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编年史-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武器装备发展问题上,对各列强最大的启示就是无人武器的地位。在巴拿马战争,第六次中东战争中,虽然无人武器也大量的使用,但是只是片面性的,很多方面的问题都得不到检验。这次战争代表的性质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对特种兵是否应该以无人武器为主要战争手段的问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美国军队还没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武器的时候,美国的特种部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了,对于海豹,三角洲,特别空勤部队,绿色倍雷帽等美国精锐的特种部队,在当时几乎已经成了特种部队的带名词,可以想见,在这之前,美国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有多高。美国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无人武器发展,按照美国的思想,无人武器完全可以取代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甚至连特种部队这种非常特殊的军队都不例外。但是世界的发展绝对不是以美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美国人一相情愿的。战争才是武器的最终检验地,只有经过战争的残酷考验,才能新武器是否是适合战争,适合时代发展的。这场在哥伦比亚丛林中残酷的特种战正好给了美国无人武器系统,特别是特种兵装备使用的无人武器系统一个最好的检验平台。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些能从丛林中活着回来的美国特种兵们,几乎都是在平时并不怎么依靠无人武器,而是注重自我素质的部队。这场战争是将无人武器抛弃的第一场具有代表意义的战争(第六次中东战争中,虽然中国与以色列都发现了无人武器的弊端,但是并没向外界公布,所以并没有世界范围性质的影响力。)。从此之后,世界各国几乎都放弃了在代替士兵的无人武器系统的发展,而是转向怎么让无人武器更能配合士兵的行动,更能在战斗中担负起增加战斗力,增加可靠性的发展方向。在地面士兵一级的无人武器已经丧失了发展前途,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怎么才能提高士兵战斗力上面来,为以后生物科技,特别是在新技术下大规模利用生物科技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从此,无人武器就开始慢慢的退出战争的武器,转而大量的以人体为根本的生化武器得到了长足发展,当然,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科技还没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生化武器的发展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规模的利用生化武器来进行战争的路更长。
  这场战争在,在战争武器,战争技术方面的影响已经够大了,但是最大的,最现实的影响还是在对各国战争思想上的改变上,特别是对欧洲以及美国后面的扩张活动上的影响更加巨大。
  中国在印尼上检验了自己新式的战争方法,而且取得了成功。所以世界几大列强都希望能效仿中国的这种战争方法,而最有实力效仿中国的美国,就做了第一个跟随者。本来大家都认为以美国的实力,完全能在哥伦比亚像中国一样打一场“印尼式”的战争。但是最后大家都失望了,美国不但没取得多少成果,反而损失了大量的兵力物力,并且还没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不能不让那些想继续效仿中国的国家开始衡量自己的实力,重新衡量中国的实力。但是更多方面,他们还是在思考这场战争为什么美国会失败,而在条件非常相似的印尼,中国却成功了,他们只有在找出内部的根本原因与差别后,反过来比较自己与中国的差距,以及自己所要进行战争地区与印尼的差距,才能决定是否效仿中国。
  如果美国的武器系统在战争中造成了新的一次武器装备革命的话,那么美国这次在哥伦比亚失败的军事行动,在军事文化上也是一次相当大的革命。世界上绝对没有两场完全一样的战争,所以即使是相似,那也表示还有巨大的差别,所以任何战法都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别人成功的经验,最多就是给自己带来教训与指导,绝对没有完全效仿的可能性,如果完全效仿别人的战争模式的话,那么就很难取得自己所满意的结果。
  其实从中国的军事行动上就能看出,中国所参与或者在背后支持的这么多场战争,几乎没有相同的,中国统一的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大大规模战争,可以说有相当多的缺陷与问题,如果不是中国人最后破釜沉舟的发动大规模经济战的话,世界的历史也许就会改变了。而中国对印度的战争,从实质上来说,只能算是一场局部战争,中国已经吸取了在统一战争中的经验与教训,部队的军事思想已经趋于完善。随后的数次战争中,中国的战争方法都在改变,都在寻找着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战争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中国的战争思想也是慢慢成熟的,并不是一步登天般的达到了高峰。而且中国的战争模式几乎没有可以学的地方,因为中国人自己都在完善自己的战争方法。
