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教堂共有5 扇大门。中间的一扇为原教堂的铜门,其上雕有关于耶稣、圣母、圣彼得、圣保罗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两边的福门和灾门整日开放,而最外边分别称为死门和圣门的两扇大门同中间的铜门,通常是关闭的。 
  只在特定的时间,如“圣年”的圣诞节前夕才开放,为期1 年。 
  大教堂内,按东西方向共分5 个长廊大厅,互相间由四方巨柱相隔。中央大厅宽25 米,为两边厅的一倍。地面均用名贵的斑岩铺就,光滑明亮。天花板上装饰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极为精致华美。在大厅右侧最后一个巨柱附近,有一尊圣彼得青铜像,其右足被信徒们长期摩摸和亲吻,已显得异常光亮。 
  大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十”字交叉处为整个教堂的中心——教皇祭坛。祭坛为四方形,上有一金色华盖,高约30 米,由4 根高达11 米的螺旋形描金铜柱支撑,颇具气势。这一典型的巴洛克式装饰性建筑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耗费了9 年心血才建成的。教皇祭坛的四个角上,还有45 米高的高大壁柱4 根,每根柱脚下部均有一座巨大的雕像,塑造的是隆吉诺、艾丽娜、维罗尼卡和安德列阿等圣人形象。祭坛前面有一地窑,即是圣彼得的陵墓所在地。陵前的栏杆上点着99 支长明灯,昼夜不熄。 
  教堂的尽头是圣彼得祭坛,它也是出于大雕刻家贝尔尼尼之手。坛上有一把特大的铜椅,分别由教会四大博士的铜像支撑着。铜椅上方大窗的彩色玻璃上,一只和平鸽在天使的伴随下,正从金色的云雾中向下飞翔着,使人仿佛在神话般仙境。除此之外,在圣彼得大教堂中还有其他许多教皇和虔诚男女的祭坛,总计44 座。 
  在教堂的墙壁上,还有许多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雕塑,虽然年代已很久远,但仍色彩鲜明,人物形象生动。其中,米开朗基罗的傲世之作,大理石雕塑《母爱》,为大教堂的“镇堂之宝”。这是米开朗基罗一生唯一的题名作品,十分珍贵。                                 
圣马力诺古堡   
    圣马力诺是欧洲的国中之国,素有“袖珍国家”之称,它坐落在亚平宁山脉的东北部,海拔738 米,从西北到东南长约3 公里的蒂塔诺山的山坡上。 
  该山有3 座较高的山峰,即罗卡、切斯塔和蒙塔莱。圣马力诺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从中世纪起就在这3 座山峰上分别建起了城堡。 
  罗卡古堡位于蒂塔诺山的山脊,圣马力诺市以东,有圣马力诺第一堡垒之称。该古堡始建于11 世纪,并于15~17 世纪间多次重建和加固;但其原始粗犷的外表,迄今犹存。堡垒修筑在悬崖上,形势险峻。呈五棱形,外围有两道城墙。内墙有15 世纪后半期重建的羽堡和16 世纪修建的钟楼。在靠近钟楼的高处,有一把石雕匕首,为13 世纪初的艺术大师们留下的代表作。 
  外墙顶上有城垛,拐角处有供防守用的平顶角楼,城门上方有巴洛克式共和国国徽。 
  罗卡古堡内空地上放有若干门大炮,其中有意大利国王赠送的臼炮和加农炮以及几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过的新式大炮。每逢节日和盛典,大炮齐鸣,震撼山谷。此外,这里还有几处用作监狱的岩洞。 
  从罗卡古堡到第二堡垒切斯塔(又称弗拉塔,原意为“用树篱围起来的土地”),沿途风景优美,令人目不暇接。切斯塔位于蒂塔诺山最高点,山两侧悬崖陡立,崎岖嶙峋,如古建筑的断壁残垣,与古堡融合成一体。此堡亦呈五棱形,其上部为16 世纪所增建。通往城堡的城门是1596 年的重建物,门上悬有国徽。早在6、7 世纪,这里曾有部分住宅和监狱,14 世纪时,是城防的重要据点,以后一度被废弃。原来由庄园主及其卫兵居住过的一些居室,现为“圣马力诺历代火器陈列馆”。 
  第三堡垒蒙塔莱,也为五角形,狭窄而雅致,有“山上宫殿”之称。这个堡垒在历次反抗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遇有敌情,堡内即鸣钟报警;现在也常鸣钟,但那是为通知游客必须交纳通行税。15 世纪后,曾一度废弃不用,18、19 世纪两度修复,最后经1935 年的修复,使这座堡垒恢复旧观。 
  堡内有牢房,称“深狱”,深达8 米,只能从屋顶进出。 
  圣马力诺的这3 座古堡从1320 年起就用城墙相连,自成一个体系,构成圣马力诺市的屏障。现城墙遗迹仍可辨认,成为圣马力诺的一大景观。 
