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田喜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田喜地-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氏听说是城里来的大夫,就跟祝大姐商议道:“那城里来的大夫手段应该比咱们村里郎中要好吧,你也见过他,能不能去说说,让他给老三家的瞧瞧,总这么病在炕上也不是个事儿啊!”

祝大姐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拾掇了一下衣裳头发,起身儿道:“嗯,娘说得有理,我过去瞧瞧,若是能请过来好是最好,就算不说给老三媳妇看病的事儿,以前也承蒙过人家的照顾,浅草微露整理人家大老远的跑来,我也该去行礼拜个年。”

杨氏又回身拿了盘蜜角子,用个提篮装了给祝大姐道:“听说还领着闺女来的,你拿点儿果子过去好开口。”

祝大姐自然明白杨氏的心思,推开篮子道:“老二家里什么吃食都有,我拿着果子过去像什么样子,请人来瞧病咱们自然是照价给钱的,难不成拿盘蜜角子就让人白给瞧了?”

杨氏有些讪讪地说:“我哪里就说要人家白给瞧了,不过是觉得你空手过去不好看罢了。”

祝大姐还没走出门去,祝永鑫和方氏就跟郑大夫进了院门,方氏上前道:“娘,大姐,正好今个儿城里的郑大夫领着孩子过来拜年,我就请他过来给老三家的瞧瞧,这都病了这许多日子也不见好,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

杨氏闻言很是高兴,忙跟郑大夫见礼,郑大夫也躬身拜年,嘴里客气道:“老太太千万不要客气,我跟博荣爹如今兄弟相称,您就把我当个晚辈就是了,咱们先去瞧瞧病人,出来以后再叙话吧。”

杨氏领着大夫进屋,祝大姐伸手拉住方氏的手,叹了口气道:“娘当真是有眼无珠,这么好的媳妇瞧不见,反倒是把那不知好歹的搁在心上。”

“大姐也用不着往心里去,我如今也想明白了,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再怎么样咱也还是要孝顺不是?别的事儿我与不想再多理,如今分了家,各自关起门来过日子,自家甜苦自知就得了。”方氏过年的这几天,觉得全家就数自家的孩子最体面出息,日子也越发的红火,心里高兴就也想开了许多,拉着祝大姐的手道,“大姐,我还有个事儿想跟你商议,郑大夫很喜欢我家博荣,想跟我家结亲,不过说第二个儿子随郑姓,给他家承袭一脉香火,我这心里总觉得咱家跟他家结亲等于是高攀了,心里总觉得没个底儿呢!”

祝大姐闻言干脆拉着她进去坐下说话,寻思了片刻道:“按理说,城里这种家里只得一个女儿、又有些个家底的人家,许多都是招女婿入赘,但也有那些个瞧上了谁,人家偏生又不想入赘的,到的确也有很多这样的,挑次子冠母姓,也算是两边都承继了香火,说来倒当真不算什么大事儿,那郑大夫家,咱们住在城里找荷花的那阵子,我四下打探消息,也稍微听了些话,风评一直都是不错的,只不过对他家小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还在铺子里抛头露面有些许非议,不过咱家也不是那种死板拘泥的人家,小秀那孩子瞧着顺溜,办事也麻利,我瞧这倒是个不错的。”不过说到这儿,祝大姐话锋却是一转道,“唯一的难处就是你说的,咱家跟人家结亲,终究是有些个高攀了,就怕博荣自个儿心里头不得劲,到时候反而不好了,不如先探探博荣的口气,若是不反对,那这倒是门好亲事。”


第八十一章 初二回门

郑大夫在屋里诊脉,问了病情,又看了上回的方子,捋捋胡子道:“上回的方子的确是对症下药,按理吃了这么久应该早就好转,但是病人似乎思虑过甚,郁积于胸,才会使得病情越发加重。”

