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书奇谭-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解看着熊炯坦然而真诚的眼神,笑了。

“明年春天,到大越国青牛镇来。”

“多谢前辈!”熊炯等待多年,终于等到了明确的答复,心中顿时充满了欢喜,急忙再次下拜,却只见人影一闪,知非真人已经不见了踪迹,只有地上一枚翠绿的竹符,在深秋的阳光下映出暖洋洋的光芒。

类似的情况,在九州大地的多处都在发生。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青羊观诸位二十七代弟子们,已经各自选好了自己看中的有缘人,正在将通往仙路的机缘授予他们。

至于将来他们能不能真的走上修仙之路,又最终能在这条路上走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第6章 开山门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今年的雨水明显比往年多,飞仙们驾云赶路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下方乌云片片,淅淅沥沥洒下久违的春雨。

“看样子,连续三十多年的旱灾总算结束了!”二十七代弟子们聚会的时候,一身蓑衣的易悌慢悠悠从山下走来,脸上带着笑意,“比当初占卜的结果断了不少,原本可是预计会有五十年大旱的。”

“那是因为从九霄摘来彗星,在关键的时刻下了雨。”要说对于天地运化的理解,吴解自然远在师弟们之上,见众人欢喜之中也有疑惑,便向他们解释说,“天地间的雨水来自于云气,而云气其实来自于万物的蒸腾——沧海是最大的云气来源,可九州大地山川河流乃至于草木生灵的蒸腾也是不可小看的。”

“之所以会出现大旱,是因为气候变冷,蒸腾变弱,尤其沧海发生了变化,蒸腾的云气少了太多,所以才会让各处雨水变少,补充的量跟不上蒸腾和流淌的损耗,渐渐形成旱灾。”

见众人纷纷点头,他又继续说道:“按照一般的情况,需要等到天地运化、气候变暖,沧海的蒸腾大大增加,才能重新恢复降雨,让大地开始渐渐复苏。不过我们在旱灾到达顶点的时候将一颗彗星打碎了从九霄砸下来。它落向地面的时候,因为和风云激荡,生出极大的热量,而它融化之后,又化作连绵一个多月的细雨。这就双管齐下,既改善了阴冷的气候,又补充了大地已经匮乏至极的水源。”

“这就像是一个在寒冷的地方疲惫饥饿了好几天的人,如果他始终没得吃喝,或许再坚持个一天半天就要断气;但如果你给他一碗稀粥果腹,给他找个暖和的地方好好睡一觉,他就能缓过气来。”吴解笑着说,“这九州大地,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如此!怪不得抗旱的时候,有佛门高僧带着一群弟子在东海里面施法煮海水……他虽然不像大师兄你这样懂得天地运化之理,却知道这样可以增加云气……”出身于东海渔民的夏东海连连点头,“我当时还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呢,原来是我见识太少!”

“佛门高僧怎么会做无用功呢,只不过煮海虽然能够产生云气,可这些云气十成里面有九成以上又落在海里了,其实真的帮不上多大忙。”吴解叹道,“否则……若是这么容易就能救灾,我们何必上九霄去摘星?只要几十个还丹祖师联手,煮沸千里沧海都不是问题。相比煮海,摘星可是凶险得太多了!当初前往九霄之外的那么多人,最后能够活着回来的连一半都不到……”

说着,他忍不住转头看向悬浮在树林之中,散发着温暖白光的祖师堂。

因为那一战,青羊观牺牲了三位还丹祖师,其中甚至包括带队的前代掌门枕石真人。

苍生只见甘霖从天而降,却不知道那淅淅沥沥的细雨,其实是多少鲜血凝聚而成!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众位师弟虽然没有亲身参加那场惊天动地的恶战,却也知道几分战况,见吴解突然看向祖师堂的方向,然后变得黯然神伤,便猜出了他难过的原因。

安子清劝道:“大师兄,我们正道中人修炼一辈子,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上扣天阙、下济苍生吗!为了拯救苍生而死并不是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情,能够用性命争得拯救苍生的机会,更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吴解笑了笑,点了点头。

他虽然修为高深,但在思想方面毕竟不像安子清这种九州世界的本土居民一样纯粹,或许对于安子清他们来说,掌门真人等人的牺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吴解却始终免不了感伤。

有时候他也常常想,正道中人这种视牺牲为理所当然的态度,是不是有点走极端?邪恶固然不可取,但是这样纯粹的正义,却也让他稍稍有点不适应。

在骨子里面,他依然是那个来自地球的灵魂,是一个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人,他可以理解并且尊重正道的思想,也很认真地在做一个正道中人,可或许从根本上看来,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正道中人”吧?

