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一个连董卓都奈何不得的巨无霸。敢于逼杀前任荆州刺史的江东土豪孙坚,却在这个巨无霸的面前甘拜下风。
    面对袁术这个雄踞南阳、北窥雒阳的巨无霸,刘表一介士人,堪称光杆一个,凭什么去南阳上任,夺回那些原本属于荆州刺史的权柄?
    刘表心里也知道,自己若是傻乎乎的一头撞进南阳。被袁术给发现了,多半就会马上被袁术派人给软禁起来。这种事情,袁术可是有先例的。
    所以,在接下了荆州刺史的任命以后,刘表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三天以后,刘表在送出了若干封书信后。又前往一处民居拜会过一个朋友,便收拾行装,只带着十余名强悍的侍卫,将队伍分成三队,踏上了前往荆州的冒险之旅。
    想要前往荆州治所,刘表首先要面对的,便是如何通过袁术的地盘。
    袁术与刘表有交情,但只是一面之缘。如今刘表既然接受了董卓的官职任命,袁术必然会将刘表天然的视作敌对一方。而且。袁术盘踞南阳,小日子过得正滋润呢,突然头上多出一个荆州刺史来,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上司,那也不会舒服。
    所以,刘表想要光明正大的通过袁术的地盘,可能性比袁术突然病死还要小。
    好在光明正大的过不去,并不意味着隐姓埋名会过不去。以袁术对南阳的控制力。不足以达到这种指如臂使的程度。只不过,想要匿名通过。就必须尽量的避免发出动静,身边的随行人员就必须要尽量的少。
    如此一来,道路上的安全问题就出现了。
    天下纷乱,正是盗贼横行之时。外加上各地又有黄巾军的存在,让大汉的不少地方变得危机四伏。单个的行人,面对旅途的种种艰险。很难避免路上的意外。十人以下的旅者队伍,在路上也需要冒着相当大的遇贼危险。如果没有黄忠,刘表是不敢采用悄悄的潜行,以通过南阳地界的。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身高八尺有余,勇武过人,箭术通神。他是刘表几年前响应故大将军何进的辟除,前往雒阳,路经东郡时,在一处黄氏豪强那里招揽到的大高手。虽然黄忠此人深沉内敛,等闲不与人交手,但作为在天下英杰辈出的北军中厮混过的刘表来说,他肯定看得出黄忠的实力到底如何。
    这些年里,虽然刘表自身的官位不曾有多少增长,却帮助身边不少人都谋了一个职位。黄忠在刘表身边充任亲随,刘表自然不会亏待他。虽说只是一个虚职,并不领兵,但黄忠确确实实已经是大汉北军里的秩六百石军侯,俸禄丝毫不打折扣。
    作为白身起家的黄忠,对刘表给予的待遇极为感激,在刘表面前持礼甚恭。如今刘表需要用到黄忠,他当然是兢兢业业,全力效犬马之劳。
    在通过南阳的路上,刘表一行五人,曾经三次遇贼,每一次贼人数目都在数十人左右。然而,这些不长眼的贼人,没有一个能够靠近刘表五步以内。通常在十步的距离上,便是贼人们命丧黄泉之时。
    除了黄忠以外,刘表还带上了自家一个武技最好的侄儿。他的侄儿名叫刘磐,自幼不喜经书,只好习武,武技虽然不如黄忠那等大汉罕有的“万人敌”,却也达到了“千人破”的平均水准。有这样两位堪称猛将的亲将贴身保护,哪怕道路险阻颇多,刘表依然走的极为顺利。
    通过了南阳,来到南郡最靠近南阳的襄阳城,刘表立刻亮出自己荆州刺史的印信,凭借他身为“八顾”的声名,顺利震住襄阳县令。
    随后,刘表夺取了原本县令的权柄,收其县兵,将县令架空,遂以刘磐、黄忠二人为将领,开始组建一支可以被刘表直接掌控的荆州州师。(未完待续。。)
    ps:  ps:1关于壶寿,见于《三国志。袁绍传》: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
    不过,壶寿之事发生的时间当在193年以后,本文将时间提前一点,当无大碍。



第55节 荆北新安定
    襄阳是南郡的大县,人口众多,财赋充足,让刘表在短时间之内,便能组建起一支两千人的州师。同时,襄阳城里的实力派大族蔡氏,也在刘表的诚意邀请下,表示愿意支持他夺回荆州刺史的权柄。
    但是,面对北边拥众数万的庞然大物袁术,这点儿人马,自是完全不够用。侄儿刘磐为此极为着急,屡次向刘表问计,却被刘表笑而不答。倒是黄忠对此毫无异议,专心整顿兵马,调教弓弩手,其沉稳镇定之处,颇有大将之才。
    黄忠跟在刘表身边数年,当然知道刘表绝对不是一个胆子很大,喜欢冒险的人。在趋利避害,明哲保身上,刘表倒是很有几分眼色。既然在如今的状态下,刘表都能够安之若素,那便充分说明,他必然对目前的困境有所准备。
    果然,只是耐心的多等待了几天,好消息就传来了。
    刘表在单身离开雒阳赴任之前,曾经拜访过一个朋友。此人便是江夏郡安陆名门黄氏之后,原本在朝廷里担任秩比四百石“执戟侍郎”的黄祖。
    黄祖是前代名臣黄香之后。黄香为东汉时期的文化名人,史籍记载他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他是“二十四孝”中“黄香温席”故事的主角。后世的《三字经》里。也有“香九龄 能温席”的说法。
