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谋-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句最近年轻人中间常说的话,乍然从余旷达嘴里听到这时髦之语,孟谨行立刻心生亲近之感,人也放轻松了不少,遂也改了称谓以后辈的口吻道:“想不到伯父也喜欢用这些咱们小辈爱说的辞。”

“哈哈哈……这就叫与时俱进嘛!”余旷达大笑着把孟谨行引向餐厅,内心里对孟谨行适时转换称呼多有赞许,足见其有眼色、会听音,“来,这边走,咱们边吃边聊,顺便给你介绍几位也是来看我的老部下。”

听说还有其他客人在,孟谨行吃了一惊,但此时他人已进了余家,退是不可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客人,他都得见一见了。

这样想着,他和余旷达已步进餐厅,眼尖的他立刻就看到了新任财政厅长范斌和广云组织部长薛海涛、纪委副书记马邦民,此外还有方大山、迟美娟、宋世林,竟然都是广云市委市府班子内的人。

他完全没料到,自己一个求见的电话会引来这样一个场面,与其说他今天是来拜访余旷达的,倒不如说是余旷达有意在把他留在广云的班底移交给他!

如此厚重的见面礼,让孟谨行心生惶恐。

他自认与余敏、柴建虽过从甚密,但与余旷达毕竟关系泛泛,何况余旷达与他的身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凭什么对他未加考察就把广云的整个班底送到他手上?

他内心满是疑惑,脸上却堆满笑容与众人热情握手招呼。

范斌会出现在这里,一来因为他是由余旷达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从广云到财厅始终追随余旷达,二来则是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广云人,其家属亲戚至今都工作生活在广云。

其他的人就不消说了,广云官场一场大地震,将原县长范从的整班人马悉数扳倒,固然是苏炳昌与刘正纲联手的结果,但其中余旷达留在广云的这些人也出了不少的力,所不同的是,他们与苏系、刘系的人马不同,向来走的是中庸路线,才没有进入苏炳昌和刘正纲的黑名单,但这不代表他们毫无想法,今天就是他们自余旷达调离广云后一次完整的集结。

余旷达拉着孟谨行在主客位置坐下,首先举起杯子大声笑着说:“难得今天人来得这么齐,都是自家人,今天喝酒聊天谈生活,只谈感情不谈工作。来,先干了这杯!”

余旷达这话听上去是划下了今天这顿酒的道道,孟谨行举着杯子喝着酒,心里却在辨别这话的真伪。

要说余旷达真是让这帮人来和他聊感情,以他和他们短暂认识的时间来说,实在是今天的场面整得太大了点。

但要说余旷达想谈工作,就没必要上来就把话堵死。

孟谨行前思后想,唯一的解释就是余旷达想近距离对他进行观察,看看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怎么个表现。

一想通这点,他立刻豁然开朗,干脆暂时抛开来此的目的,酒席宴间与众人谈笑风生、妙语如珠,在一片欢笑声中尽展自己的才学与幽默。

孟谨行所料半点不差,余旷达的确是想通过自己立下的这个吃饭规矩,来观察孟谨行的反应,看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如传言所说的那么沉稳有度。

能把范从斗到全军覆没,足见苏炳昌的修为过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要想与苏炳昌在广云平起平坐是万难有这可能,余旷达首先要考验的就是孟谨行的耐心,如果连这点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他就完全没有必要掺和广云的事了,反正孟谨行有的是靠山。

一顿饭的时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尤其是对心中装着事特意登门的年轻人来说,生生把满肚子的话憋在肚子里,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余旷达又岂会不知?

眼前的孟谨行愣是一脸风轻云淡地谈笑自如,光这份气定神闲的态度,余旷达自认即使倒退个一二十年,他自己也未必能做到,当下心里给孟谨行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高分。

酒尽菜虚,各人捉堆说着体己话时,余旷达让余敏去给叔叔伯伯们张罗茶水,自己则朝孟谨行挥挥大手道:“谨行,听小敏说你一直在习书法,愿不愿意与我这老家伙到书房切磋交流一番?”

孟谨行心中大喜过望,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岂会言不?

当即笑言:“小子愿聆听伯父教诲!”

