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田喜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田喜地-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荷花听马勇说了外面的情况,稍稍松了口气道:“看样子是真的饿坏了。”她就怕外面那些人是趁机来捣乱的混混,如今发现真的是难民,心里稍稍放心了一些,让马勇盯着点儿外面,若是不够吃就再拿吃的出去,又拿了银子给他让晚上都安置好住处。
回房后荷花才叹气道:“今晚只能先这样处置了,苗儿,你让马超去衙门问问,爷这回是去哪个村子了,打发人连夜套车去找,把家里的事儿说给爷知道,让他尽快回来。”又吩咐道,“前后都锁好门户,今晚不管是不是值夜的,都要警醒些,尤其是后花园子,夜里多巡几遍,别一个人走动,几个院子全都落锁,免得有人前后乱窜。”
晚上的时候荷花一个人躺在屋里,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这里不是老家,虽说家里不止自己一个人,但却都不是自己的亲人,总归是觉得心下不安。
苗儿在外间值夜,听得屋里一直传来翻身响动,干脆抱了自己的被子进去道:“奶奶若是不嫌弃,奴婢陪奶奶一起睡吧”
“上来咱俩说话,我现在是一点儿困意都没有。”荷花往床里挪了挪,让苗儿上来,“来这儿这么长时间想家不?”
“有啥好想的,家里拿了卖奴婢的银子,应该能过去荒年了,爷和奶奶对奴婢又这么好,在哪儿还不都一样。”苗儿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语气里还是有些失落,转而问荷花道,“奶奶是不是想家了?”
“是啊,也不知道爷奶现在身体好不好,爹娘怎么样了,博宁的学业如何,栓子现在怎么样了,家里那边肯定都很冷了,我还寻思等爷回来以后,就该准备年货送回去了,咱们拾掇好了,送到大哥那边,然后他派人一起送回去。”荷花到了南边儿以后的确经常想家,尤其是在齐锦棠不在家的时候,今晚更是尤其想家,以往有家人在身边,觉得做什么事儿都有底气有冲劲儿,可是如今出了事儿却觉得很是无助,好在博荣经常会写信过来,让她能稍微缓解些思乡之情。
苗儿闻言也叹气道:“若是舅爷荐的师爷能来,今个儿的事儿,就也不用奶奶这么担心了。”
“好的师爷难找,要能力好还要人品好,咱们这地方又是个穷山沟,哪里那么容易就找到合适的人来。”荷花又是深深地叹了口气,“你说,马超明个儿能找到爷吗?若是这些人都围在外面,明个儿会不会越来越多,难不成都管吃管住的养着?”
苗儿听着外面打更的声音,对荷花道:“奶奶,太晚了,还是睡会儿吧,明天的事儿明天咱们再计较,您得养足了精神才能应对不是。”
荷花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醒了,看着外面还没大亮的天色,起身儿叫人先熬粥蒸了两搀面的卷子,连咸菜之类的一起给那些人送去,听回来报信儿的马勇说,那些人的情绪还算平稳,没有要再来闹事的打算,这才稍稍放下些心来。
荷花心事重重地刚吃完了早饭,小真进来道:“奶奶,曾夫人来拜访,奶奶要不要见?若是不相见,奴婢便找个由子推了去。”
“她来……”荷花沉吟了片刻,上次自己请客之后,来赴宴的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摆宴,也都算是各自回请了一次,之后偶尔互相送些东西,并没有再见面的接触,曾夫人在这么个时间来,想必是跟这次的事情有关的,便道,“收拾了花厅,然后把人请进来吧”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事不好


(热伤风加发烧了好几天,病的昏天暗地的,一起来就头晕目眩,各种咳嗽,几乎都以为是肺炎了,好在终于压下去了,虽然还咳嗽鼻塞,但是已经比前几天好多了,对最近的更新情况实在抱歉~)
曾夫人一见荷花出来,赶紧上前道:“齐夫人,我听说,昨个儿你家门口也被那些穷人围住了?”
荷花听她的语气似乎不太对劲,打算先看看情况再说,便不置可否地道:“怎么,曾夫人家里也……?”
“是啊,那些人不去衙门要钱,居然都围在我家门口不走,我叫家丁都给打走了,不然今天都出不来门。”曾夫人满脸的嫌弃,揉着太阳穴道,“那些穷酸害得我昨晚都没睡好,现在头还疼得厉害。”
荷花勉强地笑了笑道:“那对这件事,曾大人是怎么说的?”
“他,别提了,一夜都没见回来,男人啊,都是那么个德行。”曾夫人满脸不悦地说,转而看向荷花道,假笑了几声道,“你们小夫妻新婚燕尔的,怕是还不像我这样,怕是正腻乎的时候呢”
荷花没什么心思跟她玩笑,支应了几句又转回到昨晚的事情上问:“往年有过这样的事情吗?”
