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羽中止对刘邦的军事打击,在刘、项之争中,是刘邦集团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项羽集团的第一个重大挫折。
  刘邦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和项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项羽的决战,将一场军事斗争巧妙地转换为鸿门宴的政治斗争。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躲过去了,万幸啊!
  对于项羽集团来说,一次消灭最大政治对手的机遇错过了,可悲啊!
  刘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项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对比十分鲜明,刘、项胜负实际上已见分晓。
  刘邦利用项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项羽,但是,这并不等于项羽集团中所有人都那么好忽悠,更何况第二天刘邦要亲自到鸿门来向项羽做出解释,他能躲过鸿门宴这一关吗?
  请看:鸿门宴。 



6。 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解释而非谢罪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领一百多位随从来到鸿门,面见项羽。鸿门,是古地名,在今临潼市东五公里的鸿门堡村,是当时通往新丰的大道。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许多解读《项羽本纪》的人都认为这个“谢曰”的“谢”,是“谢罪”的意思。
  我认为: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谢罪”是承认自己有罪,刘邦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自己有罪。这个“谢”就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对项羽进行解释;他要通过解释,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
  刘邦的鸿门说辞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认真品味: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我与项王共同攻打秦军,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都没有料到我能先入关破秦,又在此处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你我之间产生误解。
  要害细细品味
  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
  第一,叙旧。
  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极为有效。
  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
  第二,逢迎。
  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在鸿门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
  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
  第三,化必然为偶然。
  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性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冲突。
  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刘、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
  而且,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刘邦平时怎么说话?那是张口“骂曰”,闭口“乃翁”(你老子)。《史记》中记述刘邦语言,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骂”,似乎刘邦不骂人就不说话,说话就要骂人。《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记》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但是,这个动辄“骂曰”的刘邦,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然,这也说明刘邦说话完全可以不骂人。
  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7。 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项羽心生忏悔
  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的鸿门说辞的呢?
  听到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晕头转向了,简直摸不着北了,因为他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了。
  此时他真心实意地感到对不起自己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感到内心忏悔。
  我们这样讲有根据吗?
  有!
  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这不是内心忏悔是什么?项羽对刘邦的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
  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
  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当然,这个“罪责”是项羽自己认为的“罪责”,并不是项羽真正的罪责。消灭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何罪之有?
  有人认为:为了辩白和洗刷自己,项羽将归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说出来,是项羽的粗豪少谋。
  这话并不错,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看清项羽。项羽是因为内心深感忏悔才说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谋”,而是不知道刘邦在演戏,在有意掩盖自己和项羽主动争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说,项羽不知道刘邦是和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
  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不失骄傲本色
  我们怎么知道鸿门宴上项羽的自傲呢?
  看看鸿门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晓。
  战国秦汉时习俗,堂上的座位,对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贵的;不对堂下而言,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
  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位次;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表明项羽已经完全被刘邦所哄骗!
  我总觉得项羽这个人非常好哄。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一个重要谋士陈平献反间计,要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因为项羽手下仅有这一位谋士,如果离间了他们两人的关系,项羽自然更容易对付。陈平是怎么施行离间计的呢?说起来都让人好笑。
  原来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的大营,陈平让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项羽的使者说明自己是代表项羽出使,陈平马上对项羽的使者说,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命人将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换上劣等酒菜。项羽的使者很气愤,回去如实汇报,项羽听了,怀疑范增和刘邦暗中勾通,马上夺了范增的权,范增气得离开了项羽。这样,项羽手下连一位谋士都没有了。
  这种低级把戏都能骗住项羽,项羽实在太好哄骗。 