第431章 形势分析

余旷达的书房内书倒是不少,而且基本都是财经类书籍,笔墨纸砚这些东西桌上摆是摆了,但明眼人一看就是个摆设,孟谨行更加肯定,余旷达这是要跟他好好谈谈广云了。

果不其然,余旷达一进书房就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一边点烟一边示意孟谨行在自己对面坐。

孟谨行倒不急着坐,而是先替余旷达把烟点着,又找余敏拿杯子泡好茶递到余旷达手上,这才端端正正地在余旷达对面坐下来。

酒这东西喝进去,总容易使人心生感慨,余旷达晚上喝了不少,此刻捧着杯子打量孟谨行,难免把眼前的年轻人与自己的女婿作比较。

余旷达只生了余敏一个女娃娃,从小视如掌上明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与台岛的国党后裔柴建走到了一起,余旷达虽然满心希望女儿能找个红二代,两家来个强强联合,无奈女儿非君不嫁,柴建也是非卿不娶,顾虑到两岸关系,余旷达不得已点了头。

要说柴建也算是人中龙凤,知书达礼又颇具生意头脑,较之时下国内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已绝对算得上翘楚,唯一令余旷达遗憾的是,柴建向来无心仕途,对仕途一套更是不感兴趣,他们翁婿之间便少了许多共同语言。

孟谨行过去找财政厅办事都由余敏直接帮忙,没有麻烦到余旷达手里,因而余旷达与孟谨行基本没有交集,对孟谨行的印象大都来自女儿女婿,以及其他同僚的评述。

今晚一见,孟谨行的礼数与谈吐都给余旷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现在很想知道,这个把广丰搅得天翻地覆连翁灿辉都因此翻了船的年轻人,对广云是怎么看的,又有什么样的打算?

“谨行啊,广云有史料记载以来,一直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城池,可以称得上物华天宝,你是到了一个好地方啊!”余旷达吐口烟微笑着说,“但是……如今的广云可是龙潭虎穴,再怎么样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也经不起人为的折腾!广云的市长不太好当呐,你有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孟谨行感到烟雾后面的余旷达有着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如同暗夜中的两道探照灯光,正准确无误地打在自己身上。

“不瞒伯父,把我派往广云的决定很突然,在此之前,我对广云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所以要说足够的思想准备,在到广云之前我还真没有。”

孟谨行说着站起来拿了桌上的水壶替余旷达的茶杯添了水,同时说道:“一脚踏进广云后,紧接着就发生了中心广场事件,我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感觉自己就像个盲人在摸象!今天登门拜访伯父,其实我就是来请您指点一二的!”

余旷达的内心有些震动。

孟谨行没有像一般初次上门求助的人那样绕弯子,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急躁,而是就事论事直道内心迷茫,既表现了足够的真诚,也隐约显露出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淡定。

尤其他最后说的“指点一二”,明白地透露出一种信息,他的确是来请教的,但并没有指望余旷达能倾囊相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信,只要余旷达指点一二,他就能下好广云这盘棋。

余旷达的嘴角不由自主翘了起来,这个孟谨行有点意思,的确是个深谙官场三味的人物,难怪年纪轻轻已是县处级干部。

弹了弹手中的烟灰,余旷达道:“广云的经济过去一直在都江名列前茅,这些年一路下滑,固然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干部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广云的发展。”

孟谨行点了下头,认真地听着。

“对了,关于这一次的窝案,你觉得用固本清源一词合适呢,还是溯本清源更合适?”余旷达并没有往下讲,而是突然提了一个问题。

孟谨行愣了一下,一字之差,虽然大意没多大变化,但细微之处还是有所不同。

“固本清源”,讲的是稳固根本、清理源头。

“溯本清源”,其实不太用,一个“溯”字,大有往前追溯的意思,整个词的意思就只有一个清理历史根源的意味。

但无论用哪个词,都不算正确。

有关这个词,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是《晋书?武帝纪》中的“正本清源”,取其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之意。

余旷达不取“正本清源”这个正解,偏偏挑了“固本清源”、“溯本清源”二词让孟谨行选择,其用意自然是应该联系了广云目前的实际情况。

那么广云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

孟谨行联想到这些日子在广云的经历,不难想到,范从窝案只是扳倒了范系人马,并不代表广云的天就从此清朗,留下来的人就个个清白。

中心广场群殴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疑点,就很充分地说明广云的问题很复杂,要想在广云固本,清源是要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固本清源”首先强调固本,其次才是清源,有主次颠倒之嫌,而“溯本清源”只强调清源并不提及固本,甚至在词意上比原词“正本清源”更彻底干脆,显然也是要不得。

他沉吟一阵后,含笑答道:“伯父不介意我略作调整吧?”

余旷达眼睛一亮,“哦?说来听听!”

“我以为,揪出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要发展广云,所以,关于这次的窝案,是否可以用正本清源结合固本培元?”

