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时节生色法,在我们的身体外面也有时节生色法,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但是在外面只要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无执取行,anupàdinna saï;khāra 或者 anupàdinnarå;pa非执取色,一切都是时节生色,包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建筑物、杯子、桌子、凳子、柱子、蚊帐、坐垫,乃至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大地、山、河、花草树木、太阳、月亮、星辰等等,这些所有的都是时节生色。为什么说它们是时节生色呢?

如果用观智去辨识它们的话,我们将会发现到它们只是时节生色,只是由时节生八法聚产生的而已。它们里面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但有一些还加上声音,例如说风吹的声音、外面汽车的声音、敲打的声音,这些还是属于时节生色,这种时节生色,它再加上声音,由于这些色聚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但是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只是时节生色而已,再从究竟的意义上来看,它们只是由火界产生的而已。

一般业生色里的火界可以产生四到五代的时节生色。普通时节生色,不同的色法所产生的也不同。业生色一般可以产生四到五代的时节生色;普通的欲界心可以产生两到三代的时节生色;修行止观的心,由于这种心很强,所以可以产生许多代,许许多多代的时节生色;而食生色,可以产生十到十二代的时节生色。

在这里我想要再问一问、考一考大家,到底是属于什么色法?例如说现在的(尊者拍掌的声音),这是属于心生色还是属于时节生色?这种声音。啊?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时节生色)(敲话筒的声音)这是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法?啊?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时节生色)为什么?为什么是时节生色?没有心,有这种行动的敲么?那是属于时节生色还是属于心生色?两个都有?哈哈。还是属于时节生色,为什么呢?因为作为心生色法的,它只是语言表达的原因。我们说到的这些其实只是由于(拍掌),虽然说身体的动作是由心生色产生的,但是碰撞和碰撞,它并不是由于心产生的心生色法在喉咙这边产生,所以我们说的拍掌不成为语表,它还是属于时节生色。现在大家听到我的声音,听到的是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啊?大家不是听到我在说话么?啊?是心生色还是时节生色?(时节生色)为什么?两个都有啊?

大家在这边如果我把所有这些麦克风拿走,这个时候听到的是心生色比较多,越靠近听到心生色越多。但是一旦远了,还是时节生色,特别是现在大家听到我的声音不是我直接发出的,我们昨天讲到的,是由于声波转换成电磁波,然后大家听到的是电磁波,所以当我们去看DVD、看录像、去听CD,这个时候听的其实都是时节生色,也就是这种时节生色,它是带有声音的时节生色,我们看表的第二讲到的心生色法。

心生色法包括了纯八法聚,就是现在一般我们的心所产生的纯八法聚,还有身表跟身表轻快性,语表跟语表轻快性,这些是心生色法。再看时节生色法,有纯八法聚,还有声九法聚。例如说听到风吹的声音,或者现在(敲话筒的声音)敲打的这些声音都是属于声九法聚,也就是八不离色再加上声音。如果是我们听到一些很轻松,很愉悦的声音,这个是属于身轻快性。如果没有它,是属于轻快性的十一法聚,这些是时节生色。

时节生色构成了这个世界,如果一定要问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是怎么来的话,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答案。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

信上帝的,信主的人会说,上帝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主;信印度教的人会说是生主,是pajàpati;婆罗门教,也就是古代婆罗门教认为是梵天,或者说是原人,是他们创造的这个世界。有的人以为是由心变现的,但是我们说这个世界、这个物质世界是由时节而生,也就是由火界而生。

因为有了火界,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而生命是怎么样创造的呢?创造生命的是很复杂,它包括了业,也包括了心,包括了时节,也包括了食物,食物往往是后面生,带来生命的是以业为主。而带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物质世界是由火界产生的,如果你一定要相信有所谓的上帝的话,那么我们佛教徒里面的上帝是火界。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十一讲: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阿毗达摩第十一讲: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第二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十一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玛欣德尊者2009。04。2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先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今天我们争取把色法的部分学完。昨天我们讲到了业生色、心生色和时节生色。

业生色是表现在有情、有生命的、动物身体上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过去所造作的业带来的,因此称为业生色。

心生色是由有生命体的有情的心念所产生的,诸如身体的动作、姿势、语言这一类的色法称为心生色法。

时节生色法是无论有情或无情都拥有的一类色法。在有生命的有情身体里面,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还有我们今天将会讲到的食生色都有。但是作为没有情识的物体,例如花草树木,山河大地,这些只是时节生色而已。

当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无论是培育定力、无论是修观,都有可能体验到光。这种光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色法呢?换而言之,为什么当我们修止、修观,在修行的时候,能够体验到光呢?这些光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现在就先来讲一讲智慧之光是如何产生的。

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光明品》就是在141经一直到145经,一共有五部经里面,佛陀这么样说:
Cattàrome; bhikkhave; àlokà。 Katame cattàro?
Candàloko; så;riyàloko; aggàloko; pa¤¤àlokoime kho;
bhikkhave; cattàro àlokà。
Etadaggaü bhikkhave; imesaü catunnaü àlokànaü yadidaü pa¤¤àloko'ti。
“诸比库,有四种光,哪四种光呢?月光、日光、火光、慧光。诸比库,有此四种光。诸比库,此四种光中最为第一者,即慧光是。”

