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我想多要,那家里头的崽子不该留条活路吗,以后谁都学会了,还用我们干什么啊?”

张纲大声的争辩道,这话也戳冲了在场不少匠师的心思。中国的匠人都是口传心授,父子师徒传承,有好多东西。老师傅宁可带进棺材,也不愿意留下了。结果技术的传承往往出现了断层,也没法形成体系。

就拿焦炭来说,其实在南宋就有了使用,结果过了好几百年,大多数工匠还是不清楚作用。

“张纲,你把炼焦的技术贡献出来,以后每炼出一担焦炭,我准许你体一文钱。”

“才一文钱啊!”

“哈哈哈,这可不少了,以后大规模的炼钢炼铁,需要的焦炭是几十万担,甚至几百万担。一担提一文钱,有效期三十年,你看如何?”

张纲顿时眼前一亮,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但是还是算不清楚,不过他知道这绝对是一笔大钱,只是他还有点犹豫,“才三十年啊,小崽子,到那时候也就我现在的年纪吧!”

“糊涂!”葛匠师在一旁都忍不住骂道:“傻蛋,一百万担,一年提的银子就有一千两,连续三十年,都够建一座银山了。到了这份上,你家的崽子还指着手艺吃饭,你们干脆找个粪坑扎进去的了!”

这下子张纲的脑袋才转过弯了,忍不住嘿嘿的傻笑道:“一年一千两,一年一千两,一年……”

刘铁匠更是猛地推了他一把:“别犯傻了,快去烧焦炭,要是烧不出来好的,就把你扔炉子里头!”

“哎!”张纲忙不迭的答应着,转头就跑。

顾振华也看了看在场的所有匠师,笑道:“本爵知道大家都有不少看家的本事,不愿意轻易告诉别人。从今往后,就定下一个规矩,不论是谁拿出了新工艺,证明有效,就给予奖励,谁设计出了新武器,以后每生产一件,都能从中提钱。具体该多少钱,你们大家伙商量一下,制定一个规定,然后交给本爵最后确定。大家都记着,你们脑袋中的想法创意全是值钱的,不要在敝帚自珍,工匠能得到的更多!”

“多谢国公爷!”

葛匠师听到了这话,老泪纵横,拜倒在了地上,其他的工匠也都是如此。几千年来,工匠一直都被死死的压在了社会的底层,被视作奇技淫巧,工匠的生活也更加窘迫。正是因为这种窘迫,他们就越发的敝帚自珍,视技术如生命,结果越是如此,就越让一些好东西失传。

到了后世,在考古的时候,往往会惊叹于老祖先的奇思妙想,只是可惜这些妙想并没有广泛的传播传承下来,说到底还是这种师徒传承的弊端。

“诸位,本爵说过,谁能让安**更强大,谁就是有用的人才,你们匠师负责着军人的武器,更不能妄自菲薄。以后匠师可以授勋,可以当官,可以赚大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生产出更好的东西!”

“遵命!”

在场的匠师全都发出了洪亮的喊声,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甚至有些人直接就围在了葛匠师身边,积极的要提出自己的看家本事。

“先老实一点,当务之急是炼出好钢,加快刀剑生产,别的暂时放一边。”

……

五天时间,转瞬即逝,不过这五天之中,张纲,葛匠师,刘铁匠他们几乎都没怎么休息。

为了保证炼出最好的焦炭,他们先是紧急制作了焦炉,张纲全程仔细监督,然后他在小心翼翼的将选好的煤炭放进去,进行加热。

炉温一点点的升高,里面的煤炭正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变化,当然这些外面的匠师还没法理解,张纲只是密切的关注着炉温,生怕出一点差错。

汗水噼里啪啦的落下来,张纲只是不停的喝水,一步也不远离开。终于大约经过了八个时辰左右,第一炉焦炭终于练好了。

刘铁匠他们都在等着,出炉之后,光是看了第一眼,刘铁匠就兴奋的一拍大腿。

“成了!”

的确焦炭的卖相就比普通煤炭更好,黑亮的光泽,遍布气孔,烧起来的效果一定不错!

葛匠师也更是兴奋,他急忙下令用这些新鲜的焦炭去炼制钢铁,又忙活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第一批钢材锻打出来。

这些工匠都挤在一起,仔细的观看,硬度和日本买来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顿时喜出望外,急匆匆的就报告了顾振华。

顾振华得到了消息之后,越是大喜不已。焦炭突破了,那就意味着炼铁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有了足够的钢铁,安**的枪炮等于是一路绿灯。

顾振华亲自勉励了所有的匠师,并且提拔张纲担任了兵工厂的参议,专门负责生产焦炭,而且顾振华还要求张纲要好好摸索,如何才能生产出质量最好的焦炭。张纲格外的积极,这下子不止拿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还当了官,以往简直都不敢想,竟然能有这样的好事!

