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史-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时据说有凤凰在天空飞舞,有凤来仪,因而族人都尊称她为凤仪女。她年纪虽轻,但为人刚毅果断,行事公正严明,深得族人的尊崇和各族首领的敬重,隐隐然有各族首领的风范。
  当然,名义上的各族首领仍然是蒙舍族族主阎曲靖。此人年纪虽大,但在南中各族中仍有极高威望,而且狡猾奸诈,善于权谋。各族对他无不又惊又怕。蒙舍族与汉族接触甚多,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因而连族人的名字也已经汉化。
  两人带头参见帅英旗后,其它各族族主才敢上前拜见。
  好不容易才参见完毕,却见凤仪女已经上前请战:“闻说广东龙家大军已经达到鄂州。奴家不才,愿为前锋,和名震天下的龙家军决一死战。”
  她说话甜甜腻腻,极为诱人;目光流转,顾盼生姿,嘴角眉稍,尽含笑意,一眼望去似乎风骚动人,仔细看真却发现其中隐含无限杀气。
  帅英旗也确实不敢少看这位女族主。在和鄂州守军交战中,南朝大将呼延霞飞勇冠三军,在他冲阵之时飞虎军中几乎无人可挡。偏偏就是这位女族主挺身而出,硬是挡住了他的去路,而帅英旗趁此机会组织兵马包抄呼延霞飞背后,呼延霞飞急切间无法杀败凤仪女,只好放弃冲阵,突围而出,飞虎军无人敢拦他去路。
  此役过后,帅英旗便十分倚重凤仪女。而凤仪女也常常请战,作为飞虎军的先锋,成为南军的噩梦。
  帅英旗曾经和荆湖大军作过生死决战,深知其厉害。龙家军既然击败荆湖大军,战斗力想必更加惊人,所以立即就摆手道:“族主英勇善战,本帅心甚慰之。只怕这次战役难以力敌,只能智取。族主不必心急,本帅自有重用阁下的地方。”
  凤仪女还想说话,就在这时,从黑夜中迅速走出一名蒙面少女,体态轻盈,行动快捷。她走到帅英旗面前,在他耳边轻声道:“探子回报,龙家军突然在一更出城,其锋直指我军大寨。以其速度计算,一刻后就可到我军阵地。”
  帅英旗追问道:“你指的是一更一刻。”
  少女答道:“正是。”
  帅英旗面色一变,斥道:“现在离一更一刻还有多长时间?回报太迟,马上再去探听敌军的行踪。”少女迅速起身离开。
  原来帅英旗最重视情报的收集,正好飞虎军有不少士兵都是靠打猎为生的猎户,善于跟踪追捕猛兽。而帅英旗则因才而用,组成了一支专门察看敌人行踪的探子兵团,外号就叫做“明”,由他的“莺兮”淑儿率领,遍布整个鄂州地界。
  他们有的扮作当地老百姓,有的潜伏草丛中,有的藏匿在树林里,有的就站在高台上,共有一百五十六处明哨,四百七十四处暗哨,还有三百一十五处水哨,都在察看敌军的一举一动,成为飞虎军最重要的耳目。而帅英旗之所以能成为大西第一名将,淑儿这支探子兵团“明”居功至伟。
  凤仪女是个好胜之人,眼见淑儿风采,忍不住问道:“她就是淑儿姐姐么?我早就想见她了。待此役过后,我可要和她较量一下!”
  帅英旗笑道:“淑儿怎比得上族主,比武一事,还是免了吧。”
  凤仪女却道:“你不让我和她比试?哈,我知了,你心疼她?你放心吧,我不会伤着她的。要不,你让我出去打头阵吧。”
  见凤仪女又要请战,帅英旗稍一犹豫,就果断道:“敌明我暗,在没有足够敌军情报之前,我军不宜轻举妄动。”
  正谈话间,南军大营外突然喊杀连天,众人顺着声音方向望去,只见大营外面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在漆黑的夜里看上去犹如繁星点点,煞是美丽。
  帅英旗神色自若,道:“对于防守,我军颇有心得。各位族主大可继续欢庆,想必敌人会头破血流而归。”
  众人见他大敌当前,仍然谈笑自如,不禁暗自佩服。帅英旗决非夸夸其谈之辈,他既然还能保持镇定,显然对一切都早有准备。其实前几次南军也有派兵前来偷营劫寨,均大败而归,这次想必也不例外。
  当然,既然有敌兵来犯,不管怎么说,宴会都不能再举行下去。帅英旗便邀请各族族主前去观战。众族主欣然应允。
  当他们来到大寨门口,发现所有的飞虎军都已经准备就绪,个个摩拳擦掌,弓上弦,刀出鞘,两千名善于夜战的弓弩手全部装填弓箭完毕,随时狙击敌军。一时间,整个大营竟然鸦雀无声,只有被风吹起的大旗在猎猎作响。
  过了一刻,又过了一刻,再过了一刻,龙家军仍然没有进攻。正因为如此,飞虎军上下才感到格外紧张。毕竟龙家军的威名太响,加上在此深夜中,不知敌人有何诡计,飞虎军上下无不忐忑不安。
  而淑儿已经回报了好几次了,结果都是一样“敌军倾巢而出,在迅速变换队形,搞不清敌军在什么时候进攻”。事实上,龙家军离大营不到五箭距离,无论是发动什么攻击都是有可能的。飞虎军唯一可做的只有等待。
  又过了一刻钟,龙家军还是没有发动进攻。一直站在帅英旗身边的凤仪女心中一动,道:“敌军迟迟不肯发动进攻,虚张声势,莫非是疑兵之计。”
