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度上来,臭气被激发出来,一股难以形容的,让人作呕的味道喷涌而出。隔着百步之外,士兵们都能清楚的闻到,恶臭,恶性,简直咬了人的命!甚至有人都蹲下来作呕。

顾振华也是直皱眉头,强忍着味道,让人架起了孔有德。

“恭顺王,不能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吧,这个味道你还满意吗?”

孔有德看到士兵往里头倒屎尿,顿时把魂儿都吓飞了,谁想出来的馊主意啊,说实话,一刀砍死了,孔有德或许不怕,可是眼下简直挑战忍受的极限,孔有德已经彻底崩溃了。惊惧交加,孔有德已经大小便**,瘫在了地上。

“给我一刀吧,让我死个痛快吧。”大汉奸涕泗横流,鼻涕眼泪都混到了一起:“投降满清的不止我一个,难道都杀了吗,千金买马骨,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愿意替大明效忠啊……”

大汉奸到了最后的关头,也不放弃努力,哭诉着,哀求着。

“去地下和那些冤死的军民说吧!”

顾振华一摆手,几个士兵就把孔有德的下巴拆了,然后把他绑在了架子上面,五六个士兵一起抬着架子,就仿佛拿着一双超大的筷子夹饺子一般。

孔有德被抬到了油锅的上面,热油翻腾,臭气熏天,大汉奸的脸都变绿了,想要说什么,但是一个字都没有,只剩下喉咙里面咕噜咕噜的响动。

“放!”

士兵听到了命令,稳稳的往下放,孔有德惊惧之中,他的双脚进入了油锅之中,顿时刺啦一声,皮开肉绽,瞬间成了炸鸡。

大汉奸一息尚存,拼死的吼叫,发出了地狱游魂恐怖的声音,浑身都在拼命的挣扎,可是他被捆得像是粽子一般,根本没法动弹。

几个士兵毫不客气,继续往下缓缓的放入油锅,小腿,大腿,小腹……一点点的被油炸了。

当到了胸口的时候,大汉奸才停止痉挛,彻底被炸死了,眼神之中,神色简直无法形容,惊恐,怨恨,悔恨,不一而足。

“把脑袋留下来,给其他汉奸都看看!”

顾振华一声令下,士兵们急忙又把大汉奸提了起来,这时候又有人过去见木柴浇灭,然后再把大汉奸尸体放在了油锅之中,只有一个脑袋留在了外面。

看到了这里,不少久经战场的士兵简直都作呕了,分明就是地狱才有的场景啊!

炮制了孔有德之后,顾振华带着手下人从容不迫的撤出了天津。他还没有自大到能击败满清的主力,就连孔有德都是意外之喜,不过是想杀死一些喽啰,哪知道竟然抓到了这么一条大鱼。

“多尔衮,吴三桂,你们看到了孔有德的德行,会怎么样呢?”顾振华一面想着,一面露出了阴森的笑容。

孔有德被油炸了,足足过了半天左右,溃逃的部下才聚拢过来,渐渐的人数越来越多,足有一千多人,他们仗着胆子,渐渐的接近城门。

刚到了城门口,就看到了一口头印铁锅,刺鼻的臭气还在,再往油锅里头一看,可把他们给吓坏了,一具尸体正躺在了锅中。

几个胆子大的往前凑了凑了,突然发出了惊恐的叫声:“王爷,王爷啊!”

这帮人被吓得撒腿就跑,根本不敢在多看一眼。直到杨名带着溃军赶过来之后,才让人把孔有德从油锅里头捞了出来。

杨名也是从心底里胆裂魂飞,安**下手实在是太狠了!

载着孔有德尸体的马车一路赶回京城,臭气传出去老远,即便是用席子遮住,但是还是瞒不了有心人。

大汉奸这具尸体实在是太有性格了,浑身被油炸的漆黑无比,只有脑袋基本完好,尤其是加入了粪便之后,恶臭深入到了骨子里头,根本消除不下去,离着多老远,都能熏得人皱眉头。

正像顾振华说的,这家伙算是彻底遗臭万年,难以洗刷了!

原本京津一带有不少达官显贵,还在欢呼雀跃,李自成这个魔王被赶走了,大清来了也不错,或许可以改换门庭,求一个荣华富贵!

可是一个人可以不要脸,但是不能不要命,听到了孔有德的消息,这些家伙顿时就把脚步止住了,再也不敢动弹一下,生怕自己也被炸了!