不只是他,其他的匠师也备受鼓舞,有了充裕优质的钢铁之后,兵工厂马上高速运转起来。按照顾振华的要求,火铳的产量首先要提高到一百支,火炮的生产也要纳入正轨。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顾振华还要求紧急生产五万条长枪,质量上可以打折扣,但是数量绝对不能少。

得到了这个奇怪的命令,葛匠师甚至都怀疑是命令给错了,一贯严格要求的顾振华怎么会允许在质量打折扣呢!

不过他也不敢多问,只能督促着所有人尽快完成,还把枪杆,红缨一类的东西全都外包出去。

顾振华这么干当然不是犯糊涂了,他自有道理,就在这几天的时间之内,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了归德。到处都是逃荒的人群,他们基本上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跑,沿途不断的有人加入,少的几百,多的上千,扶老携幼,几乎一眼望不到边。

流民基本上都衣不遮体,只是简单的一块麻布片子,手里拄着木杖,拿着破碗。浑身上下,没有一两肉,全都是嶙峋的骨头。眼光呆滞,一点神彩都没有,就好像一群行动的僵尸一般。

负责各处安置流民的官员也全都吓傻了,安**给点粮食再多,也喂养不了这么多张嘴啊。眼看着粮仓一天天的萎缩下去,更多的百姓还在涌过来,谁心里也没有谱。

“大家伙听着,从今天开始,一天只给一顿粥,每个人都排好队,不要乱了!”周英杰扯着嗓子喊道。

顾振华和徐方正好赶过来,远远的看着庞大的人群,徐方苦笑道:“国公爷,这就是流寇的剿杀不绝的原因吧,一场天灾,能给他们送去多少人手。粥都没有的时候,只怕这些人就要造反了!国公爷,您可真要拿出一个主意才行,不然咱们撑不了多久。”

“哈哈哈,徐生生说的不错,我看为今之计只要效仿李自成,变流民为流寇,放出去抢东西!”

第一百五十七章十万大军

流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十几口大锅摆在了面前,从锅里不断的飘出米香,不少人偷偷的咽口水。

“还是安**好,别的地方哪有粥喝啊。”

“这位老兄,一天一碗粥,能够吃的吗?”

“够不够总归死不了吧,混着过日子呗。”

旁边另一个流民悄悄的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各位,我可是听说了,以前安**救灾不给稀粥。”

“不给稀粥?那给什么啊?”

“馒头,白花花的馒头,还有咸菜呢!”

“胡说!”顿时就有人反驳道:“从来没听说过有舍馒头的,你是不是饿时间长了,都糊涂了?”

“哼,谁糊涂了,这事千真万确,人家蓟国公说了,喝粥干不了活,人家要以工代赈,吃得饱饱的,好去屯田修城墙。”

一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忍不住流出了口水:“要是能吃上馒头,别说让我修城墙,就算让我冲锋打仗都行啊!”

“一边去吧,瘦的跟小鸡子似的,谁能用你打仗啊!就怪咱们命苦,没赶上好时候,一会儿啊,粥到了碗里,咱们就当成馒头吧。”

流民们议论纷纷,顾振华也到了粥棚的后面,正好有两个士兵扛着米袋子疾步跑过来。

“等等。”顾振华叫住了两个士兵,“今天用了多少米?”

“回禀国公爷,已经煮了十三担米了!”

徐方忍不住叹气说道:“国公爷。这样的粥棚归德不下二十个,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有三四百担,咱们虽然有点积累。但是这么消耗谁也受不了啊!”

顾振华微微一笑:“今天开始就不用消耗了,你们都听着,不要送米过去了。”

士兵一听这话,都傻住了,忍不住问道:“国公爷,那帮流民眼睛都绿了,要是粮食跟不上。他们会闹事的。”

“不用你们操心,我自有办法。”

顾振华说着就和徐方到了粥棚,这时候周英杰正在亲自抡着大勺子。给流民分粥。他从锅底舀起一勺,目光突然落到了锅里,又默默的倒回去小半勺。

“你这么胖,少吃点就行了!”

打发走了一个。后面的碗又上来了。

“你还年轻。自己找点吃点。”

“碗都坏了,没法装了。”

“这么大人,把这勺让给孩子吧!”

……

周英杰不断的编着各种借口,可是锅里的粥还在快速的减少,已经到了底儿。当他用勺子舀出了最后一点之后,还有无数的人群举着大碗,嗷嗷待哺。

“军爷,再赏一点吧。求求您了。”

“大人不吃没事,赏点给孩子吧!”

大家嚎哭着。乞求着。周英杰也犯难了,回头看了看士兵们,忍不住说道:“再去运点米过来,接着……”

“不用了,安**也没有粮食了!”

