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神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财神传奇-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体农场计划,他要再建一座“沙漠城”。
  国家企业发展总公司的成员企业虽然老旧,但其生产能力全面,技术和生产力资源并不缺乏,随着金龙一声令下,从全国各地成员企业抽调出来的干部工人云集定边,各种设备、材料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这些老国企大多具有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再加上选派来的工人都是技术和素质过硬的骨干力量,沙漠城和硅提炼厂的建设工作迅速而顺利的展开了,公司给这些参战的工人定了很高的工资待遇和很好的后勤保障,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工作热情。金龙和其他工人一样,住在建设工地的边缘搭起的帐篷里,直接指挥沙漠城的建设工作。只三个月的时间,硅提炼厂的建设基本完成,定制的各种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这个矗立在沙漠中的大型工厂开始张开大口,不停的吞噬着滚滚的黄沙。沙石被彻底粉碎后,通过高温催化裂解,从中提炼出单晶硅,剩余的材料又通过再次分解产生出石英材料(二氧化硅)和沙石碎末儿,单晶硅是生产太阳能吸收板的主要原料;石英材料则是生产精致工艺产品的原料,而沙石沫在填加其他材料以后,可以制成各种坚固而又轻便的预制板,适合用来建设立体农场。随着提炼厂的建成,大片的沙漠被消化掉,被清理出来的地面逐步扩大,沙漠城的其他建设开始全面提速,建材厂、太阳能吸收板厂、石英工艺品厂相继投入建设,其他公路、铁路、宿舍区等基础设施也相继开工,毛乌素沙漠机械轰鸣,人潮涌动,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工地,从各地抽调来的工人和建设立体农场的各种设备、机械也开始大批的输送到这里。
  半年后,定边县沙漠边缘,第一个立体农场的样本建设完成了,这个立体农场一共四层,每层的面积有10亩地大小,单层层高是三米,里面装配了给排水、调温等设施,外墙是大扇的铝合金玻璃窗,可以自由打开合上,保证农场里作物的采光需要。农场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沙石沫制成的预制板,农场还配备了电梯,虽然是国内生产的老式电梯,比较笨重,但它安全性高,载重量大,完全适合农场的需要,农场里还配置了收割机、除草机、播种机等各类农用机械设备。整个立体农场的建设投入的费用大约250万元,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材料都是工业集团成员企业生产的,虽然技术不是很先进,但作为农业生产使用已经足够了。经过测算分析,这个农场每年的产值有15万元左右,大约35年左右才能收回投资,作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35年并不长,随着批量生产,造价降低和单层面积扩大,回收期还将大大缩短,而且所有投入的资金都是在工业集团成员企业间流动,等于从金龙的左手交到了右手。第一个农场样本被金龙作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他从建筑公司的农民工中选调出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工,作为这个样本农场的第一批工人和学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立体农场的经营和管理。接着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用手中的资金一次性向工业集团订购了3万套立体农场,这些定货量足够工业企业集团开足马力忙活大半年的了。
  工业集团和农业集团的工作告一段落,金龙腾出手来开始解决电力紧缺的问题了。考虑到中国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情况,金龙决定走可再生资源发电的解决途径,主要是太阳能发电和水利发电。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大部分河流由于地处偏远,水能资源还远远未被发掘出来。经过研究,金龙将水电开发的重点选在了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是长江源头的两条干流之一,金沙江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大部分流域是在的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居国内第一,预计是三峡电站的5倍还多,但由于地处险要,除了几个中小型电站以外,金沙江流域还没有建设大型的水电站。金龙决定亲自去金沙江考察。
