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古武侠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玄寂瞪大了眼睛,道:“这个……师兄……”
玄慈摇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来任何门派帮会,宗族寺院,都难免有不肖弟子。清名令誉之保全,不在求永远无人犯规,在求事事按律惩处,不稍假借。玄慈犯了淫戒,身为方丈,刑罚加倍,执法僧重重责打玄慈二百棍。少林寺清誉攸关,不得循私舞弊。”说着跪伏在地,遥遥对着少林寺大雄宝殿的佛像,自行捋起了僧袍,露出背脊。
群雄面面相觑,少林寺方丈当众受刑,那当真是骇然听闻、大违物事之事。且玄慈说的模糊,大家只是知道他犯了淫戒,其他的却又不甚明了了。
玄寂也有些不知所措,上前扶住玄慈,可玄慈发力,他根本就无法托起,只得道:“方丈,这……你这……”
玄慈再次摇头,道:“我少林寺千年清誉,岂可坏于我手?”
玄寂含泪道:“可……可……”
“唉!”玄慈叹息一声,道:“我死后,若那人上门,你便把此信予他;若她不来,便尘归尘,土归土吧。”接过玄慈的信,玄寂心痛道:“是,师兄!执法僧,用刑。”
两名执法僧合十躬身,道:“方丈,得罪了。”随即站直身子,举起刑杖,向玄慈背上击了下去。二僧知道方丈受刑,最难受的还是当众受辱,不在皮肉之苦,倘若手下容情,给旁人瞧了出来,落下话柄,那么方丈这番受辱反而成为毫无结果了,是以一棍棍打将下去,拍拍有声,片刻间便将玄慈背上、股上打得满是杖痕,血溅僧侣。群僧听得执法僧“一五,一十”的呼着杖责之数,都是垂头低眉,默默念佛。
看着如此之玄慈,众人都好不悲动。玄慈犯了淫戒,这必定不错,可如此一个老人,在众人面前被责打,他又不运功护体,打完两百棍岂能活着?
一时间,众人都面露不忍之色,一僧人道:“玄寂师兄,贵寺尊重佛门戒律,方丈一体受刑,贫僧好生钦佩。只是玄慈师兄年纪老迈,他又不肯运功护身,这二百棍却是经受不起。贫僧冒昧,且说个情,现下已打了八十杖,余下之数,暂且记下。”
群雄中许多人都叫了起来,道:“正是,正是,咱们也来讨个情。”
玄寂尚未回答,玄慈朗声说道:“多谢众位盛意,只是戒律如山,不可宽纵。执法宽纵。执法僧,快快用杖。”两名执法僧本已暂停施刑,听方丈语意坚决,只得再次举起棍棒,欲要一五、一十的打将下去。
“还请两位僧人住手,小可有话讲!”关键时刻,一年轻公子站了出来。大家看去,发现这年轻公子颇为俊俏,手捏一把折扇,身背长剑,看上去潇洒异常。“天下戒律,在于惩戒犯戒之人,玄慈方丈犯戒,寺规惩戒,理是应当。可惩戒之理,在于知错悔过。小可不敢说玄慈方丈已经知错,可其必已悔过。大师行寺规,小可亦不该多言,可二百棍下去,玄慈方丈必定身死。执法僧打犯戒之人,本是应当,可把人生生打死,岂不又犯了杀戒?”
“阿弥陀佛!”第一次开口的大和尚道:“这位小生言之有理。玄寂大师,玄慈方丈年岁已高,又不运功抵御,二百棍下去必定身死。此不和惩戒之理。既然惩戒,就是让人知错、悔过,如今把人生生打死,岂不有违少林不杀生之律,还请大师考量。”
“这两位说的有理,玄寂大师,看在玄慈方丈年岁已大的份上,还请暂且记下吧。”许多人都声援了起来,玄寂自然愿意,可玄慈师兄……
“阿弥陀佛!玄慈多谢各位仗义之言,可戒律就是戒律,玄慈身为方丈,不能维护少林清誉,反而为少林抹黑,岂能不罚?玄寂师弟,不要再犹豫,快快动手。”
“大师此言差矣!你的错已经犯了,少林寺清誉也不会因大师犯错而毁。大师如此催促,岂不是抱了寻死之心?这样岂对得起少林寺多年培养之恩?”那书上上前两步,指着玄慈道:“你犯了错,被执行寺规本是正理,可你的理在于死,撒手后一了百了。这样做,你可曾知错?可曾悔过?”