  政府大厦政府大厦是圣马力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即执政官的办公大楼,它位于圣马力诺首都圣马力诺市的自由广场。该建筑是由罗马建筑师弗朗切斯科。阿祖里设计,圣马力诺建筑师约瑟夫。雷菲监督施工的,于1884 年奠基,1894 年落成。 
  政府大厦的石料采自当地的蒂塔诺山。当时的建筑费用就高达40 余万里拉。大厦建在14 世纪的古建筑“公众大会堂”的遗址之上。正面是3 个上方呈尖形的拱门,正当中有造型优美的多边形阳台,两侧各有装饰华丽的大窗。 
  大厦正面镶有共和国国徽、行政区纹章和刻有“拯救你们的共和国”和“自由的缔造者圣马力诺万岁”的铭文。 
  政府大厦顶端有类似城堡的建筑,上有雉堞装饰,造型挺拔。整个建筑,包括柱廊、门厅、议会大厅、内务部长和外交部长办公室和其它厅室。 
  议会大厅是执政官接见国家贵宾之地,入口的门上刻有“要心无杂念,才能作出决定”的警句,显得十分别致。厅内装饰金碧辉煌,有壁画和饰有共和国国徽和各行政区纹章的壁炉等。 
  议会大厅入口处对面正中,放着执政官的双人宝座(圣马力诺由两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大厅内,成行放置着60把哥特式座椅,这是组成圣马力诺立法机构大议会的议员席位。壁上刻有议员和国务会议成员的名字和阐明大议会代表共和国最高权力的铭文。沿墙还设有公众旁听席。附近统计选票的房间内,有12 把为圣马力诺政权机构12人委员会准备的席位——金色圆手椅和一张用胡桃木做的精致的桌子。 
  此外,政府大厦内还到处装饰着绘画、题词、铜像和浮雕,使这座办公大楼几乎成了一座文物与艺术博物馆。其中著名的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领袖朱塞佩。马志尼的圆形浮雕和纪念牌,意大利名作曲家乔阿基诺。罗西尼的胸像,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朱塞佩。加里波第的纪念牌,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胸像以及圣马力诺的外交官、被尊称为国父的安东尼奥。奥诺弗里和其他圣马力诺作家、科学家的纪念牌等。                                 
圣马力诺大教堂   
    圣马力诺大教堂是安放圣马力诺市创始者圣徒马力诺遗骸的教堂,它位于圣马力诺首都圣马力诺市贝卢齐街附近。这里寂静偏僻,环境幽雅。 
  相传公元301 年,一个叫马力诺的石匠,从达尔马提亚群岛的阿贝岛,乘船来到意大利的蒂塔诺山一带采石,并住在悬崖陡壁上的山洞里。后来许多人来投奔他,以采石为主,过着自由和平的生活,并在山顶上修建了教堂,逐渐形成一个“石匠公社”。公元336 年9 月3 日,马力诺死后,人们尊马力诺为圣人,并把他开拓的土地称为“圣马力诺”。圣马力诺于1263 年宣布为共和国,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 
  为了纪念圣徒马力诺的伟大功绩,1825 年6 月圣马力诺议会通过的一项法令,由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塞拉亲自设计和主持,在一座原教区教堂的旧址上兴建起这座圣马力诺大教堂,并于1838 年向教徒开放,1855 年举行奉献仪式。 
  大教堂的建筑式样属新古典派,门廊围以华丽的科斯林式圆柱,前面铺有宽大的台阶。门廊顶部楣墙上刻有铭文:“献给守护人和自由的缔造者圣徒马力诺。”正门上方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国徽。 
  大教堂内有3 座圣殿,共有7 个祭台。入口的右侧有安东尼奥。奥诺弗里纪念碑。在祭台上方有两张油画,即埃莉萨蓓塔。西拉尼所作的《不要摸我》和圭尔奇诺画派的作品《洛雷托的圣堂》。大祭台左侧是12 世纪执政官的宝座,祭台下有个小瓮,瓮内存放着圣徒马力诺的遗骸。祭台右侧,在一块大理石纪念碑内嵌有一银制的神龛,其中存有圣徒马力诺的一部分头盖骨。祭台后面则是一尊由雕刻家阿达莫。塔多利尼所作的圣徒马力诺的大理石雕像。雕像双目炯炯有神,英姿威武,犹如一位巨人,手托蒂塔诺山的三座山峰。大教堂还有圣洗间和石砌的地下室,两侧圣殿的壁龛中有诸圣徒和天神的雕像。 
  大教堂右侧另有圣彼得小教堂,是16 世纪时期的建筑,正面有凿石修成的半圆形小室以及两个壁龛。传说圣徒马力诺曾以壁龛为床,故信徒们视其为圣物。在用嵌花大理石装饰起来的大祭台上,立有圣彼得雕像。小教堂下面是地下圣堂,祭台上刻有浮雕《圣徒马力诺在采石》。                                 
圣方济各教堂   
