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农-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大罪名?”说完我撇撇嘴,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了:“高宝藏跟他那些王公大臣,是因为泉盖苏文暴*引发国内叛乱,主动出逃,来我大唐寻求庇护,请我大唐出兵平叛的。有了这大名份在手上,咱们想怎么打高句丽都行不是?至于泉盖苏文老贼怎么死在新罗女王手里的,天知地知,我们不知嘿嘿所以,兄弟我这儿提前祝两位将军沙场建功了”

“哈哈哈哈”侯君集和张俭被我逗乐了,点点我,笑的说不出话来。

呵呵,笑笑好笑一笑,十年少

…………………………

贞观十八年四月初十,一骑快马飞驰入京,直奔兵部而去。没人拦,连守在城门口的兵士看见这匹快马都赶紧疏散道路,让快马飞驰入城。不为别的,因为骑士身上背着一幅深红令旗,这可代表十万火急的八百里军报,拥有遇驾不停之权,谁敢拦着?

快马才刚进城,城墙守卫就三长,三短的敲响了城上警钟,通知城内,有八百里加急军报入城。城内巡城军士立马开始清空道路,让快马一路畅通无阻的直奔军部。

“报――”一名卫兵入兵部大堂高声报道:“启禀将军,城门鸣钟,有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

兵部尚书李世绩正跟几个老将在高句丽地形沙盘上进行推演,闻讯眉头一皱。

“从哪儿来的军报?”李道宗皱眉问道,他是礼部尚书,衙门口离兵部两步之遥,加上身有军职,所以也凑了兵部玩推演。

“东城门鸣钟,该是从东边儿来的”卫兵如实禀报道。

“东边儿?……莫不是侯君集那儿有了辽东的消息?”老妖精一击掌,惊问道。

“走去看看”李世绩昂然就走出去了。

送军报的快马一路就奔至兵部门口,此时李世绩为首的一众将军都已经到了兵部门口,送军报的令兵也不停马,直接飞身跃下,一路跑至李世绩面前,给怀中黄铜信筒取出,双手呈给李世绩:“大人,登州八百里加急军报”

“好”李世绩接过黄铜信筒筒口火漆完好无损,点点头,冲那个满脸大汗的军士道:“赶紧下去用饭歇息。”

“是”令兵抱拳一礼退下。

李世绩拧开信筒,抖出里面一封军报跟三个信封。老李眉头一皱,这用八百里军报送信的,没有先例啊

先看军报,越看老李眼睛瞪的越大,给军报看完,老李里的三封信,不可置信的摇摇头笑道:“好小子”

“到底什么事?”老妖精一旁问道。

李世绩没理他,直接挥手给其他众将赶回去该干嘛干嘛,然后让人请李靖先入宫。最后才对江夏郡王、老妖精和尉迟老黑道:“走,咱们也入宫,车上谈”

“好”李道宗点点头:“用我的车架吧”

没有有意见,李道宗是王爷,也就他的车大

几人上车后,车把式缓缓起步,驾车向皇城驶去。

“到底什么事儿?是好是坏?”尉迟老黑憋不住,着急上火的问道:“是不是我女婿出啥事儿了?”

李世绩看看其他几人,再冲尉迟老黑摇头笑道:“你这个女婿啊,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吓人他不但把泉盖苏文宰了,而且还把高句丽宝藏王等一众王公贵族全部绑到登州去了。”

“哈?”车里所有人都傻眼了。

皇城,御书房。

李大帝坐立不安的在来回踱步,晋王李治安静的站于一边。李靖已经到了,连同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岑文本等几位重臣都到了,正坐在下面或皱眉,或趁吟,或拈须的不说话。

“钱四”李大帝喝问道:“茂公他们还没到么?”

“回陛下,已经让人在外候着,跟他们交待了,英公等一到,无需旨意,立刻就领来。”钱四门外轻声回禀到。

又过了一会儿,李大帝几乎要爆发了。钱四的声音响起:“江夏王、英公、卢公、鄂公到。”说完就给门推开了。

李道宗、李世绩、老妖精、尉迟老黑前后脚进了御书房。

“茂公八百里军报,到底所奏何事?”李大帝直接挥手免了几人的礼,大声问道。

“这……”李世绩看看李大帝,又座诸人。意思是问可讲不可讲。

“但讲无妨”李大帝点点头。

“启禀陛下,侯君集从登州呈报,镇军大将军李逸,只身赴新罗后,率新罗三万军马大破高句丽十二万大军,不仅将新罗失陷的四十余城全部收回,还攻入高句丽,伐城三十余座,占地千里。之后逸又率五千新罗死士,秘密潜入高句丽,掀起高句丽内乱,诛杀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及其子泉男生、泉男建,生擒高句丽王高宝藏及王公大臣五十余人后全身而退,如今李逸已将上述人等押至登州。这是军报及李逸、侯君集、高宝藏三人的亲笔书信。”李世绩将纯铜信筒呈给李大帝。

冷场,偌大个御书房里居然没人说话。全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这消息的爆炸当量太大,蒙扎扎一下,连御书房里这几位久经风浪的都没抗住,有点儿头晕目眩的感觉。

李大帝张着大嘴开合几下,想说但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赶紧定定心神后,伸手给李世绩手里的信筒拿过来。

怔怔的看完军报,再把未拆封的三封信打开看完,然后转头看看下面一屋子重臣:“咳李逸赴辽东之事,几位皆知。此事甚密,不宜宣扬,违者重罚知道么?”