****

“若是我猜得没错,之所以郁积于胸,定然是因为今后能否再有子嗣,其实也并不是一定没有法子,只要寒毒都排出体外,好生调养还是有机会的。”

“真的?”刘氏一听这话,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但是已经无力起身儿,眼角流着眼泪道,“还望大夫救我。”

“倒也不是什么难寻的东西,我给你留两个方子,但是这个药才的主料还是要你们自个儿去踅摸,其一就是鹿胎,要的是已经成型但是还未娩出的梅花鹿的胎儿,其二是林蛙油,你们本就在山里住,想寻到应该不难。”郑大夫说完起身到外间开方子,杨氏跟出去问道:“郑大夫,当真是能调养好不成?”

“唉!”郑大夫摇摇头道,“病人体内除了寒毒还另有其他的毒素,之前吃的那江湖术士的丸药里,雷公藤本就是毒物,剂量又重,我刚才那么说不过是为了解她心中的郁结,若不如此,怕是命不久矣。这两个方子都是排体内寒毒的,若是能寻来,可以依着方子上写的法子熬煮服用。”

杨氏刚提起来的一点儿希望又被浇熄,不过还是谢过郑大夫,依照祝大姐说过的话备了诊金,虽然郑大夫再三推辞,但杨氏和祝大姐都坚持要给,最后推不过也只得收了。

当晚郑大夫父女二人就宿在了祝永鑫家,方氏领着小秀、茉莉、荷花和栓子住了西屋,祝永鑫陪着郑大夫,再加博荣和博宁睡了东屋。初二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把带的礼物都收拾好,给孩子们一个个都收拾齐整,套上厚实的外衣,戴好帽子和棉捂子,都撵到门口等着车过来,自己寻思了一下又转身回身。

祝永鑫把孩子们都抱上车,见方氏还没出来就回屋去寻:“你干啥呢还不走?”

“以往每年回去都是我娘塞钱给我,今年咱家还算宽裕,我正掂量是拿两吊钱还是三吊钱给我娘,也算是我孝敬的了。”方氏对着装银钱的箱子犹豫。

祝永鑫把她拎出来的两吊钱放回去,直接抓了块儿他上回进城兑的五两的碎银,塞给方氏道:“揣好可别丢了。”

方氏被他的举动惹得心里一暖,抓着那五两银子道:“这、这是不是多了点儿啊?”

“你娘家对咱们全心全意的,给五两银子咋就多了,如今是咱家条件不好,不然还能多拿些个。”祝永鑫大咧咧的自然是没体会到方氏的心思,只催她道。“赶紧走吧,本来就耽搁了,家里该等急了。”

虽然是个响晴的好天儿,但毕竟还是在冬日里,迎面吹来的风还是冷飕飕的,孩子们都缩在一起取暖,祝永鑫也不敢赶得太快,荷花背身坐着,搂着栓子靠在方氏的怀里,透过围巾闷声闷气地说:“等以后有钱了咱也弄个带顶子的车。”

“好啊,娘就等荷花赚了钱给娘享福咧!”方氏把荷花又往怀里搂搂紧。

就这样一路磨蹭着,快到晌午才算是到了方庄子,还没到方家门口,就见方大哥家的大儿子跑上来嚷:“大姑,你可算是来了,奶在家急死咧,生怕你们路上出了啥事儿,若是再不来,我爹都要套车去寻了。”

方氏忙招呼他上车道:“彦昊赶紧上来,这不是天儿冷,你这几个弟弟妹妹都小,怕吹出病来不敢快走。”

车上几个小的忙往里面挪地方,把围巾扯下点儿叫人道:“彦昊哥过年好!”

