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侯陨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温侯陨殇-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张角确是我道门中人,太平道虽是道门一个小分支,可是道门中也没有人愿意支持张角,此人太过刚愎自用仗着有几分真本领,恣意妄为不肯服阳台宫掌教之令,擅自聚众起义,为祸天下,黄巾之乱打击这腐朽的汉王朝倒不为过,可是肆意扰民虐民就大违我道门宗旨,遗祸无穷,反给了佛门扩张势力的大好时机,真是我道门之大不幸,可惜未等我道门清理门户,佛门亦未出手,单只是儒教派兵围剿便兵败身亡,真是愚昧无知之极”
说到此处,陈宫、李肃都露出厌恶的表情,似乎都对张角的行径极为不齿。
“不过”陈宫叹了口气说道“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词虽然狂妄,可是也对道门的出路有所启发”
吕布立刻明白,“是要支配天下来驱逐佛教吧,似乎也只有这个方法了”
陈宫、李肃两人眼中精光闪烁,共同盯着吕布,吕布被盯得无可奈何,“看来,我就是你们选定的人选帮道门夺取天下然后灭佛,对吗”
陈宫、李肃尴尬的笑笑,“其实不仅仅是我们两个,道门中人不管是谁对将来的天下有影响力,都会实施这样的国策,其实很简单,大量的寺庙荒芜了大量的人力,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将来在你的地盘为了积聚力量,恢复生产,增加兵员,筹集军饷,灭佛的举措也是不可避免的”
吕布点头“不管你们是为了什么目的,我相信你们在我这里,不仅仅是因为道门的职责”
李肃故作恼怒“你我的兄弟情义岂是一文不值,我李肃是道门出身,更是五原偏远小镇出身”
陈宫也颔首“即使你不支持我们的灭佛思想,我也会站在你这边,我相信貂蝉小姐的选择,更何况,现在我陈宫对你是真的欣悦臣服,你若得天下比之那些狼子野心之人才真正是天下万民之福,你可以让这个天下更早的结束动乱,这对平民百姓来说才是最好的,李儒师叔也同样看到这一点才依附董卓,可惜董卓虽有强横实力,却并不在意天下百姓,肆意妄为最终必遭天谴”
提及董卓,他的表情立刻有些黯淡,陈宫、李肃立刻知道他念起貂蝉现在胖子身边,讪讪地苦笑。
陈宫劝解吕布“貂蝉小姐此举必有深意,奉先暂时不必太过难过,公台在此可做保证,异日奉先必能理解貂蝉小姐的良苦用心”
吕布心知肚明陈宫必然知道内情,可是现在明显不肯明言,也不强迫,不强求别人做什么是他一向的做事原则,陈宫不愿说,他就主动揭过这一页。
“好了,继续给我讲你们在道门的经历吧”
吕布主动岔开话题,陈宫、李肃都长舒一口气,心理也满不是滋味,对于貂蝉的诡异决断他两也只有服从的分,而无力改变什么。
二人立刻挑起话题,讲起小时候初入道门的场景,对于年少的快乐时光,人的记忆总是格外清晰,很多年以后依然历历在目,尤其在道门这样传奇的门派,所有的新一代弟子都是天资聪颖之辈,玩耍花样曾不不穷就更是如此了,更何况因为当时道门为了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特殊教育体制,就更加风姿多彩了。幻象,在出现的瞬间总是迷惑人的视听,海市蜃楼里潜伏的也许是致命的危险;镜中花,水中月,浮云缭绕寂相随。
陈宫在墙角端来一个木盆,挽起大酒坛子就往盆中倒酒,清澈如泉水的酒慢慢注满了木盆,空气中的酒香也浓郁起来,盆中的美酒荡漾了一会归于平静,清澈如镜,陈宫翻手在怀中取出一面铜镜丢入木盆中,长袖一挥,一些花瓣就散落在了木盆中。
李肃一看陈宫准备的法器道具就知道陈宫想干什么,只是忍着笑,宫师兄的确太自恋了,随身还带着铜镜,虽说铜镜乃是不少道中奇术的必须法器,可是身为男儿之身,身上携带镜子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陈宫反瞪了一眼偷笑的李肃“别那么龌龊,我只是要让布看一看貂蝉小姐孩童时的样子”
吕布心神一动“道门方术果然神妙,真的可以看到她小时候的样子吗”
陈宫潇洒一笑,长袖再次佛过木棚,那木盆中清酒中央一点蓝光轻微闪动,然后迅速扩撒覆满全盆,然后就有越来越清晰地影像浮现。
吕布目不转睛看着那如明镜中浮现的身影,明显是初入道门的一群十岁左右小孩跟在一位年长道长身后顺着逶迤的台阶向上走,那如隐匿在云海深处般的宫殿若隐若现。
那群小孩队伍里自然有吕布熟识的人,吕布一眼就看到了在队伍后边的李肃,满面新奇的李肃丝毫不顾礼仪,贼头贼脑的眼神乱溜,似乎对台阶之外的悬崖丛林中啼叫的猕猴更有兴趣。
吕布哑然失笑,拍着李肃的肩膀,“肃,你还真是玩劣,入了道门了还不知收敛”
李肃昂然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李肃走到哪里都是五原小镇的李肃,再说那天是拜入道门的第一天,以往跟着你玩野了,那在乎那么多规矩”
吕布立刻要注意到陈宫注视着的小孩,那眉宇间的神色是如此的相像,正是儿时的陈宫,吕布比较了一下,说“一副眼高于顶的样子,看起来已有些根基,在这群人中一定飞扬跋扈,无恶不作”
陈宫不满的说”飞扬跋扈,我怎么比得上这个人”,然后以目示吕布。
