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早在得到战报的时候,顾振华就已经下令,连夜赶制棺材,同时在城南选择一大片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划为安**将士公墓。上千名劳工挖掘了数百个大墓穴,整齐的排列在半山腰。另外顾振华又向全城公布了胜利的消息,所有的民众都格外的振奋。

等到尸体运回来之后,漫长的人群,从城门一直延续到了墓地,人山人海,不光是饥民,城中的百姓也几乎都出来了,大家围在了一起,一种庄严肃穆的范围,在所有人之中弥漫。

顾振华带领着城中所有官员,来到了装满遗体的马车前面,恭恭敬敬的举起了右手。老百姓这些天也清楚了,这是安**的新式军礼!

一个堂堂国公爷,超品的高官,竟然亲自给阵亡的将士敬礼,这份礼遇,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来的名将都只在乎胜利,士兵不过是消耗品,可是在顾振华这里,士兵似乎更加重要。

敬了军礼之后,顾振华转向了在场所有的百姓,用着深沉的声音说道:“诸位乡亲父老,在两天前,大家已经知道了胜利的消息。在这里我要再次告诉大家,鞑子想抢夺粮食。想把大家救命的粮食抢走!就是这些士兵他们奋勇作战,以至于牺牲了性命,才保住了二十万担粮食。”

顾振华说着。目光扫过了在场百姓,尤其是那些饥民听到了二十万担的数字,全都有些头晕,他们或许从来都不敢想这么多粮食究竟是什么概念。

“安**救济灾民,安抚百姓,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些粮食。换句话说。你们吃的粮食,都是这些小伙子,这些士兵。用生命换来了的!没有了他们,这些粮食被鞑子抢走,等到鞑子吃饱喝足之后,就会再来抢走你们的妻儿。抢走土地。抢走祖宗坟茔,抢走你们拥有的一切!”

顾振华的话音越来越高,在场的百姓情绪也越来越激昂。血性的汉子全都把拳头攥得咯咯响。说些大道理或许没用,但是眼前最简单的道理摆在他们面前。

粮食是他们救命的东西,鞑子抢粮食,就是抢他们的命!而这些士兵保护粮食,就是保护他们,让他们能活下去!

这就是残酷的生存法则。没有人能逃避!

想到了这里,再看向这些尸体。大家突然有了一种崇高的感觉,这似乎不是简单的一群人,巍峨如山,高山仰止!

“乡亲父老,我提议大家为这些牺牲的将士默哀!”

说着顾振华低下了头,身边的人也都依次跟着。那些老百姓也都有样学样,全都低下了头。数万人鸦雀无声,风吹过树丛,叶子哗啦哗啦的响着,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发出任何喧哗。灼热的太阳照着,汗珠滚落,也没人敢擦拭一下。

大约过了三分钟,顾振华才再度抬起了头,经过了这短短的一瞬。全场百姓的情绪又大不相同了。场面的节奏似乎都落到了顾振华的手中,每一个老百姓都在看着这位国公爷,想要听听他的说法。

“大明朝长久以来,重文轻武,把武人贬低的一钱不值,在这种舆论之下,人人耻于从军。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这几乎成了共识!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不是太平年月,这是内忧外患的末世!你们想要活下去,就需要有一批军人去牺牲,去奉献,去舍死忘生的战斗!

当然也会有人说,吃粮当兵,天经地义!但是我希望大家扪心自问,为了吃粮,你们愿意把命交出来么,光是为了那点钱粮,到了生死关头,这样的兵还能奋死力战吗?当年岳家军爱民如子,传颂千古,在眼下,也请大家将这份尊重放到为了你们牺牲性命的士兵身上,大家觉得对吗?”

“对,太对了!”

“安**就是当世的岳家军。”

“没错,雎州百姓想要安居乐业,就要靠着安**!”

顾振华也玩了小手段,在老百姓之中安插了几个领头的。现在他们鼓动,全场的情绪就跟着沸腾了。

“乡亲们,安**的每一个战士,也都是从普通人之中而来。大家恐怕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为了能得到安居乐业,为了能抗击鞑子的入侵,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安**之中,自己的亲人,要靠自己的双手保护!”

提高军人地位,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从军,显然已经有些人开始动心了。这时候顾振华又大步流星走到了一驾马车的前面,用大枪挑起了一颗人头。

“大家看看吧,这就是所谓的金钱鼠尾,大家觉得像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颗人头上面,在后世辫子戏当中,全都是剃一半留一半的阴阳头,看多了似乎不那么别扭。可是那只是清末的情况,在清初,阴阳头可是要被砍脑袋的,标准的发式前后都要剃干净,只有在头顶心留下一小撮,编成小辫,要能穿过铜钱眼。

这种发式在后世的戏曲之中,还能看到,比如双簧当中的小丑,就顶着一根小辫子。换句话说,在清初,满清推行的发式,就是让所有国人当小丑,其中的羞辱意味实在是太浓厚了。

“猪尾巴!”有老百姓喊了出来。

“都说满清鞑子是禽兽,果然这样,好好的人顶着这么一个玩意,还怎么见人啊。”

“不光不能见人,怕是死后都没脸见祖宗!”