“以前可没人敢这样。”曾夫人撇撇嘴道,“听说上一任知县大人刚来的时候,也有刁民来闹事,结果都被抓起来打了板子,之后就再也没人敢闹了。”
“我听说,以前每年县里都会有人冻死?”荷花皱眉问。
“没办法,南方跟咱们那边不一样,咱们那边虽然冷,但是山上树多,只要去多砍柴就能过冬。南方这破地方人多地少,山上那点儿东西也都被那些地痞恶霸占着,穷人家也没法乱动,烧炭又烧不起,冬天难免会冻死个把人的,算不得什么大事。”曾夫人完全不在乎地摆摆手道,“也难怪,你头一回经历这样的事儿,齐大人又不在家,你心里不踏实也是难免的。不过,可不是我说什么,你家下人太少些,县里也不是没人来投奔,就收了那王家一户人家,男人瘸孩子瞎的,能有什么用处,还是得多收几房家里男丁多的才好,有事的时候就能顶上用场了,也花不了几个钱的。”
“是,曾夫人说得是,等我家大人回来,我一定跟他商议这件事。”虽然曾夫人的做法让荷花不太舒服,但是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知县家里,这样的人口的确是太少了些。只不过齐锦棠怕收进来些不三不四的人,一直对收下人不肯松口。
荷花自己总觉得家里就两个人,要那么多下人着实没什么用处,直到今个儿遇到事情,才觉得家里人手太少着实还是捉襟见肘。
曾夫人见得到了荷花的认同,越发来了劲头,拉着荷花喋喋不休,连家里如何管教小妾之类都口无遮拦的说了一大堆。
苗儿在花厅里伺候,听得嘴角直抽,趁着出去换茶水的时候,让小真等会儿赶紧找个由头进去打岔。回去添了茶水后不久,小真果然进来了,这回却不是托词而是当真有人递了帖子上门,“奶奶,王主簿的夫人递了帖子,说稍后来拜访奶奶。”
曾夫人听了这话,顿时起身儿道:“齐夫人这里果然热闹,我家十天半个月都没个客登门的,既然王夫人要来,我就先告辞了。”
荷花跟着起身儿嘴上挽留道:“曾夫人这就要走了?不如留下咱们一起说话岂不好?”
曾夫人似乎跟王夫人很不对付,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那王夫人素来都独来独往的,我还以为她不会来巴结上峰夫人,没想到还是知道往上凑的。我就不留在这儿碍事了,反正我和她从来都没话可说的,看着她那气喘吁吁的病秧子模样,就觉得着实累得慌。”到了二门的门口,又回头拉着荷花道,“我倒是没想到,齐夫人这么没架子,咱们两个能聊得这么合得来,以后要多走动才好。”
荷花勉强扯了扯嘴角,把曾夫人送走了才抬手揉了揉额角,昨晚没有睡好,今天又听了这么久的废话,这会儿头一跳一跳疼得难受,却还要强打起精神等着接待王夫人。
叫苗儿打了盆凉水,浸湿了帕子敷了敷脸,重新扑了些脂粉,二门处就已经来人通传道:“奶奶,王夫人到了。”
通传声还没落地,王夫人就已经搭着丫头的手进来了,穿着家常的衣裳,头发也是个家常的发髻,只插了两支鎏金的簪子,还有一支插得歪了,一副匆忙赶来的模样。
荷花起身儿刚想寒暄,王夫人已经抢先道:“齐夫人,齐大人还没回来吗?”
“还没,我已经打发人去找了,如今也只能在家等消息,王夫人这么急着过来,可是王大人有什么事让夫人转达?”荷花见她这么直接,就也懒得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王夫人先摇了摇头,而后又点点头,气喘吁吁地坐在了椅子上,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顺气,这才有力气道:“出大事了”
荷花听了这几个字,刚才被冷水帕子勉强压住跳痛的额角顿时又疼了起来,抬手压着跳痛的地方努力镇定地问:“出什么事了?”
“昨个儿是不是有人到你家门口闹事?”王夫人没回答荷花的问题,却反问道,“你怎么处置的?”