吕布也注意到了人群中最趾高气扬的小孩,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不由说道“此人也是不凡,虽然年少,观其神态肤色,明显内息之气比尔等精纯”
陈宫叹道“果然是武学的大行家,一看便知,当年入门之时,诸葛孔明的修为的确是最高的,那些年师尊、师伯长辈们游历天下,寻找骨骼清奇之孩童,授以粗浅练气之法,并约定值十岁之际再次前来,询问是否愿意拜入道门,若愿意就跟随而去”
吕布回望李肃“亏得你我是好朋友,怎么从没听你说过有此奇遇”
李肃回应“哪里说得出来,师尊下了道门禁言奇咒,这件事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不信你问陈宫,有没有中此咒术”
陈宫点头,继而愤慨“入门不久与诸葛孔明切磋之后才知晓端倪,吾辈被传授的都是师父、师伯们约定好的道门粗浅入门心法而已,可那诸葛孔明不知道怎么的,很讨当年遇到他的庞统师伯欢心,在入门气功之外居然获传《黄庭经》的部分口诀”
李肃也一面愤慨“庞统师伯为人实在小心眼,这是暗地里留了一手,希望诸葛亮入道门后拜他为师,竟然置各位师叔伯的约定于不顾,私传道门无上神功”
“你们定是觉得不公平,于是才处处跟他作对吧”
李肃反问“你觉得这公平吗,一样的出身,一样的际遇,可偏偏就是因为师伯的私心,而让吾等落于人后,别人光鲜在前引人注目,而我们呢,屡次道门大考落败”言到此,李肃看了看陈宫“宫不在此列,他跟诸葛孔明虽然一样是道门冉冉升起的新星,不过我不嫉恨宫,他很随和,是我在道门交到的最好的朋友,更何况师长们私下传授的东西他都愿与我分享,我跟不上他的进度是我资质有限,更何况后来大家所修习得经典也不同了”
陈宫打断李肃“我们是兄弟,说那么多干什么”
李肃闻言“当年道门历年大考,不准用过于歹毒的功夫,处处要求醇和周正,才显得我李肃常常落于人后,殊不知我李肃所修之《太平经》,最讲偷袭暗算,下蛊施咒,操纵人心,真是生死相搏之时,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吕布尚是首次听闻李肃修习的是道门何种玄功“原来原来你跟张角是同一分支,是太平道”
李肃不耐烦的说“大道之行,直指本心,修习何种经典只是表象,当年师尊让个人自选修习典籍,为的就是不让道门分支彻底灭绝,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当年挑选典籍的时候想到以后定会助你闯荡天下,有你阵列在前,自不必我上场武斗,所以选的‘太平经’,放心我还没有蠢到跟张角那个白痴一样,去高弹什么‘黄天当立’,搞什么煽动百姓起义,有那种闲工夫还不如咱兄弟几个把酒言欢,不亦快哉”
陈宫点头“肃虽然历年大考惜败于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诸人,但若真论起实力来,即使有差也是毫厘之间,老实讲,李儒师叔当年一直很厌恶我和孔明,却一直很欣赏肃,所以听闻肃要出山就写信力邀肃前去投奔,没想到肃出仕不久你也投靠了董卓,相信李儒师叔对于肃心向于你气的肺都炸了”
李肃苦笑接到“尤其今番我点齐兵马直奔你而来,明显要跟他决裂,李儒师叔这次恨死我了,少不得他日战场上见,不过我们不能大意,李儒师叔身边尚有贾诩在,我们对上他两,恐怕也是输多胜少,哎,真不希望和李师叔兵戎相见”
陈宫给李肃打气“李师叔老了,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我已经写信给一些交好的师兄弟,让他们前来匡助奉先,共谋大业”
李肃无奈“原来我道门斗法到了你这里也是搞蚁多咬死象,以多胜少”
陈宫昂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说不定哪天就轮到我们成为人少的那一撮,想来我吾等虽同是道门出身,可惜家庭出身依然不可磨灭,注定了每一代入世的道门子弟只会互相争斗,力量无法积聚,才会让儒释两教有机可趁”
天残之道门。人真的可以完全抛弃七情六欲吗,道门子弟也是人,若是真的摒弃了七情六欲,这些精修多年的道人大概就是即刻白日飞升,羽化登仙了。
出世而又入世,寻求道之真谛;出世则清净无为潜心修行。入世则着力实现自我之理想,道门反对儒学仁义礼智信那一套,斥之为虚伪愚民之学而追求返璞归真,无为而治,因此而饱受儒教正统打压,甚至受到官方的缉捕,为了活命,也为了能让道门的思想能流传下去,道门各分支不得不联合起来,凭借各种手段来求生存。但是随着儒家学说的传播越来越广,正统地位越来越稳固,道门的那些思想越来越难以被人接受,在世人眼中也越来越离经叛道不可理喻,汉帝国的强势更是造就了这样的局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帝国的文治武功促使民众天朝上国思想的形成,于是在不明真相的普通老百姓眼中,反对浪费民力用于对外战争的道门就基本上等于是坏人了。道门中人本来就只是一些有志难酬,有冤难申的失意人罢了,被排挤,失去信民,存活土壤岌岌可危,即便道门的大多数思想当初也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才会萌芽的,可如今却因为佛教的东传而被中土本土民众抛弃。
天亡道门?
