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撞大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十岁撞大运-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开始不能安坐了,异常地兴奋,开始胡思乱想。当村人看到他也陪着首长视察,个个的表情一定会是兴奋又羡慕,或许会大呼小叫喊他,那实在是光耀门楣啊!他还乱想,首长会不会到他家参观?若真去了那可是天大的喜事,父母还不知高兴激动成啥样? 
  车队进了村他更加兴奋,自家的楼房近在眼前,可转眼间车队路他家门口而过,直向后山驶去,方明这才醒悟刚才是冲昏了头,这样子分明是到大风沟参观风力发电站。不过他没有太多的失望,参观了大风沟也算是参观了他们村,何况发电站还是他大哥的。 
  大风沟果然风大,在电站内下了车,有院墙都挡不住凉冽的寒风,众人的衣衫就显得单薄了,个个都打了冷颤,样子瑟瑟的。等到众人到外面参观风电风车时,更是领教到这大风沟地寒风之大。若不是都穿好了站内准备的军棉大衣,恐怕无人能承受寒风悠然观景了。 
  望不到头的狭长山沟,呈北高南低状,两边石山峭耸,眼前的坡底布排着上百台的风车,风车扇叶飞快旋转。只能看到三片巨大的扇叶晕花,如同朵朵巨型透空银花在沟内随风绽放,其景蔚为壮观! 
  沟外是微风习习,这里却是寒风如潮,这奇特之处却是来自天然地形。北高南低形成很大地温差,温差造成的气压差形成风流,且沟两边走陡峭的山崖,两头又是敞开,相夹形成极好的穿沟风通道。一年四季都会大风不止。人们威叹大自然的神妙外,也感谢她送来如此好的风力发电场。 
  孔斌介招沟内的风车现在只安装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容量,年内预计全部安装完毕,那时沟内满眼是望不到头的风车,景色更加瑰丽。但真正地价值更是能相当于一个中型火力发电厂,清洁低廉的电能源源不断地从此产出,真可谓大自然恩赐的聚宝沟。 
  首长参观的很有兴致,在孔斌等人的介招下,指指点点问得很详细。还问到是怎么发现这个宝沟的,孔斌便喊过方明。笑呵呵介绍这里原是当作荒沟无人问津的,若不是他与方明有缘结为兄弟,这宝沟不知深藏不露到啥时候?首长们笑夸他俩的结识很有传奇色彩。荒沟变宝沟,磁列蓝图化为宏伟现实。都在这一传奇之中,最后首长对众人讲,各地应多挖掘这类天然清洁能源,中国地域广大架构复杂,相信还有不少宝沟当荒沟废弃的。 
  方明再无半点失望,能与首长们并肩站到一块谈话,记者围着不停地摄像、照相,很可能会在新闻中露脸的,她们看了肯定会兴奋地尖叫。他也多了显摆地资本。 
  中午回宾馆吃的饭,饮后留了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可方明却找他大哥兴奋地聊了一中午。下午又随首长和领导们到几个转制企业参观调研,其中不乏好措施,可给人感受最深地是县委和政府对企业的作用。 
  过去县委和政府对企业是管得过死。大到书记、厂长(经理)的任免,小到企业中层干部的任免及企业的多数决策,都要做主干涉瞎指挥,政企严重不分,企业不能按市场规则自主经营,无法正常健康地发展。再后来,却对企业疏于管理,趁企业改制之机,听任县委、政府主要领寻和企业负责人合伙大肆吞噬瓜分国有和集体资产,导致国有和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现在呢?县委取消了所有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脱岗专职书记,以及工会、妇联、团委等脱岗专职干部,撤销了中型企业的党委办等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组织。彻底解放企业,还企业的本来面貌。企业就是企业,企业的性质和目的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最大利益,尽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切增加负担阻碍企业发展的人和组织,必须整改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政府是切实做到负责任的政府,真正担负起作为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责任,按国家政策对企业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不被蛀蚀。也不再干涩企业地正当决策和经营,更不插手企业的人事活动,企业按市场行为准则努力认真去经营即可,政府要的是企业的效益,要的是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最后在一个企业的会议室,集中了政府、几个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有关县级企业怎样健康顺利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研讨。 
