的淑女形象了。

中间老板娘又进来一次,征询味道怎么样,江文静充分挥了记地口才,连声夸赞,只把老板高兴得眉开眼笑,一个劲儿的声明今天的菜金打七折,交个朋友。

吃完饭,老板娘送上一盘刚切出地无籽西瓜,又甜又沙,入口既化。还热情地问赵长风是不是来粤海县旅游的。

赵长风笑着点头说是,问老板娘粤海有什么地方好玩,介绍一下。

老板娘说,粤海好玩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海边,风景极美,比如小山镇的十里银滩、大屿镇的双月湾、还有罗古镇的野猪湾,都是风景很优美的地方。

“不过,你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老板娘忽然间压低声音说道,“这些地方都有一帮本地烂仔,专门敲诈外地游客。本来好好的风景区。都被这些烂仔把名声搞臭了,害得来粤海地游客也少了很多。”

“是吗?还有这种事情?”赵长风把手中地西瓜放下,惊讶地问老板娘道:“那,本地的政府也没有人管吗?”

“管?”老板娘哼了一声,“谁管?都是一伙儿的,狼狈为奸。”也许意识的自己的失言,她又压低声音说道:“这话你们可不要到处乱说,会惹麻烦的。我看你们是外地人,才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们。”

“放心。老板娘,我们知道。”赵长风微笑着安抚着老板娘,又问道,“那粤海县最美的景区是什么地方?”

“最美地景区是后沙镇地银月湾,”老板娘又叹了一口气,“可惜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银月湾已经变成了臭水湾,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去了。”

“为什么,怎么会变成臭水湾呢?”赵长风强压着内心的震惊,假装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因为后沙镇的那些鞋厂?”老板娘说道。“后沙镇是粤海县的制鞋基地,那里聚集了上百个大小鞋厂,鞋厂的废水污水都直接排放到银月湾。好好的银月湾,就这么被他们给糟蹋了。”

结账的时候,老板果然是打了七折,四菜一汤,加上五瓶啤酒,还不到一百块钱。让江文静很是感叹,这么美味地饭菜,这么实惠地价格,老板娘又这么热情。怪不得这个小菜馆生意这么好呢。

上了车之后,赵长风问江文静,是回去休息,还是就到外面采访。

“采访吧。”江文静说道:“就去后沙镇。我来之前调查过,后沙镇地鞋厂有很多中原过来地农民工。”

赵长风点了点头,他也正想到后沙镇那边去看看,看看号称粤海县最美丽地银沙湾被污染成什么样子。

出了石湾镇,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向南走,半个小时之后。前面出现一片低矮的丘陵,穿越丘陵之后,眼前豁然一亮,大海已经在远处出现。又开了十多分钟,面前出现一个岔路口,按照路标指示,左边是通向大屿镇,右边是通向后沙镇。方忠海转向右边,沿着和海岸基本平行的水泥路。向后沙镇驶去。又穿越几个小山包。道路两边开始出现零散的工厂,越往前开。厂房越密集,最后厂房在路边绵延不绝,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空地。又走了几分钟,前面出现十字路口,上面标明往左转是银月湾,往前走就是后沙镇。

“小方,往左。先到银月湾看一看。”赵长风不动声色地说道。

普桑往左一转,沿着水泥路向前行驶,把两边的商铺厂房都抛在身后,十多分钟后,前面出现一个巨大的招牌,银月湾欢迎您银月湾终于到了。

招牌旁边,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此时停车场上只是稀稀拉拉停了七八辆车,和停车场地巨大规模完全不成比例。方忠海随便找了个位置停好车,抢先下车要去替赵长风开门,赵长风却自己推门下车,还低声对方忠海交代道:“小方,注意点,越低调越好。”方忠海就讪讪地笑着。

一股海风吹来,夹杂着刺鼻的气味,又酸又臭,难闻之极。赵长风刚才在车里不觉得,一下车,才感受到银月湾的巨大“威力”。再看江文静,不停地用手在鼻子前扇动着,显然也受不了这股气味。

赵长风叹了一口气,往海滩方向看去,心中说道,难道这里又是第二个大龙溪?今天晚上只有一更。老夏这两天工作有点忙。明天就轻松了,可以多更一些。顺便提一下,粤海的故事和邙北市绝无相似之处,并且会更加精彩。

 第四章 县长也敢打(一)

虽然说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眼前的场景还是让赵长风震惊,弯月形的沙滩一片乌黑,沙粒的眼色和北方常见的糖炒栗子大铁锅中的沙子有一拼。十多个巨大的排污口沿着海岸一字排开,黑黄的污水从硕大的污水管中排出,在沙滩上冲出一道道三四米宽的水沟,流向一百多米外的大海。那刺鼻难闻的气味正是从这些污水口散出来的。