“阿弥陀佛!”年轻公子的话让四周僧人都响起了佛号之声,玄慈脸上也露出痛苦之色,缓缓低头。
年轻公子得理不饶人,继续道:“若你信中放不下那娘俩,便因活着,看他们是否活的好,可他们以希望;若你放不下少林寺,也当活着,守护少林。如今,你要一死百了,以逃避妻儿、逃避少林,岂是大丈夫所为?”
“阿弥陀佛!”玄寂上前一步,行礼道:“这位公子所言大合佛理。师兄,请述玄慈放肆了!来人,把玄慈师兄扶下去,好生调养!”
“是!”两个执法僧马上放下棍棒,搀扶着玄慈走了下去。
玄寂又对着年轻公子遥遥一拜,对群雄道:“玄慈身犯色戒,不可不罚。可戒律之罚在于知错、悔过,不应把人打死,故此次杖击暂且记下,待玄慈身子好后,再行补过。只是,戒律就是戒律,不可有丝毫漏洞,玄慈师兄既然犯了戒律,便不可再担当少林方丈。今日群雄都在此,可为少林证明。”
此时的少林寺不仅是江湖第一大派,还是许多人都心服口服的大派,在声望上,品行上,都让许多人倾慕。玄寂如此一说,大家轰然叫好。当然,这些人中也不是没有不屑的声音传出,就如慕容复带来的四大家将,只是他们岂敢多言,不然岂不犯了众怒?且慕容氏父子就在这里,得罪了少林,一切都不好说了啊。
看着这件事解决了,年轻公子微微一笑,他缓缓退出人群,四周看了看,似认准了方向,脚下一动,人已经闪了出去。看他轻功步法,却与百晓生异常相似,这不正是凌波微步吗?
这人是谁?

103 灵空大师(一)
闪身进入少林寺后院的几人速度极快,几乎眨眼的功夫便跨过了数个院子,来到藏经阁中。慕容博破窗而入,一出手便点了守阁四僧的昏睡穴,转过身来,冷笑道:“萧远山,是你父子二人齐上呢,还是咱二老单打独斗,拚个死活?”
萧远山拦在阁门,说道:“孩儿,你挡着窗口,别让他走了。”萧峰道:“是!”闪身窗前,横掌当胸,父子二人合围,眼看慕容博再难脱身。萧远山道:“你我之间的深仇大怨,不死不解。这不是较量武艺高下,自然我父了联手齐上,取你性命。”
“大言不惭!”随后赶到的慕容复冷喝一声,却是自外面飞了进来,落在慕容博身旁。
看到自家儿子,慕容博哈哈大笑,道:“萧远山,你有萧峰,我也有复儿。我的复儿不会比你的儿子差。”他说着,忽听得楼梯上脚步声响,走上一个人来,正是鸠摩智。
天龙中,鸠摩智本为挑战少林而来,只是时间要推后很多,与当今不符。不过少林寺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鸠摩智自然也来了。只是在少林寺中,有无数的高手在侧,鸠摩智便一直没有现身,到后来他看到慕容博,才偷偷跟来。
他向慕容博合什一礼,说道:“慕容先生,昔年一别,嗣后便闻先生西去,小僧好生痛悼,原来翻先生隐居不出,另有深意,今日重会,真乃喜煞小僧也。”
慕容博抱拳还礼,笑道:“在下因家国之故,蜗伏假死,致劳大师挂念,实深渐愧。”
鸠摩智道:“岂敢,岂敢。当日小僧与先生邂逅相逢,讲武论剑,得蒙先生指点数日,生平疑义,一旦尽解,又承先生以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要旨相赠,更是铭感于心。”
