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田喜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田喜地-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还算是满意,只是对老二家的这种举动觉得十分不解,转着心思猜他们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图谋。
老四忽然开口道:“我寻思着还是均分成五份,然后我的那份跟爹娘的先一起种,其他三份给三个哥哥家。”
李氏赶紧道:“老四你懂什么,你二哥既然说这么分,肯定有他自个儿的道理,娘都同意了咋就你事儿多?”
“就是,老四你如今还没娶媳妇,很多居家过日子的事儿你都不懂,这样分其实挺好,那十亩薄田需要干的活多,你二哥家里人多好拾掇,而且种些个糜子、番薯这些个不挑地的贱物,产得多也免得他家人多不够吃。”刘氏也忙跟李氏配合着搭腔道。
方氏只是抱着荷花安静地坐着,对什么都不发表意见。
“老大和老二家里家伙什儿都齐全,开春儿再给老三家添一套,牲口家里只有一头牛,先各家合用着,以后你们自个儿有钱再添置。”杨氏朝两个媳妇脸上扫了一眼,最后一锤定音道:“咱家本来就是这么个一穷二白的样子,拢共这么多东西这也就算是分得差不多了,以后各家都少生事端,安分地过日子,逢年过节的回来聚聚就是了。”
祝永鑫见杨氏一脸的落寞神色,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喊了声娘,跪在杨氏身前把头深埋在双手之间,肩头压抑地耸动着。
自从初一把分家的事儿商议已定,方氏的心情就好了起来,里里外外地干活似乎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对刘氏时不时的挤兑也毫不在意,左右再熬几日就彻底解脱了。家里的孩子感受着方氏的喜悦,也都一扫先前的小心翼翼,都变得欢实起来。
大年初十这天全家吃饭的时候,李氏忽然道:“娘,博凯和博荣就要去参加童生试,我娘家兄弟在城里认识府衙的一个师爷,说若是拿钱去疏通疏通,以两个孩子的学识肯定能上榜。”
刘氏听了这话立刻警觉地说:“二月才去童生试,现在说这干啥,等分了家你爱咋疏通咋疏通去。”
“芍药娘,你这话说得可是不应该,若是博凯和博荣有出息,到时候得好处的是咱全家人,家里一下出了两个秀才,还都是这般年纪,以后前途无量,到那时候不管是老四说媳妇还是梅子找人家,那都不用咱自家费心,人家都得倒贴着上门。”李氏说着朝芍药看看,露出丝意味不明的笑容说,“你折腾了那么久给芍药裹了小脚,不就是想让她以后嫁入大户人家,你以为咱们这样土里刨食儿人家的闺女,能光凭着脚小就能飞上枝头啊?还不是得靠家里的兄弟争气。”
刘氏闻言沉着脸不吭声,但是心里却不得不承认,李氏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如果现在从家里拿钱去活动关系,那就等于自家要少分到不少的钱,所以让她开口赞同她是绝对说不出来的,只好低头使劲儿扒饭,连自己天天说胃口不好吃不下去的借口都忘了。
李氏见她不再说话,就又把目光投向方氏,笑着问:“博荣娘,你觉得咋样?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方氏不动声色,夹了一筷子菜道:“我家博荣年纪还小,就算今年考不取,过三年再考也就是了,如今家里条件不好,哪里有钱给他去疏通关系。命中注定该中的终归会中,没那个命就回家跟着他爹干活。”
荷花看得分明,李氏听了这话之后面上露出失望的表情,而且眼中闪过一丝近似怨恨的不满,想来也是,博凯今年已经十八,三年前参加童生试未考取,回来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来给说亲,但是李氏一直较着这个劲儿,不肯给儿子定亲,要他今年考上再说,所以这回她要求儿子一定要考上,才会想到花钱走门路的做法,本想拉着方氏一起,没想到却是被一口拒绝,心里自然觉得别扭。
杨氏起身又添了一碗饭然后问:“得花多少钱?”