一时间汉奸全都胆裂魂飞,每天都在噩梦中醒来。

……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刚刚带着八旗兵冲了京城的多尔衮意气风发,大明的帝都终于到了他的手上,满清在他手里达到了巅峰,这位摄政王简直睡觉都要笑醒了。

可是就在这个兴高采烈的时候,却得到了报告,恭顺王孔有德被油炸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多尔衮顿时就被吓得浑身冒汗,孔有德可是最早投降满清的奴才,有着指标性的作用,这样的人,死得这么惨,产生的影响简直不可估量。

多尔衮第一时间把范文程,洪承畴,多铎,阿济格等亲信叫了过来。

“都说说,此事该怎么处理?”

洪承畴急忙躬身说道:“摄政王,恭顺王多年以来,为了大清费尽了心力,落了这么一个下场,还请摄政王能抚恤家人。更为重要的是要抓住制造惨案的凶手,将他们如法炮制,才能告慰忠心大清的英灵!”

洪承畴说的悲悲切切,其实也是兔死狐悲,谁知道他会不会也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一想到这里,洪承畴就不寒而栗。

一旁的多铎皱着眉头说道:“王兄,根据调查,这个安**就是在山海关捣乱的那伙残明势力。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能折腾这么凶,不光窃据天津,还杀死了孔有德,这伙人实在是一大祸害。”

“既然是祸害,那就消灭他们!”阿济格毫不客气的说道:“我愿意统帅八旗劲旅,将他们全都干掉。”

“八王,不忙!”范文程躬身说道:“摄政王,这伙人固然可恶,但是根据报告,人数毕竟有限。打了几次胜仗,也不过是投机取巧,如果将士提高警惕,堂堂正正的决战,这伙人断然不是对手。眼前最要紧的还是要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军,流寇不可小视啊,他们多少次被打得只剩下几十人,结果没几天又像野草一样,漫山遍野。对付他们,必须一口咬死。更何况还要稳定京畿,不能因小失大啊!”

多尔衮听着,也点点头,在他的心里,还是把佣兵几十万,已经登基称帝的李自成当成了眼前最主要解决的对手。可是孔有德的事情又不能不有所交代。

一条忠心耿耿的恶犬就这么死了,还有谁敢投降满清啊。要知道刚刚进入京城,最需要的就是招揽一大批的明朝官员,官职越大越好,以汉制汉,这已经是满清权贵的共识。

要是因为孔有德,吓住了这些人,可就得不偿失了!

“摄政王,范学士所言甚是,应当以李自成为先。只是安**不除,也不足以平民愤。臣以为可以采取两手策略,一面调动两黄旗进驻山东,派遣轻骑追击安**,一面向南京群臣下书问罪,大清是给崇祯报仇,为何安**要残害大清的勇士。”

阿济格把嘴一撇,冷笑道:“洪先生,我可听说安**手里头还有太子朱慈烺,这种质问有个屁用啊!”

阿济格说的不客气,可是洪承畴还是笑道:“八王有所不知,朱慈烺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决定不了什么的,南京群臣此时必定争论不休,一旦大清问罪的旨意送过去,必定让他们无所适从,主张联合大清的人,必定会对安**下黑手,这种事情他们又不是没干过,安**一群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一旦内乱,势必土崩瓦解。”

多尔衮一听,顿时哈哈大笑:“洪先生,明朝官员的龌龊心思都被你看透了。没错,我大清是替崇祯报仇的,和大明是朋友,传我的旨意,群臣以君王之礼,拜祭崇祯!”

第八十四章惊起一滩鸥鹭

南京,六朝古都,虎踞龙盘!

自从朱元璋在南京开基立业,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京城北迁,南京就作为陪都,拥有一套和北京相对的官僚机构,六部,都察院等等一应俱全,品级也与北京相同,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当大顺军攻占京城之后,南京就成了大明势力理所当然的中心,可是面对着空前复杂的局面,南京方面也是一头雾水,弄不清楚。

南京文武百官之中,有三个职务是最有权力的,参赞机务的兵部尚书,代表皇帝的留守太监,以及提督军务勋臣。

这三者也代表大明帝国的三大势力,只不过如今皇帝都完蛋了,留守太监自然靠边站,同样道理,勋臣也是依附皇帝,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真正能主导南京事务的就是兵部尚书,大名鼎鼎的史可法!

从靠边站,到进入历史的中心,其实也可以靠天上掉馅饼。

不过摆在史可法面前的可是一个天大的烂摊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北京沦陷,最需要的就是选出一个合适的君主,继承大位。

选择谁继承皇位,实在是煞费苦心,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复杂,按照血统选择皇帝,福王朱由菘是万历的孙子,崇祯的堂兄,血缘最近,理应登基。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仇口,当初万历偏爱老福王,可是东林党的诸公支持皇长子朱常洛,围绕着帝位,展开了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最终东林党占了上风,福王也不得不黯然离京。

可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小福王朱由菘成了皇位的大热门人选,东林党诸公一个个都非常不爽,生怕这位小福王替父报仇,反攻倒算。

