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五年前游历时来过,后来一直逗留河朔,再也未曾有机会得以一游,一晃十余年,物是人非啊。”
  瘦弱男子得话语充满了伤感,眼眶中竟然隐隐有一丝泪光,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伤心往事。
  这太液池那是前朝君王开挖得一处大型人工湖,引汉江之水而成,面积浩大,高岸环湖,清泓荡漾,犹如“沧海之汤汤”。池中有瀛州、蓬莱、方丈三山,并用金石雕凿鱼龙等奇禽异兽。池边水草繁茂,平沙上禽鸟成群,风景优美,为前朝君王游乐胜地。往东去入汉江处有一桥著名得灀桥,乃是关西地区有名的风月区,四周柳树成荫,每逢春季团团柳絮飞舞,如风卷雪花,汉中文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故又名消魂桥,昔日诗仙有“年年柳色,灀陵伤别”一语,“灀桥风雪”遂成为关系八景之一。
  见自己随意话语勾起了对方昔日伤心往事,年轻男子也有些懊悔。对方入狱经年,妻儿老小均已战乱中丧生,已成孤家寡人,难免触景生情,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来一游,免得坏了谈话的兴致。
  瘦弱男子突然发言对方不语,随即从伤感中惊醒过来,淡淡道:“殿下不必为成松担忧,成松既然能在狱中经年不死,世上种种磨难也已见得多了,等闲之事只怕是难以将成松击倒了,只是这几日里天翻地覆,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罢了。”
  年轻男子便是已被唐河帝国中央封为秦王的李无锋,而这瘦弱男子则是无锋从河间府大狱获得的收获之一──原河间府城守方成松。方成松因与上司河朔郡守谭可仁不睦,被谭可仁在太平教人起事前夕诬陷入狱。后太平教人席卷河朔,谭可仁仓皇出逃,这方成松便被丢弃在河间府大狱中无人问津,而太平教人接掌河间后,于永志等人忙于捞取金银财货和控制地盘,对于这等大狱中的囚犯也是懒得过问,致使这前任城守也就被搁置在这牢中日复一日,而后太平教人亦有重要犯人投入河间大狱,对这残留犯人因为无人作主,索性一股脑儿赶至外院轻犯所在地。平时打扫卫生,烧水做饭,一日日也就这么过来了。
  无锋早在城卫军中西征之时便闻得这河间城守方成松乃是河朔奇才,帝国大学毕业后因庶民出身而从基层官吏做起,几年间辗转天水、龙泉、河间。后升任河间城守,五年时间将河间府从一个盗匪丛生、经济萧条得混乱之地变成名副其实地河朔首府,其经济实力也一举超越了一直稳居河朔之冠的晋中府,河间百姓提及自己的城守,无不赞不绝口。只可惜此人虽然务实廉政,却与他上司河朔郡守谭可仁格格不入,两人屡起争执,最终方式还是栽在了谭可仁手中,只是谭可仁还未来得及为拔掉这根眼中钉庆功,太平教人便在河朔起事,河朔转眼沦陷,一直到西北军进入河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无锋轻轻拍了拍对方肩膀,一脸严肃,郑重其事的道:“成松兄既然能经受这磨难,想必亦以接受各种重任,当今帝国形式险恶,外敌频频入侵,内乱相煎太急,本王颇想请成松兄助我一臂之力,救民于水火,不知成松兄意下如何?”