  帅英旗深有同感,然而他为人慎重,探子既然迟迟没有发现敌人主力的真正意图,他就不敢放松对飞虎军的要求。为了以防万一,他还请各族族主回去点起兵马,准备随时支援飞虎军。
  各族主都先后离开,只有凤仪女仍旧留下。帅英旗问其何故。
  凤仪女恭敬道:“请将军放心,奴家一早就传下命令,让我族族人准备好兵马,可以随时作战。如将军不弃,愿在将军身边参赞。”帅英旗自然应允,暗自佩服凤仪女做事周密。
  猛然间,营外的火把群开始有所变化,四周游动不已。
  凤仪女忍不住道:“龙家军要进攻了。”
  果然,不消一顿饭工夫,龙家军就发动了进攻,数百名死士冲在最前头。他们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持着短刀,直扑飞虎军营。负责防御的大西将领安守霸立即命令士兵发箭。不料那些死士冲到离大营还有一箭之地时,就迅速撤离。
  当飞虎军都松了一口气时,那些死士突然又冲了上来。当飞虎军要发箭时,那些死士又退了下去。如是这般,一连五次,飞虎军都有些大意。当死士发动第六次进攻时,箭雨变得稀疏。谁料就在这个时候,那些死士真的冲了上来。
  眼看死士们就要冲到弓箭的射程范围内。一般来说,普通弓箭的射程为一百五十步(古时步是计量单位,一步为一点六米),由一百五十步到二十步范围内,是弓箭最能发挥威力的地方,而一旦进入二十步内,由于距离太近,弓箭的威力将会大减。
  突然间,箭雨大作,竟比以往任何一次的箭雨都要来得密集。死士们防不胜防,顿时死伤无数。原来,这是大西将军安守霸考虑到敌人虚虚假假,不知何时才发动真正的进攻,决定反客为主,故意装出一副疏忽大意的样子,露出破绽,诱使敌军大举进攻,进而以弓箭歼之。
  然而死士毕竟是死士,他们即使付出再大的伤亡,也不会停止冲锋的脚步。他们硬是冲到大寨面前,正当飞虎军拿起刀枪,准备近距离作战时,不料那些死士竟然又退了回去。当然,在箭雨中撤退更加困难,所以当死士撤离弓箭射程后,人数已经不及原来的一半了。
  正当飞虎军都以为龙家军不会再发动进攻时,那些死士竟然又冲了上来,而且人数不减反增。显然得到了增援。如是这般,在将近天明时刻,已经有上千名死士阵亡,但始终没有一刻停止过。
  帅英旗紧皱眉头,龙家军的战意和决心果然并非普通士兵可比,光是这些死士的冲锋就令十万飞虎军上下不安,彻夜未眠。虽然大部分士兵都没有参与战斗,但一夜未睡的他们还是开始感到疲倦的。
  凤仪女向帅英旗建议要让士兵休息一下,但被他否决。帅英旗心想:快天亮了,敌人的一举一动将会被自己的探子所察知,正是己军取胜的良机,自己又怎可错过?
  正思索间,猛然发现四周还是黑沉沉的一片,仍不见丝毫的阳光,心中一惊,定睛一望,发现四周尽被大雾笼罩,尽管已经天亮,但由于被大雾覆盖,大营外面还是如同黑夜,稍远一点距离就看不见人影,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发现敌人的行踪。
  帅英旗拍拍手,他的四周马上出现十六名矫健的劲卒。帅英旗命令他们赶往大营各个方向,督促所有飞虎军的将领必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付敌人的全力进攻。一旦发现敌人的踪影,就马上前来报告。十六名劲卒立即上马赶去。
  同时帅英旗又命人在大营中升起火堆,雾气遇火即散,让笼罩大营的雾气稍减,不至于在士兵中造成混乱;而每个火堆旁边必留十名手持水桶的士兵,以防失火。
  凤仪女见帅英旗安排竟然如此精细,不由暗自叹服。一切准备妥当,帅英旗率领各族兵马在中军帐等候。
  不久,在大营的东边首次传来敌人进攻的消息,帅英旗点点头,倘若说龙家军要出奇兵的话,必然会借雾色掩护来转移进攻方向,一整个晚上,无论是多远距离的机动都有足够时间了。
  帅英旗迅速带兵前往,不料当他到达时,却扑了个空,龙家军一早就已经撤退。紧接着,在大营的西边又传来敌兵来袭的消息,当帅英旗带兵到达,发现敌军又已经撤退。帅英旗“嘿”了一声,至此,龙家军想使用疲兵之计已经昭然若揭。
  然而该如何应付呢?倘若自己真的让士兵休息的话,敌人就会发动真正的进攻了。
  唔,不对,大雾笼罩大地,应该是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龙雪皇怎么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呢?他忍不住望了一下凤仪女,却见她也在紧皱眉头。
  两人正在思索间,一队巡哨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他的身边经过,发出极大的响声。
  帅英旗心中一颤,失声道:“难道是声音么?”
