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神农本草经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6-神农本草经读-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功,每于真武汤,近效白术汤,辄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读书死于句下过也。又病家每遇方 
中有生姜,则曰素有血疾,或曰曾患眼赤及喉痹等症,不敢轻服。是亦自置死地也,又何怨 
哉? 

卷之三中品
葱白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 
陈修园曰∶葱白辛平发汗。太阳为寒水之经,寒伤于表则发热恶寒,得葱白之发汗而解 
矣。风为阳邪,多伤于上;风胜则面目浮肿,得葱白之发汗而消矣;此犹人所易知也。至于 
仲景通脉四逆汤,面赤者加葱,非取其引阳气以归根乎?白通汤以之命名者,非取其叶下之 
白 
,领姜、附以入肾宫,急救自利无脉,命在顷刻乎?二方皆回阳之神剂,回阳先在固脱。仲 
师岂反用发汗之品?学人不参透此理,总属误人之庸医。 

卷之三中品
当归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中绝子,诸 
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 
(参各家说) 当归气温,禀木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其主咳逆上气者, 
心主血、肝存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而刑金;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肝为 
风,心为火,风火为阳,阳盛则为但热不寒之温疟;而肺受风火之邪,肺气怯不能为皮毛之 
主,故寒热洗洗在皮肤之中;当归能令肝血足而风定,心血足而火息,则皮肤中之寒热可除 
也。 
心火 
,血足则心火息矣。金疮无不失血,血长则金疮瘳矣。“煮汁饮之”四字,则言先圣大费苦 
心,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当归煮汁,滋中焦之汁,与地黄作汤同义。可 
知时传炒燥土炒,反涸其自然之汁,大失经旨。 

卷之三中品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陈修园曰∶芎 气温,禀春气而入肝;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风为阳邪,而伤于上 
,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颠顶而为病,芎 辛温而散邪,所以主之。血少不能热肤,故 
生寒而为痹;血少不能养筋,故筋结而为挛,筋纵而为缓,筋缩而为急;芎 辛温而活血, 
所以主之。治金疮者,以金疮从皮肤以伤肌肉。芎 禀阳明金气,能从肌肉而达皮肤也。妇 
人以血为主,血闭不通,则不生育;芎 辛温,通经而又能补血,所以治血闭无子也。 

卷之三中品
淫羊藿
内容:气味辛、寒,无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羊脂拌炒。) 
陈修园曰∶淫羊藿气寒,禀天冬水之气而入肾;味辛无毒,得地之金味而入肺;金水二 
脏之药,细味经文,俱以补水脏为主。阴者,宗筋也;宗筋属于肝木,木遇烈日而痿;一得 
气寒之羊藿,即如得甘露而挺矣。绝伤者,络脉绝而不续也。《金匮》有云∶络脉者,阴精 
阳气所往来也。羊藿气寒味辛,具水天之气环转营运而能续之也。茎主茎也,火郁于中则痛 
,热者清之以寒,郁者散之以辛,所以主茎中痛也。小便主于膀胱,必假三焦之气化而出, 
三焦之火盛则孤阳不化而为溺短。溺闭之证,一得羊藿之气寒味辛,金水相函,阴阳濡布, 
阳得阴而化,则小便利矣。肺主气,肾藏志。孟夫子云∶“夫志,气之帅也”。润肺之功归 
于补肾,其益气力强志之训,即可于孟夫子善养刚大之训悟之也。第此理难与时医道耳! 
叶天士云∶淫羊藿浸酒治偏风不遂,水涸腰痛。 

卷之三中品
荆芥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破结聚气,下淤血,除湿疸。 
【参】 荆芥气温,禀木气而入肝胆。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气胜于味,以气为主 
,故所主皆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之症。寒热往来,鼠 瘰 、生疮等症, 
乃少阳之为病也;荆芥辛温以发相火之郁,则病愈矣。饮食入胃,散 
精于肝,肝不散精,则气滞而为积聚;肝藏主血,血随气而营运;肝气一滞,则血亦滞而为 
淤,乃厥阴之为病也。荆芥辛温以达肝木之气,则病愈矣。其除湿疸者,以疸成于湿;荆芥 
温而兼辛,辛入肺而调水道,水道通则湿疸除矣。今人炒黑,则变为燥气而不能达,失其辛 
味而不能发,且谓为产后常用之品,昧甚! 