  这时候,世界列强才发现,中国这个战略高手是非常难以学习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并没开出一个完整的战争方法论。要学习中国的战争方法,那就必须也想中国一样来亲身体验战争带来的一切困难与苦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谁也没有这个几乎像中国一样进行这么多次,这么完整的战争。
  也许这场战争留给大家思考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要有自己的战争思想,不能什么都跟随别人的步伐前进,不然只会得到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虽然美国在哥伦比亚失败了,但是人类走向统一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止下来,因为只有统一的人类才具有最大的战斗力,因此担负着这个任务的列强们也开始了自己新的行动。 
 
 
 
  
 第二卷 战国群雄 烽火狼烟 第九十一章 黑珍珠尼日利亚(一)
 
  2030年4月30日,在美国宣布对哥伦比亚的战争行动失败后五天,以欧洲为首的,欧洲(此时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都已经并入欧洲,成为了欧洲的一部分。),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里昂,布基纳发索,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喀麦隆,中非,赤道几内亚,加蓬,佛得角等二十个国家宣布成立了“欧非大陆合作组织”。
  “欧非组”是继中国为首的“世盟”,美国为首的“世民自”后,第三个大规模的国家联盟组织。当然,明显的可以看出,这是欧洲的行动开始了。在瓜分世界的热潮中,欧洲虽然没有中国与美国那么庞大的军事实力,但是作为世界列强之一,光看着中国与美国的行动,欧洲如果坐视不理的话,那么在中国与美国的疯狂扩张中,欧洲绝对不会等到天上掉馅饼的日子。所以欧洲迅速的行动了起来,为自己在世界上划定一块地盘,这样欧洲才具有争霸世界的能力。
  相对于中国与美国的露骨的扩张主义来说,欧洲的行动就要含蓄多了,这是欧洲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欧洲虽然拥有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但是欧洲在军备的发展上,一直是世界四大列强中最慢的。另外,欧洲可以说是个新兴的国家,很多国家的技能都还没健全,不像中国一样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像美国一样有自己的一套民主制度,更不像大俄罗斯一样有非常大的扩张野心。所以欧洲的行动只能是渐进性质的,但是欧洲绝对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放慢自己扩张的步伐,相反,欧洲在搞定了自己国内的事情后,是绝对会加紧扩张的,欧洲人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年的罗马帝国。而且欧洲本身也有扩张的实力,欧洲的军事力量虽然比不上中国与美国,甚至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大俄罗斯,但是欧洲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也绝对是不可小看的,在世界第二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欧洲人完全有能力进行势力的扩张活动。另外,欧洲要发展也只有扩张,在四大列强中,欧洲的人口规模是仅次于中国的,而且在资源方面并不丰富,欧洲要想发展,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必须找到更多的资源。前面已经详细的介绍过欧洲所处的环境,可以看出,欧洲要扩张就只有南进(与中国,美国,大俄罗斯几乎一样的,都只有向南面发展,这场世界扩张的风波也因此被叫着了“南进热潮”。),因此,非洲就成了欧洲唯一的出路。北非东部的利比亚,埃及已经联合了起来,成立了北非…中东伊斯兰民主共和国。所以欧洲的出路也就只有沿着西非海岸线南下。
  欧洲的行动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欧洲在阿尔及利亚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寻找和平完成扩张的途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所以随后,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都顺利的并入了欧洲。但是通过这种直接将别的国家并入欧洲的做法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付出的代价也太大,已经不适合高速发展的世界了,因此欧洲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扩张办法。联合国的覆灭,以及中国随后自己拉起了一帮国家成立了国家集团性质的联盟,美国紧跟其后的行动都为欧洲提供了借鉴,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将那些国家直接吞并来完成扩张,通过进行国家联盟就足以满足自己扩张的要求了。所以欧洲也就选择了这条路,组建了第三个大型的国家联盟集团。