说话之间,顾振华从后面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徐方紧紧跟着,他也是一头雾水。按理说对这些灾民百姓,应该努力安抚。哪能直接说没有粮食了,这不是逼着他们闹事吗,国公爷难道糊涂了不成?

再说了虽然粮食吃紧,但是安**的积累还有十几万但,而且还能从徐州调了一批,足够支撑一个月了,这么早就摊牌,这不是等着出事吗!

果然如同徐方所料,没粮食三个字就像是炸弹一样,在流民之中炸开了。有的听到了这话,直接瘫软在地,一动不动。还有人根本不相信,瞪大了眼睛,愤愤不平。更多的百姓则是跪下了哀求。

“大人,给点粥就行啊,我们不要别的,您总不能看着我们饿死吧?”

“对啊,蓟国公爱民如子,大家伙早都听说了,河南都遭灾了,只要蓟国公治下安然无恙。都是大明的百姓,求您大发善心吧!”

顾振华走到了所有百姓的前面,依旧是面无表情,“金山银山也有花完的时候,十几万的流民涌入归德,安**就算有多少粮食,都不够吃的,本爵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从今天开始,安**就不能给大家提供粮食了!”

啊!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就连刚刚喝了粥的老百姓也不干了,大家伙全都围了上来,饥饿足以让人忘掉一切恐惧。

有几个年轻人就蹿了出来,大喊大叫。

“凭什么不给粮食,想见死不救吗?”

“对啊,当官的心肠都是这么歹毒,没有一个好东西!”

“要是不管我们,反正也没有活路了,就去找闯王。”

顾振华冷笑了一声,一摆手,两旁的士兵涌出来,就把这几个年轻人给按住了,推推搡搡的到了面前。

其他人全都静静的看着,眼中也露出了不满,不给粮食就算了,怎么还抓人啊?徐方更是捏着一把汗:国公爷啊,国公爷,您这是想官逼民反吗?

顾振华看了看一个干瘦干瘦的家伙,冷笑着问道:“你说当官的没有好东西,那我问你,本爵可曾欠你们什么?”

这小子虽然害怕,但是也梗着脖子说道:“不给粮食,就是不管我们死活,难道还不欠我们的吗?”

“你们受灾不是本爵造成的,你们逃到了归德,也不是本爵让的。相反你们白吃了本爵十多天,论起来,不是本爵欠你们,而是你们欠本爵的!你们现在还敢理直气壮的质问本爵,这合理吗?”

“国公爷,话不能这么说啊,大家伙都是听说了您的大名,才投奔您的,没想到您也不管我们了,大家伙这里心头有怨气啊!”

“有怨气好,冤有头债有主。本爵问问你们,究竟是谁让你们落到了今天的地步?”

“是……”

这个问题还真把这些人难住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顾振华微微一笑:“你们不知道。本爵知道。你们落到了今天,既有天灾,也有**。但是说到底是**,朝廷搜刮你们,流贼抢掠你们,地主豪强更是敲骨吸髓。他们把你们的一切都抢走了,但是到了遭灾的时候。这些人都把你们抛下,让你们饿,让你们死!本爵说的对不对啊?”

“对!”沉默了半晌之后。终于有人喊了出来:“国公爷说的都对,上天有好生之德,您给我们指一条活路吧?”

“对,求求您了!”无数的百姓又拜倒在了地上。大声的呼喊。声音传出去老远。更有女人孩子的啜泣之声,泪水滴滴答答的落下来。

“大家都起来吧。还是那句话,冤有头债有主。本爵不是神仙,没法变出粮食,救济你们。安**也没有这么多的余粮,你们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个办法……”

一听到有办法,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了起来。死死的盯着顾振华,连呼吸眨眼都不敢!

“很简单。谁抢了你们的土地,就夺回来,谁霸占你们的粮食,就要回来。这种年头就是弱肉强食,你们是想当懦弱的羔羊,还是相当一群狼,就看自己的选择!”

听到了顾振华的话,徐方直觉的天旋地转,差点摔在了地上。

从古至今,统治者从来都是不断的告诉老百姓,要服从,要听说,宗教更是说要不修今生修来世。哪有一个上位者公然鼓动老百姓造反啊!

不过更令徐方吃惊的是这些老百姓真把顾振华的话听了进去,不少人都频频点头。那几个带头的年轻人更是跳了出来。

“国公爷,您说得对,有人再吃我们的肉,我们就要咬回去,就要吃了他们!”

“没错,谁让我们有了今天,我们一定要报仇,把土地,粮食,房子全都抢回来。”

这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从人群之中踉踉跄跄的跑了出来,一把揪住了带头喊话的年轻人的耳朵。

“你再说什么,这是人话吗?咱们方家人什么时候干过没理儿的事情?那些恶人有老天爷收拾他们,哪有你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