  方成松其实早已料到了对方将自己拯救出狱,又不远千里将自己从河间接回汉中,不但锦衣玉食,而且还派郎中大夫替自己治疗疾病,这番恩情不能说感恩戴德,但也让素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信条的他自己已然身陷对方情义网中,对方的想法和意图自己也能够隐隐约约猜得到。但无论如何,对方的一番好意也让他铭记在心,论理,像自己这等在沦陷之前便已定罪入狱地犯官,已经是毫无翻身余地,尤其是在河朔局势大坏,根本无人能对当年之事说得清楚。
  其实从一获自由之时起,方成松便努力的想尽快了解帝国国内的形式,报刊杂志以及与周围士兵官员们的谈论成为他掌握目前局势状况的主要途径,几天下来,他已经对整个帝国局势有了大致了解。
  眼前这位秦王殿下与其说他是外藩亲王,不如说他已经是掌握半个帝国的一方诸侯更为恰当,帝国辖地九郡一州,掌握在这位秦王殿下手中已经是超过了三成,另外还外带控制了昔日连帝国鼎盛时期势力都未曾达到的西域诸国、北吕宋和缅地,甚至那腾格里草原伤桀骜不逊的游牧蛮族也匍匐在他脚下,现今之势,就连小孩子也能看得出来这位秦王事实上已经完全脱离唐河帝国中央的控制,独霸西陲,而唐河帝国将来地走势甚至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这位秦王殿下的眼色行事。
  而这位秦王殿下手中控制的强大军事实力更是帝国国内其他几方无法比拟的,曾经风光一时的天南郎氏转瞬覆灭,帝国几十年如哽在喉的三江林家不得不依靠这位秦王殿下支持才能在马其汗人军威下苟延残喘,自己是不是该选择这株参天大树作为自己下辈子地栖身之地呢?
  见对方似乎有些犹豫,无锋也不逼对方,只是沿着池边放慢脚步。他对此人其实做过相当调查,对他的脾性也已经有所了解,庶民出身却又渴望出人头地,不惧权势却又希望得以展现自己施政才能,恰恰是这些因素也使得对方对什么天道正统反而不那么重视,谁能够给予他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才是他甘于报效的最大因素。
  幽幽叹了一口气,方成松垂下眼睑,思念再三,半晌才抬起头苦笑道:“殿下以及为成松做了这么多,成松身无半物,何以报君之恩?唯有一身而已。只是成松不通军务,唯有政务稍有所得,但愿能为殿下分担一些琐务,仅此而已。”
  一阵热潮从无锋胸中涌过,百般做作皆为对方这一段话,人才的匮乏已经让无锋愁到了抓耳挠腮寝食不香的地步,军事将领自己是不缺的,缺的正是那能够应对处理一方政务的高级行政人才,而方成松在河间府的表现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对方还是在上司竭力压制下取得地成果。
  “呵呵呵呵,得成松兄之助,胜过本王得河间一府之地!”李无锋实在压抑不住自己胸中得喜悦,咧嘴大笑起来,“河间一役之收获不在于获得一地而在于有了成松兄之助啊!”
  见到对方发自内心得欣喜,饶是方成松对对方从一开始就招揽自己开始就有思想准备,还是被深深感动了,对方毫无掩饰的求贤心情让他无法不被打动。
  “殿下,您过誉了。成松自天水而入关西,一路行来,所见所闻,民众士绅无不对殿下在关西地举措衷心拥护,西北荒瘠之地,短短几年就崛起西陲,连化外之地已臣服于殿下威名,可见殿下麾下人才之众,成松只希望能在殿下末座尽一份力便心满意足。”方成松得对方这般赞誉,心中虽喜,但却颇有自知之明,对方能将偌大一片领地经营的有声有色,手下自然有一帮能人异士,自己也不过是才来新人,自当谨守本分低调做人。
  “成松,你不必过分谨小慎微,本王最恨嫉能妒贤之人,为人无才不要紧,若是连德也失了,那才是本王不能容忍的。本王麾下众人虽然性格各异,但在品行上却是无甚挑剔,这一点也请成松兄谨记了。”无锋话中有话,方成松亦是听者有心。
  一连郑重的躬身行礼,方成松满面肃色:“殿下之语属下谨记在心。” 
 
 
 
  
第二篇气吞万里第四章 逐鹿 第二节 关西总督
 
  见到方成松如此郑重其事,无锋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谨慎,不过他还是认为自己这样防患于未然更为妥当,人才难得,让一个人才融入自己整个幕僚团队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适当的良性竞争是必要的,但绝对不能出现因为私人感情而影响到自己大业这一类事情。