  凤仪女马上就反应过来,大声道:“没错,大军行走时大地是发生震动。倘若派人挖地二丈,再以崭新的陶瓮放置其中,找一耳聪之人伏其上,若有大队人马走动,必然会察觉。看来龙家军藉此探听我军的行踪。唔,我军何不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咱们也可以听声音来估计龙家军的主力所在的。“
  帅英旗皱皱眉头道:“可是,凭伏地听音来判断大军的动向,对于探子来说,不过是入门的基本功,淑儿他们怎会没有发现的呢?”
  凤仪女飞身下马,也顾不得什么仪态,爬在地上仔细探听,却只是听到杂乱无章的马蹄声。凤仪女终于明白,为什么淑儿他们迟迟找不到龙家军主力所在,原来对方已经防了这一点。一旦兵力有所调动,立派马匹不停地奔跑,让人无法辨别他们的主力所在。
  龙雪皇果然厉害。不过,你会做,难道我不会么?凤仪女嘴角上翘,露出一丝的冷笑。
  听了凤仪女的建议,帅英旗马上传下命令,全军将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全神戒备,随时准备迎战;另一部分原地休息,只等命令;最后一部分可以进帐篷睡觉,但不准解甲。他又命令各大将领便宜行事,对于敌军的进攻可以作各自的处理,甚至可以撤退。
  而自己也在军中找来数百匹战马,在来回奔跑,让敌人无法探听已军的动向。这一招果然有用。龙家军无法探听飞虎军的主力所在,竟然不再进攻了。
  战场又是一片寂静。
  然而,此等寂静并没有让飞虎军的安心下来。尽管疲倦,但龙家军的威名和敌军随时准备进攻的压力令不少飞虎军都透不过气来,虽然允许睡觉,但飞虎军因为不能解甲而迟迟不能入睡,辗转反侧;原地等候的士兵则感到十分烦躁,坐立不安;全神戒备的士兵自然累得直打瞌睡。飞虎军整体疲倦感并没有减低。
  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己绝不可造次!帅英旗心中暗道。
  帅英旗之所以年纪不大就可以成为一国元帅,自然有他的优越之处。他就是比任何人都能忍,所以才爬到今日的位置。
  在帅英旗年少之时,就已经才华横溢。换作他人即使不飞扬跋扈,也会锋芒毕露、踌躇满志。但他却不显山,不露水,只是勤勤恳恳地做事,在成都当一管粮小官一当就是三年,从不对人抱怨。终于受到上级赏识,提升为副将,派去汉中大散关镇守。接到命令后,帅英旗平淡如初,内心却欢喜若狂。
  他深知大西官场腐败,妒贤忌能之风极盛。倘若平时自己太过张扬,被人知道他有着非同凡响的实力,必定遭到排挤,永世不能上爬。他只能装出平庸的样子,等待时机一鸣惊人,获取别人即使妒忌也无法动摇的地位,毕其功于一役,才是飞黄腾达之道。
  到了大散关不久,十万北军就大举进攻。城中不过三千步兵,如何抵挡?守城大将当场就想逃跑,而帅英旗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挥剑斩了逃跑的将领,并把他平时克扣士兵军粮所得的钱财全部发给士兵。
  士兵无不欢声雷动,听从帅英旗命令,坚守大散关。双方苦战三月有余,十万北军仍无法越雷池一步,粮尽乃退。
  消息传到成都,正在为是战还是降而争吵多时的朝廷顿时安静下来,大西皇帝亲自接见帅英旗,勉励他建立奇功,并在短短一天内让他连升八级,成为大西的护国将军,西乡侯。
  帅英旗上台后,神情如常,对任何官员都一副恭谨的样子,也不对朝政发表任何看法。正当朝中官员对他放松警惕时,帅英旗却凭藉着密探所收集到的情报,威胁朝中大臣,让他们不得不听从帅英旗的命令,从而把持朝政。
  帅英旗就是能在时机对己不利的情况下忍辱坚守,暗中寻找机会,再图反击,从而在打仗中和朝庭都无往而不利,所以现在他也坚信能度过难关,获取最后的胜利。
  就当帅英旗自我打气之时,凤仪女突然惊叫起来,大声道:“雾散了,雾散了。”
  帅英旗精神为之一振,果然见到几道阳光冲破大雾的封锁,照在大地上。天色仍然昏暗,帅英旗却已感此刻阳光无比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