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些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那些年-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恒潇和陈晓玲好奇地看了看他们一眼,几人也都看了王恒潇两人一眼,互相点头致意,双方都是心点头,知道对方都绝对不是山里人。
山里人是不会有什么点头致意的礼貌的,咧嘴一笑就比较友好了,一般都是不予理会。
方胖子将车停和他们一排的地方,和其他几个司机一样笔直地站立车门前,仿佛等待老板的专职司机。
走了两步,那一个穿山装的年男子突然停下脚步,对王恒潇喊了一声:“王恒潇?”
王恒潇和陈晓玲都一愣,诧异地看过去。
那年男子摘下了脸上的墨镜,惊喜地上下打量王恒潇,大笑道:“你娃儿都认不得我咯?那回我你还坐我的飞机。”
说着,拍了拍王恒潇的肩膀。
王恒潇一愣,看到这张脸的时候,就认出来了,刚才只是没注意,而且这家伙带的墨镜,当下笑道:“呵呵,是王大哥……”
王华!
去年王恒潇坐过他的飞机,飞机上聊得很起劲。
“爸爸,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李老的徒弟王恒潇,这娃儿不简单哦……”
王华向他搀扶的老人家介绍王恒潇,同时很有深意地看了王恒潇一眼。
天山计划的制定者,执行者。
为华世界制造声势,打下一片天地的奇才。
可惜,他王华依旧没抢到指挥官的角色,当时他看到那份计划的时候,心埋怨,这王小兄弟和自己是熟人,怎么不直接提议指挥官由自己来担任呢?
那封狼居胥的历史名头就是自己的咯!
王华看着王恒潇的眼神很有深意。
“哦?”
那位也穿着山装的老人家惊讶地看了王恒潇一眼,上下打量了一下,道:“原来是李前辈的关门弟子,你的名字我早就听说了,不过,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汗颜的就是你昨年干的那件惊天动地的事。”
让北、约联盟损失如此之大,的确可以算是惊天动地了。
!#

第四百二十三章 王家浜祭祖
第四二十三章 王家浜祭祖
去年的那件事情,的确是让所有知道的人都震惊非常。
不过,知道的仅仅那么十几二十个人。
这位老人家以及王华,就是其二,王家一脉当年是跟随朱老总的,所以影响力军方,和军方有关的事情,他们几乎都一清二楚。
“呵呵……”
王恒潇笑了笑,道:“当时胆子大,就做了。”
老人家摇头道:“不,少年英雄,你当得起,你也是这儿的?我听说你不是、疆人嘛?”
王恒潇点头道:“我老家是这儿的,这两天刚从北、京回来看看我外爷外婆,刚好我们王家祭祖,就去看看,给我爷爷奶奶上柱香,烧些纸。上回我听王大哥说老家是这儿,和我师傅一个嗒儿的?”
王华几人楞了一下,随即对视一眼。
“小兄弟,你是去王家浜那边祭祖?”
王华确定地问道。
王恒潇点点头。
“黑呀……”
王华惊喜的一巴掌拍王恒潇的肩膀上,大笑道:“我就说,弄个凶的娃儿是哪个屋里滴,原来也是我们老王屋里的……哈哈哈……”
“我们也是那边王家浜的,这回一哈回来祭祖烧柱香,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大哥,那边是我两个姐姐……那是我大爹……”
“你爸爸是哪个?我们来算算辈分……”
王华很是兴奋。
这可不得了,王恒潇和他攀上亲戚了。
王恒潇此时已经被去了职务,师傅李健生也去世了,以后能不能上位还未可知。可是王华就是很兴奋,任谁都能看出,这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就算以后不能上位,其他的方面肯定也会有非凡的成就。
是龙,到哪里都能行云布雨。
说出去,是自己的亲戚,他面上也是与有荣焉。
王恒潇也楞了一下,顿时明白了,这可能就是外公说的,当年被朱老总接走的王家的人,是自己的直系亲戚。
“我爸爸是王大国……”
王恒潇低声说了一句。
不用想也知道,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长辈了,当下说话就低了许多。
那边的一个年女子低声重复了一句:“王大国?你是大国屋里的娃儿?”
王恒潇点点头,道:“是呀。”
“三姐……”
王华低声喊了一声:“王大国,和我一个辈儿的?”
年女子低声道:“嗯,大国是二叔屋里的,这娃儿是二叔的孙子。”
“是二哥屋里的娃儿?”
被王华搀扶的老人,以及被年女子搀扶的老人家都激动起来。
“好!”