  欧洲因为在阿尔及利亚遇到了许多的挫折,所以在其后准备的扩张中,可以说是做足了工作,这为自己顺利的拉拢这些国家成立一个大型的国家联盟集团提供了便利。欧洲在吞并阿尔及利亚的时候,就以近发现,在非洲要实现自己的统治的话,就必须要有坚固的基础,相对于那些有极端民族情绪的民族来说,只要给非洲人足够的利益,让他们知道,生活在别人的统治下更幸福的话,那么就能很容易的取得他们的支持。因此,欧洲随后在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等三国都是先进行了数年的经济扶助行动,在欧洲的帮助下,这三个国家感受到了很大的好处,所以为之后顺利的吞并这三个国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欧洲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力量,也同时在别的东西非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渗透工作,其实也是为自己的大量闲置资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欧洲人不是缺钱,是不知道钱应该花在什么地方。加入“欧非组”的这些国家几乎都在欧洲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使自己的国家摆脱了贫困。所以当欧洲拉起成立“欧非组”的大旗后,这些国家都踊跃的参加了近来,虽然表面上说是接受欧洲的领导,报答欧洲对他们的帮助,在行动上支持欧洲的强大,但是实质上却是希望能得到欧洲更多的帮助,因为当接成联盟后,欧洲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联盟中的支配位置,所以绝对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些国家去。
  虽然欧洲已经走出了扩张最重要的一步,但是,却有天生的缺陷。首先,“欧非组”只能算是个地区性质的国家联盟,并不具备世界范围的性质。所有的成员都是欧洲与非洲部分国家,在世界别的地方,出了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有欧洲原来的海外领地外,就几乎没有自己的实力范围了。相对于中国与美国成立的世界范围性质的组织来说,欧洲的这个“欧非组”是相当的狭隘的。这也是由于欧洲本身的性质,以及实力决定了的。欧洲是最晚成立的列强,在几乎所有的步伐上都比中国与美国慢了一拍。在中国与美国忙于为自己最后的扩张进行努力的时候,欧洲还在忙着整顿自己的内部环境。当中国与美国已经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了权威,并且已经开始向世界各地进行渗透的时候,欧洲才走出了步履蹒跚的扩张第一步。欧洲可以说还是个不成熟的国家,是个最需要时间来发展的国家,但是现在的世界是不会给更多的时间给欧洲的,如果欧洲行动再慢的话,那么连残汤剩羹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欧洲必须行动,必须尽快的行动。而准备不充分的行动,其结果绝对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因此欧洲只能小心的走出第一步,成立了一个地区性质的国际组织,先稳定住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后再图更大的发展。虽然欧洲的行动从逻辑上来说,以及从欧洲本身的情况上来说都没什么错误的地方。但是这已经决定了,欧洲这能当中国与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配角了,在瓜分世界的潮流中,欧洲只能占据一个次要的地位。但是凭借欧洲的经济实力,以及自己在扩张上的野心,欧洲是绝对不会甘心只做一个次要的角色的,因此,欧洲的许多行为就已经能非常好的得到解释了。
  欧洲与中国几乎快要接成实质性的联盟关系,就是欧洲行动的最好证明。现在的世界几大列强几乎都是采取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欧洲与中国相隔遥远,并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而欧洲本身却面对着大俄罗斯与美国的直接威胁,所以欧洲找到中国,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时候,中国与欧洲也需要一个盟友,一个强大的盟友来支持自己在世界上的行动,中国也面临着大俄罗斯与美国的直接威胁。在双方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就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了。
  虽然欧洲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但是欧洲本身的缺陷太多,而且非洲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可以说非洲的民族关系是所有大洲中最复杂的。而且几个非洲比较强大的国家本身就希望能将非洲联合到一起,成立一个非洲人自己的国家集团,以求在世界上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中国在非洲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很多非洲国家的注意,所以中国在非洲的扩张也受到了许多的挑战,做得并不成功。现在欧洲再来插一手,非洲国家更是感觉到了危机。因此好几个非洲还算是发达点的国家已经开始在考虑自己的利益了,其中就有尼日利亚。如果说南非是南非洲的强国,埃及是北非的强国的话,那么尼日利亚绝对能算得上是西非的强国。所以欧洲在非洲的扩张首先就受到了尼日利亚的挑战,尼日利亚是第一个向欧洲说“不”的国家,欧洲要想顺利的进行自己在非洲的扩张的话,就一定要先解决掉尼日利亚这个拦路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