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古武侠赋-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学习的多,他了解的多,且因学的不同,他对许多东西都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是探究、学习的态度,是极好的!
也正是他的态度。让他并不盲目的去信大家讲的东西,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慢慢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这不。这个家伙竟然根据百晓生讲解的元神之道,结合道家典籍,研究出了金丹之道。他觉得,自己短时间进入元神之道是不现实的,其中的跨度太大,那么该怎么消除这个跨度呢?
他就往真元上想,没办法,他没有直接修炼精神的功法,只能被动的利用真元去打磨精神。这琢磨着。就给他弄出了金丹之道的雏形。
别人按照他的想法修炼会如何,他不知道,可他自己丹田气海中就出现了一粒金丹,这让他极其诧异。
就在陈天华凝结金丹时,天,震了一下。别人感受不到,百晓生却清晰的感觉到那种震动。他赶紧沉入心神,其体悟他震动的缘由。
接着,就是震惊之色。
他想不到。这土著般的世界,竟然有人把金丹之道给琢磨出来了,实在是……
苦笑一声,百晓生眼珠子转动不已。他嘿嘿一笑,自语道:“鸿钧能够收接引、准提,老子也能把这陈天华收入门下。我走武道。弟子走金丹道,一下子就全了。若是。再弄一个佛陀出来,就更加有趣了。”
吐了口气。他目光一凝,直接跨过千山万水,落在陈天华身上。陈天华此时正处于震惊之中,五识异常敏锐,再加上百晓生没有隐瞒,让他觉得到了似有人看着自己。
只是陈天华扭头看了半天,也看不到人影。可不嘛,百晓生那家伙只是看他,又没过来。
“小子,不用看了,老子还在太平山中呢。”
陈天华听到这声音一愣,继而面色大变,道:“前辈……是入道宫的前辈……”他记得这个声音,还很清楚,这就是入道宫中那个给大家宝物的人啊。
“不错!你这小子真是不错。好了,废话不用多说,来太平山找我。”言罢,天空一阵变化,呈现一图,正是赶往太平山的路线图。
陈天华不敢大意,飞速的记下路线,草草收拾了一番,便赶往太平山。
他不怕百晓生打他的主意,他很聪明,不然也不会第一个破解百晓生的考验了。同时,他也认得清自己。他知道,自己虽强,可这个前辈更加深不可测,不然也不会一眼就看到自己了。
既然躲不了,为何不快快前去,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怀揣着期待的心情,陈天华来到了太平山外围。他看着这不大的山峦,深吸了口气,缓步走入其中。很奇怪啊,他似乎穿过了一层水幕,一时间就感觉不同了。
“好舒服……”大口吸着气,陈天华贪婪着吸食着四周的灵气。这里与外面,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不愧是前辈居所。
他带上了一丝激动,飞速的往前走,不多时便上了山峰,见到了坐在那里的百晓生,与恭敬站在一旁的完颜康。
陈天华被百晓生的年轻震了一下,却又马上收摄心神,恭敬行礼道:“弟子陈天华,见过两位前辈。”
百晓生满意的点点头,对一旁完颜康道:“如何?这就是那个天才。我实在想不到,这家伙竟然能够自悟金丹之道。了不起!”
完颜康好奇一笑,道:“师父,金丹之道可是道家典籍中说那些?”
百晓生点头,道:“不错!修炼之法,各有特点,道家、佛家、武道,看似相通,却大大不同。我们武道,走的是神体合一的路子,道家则修炼元神,连三花五气,佛家修佛陀金身,凝聚舍利子。各有特点,各有不同。我传武道,只是因大家修的是武道,理解的也是武道,却想不到还出了你陈天华这么一个意外。”
陈天华惴惴不言,在有些骄傲之时,也暗自害怕。听前辈这话,他不会除去自己这异数吧。
“你不用怕!”百晓生安慰了他一句,以他的境界,自一眼就看破人心。“我叫你来,只是对你有兴趣而已。问你一句,可愿拜在我门下。”
完颜康一阵,目光奇异的看向陈天华。陈天华自大是惊喜,当即叩拜道:“弟子愿意拜入师尊门下。”
“好,好,好。”百晓生大喜,手一甩,无形的力道直接把他托了起来。陈天华也不惊异,他早就知道百晓生深不可测了。
“康儿,你走的是武道路子,他走的是金丹路子。两者不同,却也有相通之处。你先带你师弟下去走一走,也顺便谈论一下,看看两者有何不同。”
“是!”
完颜康恭敬一礼,带着陈天华下去了。
坐在山峰中,百晓生嘿嘿一笑,暗自琢磨着。
他要改造天地,陈天华的出世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他的金丹之道,让天道得到了加强,完善了两分。只是,一个还不够,且陈天华的金丹之道也不完善。百晓生收下他,虽有恶趣味在内,更多的却是要传他真正的金丹大道,借他之手,完善、增强天道。
这是他的任务啊!
而且收徒的心思,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他要完善天地,什么事都自己做那不太不爽了,那些繁琐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弟子啊。
“武、道、佛,真是好啊,要是再弄出一个佛家,会不会更有趣。”
对于佛家,百晓生了解的真不多。他的了解多停留在直面上,虽也听别人说过修炼之术,可不曾深入,自领会不了其真义。
不过百晓生完全可以亲自试验一番,此时的他,有了一样新神通,很有趣!
正好也借这个机会,出去走一走,总坐在这里,太无聊了。
心念一动,百晓生身体升腾起袅袅白雾,隐隐约约的人影自白雾中飞起,转眼不见了。他盘坐的身体双目一睁,露出一抹笑意,而在那系统空间内,一个似有似无的人影扑入了时空隧道之中,没了影迹。
元神分身术,这便是他新的神通了,颇为奇异的神通。
前面就说过了,立德殿大门上的符文很深奥,对其拼接不只是符文的连接,还有其中的意思。在研究中,百晓生有各种各样的领悟。正是通过这些领悟,他对一些东西的进步很快。上一次,他却是直接领悟出了这门神通,让他极其诧异,也高兴不已。
这绝对是一个实用的神通,而更让他兴奋的是,系统可以通过分身来时光转移,进入三千世界之中。
这样,他任务、游历,完全可以两不误了。
陈天华是天才,小爷也是天才。嘎嘎……(未完待续……)