王华扶着父亲来到王恒潇面前,老人家上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王恒潇一眼,沉声道:“好呀,硬是要得……二哥晓得有弄门个孙子,肯定笑醒咯……娃儿嘞,我是你爷爷的兄弟,亲兄弟,喊一声五爷爷……”
王华和另一个年男子急忙给王恒潇递眼色。
王恒潇脆生生地喊了一声:“五爷爷……”
那年女子搀扶的老人也激动地道:“还有我,我也是你爷爷的亲兄弟,喊一声三爷爷……”
王恒潇也低声喊了一声:“三爷爷……”
两位老人家顿时大笑起来。
年女子的父亲不是从政的,不知道王恒潇的身份,笑只是为了看到一个当年兄弟的后人。王华的父亲则是非常的欣慰。
当王恒潇介绍陈晓玲是自己的未婚妻的时候,一帮人顿时手忙脚乱的找礼物,两位老人家给了陈晓玲一块玉佩和一个手镯。
陈晓玲得到王恒潇确认之后,才收下来,叫了两声爷爷。
当下,一行人一起走山路,朝着王家浜走去。
失散多年的亲戚相见,问的话自然很多。
多的就是王恒潇家里的情况,得知王恒潇家里、疆过的还不错,家有良田千亩,父亲王大国还做了乡长,两位老人家都笑呵呵地。
当年,王恒潇父亲这一脉,家里穷的只剩下一栋老房子了,后给了王恒潇二叔结婚做房。王恒潇父母结婚的时候,房子都没有,都是住一起的,家里经常是揭不开锅,所有人都说这一家人穷的叮当响。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笑话王恒潇父亲一家子的人依旧山沟沟里过穷苦日子,王恒潇家里却、疆干起了老祖宗的行当,当起了地主,还当了乡长。
这真的是长面子。
王华的父亲是当年年轻时候就被接走的,后来还参加过朝、鲜战争,八十年代担任过军区司令,现已经是退休家,除了王华之外,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王恒潇的长辈。
旁边的两个年女子也都是王恒潇的长辈,都是三爷爷的女儿,还有一个儿子没来,因为工作很忙。
王华的大哥王兴话不多,就是问了王恒潇一句下面的打算,王恒潇回答的就是回去上学。
当年资助王恒潇父亲三兄弟的大大就是刚才的那位年妇女,鸣叫却不是姓王,而是姓陈,当年离开王家,为了避嫌,做了陈、毅的抱干儿子,所以改姓陈,不过却一直没忘过自己是王家的人。
这身份,王恒潇听自己的父亲说过。
当年,和陈晓玲定亲的时候,父亲开玩笑说过,当年他一个叔叔抱给陈家做了干儿子,他却是不知道抱给了哪个陈家。
如此算来。
王恒潇心暗暗心惊。
王家四、川的势力却是庞大的可以。
一路到了王家浜,已经到了正午。
山顶上的祖庙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都是王家浜周围的王姓族人,来的都是有辈分的人。间却是没有主持的人,所有人都围周围,一的聚集一起低声地议论着。
看到两位老人家来了,所有人才住声,显然是等待的人到了。
“呵呵,陈三叔,五叔,你们来了……快来,大家都等你们来主持今天的大会……”
昨天晚上到镇上给王恒潇通知的那位老人家急忙上来殷勤地说道,说话都是弯着腰的。
这是王家的宗族聚居地,按照辈分来,比王恒潇这两位爷爷辈儿的辈分要高的人,绝对不少。可是,谁都不敢对两位老人家来主持宗族祭祖大会有异议。
王恒潇的五爷爷和三爷爷都走了上去,没有让子女搀扶,拄着拐杖,站台央。
“好多年没回来咯……”
五爷爷大声道:“看到好多当年和我们一起的都老咯,好多娃儿都当爹妈咯……我们王家,人丁兴旺……”
“我和三哥,都很高兴。”
三爷爷点点头,道:“嗯,就是,特别是刚才来的路上碰到了二哥的孙子,撇娃儿,玲娃儿……过来……”
三爷爷对王恒潇和陈晓玲招招手。
两人慢慢地走了上去。
五爷爷大声道:“今天,祭祖第一柱香,就给二哥的孙子,王撇娃儿和他的媳妇儿玲娃儿来……”
祭祖,上第一柱香,是有面子的,也是宗族公认的有出息的孩子,一般都是年轻人,有了一定的成就的才能上去。
而王家的祭祖,有一个规矩,每隔十年左右,上头两柱香的年轻人会被带走去加以栽培。
所以,今天才会聚集这么多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将自己的孩子带了过来,想能够被王恒潇三爷爷和五爷爷带走,出去见大世面。
却不想!
头一炷香,却是直接给了王恒潇。
许多人都不知道王恒潇是谁,毕竟这么多族人,王恒潇一家子离开十几年了,也没和这里的人联系,被遗忘也是正常的。
“不行,凭撒子喊他们上头柱香?”
当下,一个老人家出来反对,他也是带着自己的孙子来的,县城上高,成绩很不错,班里前几名,被带到大城市去栽培的话,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就是,他老合儿都不,都搬、疆咯,凭撒子让他上头柱香,老祖宗都不得答应。”
另一个老人家却是想起了王恒潇的是谁,当下反驳道。
嘭……
五爷爷手的拐杖一下子拄地上,石板都震起了一层灰尘,场面顿时安静下来,目光扫视,所有人都不敢对视,沉声道:“我说王撇娃儿上头柱香,那就是他,你们不同意,那我们就走!”