“思想不重要。”和他心意相通的茉莉劝道,“师傅你当年不就说过吗,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在乎别人怎么做。这话对你自己应该也一样适用吧。”

吴解沉吟了一下,微微点头。

茉莉说得有道理,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

就在众人感叹之时,最后一位出门在外的师弟玄真子也已经驾云回山,来到了广场上。

至此,二十七代十九位弟子已经全部集结,为即将召开的开山门大典作准备。

出身仙二代,对于本门事务最为熟稔的欧阳云师弟负责解说。这位师弟平素虽然喜欢在脂粉堆里面厮混,但做正事的时候却一丝不苟,见众人到齐了,他先向大师兄吴解行了礼,然后才开始发话:“以往历次开山门,都是由一位掌门这一辈的师祖总领,几位护法师叔主持,入门弟子这一级的则负责具体的事务——比方说上次,就是由李浑天师祖总领,青羊七子主持。不过因为当时没有入门弟子,所以具体事务便粗陋了很多。”

“这一次按说应该还是一位师祖总领,几位师叔主持,咱们负责具体的工作。但是掌门真人有令,这次本门不像以前那样全面激活遍布九州各地的接引令,只在大家推荐的弟子和武安县那些世代求仙的人里面挑选,所以用不着那么多人手,让我们来全部负责。”

这件事众人早已知晓,一点都没有吃惊。

“按照规矩,开山门的时候,要激活洞天法宝‘青牛图’,因为只有在这件洞天法宝里面,蕴含大道真意的‘太上天真论’才能以小册子的形式存在。而这就需要一位凝元真人施法……”

说到这里,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吴解、骆瑜和解铭寰身上。

二十七代弟子之中的确有凝元真人,而且还有三位。

“我们两个可不行!”骆瑜急忙推辞,“我们才刚刚踏入凝元境界,连本身境界都还没完全稳固呢。或许能够勉强催动青牛图,但想要以心意法力凝聚出《太上天真论》道卷来,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吴解一个人的身上。

吴解笑了笑,并未推辞:“好吧,主持青牛图,凝聚道卷的工作就交给我——不过剩下的事情,我可就帮不上忙了。”

“这是最难的一桩,大师兄你把这个接过去,剩下的我们很容易搞定!”安子清笑道,“这里两位凝元真人,六位炼罡飞仙,剩下的十人里面修为最低的也已经初步踏入通幽之境,可谓阵容强大。很多小门派满门上下都凑不出这个阵势来。”

“是啊,我们欧阳家招弟子的时候,主持大典的不过就是个炼罡飞仙罢了,还不是照样十年一次招得不亦乐乎。”欧阳云也笑道,“我这次回家的时候,还被拖着去参加了这一届的招收大典呢——只是一群人围着我叫叔叔爷爷什么的,真是让我有点尴尬……”

翠竹欧阳家也是天下闻名的仙门,和神丹安家类似。不过他们家出名的是灵木栽培之术,尤其擅长栽种蕴含灵气的灵竹。

不过和人少而精的神丹安家相比,翠竹欧阳家走的是大家族的路线,族中子子孙孙怕是有好几万人——栽种灵竹并不需要多高的修为和心性,相反,需要人多势众。

欧阳云和安子清同为仙二代,关系很好——他们的关系理所当然很好,因为他的妹子欧阳霜就是安子清未过门的妻子。

相比吴解他们这些从凡人里面走出来的修仙者,两位仙二代对于开山门这种事情显然都是熟手,两人说说笑笑,就给大家安排了各自的工作。

按照他们的安排,这次将会把青牛图幻化成一到两座青牛镇,每座青牛镇里面,原则上住进不超过一百位求仙者。

吴解化身为药店“惠民堂”的吴大夫,总领整个工作。他的惠民堂也是所有青牛镇相连的共同点,在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发动青牛图的种种威能,足以应付各种麻烦。

骆瑜和解铭寰各自在一座青牛镇里面管客栈。作为实际上的主持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尽量不用麻烦吴解出手,减少吴解身上的负担。

安子清、易悌、言峯、颐寿道人、欧阳云、玄真子这六位炼罡飞仙分成两组,各自入驻一座青牛镇。他们也像当初的青羊七子一样,留一个人在镇外巡逻,另外两人分别负责白天和晚上的安全工作,避免出现意外。

剩下的乐史、陶土、柯丹、海东健、古渊、狄山、沈默、严语闲、朱三七、夏东海这十人,留两位驻扎在武安县,其余八人同样分到两个青牛镇,各自化身为三教九流的居民,在实际相处中观察那些求仙者,挑选可以进入青羊观的合适人选。

“不知不觉,已经六十年了!”当一切讨论就绪之后,吴解去祖师堂领了本门重宝青牛图,站在通往青羊山的牛头山牛角峰,看着不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遥想起六十年前自己前来求仙时候的事情,不由得感慨万千。

感叹归感叹,他手上却没有半点停息,真元运转,强大的法力滔滔不绝地涌向手上的青牛图,只见霞光四射,青牛图飞了起来,刹那间化为两座完全叠在一起,却彼此碰不到的宁静古镇。

青羊观六十年一次的开山大典,从此正式开始!