李氏闻言眼睛一亮,赶紧挂起笑容道:“娘,跟我兄弟一起做生意的那人与那师爷相熟,说若是旁人得使进去四五十两以银子,若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咱家只要拿二十两就够了。”
听了这话,刘氏嗷地一声差点儿没跳起来,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去就嚷道:“二十两,把咱家几间房都卖了有没有二十两?我嫁过来这么多年都没钱起房子,你倒是大方,拿二十两去疏通关系。十里八乡的后生还不都是凭着本事去考,考得取是祖上积德自个儿命好,考不取那也只能说是命里注定的。”
杨氏也垂眸道:“咱家开春儿要给老三家起房子得花钱,各家添家伙什儿也得花钱,七算八算的,哪里还剩得下什么。
李氏见婆婆这样说,知道自个儿这钱是讨不到的,撂筷说自己吃饱了,起身拉着男人和儿子离开,随即屋外就传出来李氏训博凯的声音:“要不是你三年前不争气,你娘我用得着现在这么费心巴力地给你疏通,你这回要是还考不中,你干脆就直接投江去算了,也用不着回来惹我生气……”

第二十七章 二月二龙抬头

方氏嘴上说什么儿子年纪小不着急,考上考不上都是命之类的话,但是离着县试时间越近,她心里就越来越紧张和担心,每日里做事也魂不守舍,自己告诫家里的孩子都不许去打扰博荣,可又总忍不住在西屋门口探头探脑,一下子问热不热冷不冷,一下子问渴不渴饿不饿,搞得全家的气氛都紧张兮兮起来。
荷花偶尔劝慰几句,但是见方氏前一刻刚点头应了,后一刻又抛诸脑后,便也着实无奈,只能在心里祈祷让博荣不要被影响,好好地发挥实力才好。
如今出了正月十五,齐锦棠又开始每日教荷花识字,他年纪也不大,对荷花这种飞快的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并没有起什么疑心,甚至还有些隐隐觉得是自己教得不错。
这天在江边,荷花先是把头一天学的字默写了一遍,见齐锦棠低头认真地检查,忍不住问道:“锦棠哥,这童生试到底是咋回事?”她对这个问题一直没闹明白,不想去打扰博荣,祝永鑫和方氏自个儿也说不清楚,就只好找齐锦棠解答疑问。
“童生试就是童生考取秀才,一共要考三次,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齐锦棠检查过荷花写的字没有错漏,才细细地给她解释道,“二月考的是第一次,叫做县试,是知县大人主持的。这次过了的话,四月份就可以去参加知府大人主持的府试。最后就是院试,若是三场都过了,就能被送入县学或者府学去读书,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秀才。”
荷花听得直吐舌头,好么,古代考个秀才居然这么复杂,难怪方氏那么紧张兮兮的,可真是比自己当初高考麻烦多了,听意思怕是要考个半年才能了事,若是博荣以后真的出息,再去乡试或是会试,那方氏估计就可以直接晕倒了事。
“荷花对这个感兴趣?可惜没有女秀才呢!”齐锦棠抛着手里的小石头扭头问道。
荷花抬脚把身前写的那些字都抹掉,笑着说:“我听过大哥背文章,一点都不好玩,我才不考呢!”
“那你咋这么喜欢识字?”齐锦棠纳闷地问,“识字不就是为了看书?”
“书也分好多种啊,那些游记、农书、话本故事,都比你们念的之乎者也可好玩多了。”荷花说罢又忙补充了一句,“我是都没看过,不过上回进城听到别人说的,好像都很好玩的样子。”
“游记和话本子是好玩。”齐锦棠笑着说,“不过那农书是什么?”
“……”荷花一愣,有些心虚地想,这里不会没有人写过农书吧,不过还是弱弱地说,“我哥说书里什么都有,经史子集还有世间万物,我还以为也有讲怎么种地的书呢!”
齐锦棠闻言也有些拿不准,抬手摸摸鼻尖道:“种地什么的大多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特意去写什么书,不过我爹书房里的书很多,等我回去看看有没有在告诉你。”
荷花见他这般样子觉得很是可爱,这小子虽然有些唠叨和好为人师,但却是个谦虚上进的,而且对自己这个外表五岁的孩子也坦诚平等地对待,而不会随口敷衍了事,所以也笑着点点头道:“好,你记得帮我看。”
齐锦棠的教学一直都没按着什么开蒙读物来,而是随性随机的,有时候是荷花感兴趣的什么东西,有时候是他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词,有时候就是说起什么就教什么,今个儿既说起了农书,就教了许多庄稼的名字,他先一一地写在地上,然后看着荷花很认真地一笔一划跟着学,忍不住问:“荷花很喜欢种地?”
荷花头也不抬地说:“种地很好啊,多打粮食就不用饿肚子,多的还能卖钱。”
齐锦棠闻言没有说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他每次都会带些吃的过来,有时候是几块精致的点心,有时候是两个还热乎的鸡蛋,甚至有一回,还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两个猪肉馅儿饼来。然后说自个儿最近容易饿,所以带些吃得出来,自然也都是分给荷花一半。
荷花开始并未疑心,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齐锦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间加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后来慢慢发现,他每次都是看着自己吃完,然后找各种借口再哄着自己多吃点儿。于是在五六天之后,迟钝如荷花这样的,也忍不住问道:“锦棠哥,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家吃不饱饭?”