  仲夏时节,金龙率领一个由电力部、水利部、地质部的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出发了,随行的人员中只有李树林和张凡是原来金龙集团的随员,他们主要是负责金龙的安全。一行人沿着长江的源头,朔流而上,顺着金沙江两岸险要的山路一路前行,一路走,一路进行勘察和测量,渐渐的深入到人际罕至群山深处,江两边的小路越来越窄,考察团弃车而行,用当地租来马匹驮着物资设备继续前进,地势越来越陡峭,江中水流湍急,两岸怪石嶙峋,不时还能碰到毒蛇、猛兽,好在考察团的成员都是经验丰富老探险家,他们当中有几个人还亲自到金沙江考察过,情况比较熟悉,准备工作也做的充分,所以进展还算顺利,也没有出什么差错。地质部的一位老专家介绍说,金沙江曾经盛产黄金,江底沉积着大量的金沙,纯度很高,金沙江也是由此而得名。自从这里发现金沙以来,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从古时的官府、帮会,到近代的军阀和黑社会都分别控制过这个流域,雇佣大批的民工采集黄金,为了争夺采金场,这里经常爆发帮会之间的械斗和军阀之间的战争,一直到解放初期,金沙渐渐被采光了,这里也就成了荒芜人烟的区域,再也无人光顾。
  一行人渐渐离开了四川省界,进入到青海境内,路越来越难走,一些地方干脆就没有路,有的地方还需要攀越峭壁才能通行,考察团只好放弃掉马匹,个人背上行李给养继续上路,又前进了几天,考察团终于被一道陡峭的悬崖挡住了去路。那道悬崖有几百米高,笔直向上,中间几乎没有可以借力的缝隙和树木,江水从几百米高的地方轰鸣着一泻而下,砸在下方的水潭里,溅起巨大的浪花。金龙心想,这里真是一个建设电站的理想场所。电力部的一位老专家介绍说,当初他带领电力部的一个勘察小组曾经到过这里,也是被这道峭壁挡住了去路,要想继续往前走,需要先原路退回,绕一个大弯儿转过前面这道峡谷,在十几里外的上游可以继续回到江边去考察,通过直升机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上面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大峡谷,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壁,水势特别急,人根本无法立足。这位专家还介绍说:这里的地势高,江水落差大,水能的蕴藏量比三峡还要高许多,是建设梯级电站的理想场所,但要在这里建设电站,一方面没有通路,设备物资运不进来,如果修路,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大,时间太长,而且这里地面狭窄,无法展开施工的人员和设备,必须要将两边的山体炸开,开出一片平地,才能建设电站,因为上述原因,电力部放弃了在这里开发水能的意向。
  当天晚上,考察团就在悬崖前的一块乱石滩上选择了一块略微平整的地方宿营了。吃过晚饭,天色已经暗下来,奔波劳累了一天的考察队员们都在自己的帐篷里休息了,金龙睡不着,一个人溜达到帐外,向瀑布走去,正在值班的李树林见了,赶紧跟了过来。金龙来到瀑布边上,捡一块平整的点的石头坐下来,默默的抽烟,思考,瀑布冲溅起来的浪花零星的落到身上,金龙也不理会。电力部专家的话让金龙久久的回味,这么巨大的水能资源被白白浪费实在太可惜了,但在这里建电站耗资巨大,而金龙集团的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工业集团和农业集团的前期建设中,一时半会儿的还见不到收益,其他融资渠道也不太靠谱。他盯着那浪花出了会儿神,不由有了一种想到水潭里走一走的冲动,他脱了鞋,挽起裤腿,赤着脚趟进水里,冰凉的江水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湍急的江水冲得金龙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李树林冲过来,穿着鞋就踏进水里,一把扶住金龙。水势太急了,那水潭中心根本无法靠近,金龙心有不甘,俯身从水底捞起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作势要扔向那水潭的中央,刚要出手的时候,他忽然停住了,他觉得手里的石头份量不对,沉甸甸的像是重金属,他走回岸上,借着微弱的光亮仔细打量这块“石头”,石头黑乎乎的,外面裹着一层河泥,金龙向李树林要过一把小刀,刮掉石头表面的泥,里面露出金黄的颜色,这是一块黄金!一块淘金人梦寐以求的十足的狗头金!他看了一眼李树林,李树林还是那样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他只关心金龙的安全,其他的事情都与他无关。金龙又踏进水里,随手在水底摸索着,很块又拣出几块重量不对的“石头”。看来这里是一个天然的露天金矿,就在这水潭下面,可能还包括两边的山体里,埋藏着大量的黄金,块大、体重的金矿石沉在潭底,而散碎的金沙被水冲到下游的河床,成了淘金者疯狂争夺的对象,而这些金沙的源头却千百年来无人问津,一直等着金龙这个“有缘人”的到来。金龙再次被造化的奇妙安排所震撼,看来一切都是“天意”!