孟谨行并没有说他觉得就应该用这俩词,而是把定夺权交还给余旷达,余旷达对他这种谦逊的态度很是满意,更对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到广云的根本而感到震动。

“嗯,这个想法好!”余旷达肯定的同时站了起来,在书房中来回踱了一圈,夹着烟朝孟谨行指了指,“广云的经济上不去,范从之流的错误固然是首当其冲,但苏炳昌作为广云的班长,其领导责任也是存在的!”

余旷达对苏炳昌下的这个定义有点出乎孟谨行的预料。

范从落马,刘正纲起了很大作用,这点孟谨行早从仲怀义嘴里有所了解,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上任对刘正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未来与刘正纲之间有摩擦肯定是在所难免。

反倒是苏炳昌,给孟谨行的印象是宽容大度的感觉,以他得到各种信息来看,苏炳昌与范从搭班期间也是竭力弱化自己的班长形象,算得上是一个老好人的角色。

所以,孟谨行一直觉得,在范从窝案中,即使苏炳昌起了一些作用,也远不及刘正纲的作用大。

但余旷达这句话令他脑海中一下拉响了警铃,他忽然意识到凡事不能看表面。

如果苏炳昌真那么弱,刘正纲、成梁为什么对其恭敬有加?

他想了想道:“我一到广云,苏书记就专门与我谈话,态度明确地对我表示了支持,作为广云的班长,我想……他也希望把广云的经济搞上去吧!”

余旷达呵呵一笑道:“苏炳昌的心思不是一两次谈话就能摸透的,不然,范从跟他搭档这么久,怎么就没有领会呢?当然啦,我不是为范从说话,他受到法律制裁是他罪有应得。但是!苏炳昌通过这一次的人事更迭,在广云的常委中安排了不少人手,周锋自然是不必说了,成梁、刘正纲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人,尤其成梁,除了苏炳昌的吩咐,他是不会听其他任何人的。刘正纲倒还常常会冒出些自己的想法来,但要想他轻易站到苏炳昌的对立面,那个可能性也不大……”

说到这份上,谈话就有些深入了,孟谨行除了心惊于苏炳昌与刘正纲、成梁之间的关系,更是暗暗庆幸今天来见余旷达。

余旷达如此推心置腹,孟谨行认为肯定不仅是因为他与余敏夫妇的关系,还因为他背后的罗民和刘战,甚至更进一步的珠夫人,这些人也是余旷达未来想更上一层楼必须要靠近的力量,帮助孟谨行在广云站稳脚跟,无疑也是在帮助他自己。

孟谨行吸了一口气,二度帮余旷达添茶水,并道:“苏书记怎么说都是班长,有些重大的问题,即使没有刘、成这些人,他也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苏炳昌是个谨慎的人,轻易不会动用这种权力,何况他现在已经完成了在常委内部的大部分布局,十一席已占五席,只要能拉住即将到广云的邹毅,今后在任何问题上他是否与卢松林达成共识,都能完全掌控局面。”

余旷达分析的同时,颇含深意地看了孟谨行一眼,“朱志白到广云的意义就不必说了,老薛、大山肯定将来会支持你,关键是这个卢松林呐!”

孟谨行心头咯噔一下。

余旷达说得没错,十一位常委,谁拿到六席就掌握了主动权,以眼下的情况来看,就算余旷达的班底全数支持自己,但他们在常委也仅仅占了两席,连他自己和朱志白加在一起也才四席,他要争取的何止是卢松林?甚至是那个即将来广云的邹毅,也不能放弃啊!

第432章 重要谈话

孟谨行不由苦笑起来,“要不是今天伯父给予指点,我就这么一头扎进广云这个深潭里,只怕不仅是喝几口浑水的问题,很可能从此沉入潭底也未可知啊!”

余旷达今天愿意把孟谨行请到家里来,并将自己的老班底交给孟谨行,可不是来听他讲这些的,他新近走马上任分管全省经济工作,虽然对财政工作他是驾轻就熟,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新思维,他迫切地希望从孟谨行这个招商好手嘴里听些新东西。

“谨行啊,你这两年在申城、都江两地虽然身处基层,但所做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省委领导都赞你是把经济好手,现在到了广云,有没有什么好想法?”

孟谨行一听转了话题,而且大有考量自己的意思,再联想余旷达如今的分管工作,他心里立刻一片雪亮。

正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他如果在广云搞出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亮点来,余旷达再拿到全省一推广,无论是他还是余旷达,都将获益匪浅。

尽管他本人一直以来并不看重政绩这回事,但屡次换岗的各种经历已经让他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他不看重的东西恰恰是官场上许多人看重的,并且是不遗余力在追逐的,他要想获得各方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