这回可不是顾振华安排的人。光是老百姓自己就议论纷纷了,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老百姓,对于剃发易服有着强烈的抵触。

“这就是鞑子入侵之后。要求剃的头发。在京津等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已经举起了屠刀,要么屈从他们,要么就被杀掉。他们这么干,就是像驯服所有人,让大家都变成他们的奴隶。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不愿意!”

“那该怎么办?”

“听国公爷的,杀光鞑子。杀光鞑子!”

“好,我中华从来不缺热血健儿,安**这次砍了三千颗人头,下次就能砍五千颗。一万颗。只要大家踊跃参军,你们就会成为最强大的战士,再也不用担心鞑子会欺凌到你们的头上!从明天开始,在雎州就正式招收新兵,希望一切有志青年,能投军报国,保卫家园!”

顾振华这番话是既有恐吓,又有鼓励。还有利诱,把事实摆在了所有百姓的面前。就不愁他们不热烈参军。

讲完之后,顾振华带头,和其他人一起扛着棺材,到了士兵的遗体之前,帮着士兵整理遗容,用安**的红旗裹着身体,放入了棺材之中。然后再由顾振华亲自抬着,到公墓下葬。

国公抬棺,这份天大的殊荣,让在场的年轻人都热血沸腾,怪不得这些士兵敢和鞑子拼命呢!能跟着这么一个爱惜士兵的人,谁也不会当懦夫!

除了顾振华之外,安**的大小头目,雎州的知名士绅,全都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负责一具遗体,大家也顾不上气味,也顾不上肮脏。在太阳落山之前,全部牺牲的二百八十三位将士全都安葬在了公墓之中。

僧道番尼,一起念着往生经文。汤若望这些洋和尚也加入了其中,顾振华的启发或许有了作用,汤若望格外的卖力气,卯足了全力。手握着十字架,不断给每一个死者祈福,播撒净水,吹奏西洋乐器。安魂乐曲,低回婉转,幽怨哀声,听到了每个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的悲伤起来。

汤若望的首秀成果相当不错。不少士兵,甚至老百姓都对这些洋和尚有了不错的看法。

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结束了,顾振华也部署了招收新兵的工作。这次战斗不得不让新兵营上去,也突显安**兵力不足的弊端。

随着新兵第一营的优异表现,从天津招募的新兵距离进入战斗序列,已经不远了。十营人马,能极大的补充安**的战力。当然这点人马还不够。顾振华计划着要在徐州招募七营新兵,在归德一带招募十营。另外在山东还要招募三营士兵。

归德招兵工作顾振华亲自负责,徐州的则是交给了孙诚和陆勇,至于山东的则是交给了李旭。

方剑鸣亲自带着顾振华的命令,一路来到了虞城。和李旭一见面,方剑鸣就把顾振华主持安葬仪式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旭一听也格外的感动,眼中泪珠转动。忍不住说道:“古往今来,说是爱兵如子,可是有哪位名将能真的替士兵想想,为了普通士兵争取荣誉和尊严!国公爷是第一人,能跟着国公,也是我们的福分!”

方剑鸣也笑道:“没错,国公爷办事出人意表,看似不合规矩,但是仔细一想,又入情入理。弟兄们抛头颅,洒热血,用命给老百姓换太平,凭什么还有人瞧不起他们,简直岂有此理!”

方剑鸣说着,将一份命令送到了李旭的手上。

“国公爷让将军进入山东境内,一是为了扩充战果,二是为了监视满清,防止报复。国公交代,不需要占领太多地方,我们人马也不够,只要控制了曹县,单县等和河南接壤的地区就行了。到了这些地区之后,最主要的就是招兵抢人,把老百姓送到河南。”

“嗯,我心里有数,前番国公爷来命令的时候,我已经派了士兵了,康乐笙带着两百新军已然抢占了曹县!”

“好!”方剑鸣笑道:“我听说这小子在战斗之中表现不俗啊?”

“的确,有主见,有决心,也敢下手,是个好苗子,就是他提议为了防止粮食落到满清手里,凿沉了十几艘船!”

岳破虏在旁边突然笑道:“还夸他啊,就是他害得我们还要一点点把粮食捞起来,把船移开,恢复航路,费了多少事!”