在《增支部》的第四集里面有五部经,用不同的语言来形容这四种光明。例如讲到 àbhà指光明,讲到pabhà是光明,讲到àlokà 是光明,讲到obhasa也是光明。这种种的语言来形容光明,或者形容光,形容明。佛陀讲到有四类的光,一种是月亮的光;一种是太阳光;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火光(火光就包括了用柴火烧的光,乃至我们现在所用的灯光,闪电的光)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火光;还有另外一种是智慧之光。在这四种光当中,最上的、第一的就是智慧之光。这里讲到的智慧之光,并不是说光明第一,而是指在这四种光当中,对于佛陀的教法来说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智慧之光呢?智慧之光就是由培育定力或者培育观智而产生的光。到底这种光是如何产生的呢?一位禅修者在禅坐,当他在培育定力的时候,如果他持续的透过专注,他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平静、越来越专注,而平静专注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这个时候心里面产生的一类色法称为心生色法。心生色法里面有八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

由于修习止和修习观的心是很殊胜的心,例如禅那的心,当一个人入禅那的时候,这种心是很强有力而且是很殊胜的,由这种很强有力且殊胜的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也是很强的,这种心生色法就由禅那的心产生,由禅那心产生的色法称为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在达到住时(生、住、灭的住时),里面的火界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时节生色法,这个时候,禅修者就可以体验到光。由于心生色法本身是一种很强的色法,这种色聚里面有一种色法称为颜色的,由很强有力的心产生的色法也是很强的,由于这种色法很强、色聚很强,于是里面的颜色也变得很明亮;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火界产生的时节生色也是很强的,这两种色法都变得很强有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就体验到光明,光明是这么样来的。

同时,当我们在专注的时候,心生色法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由心生色法产生的时节生色法也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不仅仅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而且还可以扩散到体外,这是时节生色。当一个人的定力越来越强,那么他的心就越来越强有力,他的心越专注,由于心越专注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也越强,同时里面的时节生色法的颜色也很明亮。由于心生色法里面的颜色很明亮,再加上由这种心生色法所产生的时节生色法的颜色也很明亮,于是随着定力的提升,禅修者就体验到光,光是这么样来的。

例如在专注呼吸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人,你是西洋人、你是东洋人、你是中国人、你是东北的、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无论是哪里来的人,只要修行的方法正确,即使你完全不去理会光或者你没有这样的概念,但只要你的定力提升,都能够体验到光,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禅修者,他们没有接触到一些很传统的修行入出息念的方法,自己也尝试去修,有时候都会说他们能够体验到光,只不过没有人指导而已,没有人教导他们如何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定力。只要定力提升,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于我们在禅修的过程当中,没有光也不要哀叹:“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有见到光,为什么还没有禅相?”为什么?定力还不够。有些禅修者在禅修的过程中随着专注力或者他过去生曾经修过这种方法,这就是他的巴拉密。当他在专注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光,即使他说:“我不要光。”但是光还是会出现。为什么?这是由于心产生的,同时也由于心所产生的时节生色而产生的。

由于这些色法,这些色聚一代接一代的生起,于是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光明持续都出现,随着定力的提升,光会越来越明亮,就是这个道理,光会越来越明亮,原因就是心越来越强,定力越来越增加。在修止的阶段,禅修者会体验到光。

对于禅修者来说,毕竟这里的光是属于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带来的,而心生色法又是由我们的心想而生的,是不是?所以不同的人对于这里的禅相体验也不同,有的人感觉好像白雾,有的人感觉好像晨星,有的人并不一定是以光的方式出现,它好像宝石或者好像刚从乌云里面飞出来的白鹤一样或者感觉好像玫瑰花。有些禅修者的禅相,是呈蓝色的,浅蓝色的,像天空一样的或者紫色的,为什么呢?因为禅相是由心想而生。所以这里讲到的光是属于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光。

修vipassanà的时候也会体验到光。在禅修者的观智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也自然而然能够体验到光。例如说修到思维智(没有到生灭随观智)阶段的禅修者,只要他一观照诸行法,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很快的也会体验到很明亮的光。在生灭随观智的初期阶段,由于这种光明是很殊胜、很晃耀,甚至会使一些禅修者误认为这个可能就是涅槃。所以在生灭随观智的初期阶段,有一个阶段会产生十种观之染,就是 vipassan’upakkilesà,修观的随烦恼。其中第一个就是光明,就是说只要禅修者对这种光明有贪染,或者他误认为这个就是涅槃,这就叫做随烦恼。

无论是培育定力,还是修观而培育慧,只要心很强,都能够产生光,这种光是由心的强度而产生的。现在有很多的禅修者,就是最近几天,有些禅修者报告,他说:“光很刺眼,太刺眼了。”有好几个禅修者说眼睛会痛,为什么会这么样呢?不要去抗拒这种光,当光只要还没有变成禅相,你不用去理会它,你置之不理就可以。光由它来,你不要去看它。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光是由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它并不是我们眼睛所看的对象,而是我们心觉知的对象,所以不用担心,它不会刺伤眼。也正如有一个禅修者,他在修行还没有达到禅那之前,就是担心他的眼睛被光刺伤,其实不会的,而且也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刚才讲到的佛陀提到的四种光:月亮光、太阳光、火光、它们和智慧之光不同。智慧之光跟前面那三种光,它的产生原因不同。月亮光、太阳光和火光、灯光等等,属于什么?时节生色。时节生色是没有生命的光。我们的心有没有生命?我们的心有生命,特别是为什么称为智慧之光呢?当我们的心专注,无论是专注禅相培育定力,或者去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培育观智,这种名聚里面有一种称为慧根的、无痴的,它是很强的,这种光主要是由这种心生色法——慧根产生的,所以我们称为智慧之光,叫做 pa¤¤āloka 或者pa¤¤ā obhasa。这种慧光、智慧之光由于是由心产生的,在心产生同时也会有时节生色,所以我们看到的禅相或者在修观的时候体验到的光是有生命的光,它不会像外面的光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