“我自己一个人在家也不敢开门放他们进来,只叫下人端了吃食出去,又给他们安置了住处,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荷花紧张地问。
王夫人抬手轻拍胸口道:“还好,好在你还处置得得当,不过曾大人家,把那些百姓直接打了出去,结果今天早晨有人抬了尸首到县衙去闹,说是昨晚被打死的,直指你们两个府上,说若是推官不给个公道,便要到省府去告状。”
“这……”荷花听了这话,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各种念头和可能,思忖了半晌道,“昨晚的闹事本来就很蹊跷,我家大人查过以前发救济银子的旧账,今年的日子并不算最晚,而且今年的天气也还并没有真的冷下去,按理说若不是有人鼓动,不该有那么多百姓有胆量围攻官员的府邸。再则,即便是曾夫人叫家丁把人打了出去,当时没说出事,第二天早晨抬了死人上来,谁又知道到底真是昨晚打死的,还是有什么其他的猫腻在里头。”
“是,齐夫人这话说得没错,问题就是,他们趁着齐大人不在的时候发难,更让人作难的事情是……”王夫人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道,“这件事你应该不晓得,咱们道府郭主簿大人的同窗好友,有一位祖籍是清溪县的大人,这几日他的父亲正回来祭祖,郭主簿派了人随行,若是咱们这里闹得厉害,惊扰了道府来的人,若是郭主簿觉得在同窗好友面前丢了脸面,那咱们这里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荷花听了这话,惊出了一身冷汗,张了两次嘴,最后还是没吐出个完整的句子来,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茶,沉了沉心才问:“王夫人既然急着来找我,想必是王大人有什么好办法了?”
“如今咱们也只能弃卒保帅,把曾大人推出去,更何况本来就是他家把事情办砸了的。”王夫人沉着脸色道。
荷花听了这话,沉吟了半晌在心里盘算,对于衙门里的事儿,齐锦棠回来总会跟她念叨一二,所以荷花也还算是有所了解,典史其实并无官品,但是在衙门中的职权却是不小,掌管稽检狱囚,在县丞、主簿缺任的时候,便由典史兼领其职责……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典史同其他官员不同,不是由外派来的,而是当地一些有势力的人,在百姓中被称为衙门里的四爷。
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荷花才对王夫人的话有些持怀疑态度,曾典史在当地是跟那些地痞混混关系密切的人,那么除非是他们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否则这次事件的背后主导就不可能如自己先前所想的一样,是当地的地痞……她略有些怀疑地看了看刘夫人,口中却不敢随便应承什么,怕因为齐锦棠不在,自己被某些人当枪使。
“我家大人如今不在,我对这些也着实不懂,还是应该等我家大人回来再跟刘大人讨论定夺才是正理。”荷花谨慎地答道。
王夫人似乎一直以为荷花会答应自己的建议,没想到她还是这样保守的回答,便又在自己的建议上加码道:“齐夫人,你来清溪县的时间还不长,可能没听说过百姓里流传的一个顺口溜,说得就是咱们县的曾典史,那个顺口溜是这样说得:一命之荣称得,二片板子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下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官靠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曾典史在县里可是……”
荷花不等她的话说完,就轻轻地叹了口气道:“王夫人,虽说因为你身子不好,咱们两个走动得并不算多,但也算一直礼尚往来,你又何苦来说这些不尽不实的话来唬我年轻不知事。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有什么事,都等我家大人回来再说,苗儿,送客”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外的惊喜


(因为身体问题,小无过几天要从东北回天津去看病,最近因为要养病和准备回天津,所以更新有些不太稳定,希望大家原谅,小无会尽力的。)
把王夫人送走之后,荷花头疼地坐在屋里,又开始担心自己刚才的话会不会说得有些过了,寻思了片刻起身道:“苗儿,让人去刘大人府上送拜帖,我随后就去。”然后又吩咐道,“给马勇送信去,让他一定看好昨天来的那些人,中午不要忘记去送饭,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有可乘之机。”
回房后换了衣裳,便传了轿子朝刘家去了,整个县城并不算大,一般官员的府邸也都是在县衙附近,只有刘家离着县衙很远,在县城的边缘处,背靠一片竹林,虽然的确清幽静雅,但是着实有些僻静,坐了好久的轿子才到了刘家的门口。
门口有个仆妇在候着,行礼后引着荷花朝后面过去。
刘家的宅子比城里一般的宅子显得更加宽敞,荷花虽然心里着急却也下意识地留意了几眼,那仆妇很会察言观色地说:“这宅子的原主是北方人,自己买地盖的宅子,后来因为年老归乡,才将这宅子卖给我家老爷。”
“原来是这样。”荷花应了一句,抬头就看见刘夫人在二门的门口等着自己,快步上前道,“刘夫人,真是抱歉,这么冒昧的上门。”
“齐夫人一定是为了这次的命案来的吧?”刘夫人迎上前,拉着荷花的手进门道,“咱们进屋说话。”
“是,我昨天就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简单,我家大人还没回来,我自己一个人也没了主意,想来找刘夫人讨个主意。”荷花没有提曾夫人和王夫人说过的话,想先试探一下刘夫人的态度。
“我家大人今个儿一早得到消息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我让下人出去打听了几次,却也还是没什么有用的消息。”刘夫人摇摇头道,“虽说咱们心里都明白这次的事儿一定是有人背后主使的,但是我一直想不通的是,镇上的混混们明明是跟曾大人关系好的,如果是他们在背后撺掇的,实在有些说不通。”
荷花听刘夫人这么说,发现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