   

457 灵脉藏真

封神后,截教覆灭,通天幽禁紫霄宫,金鳌沉入东海底,阐教、人教趁势而起,席卷人族大地,遍立门庭,广传道统。
当然,这是理想中的事。
实际上是,获胜的阐教被西方教插了菊花,拐走了好几个弟子。
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一个个叛教而去,燃灯这位阐教副教主更是被西方二圣尊为上古佛,拉拢了过去。
这一下子,西方教就砍掉了道教三分之一的力量,让本就元气大伤的道教雪上加霜。
西方二圣也够狠,这样了还不放过道教,直接来了一个叛道立佛,正式创立了佛教。接引、准提会选时候啊,此正是道家元气大伤,他们这一叛教,更是把道家的气运打到了最低点,而佛教也因各类人物,气运陡增,夺占道家气运。
这是要把人、阐两教往死里整啊!
好在老子够利害,他不声不响的,转脸就想了个主意。你佛教不是气势盛吗?你不是分我气运吗?我也分你气运去,看你还怎么盛?
他把抓来的多宝道人放了出来,一顿好说,把他说服了,来了个西出函谷,化胡为佛。于是短短时间内,多宝道人成了释迦牟尼。
西方二圣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收纳此人,甚至害怕他分去自家气运,夺了佛家子弟。于是在释迦牟尼成佛前施法阻止,先有准提化身菩提树阻碍其成佛,可惜失败了,反而助了多宝一臂之力。使其突破原有境界,进军准圣,成为天下大能之一。
准提不甘,又派出收服的孔雀大明王孔宣,让其以五色神光收了多宝。这一计又没有成功。多宝直接破开了五色神光,自孔宣腹中而出,反降伏孔宣,成为其护法罗汉。
两次不成,还赔了本,这可气死准提了。若不是鸿钧立下了规矩。圣人不得临凡,准提绝对一巴掌拍死多宝。
相比他,接引就冷静多了,这家伙有点老子的意味,他意味深长道:“你我修佛。自以为佛,然佛为何物?阿弥陀佛还是准提佛母?你我是佛,他人亦是佛。多宝,亦可为佛。”
这一言似乎点醒了准提,他不再动作,任由释迦牟尼施为。而多宝也不愧是曾经的截教大师兄,一招成佛,便立下小乘佛教。顺天应势,多了佛教气运。
这让老子、元始大喜。
可不待二圣高兴太久,小乘佛法突然并入了大乘佛法之中。释迦牟尼称如来佛祖,统领灵山。这一下子,佛法教义更加完善,气运再增,让老子、元始二圣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暗自气苦。
多宝背叛了。这绝对超乎两人的意料。
纵观封神一战,截教虽多为不孝之徒。可却颇讲义气,为教统一个个争锋在前。那些叛教的。也是被准提强行度走的,这于阐教叛教的弟子可不同。
二人可没有算到多宝会叛道,可事实他就是叛道了。
这事也很容易理解,他立下小乘佛法,不就是叛道吗?这是你老子怂恿的,愿得了谁。而且到了多宝这个境界,自然想要更进一步,而小乘佛法不与大乘佛法合一,他如何更进一步?不管从哪方面说,都不行啊!所以二者合一,说是天意,不如说大家都这么想的。
你看现在,佛教更加完善了,气运更足了,多宝也成了如来佛祖,可谓两人之下万人之上,自身气运大增。想来用不了多久,他连第二尸都能斩去,以求混元。
这样好的机会,多宝干嘛不要,他又不是傻子。
言归正传——佛教大兴,注定了道教衰落。不过,佛教想要如道教一般占据人族大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起码前面就有道教挡着。
不过,老子、元始二人在封神中欠了西方因果,传道就是他们要还的因果。为此,接引、准提二人准备好了一切。
佛教传道,不只是一个西游,西游是一个爆发,是传教的,也是佛教大兴的顶点。在这之前,佛教便开始零星的派人前往中原,建立寺庙,宣传佛教思想。
同时,佛教也自西方往东方走,在中原之外,广传教义,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佛教与和尚的存在。
这个过程,就是在打地基,为西游做准备。