卷之三中品
麻黄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 
寒热,破症坚积聚。(去节根。) 
陈修园曰∶麻黄气温,禀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肝主疏泄, 
故为 
发汗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症。太阳证中风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系宜麻黄以 
发汗。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热甚无汗、头痛,亦宜麻黄以发汗。咳逆上气,为手太阴之寒 
证;发热恶寒,为足太阳之表证;亦宜麻黄以发汗。即症坚积聚为内病,亦系阴寒之气,凝 
聚于阴分之中,日积月累而渐成;得麻黄之发汗,从阴出阳,则症坚积聚自散。凡此皆发汗 
之功也。 
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卷之三中品
葛根
内容: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卷之三中品
葛谷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下痢十岁以上。 
叶天士曰∶葛根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辛无毒,得地金土之味, 
入足 
阳明燥金胃。其主消渴者,辛甘以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热者,气平为秋气 
,秋气能解大热也。脾有湿热,则壅而呕吐,葛根味甘,升发胃阳,胃阳鼓动,则湿热下行 
而呕吐止矣。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阴者从阳者也, 
人 
味 
;平者,金之和气;所以解诸毒也。 
张隐庵曰∶元人张元素谓∶“葛根为阳明仙药,若太阳初病用之,反引邪入阳明等论, 
皆臆 
方,有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几几;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若阳明本 
病,只有白虎承气诸汤,并无葛根汤证,况葛根主宣通经脉之正气以散邪,岂反引邪内入耶! 
前 
人学不明经,屡为异说,李时珍一概收录,不加辨正,学人看本草发明,当 
合经论参究,庶不为前人所误。 

卷之三中品
黄芩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陈修园曰∶黄芩与黄连、黄柏皆气寒味苦而色黄,主治大略相似。大抵气寒皆能除热, 
味苦皆能燥湿,色黄者皆属于土,黄而明亮者则属于金,金借土之色以为色,故五金以黄金 
为贵也。但黄芩中空似肠胃,肠为手阳明,胃为足阳明。其主诸热者,指肠胃诸热病而言也。 
黄胆为大肠经中之郁热; 
肠泄痢者,为大肠腑中之郁热。逐水者,逐肠中之水。下血闭者, 
攻肠中之蓄血。恶疮疽蚀火疡者,为肌肉之热毒;阳明主肌肉,泻阳明之火即所以解毒也。 
《本经》之言主治如此,仲景于少阳经用之∶于心下悸易茯苓,于腹痛易芍药,又于《本经 
》言外别有会悟也。 

卷之三中品
元参
内容:气味苦、微寒,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陈修园曰∶元参所以治腹中诸疾者,以其启肾气上交于肺,得水天一气,上下环转之妙 
用也 
张隐庵注解甚妙,详于丹参注中。其云主产乳余疾者,以产后脱血则阴衰,而火无所制。 
治 
之以寒凉既恐伤中,加之以峻补又恐拒隔,惟元参清而带微补,故为产后要药。令人目明者 
,黑水神光属肾,自能明目也。 

卷之三中品
丹参
内容:气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 
,益气。 
张隐庵曰∶丹参、元参皆气味苦寒,而得少阴之气化。但元参色黑,禀少阴寒水之精而 
上通 
于天;丹参色赤,禀少阴君火之气而下交于地;上下相交,则中土自和。故元参下交于上, 
而治腹中寒热积聚;丹参上交于下,而治心腹寒热积聚。君火之气下交,则土温而水不泛溢 
,故治肠鸣幽幽如走水。破症除瘕者,治寒热之积聚也;止烦满益气者,治心腹之邪气也。 
夫止烦而治心邪,止满而治腹邪,益正气,所以治邪气也。 
陈修园曰∶今人谓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共认为补血行血之品,为女科之专药,而丹 
参之 
真功用掩矣。 

卷之三中品
丹皮
内容:气味辛、寒,无毒。主寒热,中风螈 ,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 
疗痈疮。 
陈修园曰∶丹皮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心火具炎上之性,火 
郁则 
寒,火发则热;丹参禀水气而制火,所以主之。肝为风脏,中风而害其筋则为螈 ,中风而 
乱其魂则为惊痫,丹皮得金味以平肝,所以主之。邪气者,风火之邪也,邪气动血,留舍肠 
胃,淤积症坚;丹皮之寒能清热,辛能散结,可以除之。肺为五脏之长,肺安而五脏俱可安 
。痈疮皆属心火,心火降而痈疮可疗。 