“臣等领旨”一屋子人各个都是精明人,全都抱拳领旨。

“君集称李逸定要先回老君观继续清修,留不住。所以已派人护送其秘密返回,此事无忌你去安排一下,切记,不可惹出非议。”

长孙无忌笑眯眯的点点头:“陛下放心,臣一定操办妥当。”

“为善,你与李逸交好,待李逸回京后,去老君观陪陪他。否则以这小子的性子,怕是急着娶媳妇儿,耐不住清修的。”李大帝摇摇头李治:“你且陪他住上几日,让他给朕老老实实待着,一切事情等高宝藏入朝之后再说。”

“是”李治嘴角想笑没敢笑,赶紧低头应道,想想又道:“还望父皇恩准,让儿臣带着兕子。如今她身子已经好了很多,正想出宫看看呢。”

李大帝不在意的点点头:“也好朕这几日国事繁忙,倒是冷落了她。”

“谢父皇”李治拱手行礼后又安静的退至一边。

李大帝看看李靖等人,然后扬扬手里的信,突然笑道:“诸位爱卿,这高宝藏来了之后的事儿,今日到要好好商议一番。”

二更,哈哈,终于又开始有点儿样子了嗯嗯,要坚持

bk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入观

更新时间:2011419 22:07:23 本章字数:3750

第一百二十章入观

贞观十八年五月二十,阔别一年,我终于又回长安地界了

车驾在离老君观三十里的嗣亭被拦住了。撩开车帘一看,拦住我的是熟人——赵公长孙无忌的车驾。

眼看长孙无忌正坐了亭子里等我,赶紧给一身道袍整理整理,虽然不是李大帝赐的那套(那套还没拆封,放在老君观里呢),但总算是身崭新的道袍。刚想下车,突然又想起来了,回头一通翻找,终于找到那根睡觉用来赶蚊子的拂尘。嗯,理理顺溜,直接插了脖领子里就下车招呼长孙无忌去了。

“无量天尊,赵公别来无恙,小道这厢有礼了”假装道貌岸然的行个稽首礼。后世里电视上都这套,熟着呢

“噗”长孙无忌正端个茶碗喝茶,看见我的架势一口就笑喷了直接吐了我一头一脸的茶水。喷完还呛住了,我这被喷的还得给他捶背伺候着。

等老长孙顺过气儿了,我才抬着道袍前襟给脸擦擦,边擦边问:“长孙伯伯这是在等我?”

“呵呵”长孙无忌看着我笑着摇头,伸出一只肥肥的手,帮我给头上的茶沫子掸了:“乐休也不知道修炼的是何法术,这本事大的,真是让人瞠目啊”

这个是考我呢除了看过军报的,没人知道老侯送我回京的路线。可那军报是人人能看的告示?所以老长孙今天能在这儿等我,肯定知道我去辽东的事儿,李世绩、老妖精了啥的没来,光是他来了,这肯定是李大帝指派的。问题是这话我要怎么接呢?

抬眉瞄老长孙一眼,嗯,一张胖胖的脸上有些褶子,看着像包子啊

“嘿嘿,长孙伯伯您是知道的,小子不识道儿,昨晚上梦游一路走哪儿去了自己都不知道。这不,早上醒了身处荒山野岭的,给我吓的呦你说万一有个豺狼虎豹的,就我这身板儿,也就人家呲呲牙的事儿不是。万幸得无量天尊保佑,让我碰上侯君集大人给家里送家书的随从,这才恬脸搭车跟着一路回来呢”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是我的长项啊,说完冲长孙无忌拱手行礼:“怕是老君观的道士发现我走丢了,就给城里报了信。还好这事儿是落了长孙伯伯手里,万一让陛下知道我居然溜达出去了,虽然是梦游之中,但多少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罪过。长孙伯伯能在这儿等我,定是打算帮小子我过了这一关。乐休铭感五内,此事还望长孙伯伯多多照应,我这儿拜谢了”

“好好”长孙无忌大笑着点头,拍拍我的肩膀:“乐休这一副玲珑心肝当真是令人自叹弗如啊”说完叹口气道:“要是复儿有你一半的聪慧就好了既然乐休你与复儿年纪相当,自然要多多提点提点他。这长安城里,能让小一辈的都服气的,也只有你了”

“蒙长孙伯伯抬爱,乐休惶恐。复兄(长孙复,出场过的人物,长孙无忌的嫡长子。)才华,有目共睹,只要不嫌乐休粗鄙,乐休自然愿意与复兄多多亲近。”赶紧点头,如今这圈子混的,还真令人无奈啊