“好!”方彦昊跳上车,把栓子抱起来道,“栓子今儿个可是威风,叫声哥来听听。”

栓子今个儿穿了身宝蓝色的衣裳,脚上蹬着翻毛的小鹿皮靴,身上系着镶着毛边儿的斗篷,胖嘟嘟的小脸儿被皮毛拱卫着,看起“姥娘过年好!”荷花和博宁都跳下车,跑进去一左一右地搂住她的胳膊叫道。

“呦,我的好宝儿!”荷花姥娘把两个娃儿搂进怀里,贴着冰凉的小脸儿,赶紧去摸身上,见穿得还算厚实,又摸摸手也都热乎,这才放下心来了,赶紧给推到屋里去道:“快,快进屋暖和着!”

方大哥和二哥都跑出去帮着拿东西,方氏就也不再去管,直接抱着栓子进门,指着荷花姥娘道:“栓子,还记得姥娘不?”

栓子先是热情地给了个大大的笑脸,然后伸手要抱抱。

荷花姥娘忙抱过来亲了口道:“好孩子,还记得姥娘。”

“脑、脑娘……”栓子含含糊糊地吐出个新字眼儿。

虽然说得并不准确,但是大家也都听懂了是在叫姥娘,把荷花姥娘美得跟什么似的,抱着栓子进屋去跟人显摆,浅草微露整理 逗着栓子一遍一遍地叫。

方氏几次都想把孩子接过来,虽说人儿还不大但长得很是结实,怕把老娘累坏了,可是荷花姥娘心里高兴,根本抱着不肯撒手,只好也就随她去了,她自个儿挽了袖子去灶间帮忙,又被大嫂给推进屋道:“有我在家还用得着你!”

方氏就只好靠着门框站着跟方大嫂聊天,见她锅台上搁着菜板,锅里炒着菜偶尔翻两下,这边还干净利落地切着菜,有时候还要弯腰添柴,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不禁感慨道:“嫂子当真是能干。”

“还不是以前在家从小就干活儿练出来的。”方大嫂把锅里炒好的菜盛出来,舀瓢水刷了锅,重新添油,手在案板上一扫,刚才切好的菜就扫到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

“今年咋没回娘家?”方氏问

“爹娘早就不在了回去干啥,前两年顾念着兄弟情义还会去坐坐,现在他俩为了那几亩地打得跟仇人似的,我才懒得回去惹起,而且在家呆着不还能跟你聚聚。”方大嫂很快就把菜都端上了桌,给男人们那边拿了酒,回来跟方氏一起照顾着几个孩子吃饭。

荷花姥娘把栓子搂在自己怀里喂,还时不时地夹菜给荷花和博宁,然后对博荣和茉莉道:“你俩自个儿多吃,都大了我可就不都照顾着了。”

荷花笑眯眯地说:“娘,你多跟大舅娘学学做菜,舅娘比你做得好吃。”

方大嫂离言开心得很,抬手给荷花夹了一筷子排骨道:“瞧你家这小丫头,小嘴儿多甜,夸得人心里舒坦咧!”

“她就是个小人精儿,啥事儿都能跟着搀各。方氏也含笑看着女儿。

孩子们吃的快,把几个小的也都照顾着吃饱了,方氏把栓子给茉莉,让她领着出去玩儿会消消食,其余的孩子也都跟着方大哥家的孩子跑出去玩儿了,方氏这才消停下来跟娘和嫂子说话,先说了些各自的情况和家里如何,话题就转到了博荣的婚事上头。

方氏说了自个儿的担心,荷花姥娘一拍腿道:“这不不简单,你把那药铺叫啥在哪儿跟我说,赶明儿我让你大哥陪我进城想看相看,你娘别的本事不敢说,相媳妇可是一看一个准儿,你看你大嫂和二嫂,哪个不是好样儿的,村儿里都没有不夸的。”

“娘,你可不兴泼人家闺女一身的药汤子。”方氏见老娘这么打包票,不禁又想起以前的事儿,撑不住笑了出来,但是心里却也轻松了不少,“娘若是能去给看看那是最好,不过我寻思是不是还得问问博荣的想法?”