慕容博笑道:“些须小事,何足挂齿?”向萧氏父子道:“萧老便、萧大侠,这位鸠摩智神僧,乃吐蕃国大轮明王,佛法渊深,武功更远胜在下,可说当世罕有其比。”
萧远山和萧峰对望了一眼,均想:“这蕃僧虽然未必能强于慕容博,但也必甚为了得,他与慕容博渊源如此之深,自然要相助于他,此战胜败,倒是难说了。”
“是吗?大和尚,我们在姑苏有一场未完的比试,不如继续如何?”无声无息,百晓生立在了萧峰身旁。
萧峰大喜道:“二弟……”
萧远山也放了心,扭头狰狞的看向慕容复,吼道:“老贼,拿命来吧。”他飞身扑上,气势凌然,犹如受伤的猛虎,动则要人性命。
慕容博面色一沉,当即撤身出掌。轰的一声,二人掌力相交,爆发的气劲吹的四周经书哗哗作响,离得近的书架更是被掀飞了出去。
眨眼间,二人便交手在一起,气劲翻飞,慕容复想要上前帮助老父,可百晓生脚下一动,便挡在了慕容复身前,而萧峰也拦在了鸠摩智身前,不让二人有插手的机会。
慕容博、萧远山二人交手十余招,整个三层的藏经阁书架都被他们打翻在地。突然,慕容博跳出战圈,喝道:“萧远山,听我一言!”
萧远山身子一听,喝道:“老贼,你还有何话好说?”
慕容博吐了一口浊气,道:“萧兄,在下有一事请教。当年我假传讯息,致酿巨祸,萧兄可知在下干此无行败德之事,其意何在?”
萧远山怒气填膺,戟指骂道:“你本是个卑鄙小人,为非作歹,幸灾乐祸,又何必有什么用意?”踏上一步,呼的一掌便击了过去。
慕容博双掌一封,波的一声响,拳风掌力相互激荡,冲将上去,屋顶灰尘沙沙而落。他道:“萧兄暂抑怒气,且听在下毕言。慕容博虽然不肖,江湖上也总算薄有微名,和萧兄素不相识,自是无怨无仇。至于少林寺玄慈方丈,在下更和他多年交好。我既费尽心力挑拨生事,要双方斗个两败俱伤,以常理度之,自当在重大理由。”
萧远山双目中欲喷出火来,喝道:“什么重大原由?你……你说,你说!”
慕容博道:“萧兄,你是契丹人。鸠摩智明王是吐蕃国人。他们中土武人,都说你们是番邦夷狄,并非上国衣冠,令郎本是江湖上的大英雄、大豪杰,可世人一听他是契丹异族,立刻翻脸不容情,非但不认其豪杰作为,而且人人欲杀之而甘心。萧兄,你说此事是否公道?”
萧远山道:“宋辽世仇,两国相互攻伐征战,已历一百余年。边疆之上,宋人辽人相见即杀,自来如此。中原武林人既知我儿是契丹人,岂能奉仇为主?此是事理之常,也没有什么不公道。”顿了一顿,又道:“玄慈方丈、汪剑通等杀我妻室、下属,原非本意。但就算存心如此,那也是宋辽之争,不足为奇,只是你设计陷害,却放你不过。”
听着萧远山的话,百晓生目光抬了抬。这后面一句让人意外,可想到萧远山前半生的理想、作为,百晓生也明白了他的心思。真要说来,这萧远山虽然一心报仇,可他的心也只是报仇而已,至于他所说要把少林秘籍拿回大辽,恐怕是故意的气话了。
想到这里,百晓生冷冷的看着慕容博,道:“慕容博,你说这些无非是挑明自己身份吧。”
“哦?”慕容博意外的看向百晓生,问道:“你知道我慕容氏身份?”