顿时,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王家这么多人,生活山沟沟里,靠着一亩三分地,还能活下来,靠的就是几个达的亲戚的援助,每年都有十万左右的生活物资被送到这里,所以,为了自己的生活着想,他们也不敢和这位老人家顶嘴。
王恒潇却是不知道这所谓的上头柱香是什么意思,只是看许多人反对,又被五爷爷压下去了,三爷爷点燃了两柱香,分别给了王恒潇和陈晓玲,示意两人去祖宗祀堂上香,里面比较幽暗的祀堂间立着一个大香炉,里面是一个满是灵牌的香案,一层层的香案上不知道立着多少灵牌。
而间,却有一个不姓王的灵牌,上面写着恩人朱、德!
王恒潇心下凛然,和陈晓玲老老实实地跪香案前,磕了三个响头,随即将手的香插香炉里。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峡野望
第四二十四章 海峡野望
这是前世今生,两世为人,王恒潇第一次祭祖,并且是上头柱香。
也是这一次,才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华民族的传承,那种对祖宗传承看重的心态,那种落叶归根的情感。
华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明显的风格特色,许多其他民族的人都说华人不合群,却是不知,这只是华人心的化以及血液传承太过浓厚,显得与其他的民族格格不入。
只有有机会,有可能,不管走到哪里,华人大的梦想都是回到那片土地,那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列祖列宗所的地方。
王恒潇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不知道这种化思想传承越来越浮华的社会之还能传承多久。
“各位列祖列宗,王恒潇拜上……”
“陈晓玲拜上……”
两人干脆的行完礼仪,面容上都是郑重,随即退后几步,来到五爷爷和三爷爷身后站着。
当下,按照辈分,一个个王氏族人慢慢的上来给老祖宗们上香祈福,许多小辈是轮不到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才能上来,或者是表现突出的小辈才能获得长辈的允许来祀堂露个脸。
五爷爷拿着早就写好的一篇祭,念了十几分钟,是很正宗的古,大意就是为祖宗祈福,为后人祈福,祝愿王氏一族越来越兴盛。
仪式持续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告一段落,诸多和五爷爷,三爷爷同辈的老人家都上前来说说话,带着自己看好的后人,向两位老人家推荐。
王恒潇和陈晓玲和王华等人站一起。
祀堂忙碌了一会儿,收拾之后,就是大摆筵席。
巴蜀之地,不论是红白事,还是宗族祭祀,都是会大摆筵席,所有人一起吃吃喝喝,如果和一些重要节日重复一起了,流水席至少会持续两三天,富人家会持续三五天。
一些王恒潇叔叔辈儿的人都带着孩子过来和王恒潇见个面,拉个关系,都听说王恒潇家里、疆那边达了,当了地主,而且还当了官儿,乡长可不是小官儿了,比村支书都要大。
王恒潇和陈晓玲只能保持微笑的喊着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什么的。
直到开席了,这样的情况才好一些。
王恒潇和陈晓玲都松了口气,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随着王华几人入席,与两位爷爷坐一个桌子上。
“来……祝我们王家子孙后代都有出息……”
五爷爷站起来,手端着一杯酒,大声喝道。
今天,五爷爷当了酒司令。
几人都站起来,举杯一起祝愿王家兴盛:“干……”
王恒潇也端起了一小杯白酒喝了下去,砸砸嘴巴,不论前世今生,他都对烟酒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
一杯下肚。
大家坐下来吃菜,各自说些话题,每个桌子上都很热闹。
据说,早半个月前,张罗这王家酒席,三爷爷和五爷爷就运送了几头猪回来,大人小孩加起来几千人的王氏族人,敞开肚子吃。
酒席从山腰上一直摆到山脚下,大人们坐一片,没成家的年轻人坐一片,小孩子们坐一片……而有出息的年轻人,则坐和大人们一起,如王恒潇和陈晓玲一样。
“呵呵,你娃儿这么久还占了我的便宜,喊我大哥……喊叔叔……”
王华喝了酒,面孔红了起来,对王恒潇笑道。
说起来,这家伙也有些不好意思,当初可是他要求王恒潇喊大哥的,只是瞅着王恒潇是李健生的关门弟子的身份,按辈分,李健生可是王华父亲的长辈,所以他让王恒潇喊大哥,当时是占了便宜。
没想到,回到王家这边,他却是吃了亏。
王华想起来就呵呵直笑。
王恒潇也叫了一声:“叔叔好,拿压岁钱来……”
宗族祭祖,可是和过年一样的日子,长辈是要给压岁钱的,尤其是王华这样的大户。
王华一愣,随即苦笑,从山装口袋里掏了掏,拿出一叠钱,蓝汪汪地元大钞,至少几十张,抽了两张,给王恒潇和陈晓玲一人一张,笑道:“给,这是你们的压岁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