    圣方济各教堂是圣马力诺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教堂。它位于圣马力诺首都圣马力诺市圣方济各门右侧,该门原来是圣方济各教堂的正门,如今已改为进入首都圣马力诺市的大门。 
  圣方济各教堂建于14 世纪,是圣马力诺最古老、最富有艺术性的建筑之一。17、18 世纪间曾几次重修,而改建结果,却使教堂失去了原有的风采。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由建筑师吉诺。扎尼将教堂的正面和门廊重新修复,才又使之恢复了原貌。 
  圣方济各教堂正门上方悬有一块石匾,匾长89 厘米,宽86 厘米,上半部分刻有铭文:“本教堂系英诺森教皇在位时,于公元1361 年1 月,为敬拜上帝、圣母、圣方济各和诸圣徒,经菲利普会友和其他圣马力诺修士授命,由梅内托大师动工兴建。”下半部分则刻着一只头戴皇冠、展翅欲飞的雄鹰的浮雕,旁边为一戴冕头像的浮雕。 
  教堂内,以主祭台上的14 世纪木刻耶稣头像和小巧而颇为精美的古钟楼(建于1405 年),最为引人注目。在带有拱顶的回廊里,还设有陈列室,珍藏着13 世纪以来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13 世纪的圣骨匣,14 世纪和15世纪的仪杖十字架,15 世纪初的壁画《圣诞像与圣塞巴斯弟盎》,15 世纪的雕像《圣徒马力诺》和《帕多瓦的圣安东尼》,17 世纪和18 世纪的圣帘,圣马力诺人马里诺、马德罗尼主教的高帽和遗物及其墓碑等,都是世间珍品。 
  圣方济各教堂还曾是圣马力诺学社的旧址,培育出过一批知名的神职人员,如今它又成为圣马力诺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是马耳他著名古迹,有“史前圣地”之称。它位于马耳他岛上距首都瓦莱塔城南1 公里的帕奥拉市中心附近。 
  这座地下宫殿约建于公元前3200 年到前2900 年间,为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地下12 米深处的岩石中挖凿而成,起初似为神庙,后改为墓地。其独特之处也正在于它是在地下凿砌而成,而建筑结构却与地面上用巨石修造的庙宇类似。这座地下建筑由人工分三层挖掘的厅堂和走廊组成,最深一层距现在的地平面为10。6 米。当时的人们以燧石和黑矅岩等坚硬的岩石为工具开凿这座迷宫,又用鹿角在白色灰岩上钻孔,可见工程之艰巨。 
  古时进入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需穿过地面上的一座庙宇。如今,该庙宇只留下几块石块,埋在一座现代化建筑的地基内。现在需要沿着一个现代的螺形楼梯进入这座橄榄形的、拱形圆顶的地下宫殿。地宫的顶部分散着一连串似是天然形成、用于祭祀活动的岩洞。下面两层则由人工开凿而成,如同石砌建筑一般。 
  这些岩洞的作用各有不同,有储粮、储水、殉葬、神谕室等。神谕室因一个刻在墙壁上的壁龛而得名。如以男低音对着神龛壁洞讲话,音响可传及地下宫殿各洞穴并达地面洞口,十分奇特。最底层还有一排小厅,只有通过几个不规则排列的台阶才能进入这些小厅。建这种台阶似乎是为了拦阻不速之客。 
  在地下宫殿的洞顶和洞壁画有螺旋形、曲形和圆形图案,其淡褐色花纹相连不绝,象征着生命的绵延万代。在一面墙上有用木炭画的人手轮廓,另一处岩石上还画有一头高3 英尺、长4 英尺的公牛。在另一处洞穴内发掘出两个赤土陶器塑像,其中一个是“睡觉的胖女人”,她在马耳他被崇拜为多育子女的大地之母。 
  1902 年地宫被发现时,还曾在殉葬的洞穴中移出遗骨7000 具。人们据此断定,史前时期此地曾被当做墓地。1980 年,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恩雷蒂罗公园和卡萨德坎波公园   
    布恩雷蒂罗公园位于西班牙马德里市南阿方索十二世大街东侧,是马德里规模最大的公园。“布恩雷蒂罗”在西班牙语中是“快乐的隐退”的意思,为西班牙历代国王隐居和静养的地方。 
  公园占地140 多公顷,始建于15 世纪,1931 年推翻王室建立共和国后对公众开放。园内林木面积占130 公顷,共有树木30 万棵,古木参天,灌木稠密,花草栽植别具匠心,宛如一座绿色的岛屿。公园由坚固美丽的铁栅环绕,四周有12 个大门与外界相通。园内共有大小雕塑群数百座,西班牙历代国王和王后的白色石雕像掩映在林木之间,多姿多采。公园中心部位是一个人工湖,湖上可荡舟。湖四角有几条通往园门的干线,一条条幽静清爽的林间小路穿插于干线之间,将巨大的公园分割成数十个色彩各异的园中园,如玫瑰园、塞西略。罗德里格斯植物园等。湖畔有一座类似水榭的建筑,有半圆形柱廊,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