8。 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项羽的彻底受骗是否意味着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转危为安了呢?
  不一定。
  我们今天仍然用“鸿门宴”来代表险象环生、难于应对的场面,特别是酒宴;因为,在项羽忏悔之后,鸿门宴仍然不太平。宴会上接连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范增举玦,二是项庄舞剑。
  范增举玦 默然不应
  我们先说第一件事。项羽决定的专断和随意,使他唯一的谋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时项羽的忏悔之情。所以,项羽不杀刘邦并不代表范增不想谋杀刘邦。范增的第一个举动是“数目项王”,屡屡向项羽使眼色。范增使眼色,当然是示意项羽在宴席上诛杀刘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时项羽心中已经非常懊悔不该起兴兵灭刘的念头,怎么可能再在宴会上杀掉刘邦呢?范增看见使眼色不见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举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佩玉,范增举“玦”,是以“玉玦”的“玦”谐音“决心”的“决”,要求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是,“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并不知道此时的项羽已经不是入关之后两次“大怒”的项羽了,项羽当时“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虚荣受到伤害——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项羽充满了对刘邦的忏悔之情,因此,他绝不可能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面对范增的频频举“玦”,项羽必然是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 浑然不知
  再说项庄舞剑。
  范增看见项羽对自己举“玦”不作任何反应,他终于明白项羽是不愿意在宴会上除掉刘邦。于是,范增采取了另一措施:召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舞剑,计划在舞剑中刺杀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成语即出于此。
  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项羽已经深感对不起刘邦了,为什么还会同意项庄舞剑行刺刘邦呢?
  我们不妨对鸿门宴上的全部参加者作一分析。鸿门宴开始时,只有四个人参加宴会:项羽、刘邦、范增、张良。范增自作主张,召来了项庄,让他进入宴会,以舞剑助兴为名(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寻机刺杀刘邦。这样,鸿门宴就有了五个人。可是,项庄还没有舞剑,又杀出来一个人——项伯。项伯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夜见张良,泄露重要军事情报即是明证。但是,此时的项伯表现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项庄舞剑是要行刺刘邦,因此,便主动要求与项庄对舞。项伯此时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个:刘邦是自己的亲家,万万不能让自己的亲家在鸿门宴上遇刺。可见,刘邦前一天晚上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真行!
  对于此时的鸿门宴来说,范增是主谋,项庄是刺客,他俩心中自然明白为什么要舞剑;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又是精明强干之人,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况的凶险;张良就更不用说了,他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连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将个人之“义”置于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会儿也变得非常机灵,项庄刚刚拔剑起舞,他也立即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保护着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项羽此时对刘邦深感忏悔,范增使眼色,他不应;范增举玉玦暗示,他不理睬;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岂能同意?项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同意项庄舞剑,恰恰证明他并不知道项庄舞剑的真实目的,当然也不知道项伯为什么也拔剑起舞。整个舞剑的真正目的他是一无所知,只对场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参与鸿门宴的六个人,五个心如明镜,唯独项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项羽政治上的糊涂还用再说吗?
  鸿门宴其实是五位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宴会! 



9。 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樊哙闯帐
  张良看到,虽然有项伯在保护着刘邦,但是,宴会厅里剑光闪烁,很难说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趁项伯保护刘邦之际,张良立即出营门急召樊哙。
  樊哙的妻子叫吕媭,刘邦的妻子叫吕雉,吕雉与吕媭是亲姐妹。因此,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而且,樊哙本人还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
  樊哙得知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危险后,立即闯入大帐。樊哙入帐,“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终止了项庄的舞剑,化解了一场危机。眦,是眼眶。连麻木到极点的项羽对樊哙的闯帐都立即戒备起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过渡阶段,相当于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极其麻木的项羽“按剑而跽”,说明樊哙的闯帐一下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张良马上向项羽解释:这是沛公的侍从。
  慷慨陈词
  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
  樊哙的说辞十分有力:
  一是以亡秦作比。
  樊哙开场即以“亡秦”作比,说“亡秦”杀人如麻,导致天下叛乱(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如果项羽要杀刘邦,“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实际上是以“亡秦”警告项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随便杀人。当然,樊哙警告项羽不要随便“杀人”并不是泛指,而是指刘邦。
  此番说辞最后说,如果要杀了像刘邦这样有功的人,那简直就是继续走“亡秦”的道路。
  樊哙拈出“亡秦”作比,明显含有对项羽的告诫。用现代的话来讲,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在暴秦刚刚灭亡之时,人们普遍认为秦亡的原因是过于暴虐,因此,樊哙的话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二是拈出怀王之约。
  刘邦对项伯、项羽的说辞,都没有敢提到当年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灭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封关中王)这句话,为的是怕项羽认为自己有当关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哙此时却毫不忌讳地讲出来。樊哙以第三者的身份说出这件事,使项羽不能怪罪刘邦,同时又告诫了项羽——刘邦是功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