  座谈中,有领导置疑凤城县委的做法,齐宇出面辩驳。他说,企业首先要解决在残酷的竟争中保证能存活的问题,然后是发展问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就是尽可能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可在一样的竞争环境中,比人家多出许多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部门和主事者,多出决策管理掣肘,未先竟争已先输一着。何况,与企业存活和发展无关的事情做得再好,如企业不能存活,这些必然会跟着云消烟散,做得再好有啥用?齐宇这样讲,谁都觉得这道理很浅显,置疑的找不到有力的理由来反驳。 
  后来讨论又集中到企业产权的问题上,说县级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集体,最主要是产权的主体不明晰,尤其是集体企业,几十年的变化早已失去原来的性质,找不到谁是集体了。国有,原来叫全民所有,看似人人所有,结果是谁管谁有,管理者当作了家财产,为所欲为、予取予夺几乎无人能管。集体,最初的集体名存实亡,同样是谁管谁有不符合情理。 
  李书记讲了凤城的一些作法,首先对所有企业都重新作了产权鉴定,完全国有的,则归政府所有,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产权主体责任,承担企业的最终责任,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完全集体的,根据实际情况也划归政府,同样由政府认真交责;国有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则重新整改规范,然后严格按照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规则进行经营,其中对一些借股份改造之名,变相将原国有和集体资产划归个人所有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李书记他们也承认,对企业的监管中,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有的一时还不好解决。比如有没有更好的监管方式,既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又能保证资产不流失不被糟蹋;怎样能选拔或招聘到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该如何奖励,如何把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很好地结合到一块;……等问题。最后他讲,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都需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认真研究探索加以解决,凤城的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讨论的很迟了,企业的存活和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认识形成共识,离开这个一切都是空谈胡搞。方明和首长们一样,没参与讨论,很认真地听着思索着,他还结合自己的企业考虑反思着。 
  第四天上午,参观凤城县城,先参观的是东南街区。 
  县城四条主要街道除了变得非常整浩干净外,其他的变化不大,可街区里面的变化非常巨大。整个东南街区新统一改建的建筑都是西洋式建筑,街区井字型内街道比县城四条主街道还宽,内街道两旁的新楼有二层、有三层,也有六层以上的高楼,整体风貌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其中就有方明的建筑公司承建的。 
  坐车穿过主街道进到内街道后,与方明挨着的几位领导奇怪地问他这当地人:“为啥不先改造扩建县城主街道?进了这儿再看主街道,简直进是从县城进了城市,整体上太不协调了,不好!” 
  方明笑道:“他们这是考虑实际量力而行,要把钱花在最当用之处,最能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她方。因为全部改造扩建四条主街道,工程太过浩太,他们目前的力量不足。可旧街区多是平房,改造成本低,现在有能力搞。四个街区内过去新旧房混杂,街道混乱,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到了雨季遍地泥泞,走都没法走。绝大多数县城人又都聚居在这里,他们认为改造主街道是花样文章,改造旧街区才是实实在在地造福于民。” 
  领导们都点了点头,其中一位领导叹道:“这几天的参观,处处能感受导凤城县委和政府都是在为民着想,这是你们凤城之福,也是凤城人民之福啊!” 
  方明高兴地呵呵笑道:“等领导们一会儿全部参观完罢,这种感受肯定会更深更强烈!” 