齐锦棠闻言脸上一红,拿着干豆腐卷的手也是顿住,稍微有些扭捏地说:“你上回不是说,多打粮食就能吃饱饭,我还以为你家……”
“我家现在是挺穷,不过日子很快就会越过越好的!”荷花站起身看着远处的土地和山林,唇角微微翘起,水汪汪地大眼睛里满是希冀,如今没了那些亲戚的牵绊,只要自家心往一处聚,劲儿往一处使,好日子那就是指日可待的。
分家后的日子平静而过得飞快,一不留神就已经进了二月,村儿里的孩子们在外头玩闹着,嘴里还唱着:“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二月二龙抬头的这日,天还黑着的时候,祝永鑫和方氏摸黑起身儿,挑着灯笼出去挑水,回家后将水倒入水缸,才点燃屋里的油灯,招呼孩子们起来穿衣裳,拿了杆子去敲打房梁,取了灶灰绕着屋子撒了,这才全家到老祝头院里祭祖,然后拎着分到的猪头肉回家。
方氏做饭,茉莉在灶间打下手,荷花在炕上看着已经快四个月的栓子,他如今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只不过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栓子乖,叫姐姐,姐姐……”荷花锲而不舍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姐姐两个字,虽说小孩子说话不会这么早,但是说得多了印象自然会深刻,说不定以后说的头一句话就是姐姐。
栓子自然不会知道荷花是什么心思,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一个五颜六色的沙包上头,不住地挪动着自个儿小小又不太听使唤的身子,努力地靠近沙包。
就在他马上要抓到沙包的时候,荷花十分不厚道地伸手一把抢走,一边晃着沙包一边继续引诱道:“栓子叫姐姐,叫姐姐就给你。”不过见栓子似乎委屈得不行,小脸儿皱成一团,眼瞧着就要放声大哭,她只好很没坚持地把沙包塞进栓子的手里,赶紧哄得他又嘎嘎地笑起。
不知是因为分家了心里敞亮,还是因为博荣二月初三就要动身去城里参加县试,方氏破天荒地大方了一回,在灶间忙得喜气洋洋。杂粮面里面掺了几把白面,擀了面条又烙了春饼,芽菜炒肉、葱爆鸡蛋、拆了过年剩下的半只熏鸡,又把葱细细地切丝,猪头肉切片装盘,最后盛了自家做的面酱,端上来放了满登登的一桌子。
红的肉、绿的葱、焦黄的鸡蛋,半透明的芽菜,抹上香甜的面酱,用薄软的春饼一卷,一口咬下去,各种滋味混在一起,让人恨不得连自己的手指头都吃进去,孩子们全都吃得眉开眼笑。
方氏抬手给博荣夹了一块猪头肉道:“多吃点儿,明个儿就要出门去城里,也不知到那边吃住得如何。”
“娘,用不着担心,我们五个具连环保的一起去,其中一人的二叔在城里开店,说已经给我们安排了住处,到时候只许交些银钱,就有人每日添茶送水、烧菜做饭。”博荣也抬手给方氏夹了两筷子菜,安慰她道,“再说这次去不过只是县试,听先生说,写出来的文章只要字句工整通顺,就绝对没有问题,所以我应该只需去三五日就会回来了。”
“你们念书的事儿娘也不懂,你自个儿心里有数就好。”方氏吃过饭就开始给博荣打包行李,捡了没有布丁的衣裳装了两身儿,怕万一有个意外能够替换,在行李里塞了一吊钱,又给他荷包里塞了几十文预防着零花。
文房四宝什么的方氏不敢乱动,催促着博荣早早地收拾起来,又不住地嘱咐道:“进场之前把各种东西都检查清楚,万万不要落下什么,银钱什么的都放好,莫要丢了……”
方氏里外忙乎到处唠叨,最后终于站定在博荣的身前,看着已经快跟自己一般高的大儿子,她伸手摸摸儿子的脸颊道:“你大娘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博凯在城里找了人通关系,咱家拿不出那么些个钱,你爹这几夜翻来覆去睡不好,你莫要怨爹娘没本事帮不到你。”
“娘,你这是啥话,就算咱家有那个钱,也不该花在这上头。”博荣并不当一回事,“再说考成什么样都是凭自个儿的本事,就算这回砸锅卖铁拿出了钱,难道以后还次次都求人不成?”

第二十八章 自作自受【一千二加更】

小无从下午开始是强推榜的推荐,所以这几日会加更很多哦~月底了,领着荷花跟大家求粉红……下月一号上架,也要求小粉哦……
***》《***分割线***》《***
二月初四一大早把博荣送走之后,方氏就在屋里坐立不安,做什么都做得乱七八糟,干脆丢开手让茉莉去收拾,自己坐在炕上看荷花哄着栓子玩儿。
太阳升得一人多高的时候,门外似乎有什么动静,茉莉探头进屋嚷道:“娘,姥娘和二舅来了。”
方氏闻言一愣,荷花就已经溜下炕跑了出去,片刻后又被她姥娘抱回屋来,“外衣都不穿就出去,看冻病了让你娘着急。”
“娘,你咋来了,也没提前给个信儿。”方氏看见娘家妈,这才觉得是真实的,也赶紧起身下炕,“快把荷花搁下,这丫头瞧着瘦小,最近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