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疆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疆风云录-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究是要走的,该走了,可是李诗就是说不出口。

  还是孙兰道:“李爷早点走吧,早点走路上凉快。”

  李诗投过感动,也感激的一瞥,点头道:“对,我走了。”

  他没等任何人说话,抓起他那简单行囊,飞身掠了出去,去势如电,一闪不见。

  这么做,省了很多事,很多难过,很多眼泪。

  孙和、孙兰都站着没动,动的意念都来不及动,就算追出去,也看不见人了。

  孙和怔在了那儿。

  孙兰一双美目里有泪光。

  良久,当孙兰回过身举袖拭泪时,她看见了一件事,忙叫:“哥!”

  孙和回过身,循孙兰所望桌上。

  桌上,放着一封银子。

  那不只是够孙和做个小买卖的,除了做个小买卖之外,还够他们兄妹俩吃上好几年的。

  追去还,更来不及了。

  这是李诗什么时候放的。

  一定是李诗抓起行囊,掠出去的那刹那间,兄妹俩都只顾往外看李诗了,没注意桌上。

  其实,就算那时候看到了,又能怎么样?

  孙和又哭了,兄妹俩又拥在了一起……

  qxhcixi扫描;Baru OCR 
 

 
 
 
 



第二十一章
 
  李诗飞骑出了城.驰出了一段路,他勒缰停马,回望“张家口”。

  对他来说,“张家口”并不算一个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却给了他太多的回忆,不管是苦是甜、是悲伤、是欢愉,每一个都让他心神震颤,久久无法平静。

  这就是“张家口”!

  别了,“张家口”!

  他瓣转马头,健骑长嘶,铁蹄翻飞,再次飞驰而去。

  李诗回到了京里,他直接进了宫。

  御书房里见到了皇上,他要行礼,皇上让万顺和拦住了:

  “征尘未卸,你一定直接进宫来了。”

  “是的。”

  “干嘛这么急,你应该歇歇。”

  “皇上的恩典,草民应该先进宫覆旨。”

  “好吧,那你就先说。”

  李诗说了,一点也没有隐瞒,包括他那位恩叔楚云秋在内。

  静静听毕,皇上道:“你做的很好,可是你也很苦。”

  “草民不敢居功,那帮人所以能迅速瓦解,全是因为草民的恩叔跟她们那位大公主。”

  “你以为我该怎么封赏他们。”

  “草民斗胆,以为不必。”

  “怎么?”

  “那位大公主,远在江湖,人海茫茫无处觅,至于草民那位恩叔,他一向以汉族世胄,前明遗民自居,皇上还是成全他吧。”

  “我懂了,听你的,那么你……”

  “草民更不求任何封赏,草民原就不敢居功。”

  “那怎么行?”

  “皇上刚说过,听草民的。”

  “那是对那两位。”

  “草民也不是官家人,祈请皇上也成全草民。”

  皇上微微点头:“李侠士你也不愿意沾。”

  看来,皇上也明白,李诗虽不愿意过于明显的认为他也是个汉族世胄,前明遗民,但是他也不愿意让人认为他是朝逆,或者是爱新觉罗氏皇家的人。

  这跟他的父亲一样,除了读书,做学问,其他的一概不沾不碰。

  其实,李诗还不如他父亲做得彻底,想当初,他的父亲是一代大儒,朝廷曾多次徵召,希望他出来做官,他的父亲屡次婉辞,就是不肯,只是,像那么样风骨的一代大儒,李自成破北京,一家大小还不是照样遭贼毒手,而李诗如今还已经替爱新觉罗氏皇一家,尽了不少力,做了不少事了呢。

  皇上明白,可是李诗也不愿意招惹皇上心里不痛快,因为那毕竟不是他的本意,他道:“皇上应该知道,草民说的是实情。”

  皇上道:“我知道,我知道。”

  “其实!”李诗道:“草民不必非是官家人,但人在京里,随时可以为皇上效力,不是很好么。”

  “我这么说吧,李侠土希望能保持个超然身份跟立场。”

  “皇上圣明,草民愿意为皇上效力,是因为草民跟先皇帝,皇上之间的私谊。”

  “就算是私谊,我也总可以谢谢你吧。”

  “为朋友两肋插刀,记私谊不必谢。”

  “你这句话,我听来倒是很受用,可是这么一来,以后有什么事,我还怎么麻烦你。”

  “皇上,记私谊也不必顾虑这些。”

  万顺和一旁道:“万岁爷,奴才斗胆,李侠士说得是。”

  皇上微笑:“行了,你有了帮腔的了……”

  顿了顿,道:“这皇宫内院就是我的家,论私谊,你征尘未卸,我让人侍候你洗个澡,然后准备点酒菜,让你喝两杯酒解解之总可以吧!”