 第7章 仙路难

在青牛图展开的瞬间,武安县里面很多居民身上那枚珍藏的竹符都微微一震,发出淡淡的光芒,更有一股暖意溢出。

这是仙缘竹符在提醒他们,他们等待的仙缘终于来了!

这些人的竹符大多都是从自己的父辈或者祖父辈那里继承的,他们的长辈们当年虽然有缘前往青牛镇,最终却没有能够通过考核,成为青羊观的弟子,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留给他们的,除了一段被法术修改,刻意模糊化的记忆之外,就只有这枚真真切切存在的仙缘竹符。

六十年的岁月在不知不觉间流逝,那些求仙失败的人们大多早已死去,就算还有几位活着的,也已经老朽不堪,再也没有踏上仙路的机会。但他们却一直珍藏着竹符,将其作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珍宝,须臾也不肯离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将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遗物传给儿孙。

一同传下去的,还有他们念念不忘,到死也不能放弃的求仙之梦!

这些从长辈那里继承了仙缘竹符的晚辈们未必能够完全理解长辈的心情,或许他们甚至连求仙的念头的都没有,但尊老是九州大地的传统,他们就算不在意,也会按照长辈的叮嘱,将仙缘竹符随身携带。

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离开了武安县,去更加繁华的地方讨生活。武安县虽然贴近仙缘,但交通其实很不便利,显得有些偏僻和冷清。这些求仙未成的家庭往往都有一点特别的本事,明明能够靠本事过得很好,得到荣华富贵,他们又何必留在这冷清偏僻的小镇上呢?

这些离开了武安县的人们里,有的世世代代传承着那枚仙缘竹符,也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它——陶土的祖上便是世世代代传承竹符的,而解铭寰就是因为偶然的机会,从一个被自己救了性命的人那里得到了这枚竹符。

不管竹符是怎么来的,当求仙者踏入了青牛图幻化的青牛镇之时,它们都会消失。除非这些人能够通过第一轮的选拔,否则他们将不再能够得到下一枚竹符,或许传承了几百年的仙缘,将在此画下句号。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没有带着竹符的。他们有的是知道了青牛镇的传说,慕名而来;有的是得到了仙人点拨,一路寻来。吴解就是前者,而易悌则是后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根本就知道一切的,他们深知青牛镇和青羊观的底细,之所以来这里,就是明明白白地奔着投入青羊观来的。安子清、骆瑜都是如此。

但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按照规矩来。

不管你是正人君子还是奸邪小人,是文弱书生还是武林高手,甚至于可能是修炼有成之士,或者是修炼多年成了精的妖怪……总之你既然来了,就请按照青羊观的规矩来!

当然,你也可以试着不按照规矩来,甚至于试着出手挑衅——据说每过一些年头,就会有那么一两个脑子进了水的这么做。

至于这么做的后果……当年大衮师叔生前就曾经笑着张开嘴巴,让向他询问这个问题的陶土看他满嘴洁白结实的牙齿。

“虽然我不吃人,但可以磨牙。”他笑呵呵地说。

值得庆幸的是,吴解他们这群人里面唯一的非人类骆瑜是后天转变的龙族,她没有吃人的习惯,甚至于连荤腥都不怎么沾,所以那些家伙可以不用担心被当成磨牙棒之类的便利食品。

……其实大概也没什么区别,被吃掉或者被砍死,难道分别很大吗?

“如果有谁敢来捣乱,不用您或者诸位师叔出手,我直接一剑摘了他的脑袋!”穿着一身长衫,看起来犹如寻常药铺伙计的林孝冷冷地说,“最近这几年,我的飞剑还一直没见过血呢!”

“师弟你不要这么凶,如今是师门的大典,不宜见血啊。”穿着短衫打扮成杂工的乔峰笑着说,“六十年一次的大典,可是极为隆重的事情。就算有人捣乱,咱们也该先好言相劝才是。”

“要是劝了没用呢?”林孝反问,“要是那家伙就属于存心来捣乱的呢?”

“那把他偷偷摸摸绑了,装进麻袋塞块石头扔进大赤江也就算了。弄得血淋淋的,师傅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林孝这才露出笑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