道门自古以来就是守护中土文明的宗派,除了乱世框扶正义、导正世局之外,还着重上窥天道,破碎虚空的修行,因此历代弟子无不是资质绝佳,文武双全之辈,挑选弟子讲求仙缘、观其慧根,摸其仙骨,欲修道先修德,是师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寻师父。
陈宫他们这一代比较特殊,历来道门择弟子皆过于讲求仙缘,到了这一代难以为继,为了振兴道门,陈宫诸人的师尊游历天下遍访失散道友,汇集一处研讨对策,最终作出全体出动,巡游中土各地,搜罗有慧根的孩童,授以道门入门粗浅练气之法,约定三年后再来询问是否愿意皈依道门,愿者随接引者前往王屋山第一洞天授箓。
在光华中出现的影像就是这一代被挑选中的孩童齐聚王屋第一洞天并在良辰吉日跟随接引道人共同进山登阳台宫拜三清祖师、集体授箓时候的情形。
吕布很快又在人群中发现了两位认识的人,周瑜公瑾和贾诩文和,公瑾自不必言,前日刚见过,吕布对他兴趣不大,不过对一同在董卓军中厮混,一起喝过不少次酒,交谈甚欢的贾诩,吕布很在意,毕竟就是身边熟识之人,竟也出身道门,想那贾诩一贯文士打扮,从未在人前有半分表现出道家做派,隐藏之深令人心生疑虑。
陈宫看吕布注意贾诩,立刻知道原因“文和虽是武威人,可是家中乃是儒学世家,他虽身入道门,可是家族儒学渲染甚深,沾了些许习气,师兄弟们论道之时常常谈及道家可以吸纳儒学的部分精要,很有见地,出仕之后效力董卓很正常,毕竟都是西凉一脉”
吕布点头,又扫了一眼,疑惑顿生“这一群人中没有女童啊”
陈宫、李肃都笑出声来“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吧,就知道你最想看的还是貂蝉小姐,不要慌,马上就能看到了”
吕布把心神再次转向水色光华中的镜像,那群孩童在接引道人的引领下越走越高,台阶之上慢慢云雾缭绕,仿佛天上仙境,那如仙宫一般的宫殿也越来越近,回望来处的台阶之下深不见底,幸好这些孩童都练气三年有余,颇有小成,都不觉得很累,反而兴致勃勃,虽都不敢说话但明显都震撼于眼前仙境,眼神乱溜。
终于台阶到了尽头,前面是个不小的广场,广场中央一颗巍峨的大银杏树枝叶繁茂,树旁一眼泉,涌出清澈细流。
众人在经过大树的时候,前面不远处的宫殿之门缓缓打开了,高大的宫门仿佛被不知名的力量所推动,自动缓慢地打开,毫无声息。充满惊奇的孩童跟着接引道人陆续走进了宫门,然**门由缓缓闭合。
正面最前面高台上墙上突出硕大的三清雕像,灵光环绕。雕像脚底下十数名明显年纪较大的道长成弧形端坐着,在高台上俯视着走进来的孩童们,交互点头表示满意。
这是陈宫在一边说明“这些老家伙就是道门各分支的宗主,虽然为了道门的生死存活聚集在一起,其实都有私心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宗派发展壮大,人才鼎盛啊”
布点头表示理解,既然有了分支就有了利益争端,崇高如道门也不例外。
所有的孩童都在台阶之下俯身下拜,可是座上的道长们却没有表示,似乎在等待什么,良久,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向侧边的大柱子后边喝道“你们两个要玩闹到什么时候,还不快出来跟师兄弟们一起行礼拜师入门”
小女孩妩媚的笑声顿起,柱子后边转出两个小女孩,拜倒在地的孩童们纷纷抬头偷瞄,很多人瞬间都呆住了,粉雕玉琢的两个小女孩,一看就知道是美人胚子,可是令人却是截然不同的表象,一个静,一个活泼,梳着一样的发髻,薄薄的刘海斜下来,美艳不可芳物,虽然年纪还小。
静默的那个自然是貂蝉,她就那么拖着另个小姑娘到了孩童队伍的前面拜下,后边的孩童们明显乱了心思,眼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