卷之三中品
防己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述】 防己气平,禀金之气;味辛无毒,得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风寒温疟者,感风 
寒而 
患,但热不寒之疟也。热气诸痫者,心有热而患牛、马、猪、羊、鸡、诸痫也。温热皆为阳 
邪,痫疟皆属风木,防己可以统治之。除邪者,又申言可除以上之邪气也。然肺为水之上源 
,又与大肠相为表里,防己之辛平调肺气,则二便利矣。 
张隐庵曰∶《经》云∶水道不行则形消气索,是水有随气而营运于肤表者,有水火上下 
之相 
济者,如气滞而水不行则为水病、痰病矣。防己生于汉中者,破之纹如车辐,茎藤空通,主 
通气行水,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己之名。《金匮》方治水病有防己黄 汤、防己茯苓汤; 
治痰病有木防己汤、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千金方》治遗尿、小便涩,有三物木防己汤;盖 
气运于上,而水能就下也。而李东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药,病在上焦气分者禁用。又 
云∶如险健之人,幸灾乐祸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敌凶突险。此瞑眩之药,故圣人存而不 
废。噫!如此议论,不知从何处参出?夫气化而后水行,防己乃行气利水之品,反云上焦气 
分 
不可用,何不通之甚乎?防己能营运去病,是运中有补。《本经》列于中品之前,奚为存而 
不废?缘其富而贪名,无格物实学,每为臆说,使后人遵之如格言,畏之若毒药,非古人之 
罪乎?李时珍乃谓千古而下,惟东垣一人误矣。嗟嗟!安得伊芳歧重出世,更将经旨复重宣也。 

卷之三中品
狗脊
内容:气味苦、平。主腰背强,关机缓急,风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卷之三中品
秦艽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张隐庵曰∶秦艽气味苦平,色如黄土,罗纹交纠,左右旋转,禀天地阴阳交感之气。盖 
天气 
左旋右转,地气右旋左转,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主治寒热邪气者,地气从内以出外,阴气 
外交于阳,而寒热邪气自散矣。治寒湿风痹肢节痛者,天气从外以入内,阳气内交于阴,则 
寒湿风三邪合而成痹以致肢节痛者,可愈也。地气营运则水下,天气营运则小便利。 

卷之三中品
紫菀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 ,安五脏。 
张隐庵曰∶紫者,黑赤之间色也;黑赤,水火之色也。紫菀气味苦温,禀火气也;其质 
阴柔 
,禀水气也。主治咳逆上气者,启太阳寒水之气从皮毛而合肺也。治胸中寒热结气者,助少 
阴火热之气,通利三焦而上达也。蛊毒在腹属土,火能生土,故去蛊毒。痿 在筋属水,水 
能生木,故去痿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交则阴阳合,故安五脏。 

卷之三中品
知母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叶天士曰∶知母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肾属水,心属火,水 
不制 
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熏五内,则病热中;其主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肾水也。除邪 
气者,苦寒之气味能除燥火之邪气也。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者清火,寒能退热,故主肢 
体浮肿也。肿者水脏,其性恶燥,燥则开合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 
也。补不足者,苦寒补寒水之不足也。益气者,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 
愚按∶《金匮》有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可知长沙诸方, 
皆 
从《本经》来也。 

卷之三中品
贝母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陈修园曰∶贝母气平味辛,气味俱属于金,为手太阴、手阳明药也。其主伤寒烦热者, 
取西 
方之金气以除酷暑;《伤寒论》以白虎汤命名,亦此意也。其主淋沥邪气者,肺之治节行于 
膀胱,则邪热之气除,而淋沥愈矣。疝瘕为肝木受病,此则金平木也。喉痹为肺窍内闭,此 
能宣通肺气也。乳少为阳明之汁不通,金疮为阳明之经脉受伤,风痉为阳明之宗筋不利,贝 
母清润而除热,所以统治之。今人以主治痰嗽,大失经旨。 
且李士材谓∶贝母主燥痰,半夏主湿痰,二物如水炭之反,皆臆说也。 

卷之三中品
栝蒌根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陈修园曰∶栝蒌根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而入肾与膀胱;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