“哼!江湖上谁不知道,你慕容氏本是鲜卑异族。不过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你们不仅是鲜卑异族,还是皇族吧。”百晓生点破了慕容博的话,让在场几人都微微惊讶。
慕容博哈哈大笑,对慕容复道:“复儿,你将大燕国的传国玉玺,取出来给几位瞧瞧。”
慕容复道:“是!”伸手入怀,取出一颗黑玉雕成的方印来。那玉印上端雕着一头形态生动的豹子,慕容复将印一翻,显出印文。鸠摩智见印文雕着“大燕皇帝之宝”六个大字。萧氏父子不识篆文,然见那玉玺雕琢精致,边角上却颇有破损,显是颇历年所,多经灾难,虽然不明真伪,却知大非寻常,更不是新制之笺。
慕容博道:“你将大燕皇帝世系谱表,也取出来给几位看看。”
慕容复道:“是!”将玉玺收放入怀中,顺手掏出一个油布包来,打开油布,抖出一副黄绢,双手提起。
百晓生等人见黄绢上以朱笔书写两种文字,右首的弯弯曲曲,众皆不识,想系鲜卑文字。左首则是汉字,最上端写着:“太祖文明帝讳”,其下写道:“烈祖景昭帝讳隽”,其下写道:“幽帝讳”。另起一行写道:“世祖武成帝讳垂”,其上写道:“烈宗惠帝帝讳宝”,其下写道:“开封公讳详”、“赵王讳麟”。绢上其后又写着:“中宗昭武帝讳盛”、“昭文帝讳熙”等等字样,皇帝的名讳,各有缺笔。至太上六年,南燕慕容超灭国后,以后的世系便是庶民,不再是帝王公侯。年代久远,子孙繁衍,萧远山、萧峰、鸠摩智三人一时也无心详览。但见那世系上最后一写的是“慕容笔”,其上则是“慕容博”。
鸠摩智道:“原来慕容先生乃大燕王孙,失敬,失敬!”
慕容博叹道:“亡国遗民,得保首领,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只是历代祖宗遗训,均以兴复为嘱,慕容博无能,江湖上奔波半世,始终一无所成。萧兄,我鲜卑慕容氏意图光复故国,你道该是不该?”
萧远山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群雄逐鹿中原,又有什么该与不该之可言?”
慕容博道:“照啊!萧兄之言,大得我心。慕容氏若要兴复大燕,须得有机可乘。想我慕容氏人丁单薄,势力微弱,重建邦国,当真谈何容易?唯一的机缘便是天下大乱,四下征战不休。”
萧远山森然道:“你捏造音讯,挑拨是非,便在要使宋辽生衅,大战一场?”
“老贼好狠的心!”萧峰勃然而怒,喝道:“慕容博,你活了这么久,难道不知宋辽战端一起,两国百姓必生灵涂炭吗?你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如此小人,有何面目在此大言不惭?”
“好!”萧远山大声叫好,吼道:“慕容博,你忘了我萧远山是什么人吗?我萧远山虽也作恶多端,可都因家仇私恨,此祸国之事,岂是我萧氏父子所为?”
慕容博面色一沉,道:“萧远山,你父子武艺高强,你又曾是辽国禁军统领,若你们可出手,必可挑拨宋辽大战。这一事你若答应,可以取我慕容博性命,不然我们就凭真本事看看吧。”
“哈哈……”百晓生大笑,把几人目光都引到了他的身上,慕容复喝道:“你笑什么?”
百晓生面露讥讽之色,道:“慕容博,你的算计太好了吧。以自己的死换取宋辽开战,给你儿子铺路。可你是否清楚,今日你能否走出这藏经阁呢?”
“父亲,二弟说的对,杀母大仇岂可当作交易?此仇能报便报,如不能报,则我父子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