    黄祖此时年过三旬,在朝廷官场上并不得志,早有回家当他的土霸王的念头。刘表与黄祖的关系本来并不算太亲密,也只是泛泛之交。但在得到荆州刺史的任命以后,刘表很快找上黄祖,与他深谈了一番。
    在朝廷众多的官吏里,黄祖固然只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可托了他先祖黄香的福,黄氏在江夏豪强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此时的黄祖,正值壮年。也算是一个可用之材。他自幼好武。学经书不成,武技却在京城的诸执戟郎里,号称第一。
    刘表靠着运气当上荆州刺史,不过目前还处于空头司令的阶段。手中乏人。而黄祖一族在荆州却算是一流大族。自身也是个合格的将才。自然被薄有交情的刘表一眼看上了。
    面对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刘表,亲自上门很有诚意的辟除,早就对现状不满的黄祖毫不犹豫。一口便答应下来。随后,黄祖立刻辞去执戟郎的职位,返回荆州家乡,为刘表给出的官位而积极的招兵买马,以便帮助刘表,让他可以立足江南。
    就在刘表不得不走小路,悄悄潜伏通过南阳的时候,黄祖却大摇大摆的带着仆役二十余人,通过南阳郡的大路,返回了江夏安陆。凭借着江夏黄氏的声名,沿途中,黄祖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刁难,甚至还有闲心前往后将军府拜访袁术。
    只是袁术当时没兴趣见他,黄祖这才算是罢了与袁术暗通的心思。要不然,黄祖并不介意将刘表卖一个好价钱。反正他与刘表的关系也就是一般般,不用担心什么“卖友求荣”的说法。
    回到家乡,黄祖立刻动员了自己手头能使唤得了的人力,又拉拢宗族好友,组织了一支不下三千人的私兵。等到刘表在襄阳正式竖起荆州刺史的大旗,黄祖立刻带兵前往襄阳,与刘表军会合,并顺便经过与江夏黄氏世代交好的南郡中庐蒯氏的庄园,劝说蒯氏一族也支持刘表。
    蒯氏一族,据说出自秦末汉初年间的蒯通。蒯通原名蒯彻,因为避武皇帝刘彻的讳,后来在历史上改名。他的能力,当可以算是那时世间第一等的纵横家,谋略不下于汉帝刘邦手下的郦食其。只是所属主公非人,蒯通这才没能功成名就。
    有着这等精于谋略的先祖,蒯氏一族的子弟,也多以谋士为自身发展的方向。目前的蒯氏主事者蒯良,为南郡名士,向来谨慎自守,但如果设谋,无有不中。其弟蒯越,进取之心更强,以智略闻名于世间,曾经被故大将军何进慕名,辟除为幕府的东曹掾,和当时雒阳城里的风云人物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都有些交情。
    后来,蒯越所出的计谋不为何进采纳,因此心生不满,在何进死前数月,便想法子外出为县令。等到何进一死,京师大乱,蒯越凭借着提前离开雒阳,躲过了接下来的乱事,其“善谋”的名声,便越发高涨起来。
    说起来,蒯越与刘表也是旧时相识,两人也做过短暂的同僚。不过,蒯越属于纵横家,而刘表却是正宗的儒士,两人所学不同,可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两人间的关系,属于那种不冷不热的点头交。
    刘表的到来,曾经让蒯越有所心动,却也仅限于心动。对刘表的书信邀约,蒯越回信婉拒了。但是黄祖的来访,却让蒯越的兄长蒯良,真正感受到刘表的诚意。
    这份诚意还不足以打动蒯良、蒯越,不过已经让两人将加入刘表麾下之事,纳入思考范围。但是,当黄祖离开后半个月,刘表亲自带着黄祖和襄阳大族首领蔡瑁,来到中庐登门拜访的时候,就连蒯良也无法再拒绝刘表的辟除了。不为别的,只因为刘表给出的条件确实极为诱人。只要同意加入刘表的阵营,蒯氏一族日后必然能有巨大的收益。
    蒯氏两兄弟都是极为高明的谋士。不过,兄长蒯良擅长阳谋,兄弟蒯越却精通阴谋。在蒯氏兄弟的策划操作下,刘表平生第一次杀伐果断了一把。他以荆州刺史的身份,邀请当时遍布荆州诸郡的宗贼首领,前来襄阳城聚会,讨论如何治理荆州,划分各自的治理范围。
    所谓“宗贼”,是当时的一种民间军事组织,又称“宗部”、“宗伍”。他们是以宗族、乡里关系而组成的武装集团。因为其有时会劫掠郡县,所以称之为“宗贼”。汉末三国时期,这种“宗部”组织,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两广、东南亚都有分布。
    刘表之名,向来是以德行卓越,劝人向善而被传扬的。既然他写信保证,说是要与各位地方上的豪杰,共享荆州治理的权柄,整个荆州的士人和豪强,就没有多少会不相信的。更何况,为刘表送信的人,都是黄氏、蔡氏、蒯氏这等荆州知名的郡望大族的族人,单凭这些大族的实力,就足以压制住大部分宗贼的蠢蠢欲动,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坐下来与刘表谈条件。
    被刘表的书信骗到襄阳的宗贼首领,一共有五十二家。这些人带到襄阳城外的总兵力,达到两万余人,远远超过了刘表的直属兵力。可是,就在宗贼首领们认为,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兵力,反客为主,压制住刘表,将刘表当成一个傀儡的时候,刘表一方的势力悍然发动!