  李诗正色道:“草民斗胆,皇上不可坏了历代禁宫的规矩。”

  还真是,真要能那样,太监人宫何必非得“净身”不可!

  皇上呆了一呆:“我没想到这一层,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行,那怎么办?”

  李诗道:“让草民回去,改天再来拜领皇上的恩赐。”

  皇上无奈的道:“只好这样了,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再走,‘张家口’事了了,可是我认为吴三桂绝不会就此罢休,一旦兵马动,我想让纪玉领军,你看怎么样?”

  李诗心头一震:“皇上打算让玉贝勒领军?”

  “嗯!”

  “军国大事,草民本不敢置啄,但是朝廷不乏能征惯战之将,皇上却派玉贝勒领军,只怕……”

  只怕什么,他没有说出口。

  可是皇上明白:“你认为不大好?”

  其实李诗到不是怕自己的手足兄弟去打仗,而是为皇上想,那么多能征惯战的王公大臣,怎么派也轮不到玉贝勒,他怕他们不服。

  “草民斗胆。”

  “其实你不知道,纪玉是个能征惯战的将才。”

  “草民知道不知道,无关紧要。”

  “满朝文武都知道。”

  “皇上,玉贝勒毕竟年轻,也毫无战阵经验与历练,恕草民直说一句,论能征惯战,他绝比不上吴三桂。”

  这是千真万确的实情。

  论武艺,吴三桂或许不如玉贝勒,可是论兵法战阵,领军厮杀,以及作战的经验跟历练,玉贝勒那能跟吴三桂比!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岂是那么简单的。

  “万顺和,你看呢。”

  “奴才想说不敢说,李侠士替奴才说了。”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打消这个念头,还是让纪玉留在身边,领他的京师禁卫吧。”

  “草民敢为皇上贺。”

  皇上从善如流,李诗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没别的事了,那你就回去吧,我让万顺和送你出宫。”

  万顺和送李诗出了宫,又回到了御书房,他见皇上微皱着眉,背负着手,在那儿来回踱步,像是有什么心事,一点也不像这个年岁的孩子。

  他忙趋前道:“万岁爷为派谁领军烦?”

  皇上摇了头:“我一点也不为派谁领军烦,这件事我早就有了腹案了,我所以说派纪玉领军,也只是试试他。”

  万顺和微怔:“试试李侠士?”

  “试试他对我是不是说实话。”

  “那么您认为……”

  “他对我说的是实话,纪玉不适合领军作战。”

  “那您还有什么心事。”

  “更显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而这么样一个人,我偏偏收不到身边来。”

  “李侠士人在京里,随时能为您效力,怎么说收不到您身边来。”

  “万顺和,你不会不懂我的意思。”

  “奴才懂,只是万岁爷,这种人是不容易收到身边的,真要是容易收到身边,也就不那么珍贵了,您说是不是。”

  “这个道理我懂,可是越是这样,我越是想把他收到身边。”

  “万岁爷,您可别逼急了他。”

  “那恐怕还不至于,他的根在京里,何况他答应过先皇帝,十年不离京。”

  “那万岁爷您还有什么好烦的。”

  “我要他不只十年,我要他一生,一辈子。”

  “万岁爷,奴才年纪大了些,看事儿跟您有点不一样,可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你说。”

  “谢万岁爷的恩典,这种人,不会忘了他是汉族世胄,前明遗民,可是他也不会敌视咱们,所以不管怎么样,他希望保持个超然的身份与立场,您就成全他,让他一方面愿意为您效力,一方面又能不时的说些实话,有什么不好。”

  皇上静静听毕,微微点头:“年纪大的人,到底有他年纪大的人的见地,万顺和,我让你跟在我身边,是选对了。”

  万顺和忙躬身:“万岁爷圣明,万岁爷的恩典,万岁爷圣明,万岁爷的恩典。”

  皇上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万顺和忙恭应:“喳!”

  夜是很深了,内、外城,“紫禁城”,除了少数的灯光,几乎是一片黑,也几乎是一片静。

  就在这到处既黑又静的当儿,这条胡同底站着一个人,只能说是一个黑影。

  黑影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此时此地,站这么个黑影,他想干什么?

  又一条黑影降自夜空,翩然落下,就落在原先那条黑影前。

  只听原先那条黑影低低叫道:“恩姨!”

  原来,这两条黑影一个是李诗,一个是“肃亲王府”的那位贾姑娘。

  只听贾姑娘道:“少主回来了。”

  “刚回来不久。”

  “进过宫没有?”