“好”长孙无忌点点头:“如今复儿在晋王府当差,我和景仁也恬为晋王师。晋王与乐休亦是好友,连陛下得知乐休梦游迷路之事后,都让晋王入老君观陪你清修,可见也是认可了你与晋王之谊的。怎样,日后乐休清修完了,可愿来晋王府?只要你来,这晋王府长吏之职非你莫属”

呼——老长孙这是逼我啊

长孙皇后就三个儿子,李承乾已经被废,李泰又被贬回封地,就剩李治一个还有希望成为太子的。老长孙是铁了心的要保妹妹的孩子当皇帝的。当年李承乾他就没少关照。李泰自大,与老长孙八字不合,所以老长孙虽然没关照他,但至少也没落井下石。如今这哥俩都算是歇菜了,从小柔善且亲近老长孙的李治自然成为他力挺的目标。

我该怎么回答呢?虽然以前老长孙也给过我暗示,但因为我被差得两脚不停,自然也没有下文了。如今老长孙坐不住了,借着这个机会当面提出来了,那我不回答肯定是不行的。算了,反正我跟李治关系不错,而且除了李治,敢冒出头想坐太子的,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我还是先表明立场再说吧,省的被老长孙惦记上。

转头看一圈儿,亭子里除了我和老长孙,其他人都在亭子外面三丈远的地方护卫。

我凑了老长孙跟前小声说道:“伯伯,我是您着过来的,您说除了晋王殿下,我还跟其他哪个搭过边儿?”

长孙无忌摸摸颌下短须点点头。

“但是伯伯,恕乐休直言。凭乐休如今跟军中诸将的关系,乐休还是不入晋王府的好”我坦诚的看看长孙无忌:“伯伯您想,如今卫公、英公、卢公、鄂公等均是中立之人,从不参与诸王子间的角逐,而以我与他们几位的关系,若是贸然投入晋王府,怕是从此军中再无立锥之地。反倒是继续留在军中,反而是晋王的一份助力。伯伯,这是乐休肺腑之言,您认为如何?”

今儿我这番话,一来算是表明了立场;二来说的的确有道理。所以老长孙很满意。

“不错”老长孙欣慰的点点头:“关心则乱,倒是我思虑不周了不过今日能得乐休表明心迹,老夫甚慰,甚慰啊”说完哈哈笑着拉着我说道:“走,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地方,想来晋王殿下跟晋阳公主殿下也已经等你不少时候了”

还能说啥?走呗

跟护送我回京的十几个潞国公府的护卫拱手道谢。然后坐了老长孙车上,一路聊着就缓缓向老君观行去。

反正只要不入晋王府,我就算给这关过了。至于之后嘛,还是老策略,不该沾边儿的事儿不沾边。只要挺到明年,李大帝立了李治当太子,那一切就省心多了。

老君观如今规模庞大,远超一般道观寺庙。掌门袁天罡那也是公认的半仙,所以这里香火之鼎盛,足以让其他道观寺庙的掌门住持啥的羡慕死

一路沿着老君观的围墙走到一处偏门所在,长孙无忌与我刚下车,门立马“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六七岁,眉清目秀的小道士开门出来了。

“赵公有礼了”小道士微笑着冲我们二人行礼:“师兄有礼了”

长孙无忌老江湖,笑着点点头。

而我呢?赶紧稽首回礼:“无量天尊,小师弟有礼了”

长孙无忌一捂脑门,冲捂着嘴乐的小道士说道:“跟你师父说,这小子野路子,乱七八糟的学了一堆,好好给教教正统的”

“是”小道士稽首点头。

“去吧,我就送你到这儿,后面袁大师会亲自调教你的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殿下如今也在观内,等会儿自有人引你去见的。”长孙无忌拍拍我的肩膀:“好好跟袁大师学学”

啊?跟袁天罡学什么?难道学算命?我没打算真的当道士啊?

可惜,没来得及问,就被长孙无忌一把推了门里头。喝,胖归胖,老长孙力气也不小

低眉顺眼的跟着小道士一路东转西转的来到老君观内院一间大殿。殿上供奉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大帝认的祖宗——太上老君

小道士在老君像面前稽首行礼,然后有规规矩矩点了三炷香。然后站到一边儿看我。

呃……难道我也要点?

左右看看,也没别人,大概就是我了。赶紧学小道士的样子规规矩矩稽首行礼,结果才一躬身,插脖领子里的拂尘“啪嗒”掉出来了。

“噗嗤”小道士又没忍住,捂着嘴笑。

羞臊的不行,赶紧给拂尘捡起来,想想还得上香,这拿着不方便不是,干脆直接斜着插了后腰带上。然后“咳……嗯”的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去点了三炷香,往老君面前的香炉里一插,呼——大功告成

“师弟,接下来干嘛?”摆摆手,冲小道士问道。

“师傅说,师兄就在这间院子静修,让我在旁服侍。师兄自便就好”小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