  金龙默默的将那几块“石头”扔回到水里,只留下最先发现的那块“石头”,回到自己的帐篷。第二天,金龙决定考察团结束考察,迅速返回。回到北京后,他立即面见总理,将开发金沙江水电和金矿开采的方案向总理做了汇报,总理决定将金沙江发现的金矿开采权交给国家工业发展总公司,将金矿开采所获得的收益全部用于金沙江电站的建设。
  金沙江水电站的建设任务金龙交给了黄金城建设集团公司,这个有着军队管理基础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经验的作风过硬的队伍又找到了用武之地。
  一晃三年过去了。金龙领导的经济协调办公室推行的“解扣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立体农场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推广,已经有二十万套投入经营,它有效的解决了农业生产地少人多的死结,尤其是给那些自然条件恶劣和贫困地区找到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出路,立体农场的经营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业需求强劲增长的巨大刺激下,工业发展总公司的各个成员企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他们用获得的资金进行了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城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需求互动,将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出来,并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通过10万建设工人近3年的努力,金沙江水电站的建设也接近尾声,此外,工业发展总公司还在沙漠高原地区接连建设了几个太阳能发电站,国内电力紧张的问题已经有所缓解。金龙觉得总理交办的任务基本得到了解决,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四十八章无冕之王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国家工业发展总公司和农业发展总公司的经营步入正轨,开始进入赢利的阶段。3年里,金龙往返穿梭于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破旧的厂矿、贫困的山村、荒芜的沙漠、深山密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昨天还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今天又出现在贫困农民低矮的茅屋里。他足迹所过之处,也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福音,一个个贫困的山村脱贫治富,一个个破败的企业焕发出活力,一批批下岗工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这几年晓雅也一直追随在金龙身畔,她是以企业扶贫基金负责人和金龙夫人的身份出面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很快的建起希望小学、孤儿院等一批社会福利设施,就会有一批贫弱无依的百姓得到救助。这3年时间也耗尽了金龙的全部心力,让他觉得身心疲惫,考虑再三,金龙辞去了这两个公司的董事长职务,由政府另外委派人员担任。他决定回黄金城休整一段时间,然后一心一意的处理好经济协调办的其他工作。
  回到了阔别3年之久黄金城,见到陈峻桥、施默、白起等一班老同事,金龙倍感亲切。在这三年里,集团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二年前,金龙研究院研制成功的电动汽车专用蓄电池投入批量生产,通过与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合作,又掀起一次汽车制造业的革命,集团也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其他如医药、地产、餐饮、电子工业等项目也同样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加上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的一些企业,金龙集团的组织成员企业已经达到上千家。科学院的研究工作也有不小的进展,白起主持的生物电脑芯片研究又获得了突破,新一代生物电脑芯片的性能又有了很大的提升,研究院在智能机器人、生物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小的进展。
  中国经济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在金龙主导下有效的解决了农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效益不佳、贫困地区脱贫等几个历史性的难题以后,政府开始腾出手来加大在科技、军事等方面投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日等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排在了世界的第二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周围,在国际问题上立场鲜明的站在中国一边,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为首的强大的国际政治集团。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而这其中金龙和他的金龙集团功不可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感到了中国崛起带给他们的巨大威胁,他们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地位,而且依仗着这个地位左右着世界经济贸易的规则,利用这些规则维护自身的利益,压榨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世界政治经济原有的格局,新的两强(中国VS美国)均衡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美国、日本们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让他们感到害怕,他们只好暂时放弃了遏制中国的念头,默默的等待着时机。
  几年来,金龙集团在国家工业发展总公司和农业发展总公司投入的巨额资金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其他各项事业也发展顺畅,资产不断增长,由于金龙集团没有上市,各国的财团机构不能准确的判断金龙集团的资产数字,但在2014年年底世界各大财团对年度财富人物的评选中,一致将金龙作为商界奇才排在了第一名,他们评估金龙集团的实际资产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