  “进过了。”

  “情形怎么样?”

  “这么晚惊动恩姨,请恩姨出来,就是为禀知恩姨‘张家口’事。”

  “噢?”

  “格格跟书儿都好?”

  “都好。”

  李诗沉默了一下:“恩姨,这次‘张家口’事,我碰到了一个人,让我差一点没法下手对付。”

  “噢,谁?”

  “恩叔!”

  “云秋?”贾姑娘脱口轻叫:“他怎么会让少主下不了手……”

  “因为恩叔已经投身‘平西王府’了。”

  “云秋!他,他怎么会……”贾姑娘再次轻叫。

  “恩姨,有些事是无法预料的,有些事是无奈的。”

  “我有点懂了,那么后来……”

  “恩叔还是退让了,还是成全了我!”

  “他应该如此,如今呢,他又那儿去了?”

  “恩姨,恩叔已经故世了。”

  “怎么说,云秋他……”贾姑娘叫出了声。

  “恩叔已经故世了。”

  “怎么会?云秋他怎么会……”贾姑娘抓住了李诗,抓得好紧。

  “我刚跟您说过,恩叔还是退让了,还是成全了我。”

  “听少主的口气,云秋他,他好像是自杀的。”

  “是的!”

  贾姑娘似乎要昏过去了,身躯一晃,要倒!

  李诗忙扶住了她,叫道:“恩姨!”

  贾姑娘哭了,悲痛欲绝,边哭边叫:“云秋,云秋,云秋……”

  李诗道:“恩姨,我本不想告诉您,可是我又不能不告诉您……”

  “少主怎么能不告诉我。”贾姑娘哭着说:“可是少主告诉我了又如何……”

  李诗道:“恩姨,您要节袁……”

  “少主放心,我会的,我不节哀又如何!”

  “恩姨,不要这么说。”

  “少主,该做的我不能做,该说的您说让我说说吧,不然我会难过死……”

  “李诗没有说话,他能说什么?

  “我对不起他,我负了他,他找到了我,我连认都不敢认他,我算什么啊!”

  “恩姨,这不怪您,只怪多年的离乱,您是为了书儿,为了李家,要怪也只能怪李家,活生生拆散了您跟恩叔!”

  “少主,别这么说,要是这么说,我会更难过,云秋的在天之灵也会不安。”

  “恩姨……”

  “这样也好,这样可以让我在他心目中,永远保持个美好……”

  “恩姨……”

  李诗本想告诉贾姑娘,他那恩叔已经认出她来了,可是话到嘴边他又忍住了,贾姑娘想在他那恩叔的心目中保持个美好,他又何必加以破坏,他那恩叔人已经没了,成全她这个心愿,有什么不好?

  “少主,你埋了云秋么?把他埋在那儿了?”

  “恩姨不要问了。”

  “我不能去看他,可是总不能连他埋在那儿了,都不让我知道啊!”

  “恩姨,恩叔自绝之后,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得尸骨无存。”

  “啊!”贾姑娘一声悲痛惊呼,险些又昏了过去。

  “恩姨!”李诗又伸手扶住。

  贾姑娘又哭了:“云秋,他,他,他真做得出来,他这是为什么,他这是为什么啊……”

  “不知道,可能恩叔是不愿意给我惹麻烦……”

  他没有说真情实话,显然,他也要他那恩叔,在他这位恩姨的心目中,保持美好。

  贾姑娘哭得很伤心,似乎心为之碎,肠为之断。

  “恩姨,您不要再哭了,待会儿回去,万一让书儿或者是格格看出来怎么办。”

  “不要紧,他们已经睡了,少主放心,我过一会儿也就好了。”

  “那么……”

  李诗想让贾姑娘回去。

  贾姑娘忍了泪,举袖擦了擦,截了口:

  “少主这趟‘张家口’,究竟情形怎么样。”

  显然,她是想知道经过。

  李诗当即把这趟“张家口”的经过情形,告诉了贾姑娘,当然,他瞒了楚云秋那该瞒的一部份,其他的部份,他一点也没有增减。

  静静听毕,贾姑娘道:“想不到吴三桂那‘平西王府’里,倒养了不少武林中的好手。”

  “他有心谋叛,当然要网罗些这种人物,他知道,单凭兵马战阵,是不够的。”

  “错非少主,朝里还真找不出几个人能应付这种人物。”

  “书儿可以。”

  “论书儿的武艺,自是绰绰有余,可是他欠缺江湖历练,不能担当这种任务。”

  李诗没有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