方剑鸣笑道:“不一样,此一时,彼一时。国公都亲自说了,他的做法值得嘉奖,新兵第一营的营长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康乐笙还不知道他已经悄然升官了,成了安**新锐一代的表率。此时的康乐笙正在搜查曹县县衙。

清军攻击粮船,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在县衙之中,还遗留不少往来信件和公文。康乐笙的文化水平比起一般的新兵都强很多,他拿过来看了几份,顿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

“混账,怪不得狗鞑子能找得这么准呢,原来早有了内奸,快,给国公爷送信,把这些证据全都送过去,挨个抓人,为牺牲的兄弟报仇!”

第一百一十九章惯用手法

宽阔的官道之上,三五成群的难民,扶老携幼,推着鸡公车,带上全部的家当,从四面八方涌入了归德府。

每天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三千人,就在安**击败了鞑子,斩首三千有余之后,人数更多暴增到了五千人。想要安顿这么多的难民,徐方已经忙得晕头转向,负责登记的人手严重不足。不得不从新军营调来一些识字的士兵,甚至要到各个店铺,借来一帮管账先生。

面对强势的安**,这些商人也不得不帮忙,更有不少商人看出了安**的潜力,欣然融入到了这个团体当中,主动出人出力,帮着干活。

以人为本,有了人才有一切,顾振华对于招募难民,格外的重视,亲自巡视各个招募点,还不时找过来几个老农谈谈话,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你们都说说,对于安**的屯田方案,有什么想法?”顾振华笑着说道:“不要怕,畅所欲言,就像在田间地头拉家常一样,有什么担忧,有什么不足,全都说出来,不懂的地方给你们讲解,不足的地方改正。”

顾振华说完之后,十几个老农沉默了半晌,才有一个五十上下的老者开口说道:“大人,屯田干活,是您心疼俺们,给俺们一条活路,可是这地能不能不要,就挂在安**的名下,给安**当佃户?”

顾振华一听老者的话,顿时有些诧异。怎么好好的主人不当,却想着租土地呢,实在是有些不解。

“老先生。难道你不想要土地,还是觉得土地是烫手的山芋,不敢碰啊?”

“大人,谁不想有块地啊,可是老汉真的怕了,不敢要了!”

徐方正好处理了一批难民登记,也赶了过来。他顿时忍不住笑道:“老头,这话听着不对劲啊,怎么把肉放在了嘴边。你倒是不敢吃了?”

“大人,实不相瞒,老汉是开封府的,早些年家里头也有十几亩薄田。一家人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后来征三饷。又闹蝗虫,就把田都卖了。就在去年,闯王的人打过来了,把地主的田都抢了,要分给我们……”

“什么闯王,是流寇!”徐方忍不住说道:“你是觉得我们安**会像流寇一样,也被鞑子打得屁股尿流吗?”

老者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跪在地上,连连的磕头:“小老儿不敢。求大老爷赎罪,赎罪啊!”

其他的老农一看,也忍不住跪了下来,拼命的磕头。

顾振华摆了摆手:“徐先生,不必发怒,听他们把话说完,说起来咱们和李自成干的事情差不多,都是给大家分土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李自成错在哪里了,我们也好改正。”

“国公爷说的是。”徐方摆摆手,让这些老农站起来。

“有什么话,好好说吧,不要藏着掖着。”

“是。”那个老农继续硬着头皮说道:“闯,闯贼给我们分了土地,还说均田免粮。可是他们的手下士兵时常敲诈劫掠,说什么土地是他们给的,什么都是他们给的,就该向闯贼表达孝心。就这样,把我们的东西全都抢走了,空有几亩地,连种子都没有,让人怎么活啊!”

老汉说的提泪横流,周围的老农也唉声叹气。和归德府的老百姓不同,这些来自开封一带的,都享受了所谓均田免粮的政策,看起来心里的怨言还不少。

“大人,不光是如此,闯贼把地分完了,可是转过头那些地主就带着人把地抢走了,他们打人,杀人,不少刚拿到土地的,就又被抢走了,甚至还把命搭上了。”又一个老农说道:“老汉的女婿就是这么死的,女儿受不了,抱着三个月的外孙子跳河了,一家子都死了。”

徐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闯贼不是分了土地吗,怎么他们不管了?”

“他们管什么啊,老汉还听说有的地主干脆给他们送钱送女人,这帮家伙就帮着地主欺负我们。”

第一个老农又说道:“大人,地在安**的手里,俺估摸着地主就不敢抢了,俺们自己拿着土地,怕是连命都没了啊!”

面对着老农的哭诉,徐方也一时没了主意,忍不住看了看顾振华。

顾振华笑道:“有了土地,才有了一切,不能因噎废食,土地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