而我们的主角呢?
他再次进入了这方世界,只可惜他不再天道之中,不能转世,只可夺舍或自动孕育而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看出马脚。
为此,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大山中,一道流光坠下,一闪而没,无声无息,没有惊动任何人。掉下的,是一尊石像,一尊以百晓生面容雕刻而成的石像。
这就是他准备的东西了。他要借助这石像,化形而出,就如孙猴子一样。只可惜,他没有五彩神石这等独一无二的材料,不然他也牛逼了。
为了弥补材料的不足,也为了尽快化形,百晓生故意选择了一处灵地,使石像砸入地底灵脉,孕养其中。
沉寂在灵脉内,百晓生以元神之力纳灵脉灵力,契合石像,使二者渐渐完美如一。同时,他翻开记录下的佛教典籍,一一思索其中内容、含义、奥妙,结合自身对天地之理解,领会自身之佛法。
佛教言一切皆虚妄!
世间种种,在佛的眼中,都是假的,唯我唯真。这似乎很霸道,且一切为何是假?
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佛教的这个“假”说的是什么,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当然,你若把一切都看作没有,那就扯淡了。
假,可不是无!
透假看真,才是本事!
佛的修炼,就是寻找真的过程。寻到了你自己的真,你就是佛!
武林世界有本道心种魔,讲究以道心练魔法。这与佛家金刚神通很像。都说怒目金刚,说的就是金刚降魔神通,可你不要忘了,金刚亦是佛门弟子,自当身怀善心。他的金刚手段,只是降魔之术而已。
道心种魔听起来不怎么样,可不就是要求你自身保持本心,练就无上神功吗?
现在的百晓生,行的是道,理解的也是道,他借元神之力修佛,本质还是道,这大概是道心种佛了吧。而这,是他理解佛的手段。
随着他对佛教典籍理解的加深,各种领悟随之而来,种种手段也相继而生。只是百来年光景,百晓生便破土而出,那泥塑的石像此时却金光闪闪,面容安详。
小小石像睁开了尘封的双眸,两缕佛光自双眸而出,环绕己身,使石像迎风而涨,眨眼便是寸许,直到成一岁孩童模样,石像泥胎尽去,却是成了一童子。
这其中种种玄妙,真是妙不可言,便连百晓生自身,都哈哈大笑,畅快无比。
“阿弥陀佛!”他双手合十,像模像样的如一个小和尚一般,脸带笑意,温柔和煦,却是教人看之心喜。只可惜,这荒山之中,是没人会看他了。
“不错,不错!这身体虽是泥胎,却也蛮不错的。”
他的身体自然不错。不错,他身体的本质就是泥胎,可这泥是他特意孕养出来的,用了大量的灵气,说之为灵土都不为过。
而为了增强底蕴,这家伙还特意在泥胎中加入了一些罕见的金属,演化阴阳五行。论身体之坚固,这小小泥胎可不比一般的仙人体差。
这也是他的一点自保手段了,毕竟来到这里,可不怎么安全,若被妖怪吞了,岂不冤枉?
走在山道上,百晓生脚步轻快,一步十几米,不多时却是走了出来。他辨别了一下方向,又转头看了眼身后大山,暗自琢磨道:“虽说当该去寻找寺庙拜师,可佛教不曾在人族大兴,也不知哪里有寺庙,胡乱寻找,岂不浪费时间?倒不如在此潜修。”
他暗下决定,心中转过一丝恶趣味,一双闪亮大眼笑的都眯了起来。(未完待续)

   

458 和尚庙
虔诚的诵经声在小庙中飘扬,袅袅香烟盘踞在庙宇上空,久久不散。这荒芜之地,什么时候多了一座庙宇了?
庙不大,一个大门,三座殿宇,连带后面一间民家小院,比之高门大户,似乎还有了两分。不过,在这庙宇后身,却开辟出了数十亩良田,四周田埂上,也栽上了碧绿高枝。
这庙宇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和尚庙!
是的,他就叫和尚庙,里面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