    那一战,五十二名宗贼首领,还有他们的亲兵数百,被刘磐和黄忠带领五百精兵,团团围困在宴席上。
    面对如此无耻的陷阱,宗贼首领们必须要全力挣扎。于是,在武力最强的三名“千人破”武士的率领下,宗贼们向着人数相当的敌人,发动了全力的反扑。
    刘表的实力有限,只要有人能够顺利突围出去,把消息传到城外,宗贼们就能将聚集在襄阳城附近的数万民兵发动起来,进行反扑。到了那时候,即使刘表有黄祖、蔡瑁、蒯越等支援的数千士卒,最好的结果,也就能守住襄阳城池。而刘表事后还想在荆州混下去,就必须乖乖的接受大伙儿给出的条件。
    但是,如铁一般的事实,教训了宗贼们。只要有黄忠在,只要黄忠手上的五石弓在,谁也别想逃出去。
    刘磐手持长刀,冲锋在前,所向披靡。但是,他却不是此战中战功最耀眼的一个。宗贼中的勇士,若是在反击中表现的太突出,往往就会被一支突如其来的长箭,一击射杀。即使后来宗贼们有了教训,开始小心防备黄忠的箭,黄忠每次开弓,也总是能够带走一条敌人的性命。
    宗贼首领中,武力最强的三名“千人敌”,成为了第一批被黄忠射杀的目标。在没有甲胄护体,没有大盾掩护的情形下,没有人能够挡得住黄忠的一箭!
    此战结束以后,宗贼一方被杀四百六十余人,刘表一方却只是损失二十三人罢了。其中,光是黄忠一个人,便一手射杀宗贼中的勇士六十七人。从此,在刘表军中,黄忠“箭神”的称号开始不胫而走,成为刘表手下最有名的猛将。而刘表也根据此战中黄忠的功绩,将黄忠任命为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依靠蒯越的计策,黄忠、刘磐的勇武除去宗贼首领以后,刘表的发展极为迅速。他将宗贼们的部曲分化、改编、吸收,成功的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拥兵三万余人,实际控制住南郡、江夏二郡的实力派诸侯。
    在扩张自己势力的同时,刘表又根据蒯良的建议,向朝廷上表,改荆州的治所为襄阳,并推举后将军袁术为南阳太守,以缓和与袁术的紧张关系。
    当然,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荆南四郡,刘表暂时还无力顾及,只得留待以后再收服。但汉时的荆州,精华尽在长江北岸。荆南四郡虽然看似面积庞大,一郡甚至可抵得过中原的一个州,其实人口稀少,又多是山越、武陵蛮等异族,实际的价值并不高。(未完待续。。)



第56节 董卓大起兵
    占据了南郡和江夏之后,凭借这两郡的资源组建新军,刘表已经有一定的实力,略微抵挡一下南阳的袁术了。
    刘表的突然崛起,自然会让袁术感觉很不爽。不过,袁术此时,正忙着让孙坚带兵进攻董卓,攻克雒阳,好在声势上压倒兄长袁绍,以吸引其他袁氏成员的支持,成为袁氏家族的掌控者。
    所以,就在刘表努力巩固荆州的根基,为此特意迎娶了蔡瑁的二姐为正室的时候,“江东猛虎”孙坚带着本部兵马,作为袁术的先锋军,向着司隶出动了。
    孙坚之所以甘愿受袁术的驱使,其实是很不得已的。
    由于脾气刚烈,孙坚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向来不佳。他之所以逼杀前任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便是由于原来担任长沙太守与二人共事时,所留下的宿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