沙滩被十多条污水沟分割的七零八落,加上岸边积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看着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垃圾处理厂。海水也被污水染地一片乌黑,一排排浑浊的海浪涌向沙滩,出巨大的响声。海浪退却之后,在沙滩边缘留下一堆堆白色的泡沫和一坨坨漂浮物构成的垃圾。

“长风,真没有想到啊,这银月湾看起来比渤海湾那边污染还要严重呢!”出于记职业的敏感,江文静举起照相机照了几张相。

赵长风摇着头,沿着海岸走了一段路,越走越是愤怒。现在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难道展经济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

忽然,方忠海跨了两步,追上赵长风,低声说道:“老板,那边几个人有点不对劲,一直在盯着我们。”

赵长风扭头看了一下,只见五六十米开外,有三四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往这边看。赵长风倒是没有太多吃惊,他对方忠海说道:“也许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吧?肯定是和我们一样失望。”

他扭头又看了一下远处的大海,天际处还有一抹蓝色,他轻轻摇了摇头,对方忠海说道:“走吧,叫上江记,镇上去看看。”

方忠海就跑过去几步。对正在专心致志的拍照的江文静说道:“文静姐,老板说走了,到镇上去看看。”

江文静这才想起她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收起了相机,转了回来。三个人一起向来路走去。在路过那三四个人地时候,那三四个人肆无忌惮地盯着江文静,其中一个平头青年还轻佻地吹起了口哨。

方忠海眼中冷光一闪,两拳已经紧握,眼睛看着赵长风,只等赵长风话。赵长风却一脸平静,不理会那些人的挑衅,步履从容地和江文静并肩走着。方忠海只好松开了拳头。跟在赵长风身后。

到了停车场,上了车,赵长风这才意味深长地开口道:“小方,我们是来旅游的,明白吗?”

“是!我明白!”方忠海回答非常干脆。

赵长风又对江文静抱歉地笑了笑。刚要开口说话。江文静就笑着说道:“长风。不必要解释什么了。我整天在外面采访。什么情况没有见过?没有功夫和那些烂人生那个闲气。”

沿着来路往回走。到了十字口。往后沙镇里开去。后沙镇果然是个鞋城。两边地店铺都是以经营制鞋机械和制鞋原料为主。很少见其他店铺。

“小方。找个地方停下。我们徒步在镇里转一转吧。”

听了赵长风地交代。方忠海就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下了车。方忠海替赵长风夹着手包。又在后备厢里拿了两瓶矿泉水。这才跟着赵长风和江文静向前走去。

江文静走在赵长风身边。眼睛不停地看着街道两边。准备寻找一家比较大地制鞋厂。在外面蹲点。忽然间。看到前面有四五个十六七岁地少年。蹲在路边哭泣。身边还堆放着一些简陋地行李。赵长风一拉江文静。就来到这几个少年身边。弯下身子问道:“小伙子。为什么哭啊?遇到什么麻烦了?”

几个少年抬起头惊恐地看了赵长风一眼,身子往里缩了缩,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掉泪。

赵长风和江文静交换了一个眼神,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于是赵长风就蹲了下来,笑呵呵地对这几个少年说道:“你们不要怕,我们也是外地过来的游客,看见你们哭得伤心。就想问问是为什么。你们说说吧。也许我们能够帮你们。几个少年互相看了几眼,其中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少年问道:“你们是哪里人?”

“中原人。”赵长风说道。

“中原人。真的么?”几个少年都面露喜色。

“小伙子,我有必要骗你们吗?”赵长风用标准的中原腔反问道。

“大哥,你真地是中原人啊。”大一点的少年也用中原话说道,“你们是中原啥地方的?”

“山阳的。”赵长风按照中原省的习惯,报上了老家所在地,“你们几个呢?”

“我们是平原人。”大一点的少年说道。

“不远嘛!邻市,才几十公里!”赵长风笑道,“你们几个怎么了,大夏天的,蹲在马路边哭啥呢?”

一听这个问题,少年们又伤心了起来,大一点的少年说道:“大哥,我们是平原市化工技校的学生,今年三月份被人骗来这里鞋厂来打工,说好地是包吃包住,一个月工资一千,加班费另算。可是我们辛辛苦苦地在厂里干了五个月,一分钱工资没有领到,每人还欠了工厂一千多块伙食费。我们不想干了,就对他们说我们想回家,他们一分钱不给我们,把我们赶出来,还扣下我们的身份证,说是等我们把伙食费结清楚之后,才会把身份证给我们。我们身上没有一分钱,怎么回家啊?我们想找工厂的经理,让他给我们一点回家的路费,那些保安就打我们,根本不让进去。现在我们已经被赶出来三天了,一顿饭都没有吃过,也不知道怎么回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啊……”

说着这个少年就哭了起来,其他几个少年也跟着抽泣起来。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是哪一个工厂?我带你们去找他经理。”江文静义愤填膺,挥了记的本能。

“别,你不能去。千万不能去。那些保安很厉害的。”少年们惊恐地哭了起来,“上次有几个江西人去帮他们老乡要工资,差点被保安打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