因此他们坚决打出了立贤的旗号,要拥立潞王。实际上不过是说辞而已,都是老朱家的子孙,藩王除了个别的极品之外,都是一个德行,潞王胡作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可法作为东林党干将左光斗的弟子,久经考验的党员,按理说他也该毫不犹豫的支持东林党的主张,可是史可法也不傻,知道拥立潞王,于理不合,肯定会出**烦,搞不好会发生内战,因此举棋不定,备受煎熬。

这天史可法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手下人前来报告,说大学士魏炤乘前来拜会。史可法一听,急忙起身迎接,这个魏炤乘正是从北京跑出来的官员之一,是他亲口证实了北京被攻破,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

史可法客客气气的将魏炤乘请进了书房,两个人对坐献茶之后,就史可法就发现魏炤乘坐立不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魏学士,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洗耳恭听。”

魏炤乘看了看左右,故意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得到了一点风声,似乎太子殿下尚在人间,被人给救出了京城。”

“什么?”史可法顿时豁然站起,急忙问道:“魏学士,事关江山社稷,你可要有把握啊!”

魏炤乘叹了口气:“我哪里不知实情重要啊,其实在闯贼杀入京城的时候,就有人说先帝将太子托付给了朱纯臣,还留下了遗诏玉玺。随后又有人在京城之中散布文告,扰得京城大乱,我也是趁乱逃出来的。事后想想,或许就是有人为了掩护太子出京,才做的安排。”

史可法一听,顿时眉头紧皱,忍不住埋怨道:“既然有这种事情,魏学士你怎么不早说啊?”

“不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捕风捉影,不敢随便开口啊。”

“那现在怎么敢说了?”

魏炤乘苦笑道:“在两天前有个家人从京城难逃,带来了消息,说是曾经听说太子出城之后,到了吴三桂的军中,据说有个姓顾的爵爷,保护着太子。”

姓顾的?

史可法脑筋转了几圈,也没有想出哪有这个人物,不过既然太子还在,尤其是有先帝的遗诏玉玺,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人选,其他的藩王根本不用考虑。

“魏学士,按照你的说法,太子应该在吴三桂的军中,我们该立刻派人迎接太子!”

魏炤乘面露难色,忍不住说道:“事情恐怖不那么简单,根据我的家人说,似乎吴三桂投降了满清,他还带过来一份文告,例数晋商勾结满清,出卖大明的种种行径。”

说着魏炤乘从怀中掏出了几张纸,送到了史可法的手里。

史可法看了几眼,顿时眉头都立了起来,拳头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诚如是,晋商皆可杀!”

“史大人,你看看下面的落款。”

史可法这才清醒过来,只见最后一行小字,写的是:大明忠勇伯安**指挥使顾。

“这,大明哪来的忠勇伯,这个安**又是什么东西?”

“史大人,这位忠勇伯说不定就是救了太子出京的人,只是按道理他们应该和吴三桂在一起,和满清也是盟友,要共同对付流贼。又怎么会和晋商对上了,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史可法眉头紧皱,在地上转了一圈,最后一跺脚,狠狠心肠说道:“魏学士,此事关系重大,你千万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我马上想办法查证。”

魏炤乘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哪敢多说,急忙告辞离开,史可法想了想之后,当即派人约请手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两个人在浦口密会。

马士英也当即前来,他和史可法也是老熟人了,两个人见面寒暄了几句,就直入正题。

马士英先笑道:“宪之兄,你前番密书,提议拥立桂王,我认为万万不可。桂王远在广西,路途遥远,而如今时局动荡,瞬息万变,等不起啊!况且桂王按辈分是先帝的叔叔,如果他登基即位,置先帝于何地,置福王也何地,有违伦常,实不可行。”

史可法也是心里头发苦,东林党提议拥立潞王,可是其他人赞成福王,史可法弄得左右为难,只好提出了一个拥立桂王的主意,可是经过马士英驳斥,又没有话可以反驳。

史可法苦笑着摇了摇头,所幸还有别的方案,不用在这几个藩王之中打转转了。

“瑶草兄,你看看这个吧。”

说着史可法把魏炤乘给他的文告送到了马士英的面前,又把魏炤乘和他说的话,同马士英说了一遍,马士英急忙接过来仔细看了又看。

论起心思机巧,马士英甩史可法十万八千里,他一看到落款,顿时就喜出望外。

“宪之兄,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忠勇伯应该是太子新封的,而且既然号称安**,就代表他们有不少的人马,倘若是北方尚有一支忠勇之师,保护着太子,实在是大明之福,苍生之福啊!”

史可法也笑道:“如果真如瑶草兄所说,的确如此,只是如何能联络上安**,又如何能够得到太子消息,实在是有些为难啊。”

正在两人说话之间,突然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