  “真的吗?”领导们的脸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车队在街区内的街上缓缓行驶,方明指着街边挂满各色广告的商铺对领导笑道:“这里过去都是居民区,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改造后升值非常大,因为这次旧城改造有很大一批居民发了财,全县城一下多出好几百位百万富翁。”怕他们不解其意,方明紧接着说:“就像这些临街的居民户,过去不值钱的地皮和房屋,这次多卖出好几倍的价钱。有的没卖换成了新楼,仅三间二层楼的商铺,投资三四十万,新楼就能值一百四五十万,初祖收益每年至少三万,有十多年就赚回了投资。” 
  说到这儿方明呵呵笑了,接着又说:“这次旧城改造可有意思了,过去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家,沾了位置的光,做梦都没想到一步跨成为富翁,把过去邻居中比他们强的人家眼红的不得了。”几位领导听了也觉得有趣,都呵呵乐了。 
  车队绕过了三个十字街口,每个街口都有街心花园,花园内建有造型美观又别致的西式雕塑和凉亭,还有一些儿童玩的固定玩具。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园内现在都空无一人,不过现在是初春时节,上午还挺冷,就是正常情况下园内的人也不会有多少。车队还专门绕行了街区里的居民区,因为这里只是增修了公共设施,改善了出行环境,并未进行彻底改造,与外面街道相比,就狠显得陈旧不雅。但这里都已做了严格规划,随着凤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不了几年。或修或重建会同样变美丽。 
  车队在第四个街口靠西南角停下,等方明他们下车聚到首长们不远处时,首长们正顺着李书记地指点。观看着东北角那片稍远处半露的欧式建筑,那建筑的层顶很高、很尖。方明识得那里是天主教堂,也是去年刚落成地,虽不算太大,确实到外面请这方面专家设计的。很正规的一座天主教堂。 
  李书记介绍。凤城过去有一座天主教堂文革时砸毁了,如今凤城信耶稣的越来越多,这次改造旧城,由政府担大头,加上教徒门地捐款修建了这座教堂。政府为此不少投资,这一方面是对过去砸毁教堂的补偿,另一方面是落实宗教信仰地政策。 
  一位首长又询问了李书记一些情况后,回头对众人讲:“我们的政策一直是信仰自由,过去在这方面有严重的错误,改正错误不光是允许宗教徒合法地信教,更应该为他们正当的宗教活动提供帮助,宗教徒也是人民地一部分嘛,为他们服务同样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地职责。凤城此举很好,而凤城县委的态度也很正确,有党员信教的,要么脱党要么脱教,二者必须选其一,这点就是不能有半点含糊!” 
  首长说罢,随众跟着李书记向一旁的一个小区走去,小区楼门上有金色字牌。写着“凤城县第一安居小区”。小区内有十几栋六层新建居民楼,区内的环境设计建设的很优美,众人到区内路中央站住,四下打量且听李书记介绍。 
  在这次旧城改造的准备阶段,县里度县城内所有危旧房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在改造时,无论是否在改造范围,一律予以拆迁,这小区就是专门安置这些拆迁户的。在这一政策中,先对每一间危旧房进行公开评估作价,由政府以尽可能优惠的价格购买后拆除。同时,政府已预先设计出新居楼群,新居的平米售价限定在较低的价位上,比同类商品房低了一半还多,实际造价不足部分由政府予以补贴。然后,政府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合同,旧房价抵顶到新房价种,对于那些连抵顶后的不足部分都一次付不起的居民,还有延期付款政策。 
  站在李书记身边的一位大领导听后笑道:“这做法特别,高价买他的危旧房,再贴钱低价卖他们新居,这样做你们县政府也真是够大方啊,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李书记笑道:“我们先考虑的是,如果发生自然灾害造成危旧房屋倒塌,就有损伤人命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我们政府的严重失职,政府还要出钱出物救灾,政府照样要贴钱,那时贴就不如现在贴了,所以就将危旧房拆迁列入旧城改造计划中,并作为重点。又因为住那种危旧房的肯定是城镇的贫困户,通过这次拆迁解决了他们住和行的大问题,为我们制定的城镇居民在五年内全部脱贫达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眼前看十大放了些,但从长远地看是符合我们的方针和目标的。” 
  这位领导点头赞许,一位首长笑道:“考虑的很对,预防比补救更重要,可我们很多领导,对危情认识不足,预防的功夫做得不到家,灾害发生时措手不及损失巨大。同志们,就应该向凤城县委和政府这样,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才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那些表面花哨可对大多数群众没利益的建设,都是劳民伤财!” 
  首长的高度评价,方明看到李书记和齐宇他们这几位县领导都挺激动。他为他们高兴,更为齐宇高兴,因为这里面有齐宇很大的心血和功劳,也因齐宇是他最好的朋友,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俩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今后会更辉煌,他当然会非常高兴! 
  入户走访了几户居民家,都是两室一厅近八十平米的小居室,屋里的装潢非常简单,摆饰也挺简陋,可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感觉好住。居民们都非常激动地接待众位领导,问到满意否?他们回答非常满意,想都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再没有比这更令他满意了。也都一致感谢县委和政府,还赞政府针对他们的一些扶贫政策,收入比过去又多又稳定。 
  其中有一户是农村进城买了两间为防居住地。最初以过去的经验认为这政策绝对惠顾不到他们头上,现在万分感谢县委和政府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说道激动处竟哽噎地说不出话来,感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