“小孩子家的懂个啥,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里给定啥样的就是啥样。”荷花姥娘觉得方氏有些大题小做。

方大嫂却寻思了一下道:“我倒是觉得问问也没啥不好,孩子大了都有自个儿的心思,尤其是你家博荣还是个读书识字儿的,更是跟咱们那心思走的不是条弯弯,若是他自个儿心里别扭,以后的日子也过不美满不是?”

方氏闻言点头,叹气道:“我担心的也是这个,说实话我还当真是喜欢小秀那个丫头,但是上回她家提入赘的事让博荣已经吃了心,我怕如今再说也未必能说得通,毕竟这婚事是我们高攀了人家。”

“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方大嫂闻言道,“你家博宁虽说上回耽误了考试,但是年纪小学问也好,以后考个功名回来,到时候反倒是他家高攀了呢!”

来可爱极了,很不认生地对这彦昊笑得欢实,逗了几句就脆生地叫了声哥,十分的给面子。


第八十二章 两个小欢喜冤家

话说到这儿,方氏心里踏实了许多,趁着喝了两杯水酒,

干脆直接把博荣叫进来,把这事儿原原本本的说了,问他的意见如何。

博荣没想到方氏会当着姥娘和舅娘的面儿问这事儿,脸涨得通红,低着盯着自己的脚尖儿,半响才道:“一切都凭爹娘做主就是了。”说罢飞快地跑了出去。

方氏愣了愣,酒劲儿有些上头一时没反应过来,扭头问道:“这……这到底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啊?”

荷花姥娘笑道:“你怎么也糊涂了,记得当初我问你可中意祝家老二,你当时也是低头揉着衣角,半天才说,凭爹娘做主就是了,你自个儿说是应了还是不应?”

方氏没成想老娘居然还拿自己取笑,虽说没有外人在还是脸上一热,忙着扯开话题道:“既然博荣同意那就好办了,回去以后我跟他爹商议先去换个草帖,合个八字看看。”

“定下来也好,博荣是老大,定下来门亲事,以后底下的弟妹也就容易。”

三个人又边喝水酒边说话,饭菜反倒没吃下去多少,等着男人那边也吃好了,收拾了碗碟都去眯了一觉,起来之后酒劲儿是过了,荷花姥娘就觉得肚子里没食儿,开始咕咕地叫。

方大嫂下炕说要去热点儿吃食,方氏想起带来的油炒面,忙道:“大嫂歇着吧,现在吃了晚饭定然是吃不下了,我这回带了些油炒面过来,咱们冲几碗,叫孩子们也过来吃。”

油炒面是什么东西,以前都没听说过。”方大嫂去灶间烧水。

方氏拿了几个碗放了油炒面,又剥了些花生,瓜子仁和核桃仁,用擀面杖擀碎回进去,热水一冲一搅,香甜的味道很快就飘了出来。

孩子们也都被叫了回来,自家的孩子自然是吃过见过的,方大哥家的一双儿女却是稀罕地盯着瞧,但是大人没说话他俩却是谁也没动地方。

方氏先端了一碗给荷花姥娘,又给方大嫂一碗,这才端给彦昊和他妹妹,最后才问自家的几个:“你们谁吃?”

荷花第一个摇头,偶尔吃一次是解馋,经常吃就没那个兴趣了,而且今天中午的饭菜油水已经够足了,再说那些油炒面是带来给姥娘家的,自家再吃一顿也不像话。

博宁见荷花摇头也紧跟着摇头道:“不吃!”

博荣和茉莉自然更是摇头,方氏就给自己冲了一碗填肚子,顺带喂了栓子几口。

方大嫂吃了一口觉得好吃,见两个孩子也吃得开心,就问:“这是啥东西弄得?我吃着像蜀黍面儿,但是蜀黍面儿却哪有这么香咧?”

荷花怕方氏把做法漏出去,抢先开口道:“的确是蜀黍面儿做的,是别人教我的方儿,现在拿到城里去卖了,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