  “成松你也不必如此紧张,你虽然是新来之人,但我那几个手下也是你 在河间盛名,对你在河间的表现钦佩不已,我也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帮助我把这西疆大都护府这片土地治得风调雨顺,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相信这一点应该是你我的共同愿望。”湖风徐徐,雨后清新的空气带着一丝泥土的芳香,太液池内波光荡漾,远处三山隐约可见,无锋此时的心情异常舒畅。
  “那殿下的愿望是只停留于目前的状况么?”心中注意一定,方成松的话语也就没有那么多拘束,说起话来也就随便了许多。
  “呵呵,成松你这话里有话啊。”无锋并不想掩饰自己的意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他素来的原则,对方明显是想了解自己的底线,虽然略显唐突,但无锋也认为这也是自己向对方袒露自己的想法的合适时候,“若是本王说安于现状当个秦王和大都护就满足了,恐怕成松又要暗中耻笑本王虚伪或者不思进取了。不过以目前的形势,本王至少现在还没有其他想法。不过,若是司徒家族不幸难以承担我们的唐族振兴的责任,李某亦不会袖手旁观,若是任由外族在我中原大地肆虐,那李某更是责无旁贷。”
  默默点点头,方成松对对方地话深信不疑,有些事情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帝国现在颓势未减,虽然大殿下看上去似乎还有些模样,但方成松却清楚,大殿下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支撑军事力量却需雄厚的经济基础,燕云之地破败不堪,东海虽然落入他手,但至今未有合理的振兴经济之策,事实上仍然处于严重衰退之中,而江南更是大战方起,几方逐鹿,繁华之地转眼就可能化为废墟。要想依靠这几处已然处于战乱之中的府郡支撑庞大的军事力量。方成松不知道这种状况还能维持多久。
  想到这儿,方成松不由得瞅了一眼眼前这个淡然自若的秦王殿下,能够抢在江南大乱之前游说大批江南商人和士绅将资金人员转移到了自己领地,这只能说明对方对江南局势甚至帝国局势洞若观火,甚至已经到了未卜先知地地步,在联想起对方的粮食囤积政策,攻伐控制印德安的手段。这更加深了方成松认定此人将会是今后唐河振兴之主的信念。
  “殿下,恐怕这振兴之责您是躲也躲不掉吧。”方成松肆无忌惮的继续道:“以属下之见,当今帝国皇帝已经丧失了成为帝国之主地基础,失去了东海江南这两大财源,他这个皇帝恐怕是想当也当不了多久了;司徒泰空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一无正统名分,二来江南东海之地素以工商阶层为主流。而他在燕云就素来轻松工商阶层,除了变着法子榨取工商阶层利益之外,毫无半点头绪,理政之道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武夫加阴谋家,纵然是让他做了皇帝,相信要不了半年也会弄得天下大乱。至于其他几位殿下,那更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便是偶有良策,也难以影响大局。”
  方成松这一番话可谓有些与众不同,在众人都把司徒泰列为帝国最有希望最有实力的继承者时,他却将司徒泰贬得一文不值,虽然话语间有些偏激,但无锋仍然从中听出一些道理。
  “哦?成松为何对这司徒泰评价如此之低?要知道他手中可掌握着帝国几个最为强悍得军团啊,连我手下得军队与他对上,我自认胜负也只在五五之数。”无锋挑起眉毛,有意问道。
  “呵呵呵呵,殿下这话有些口不应心了。岂不闻军队是保障经济是基础这句话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司徒泰和他手下一帮人也许在军事上个个是内行,但看看他们在燕云的表现若是以燕云之地虽不敢与江南东海相比,但若是善加调理,胜过河朔堪比五湖绝不是妄言,可是反观现在地燕云,以燕莱之地尚且民不聊生,那北平、沧州和云中更是贫弱不堪,大土地贵族们固然富可敌国,但看看中下层民众,如果不是司徒泰的军力够强,我想太平教昔日起事大概还会首选燕云呢。”方成松不屑一顾的道,昔日上司谭可仁便是司徒泰的心腹,敛财贪污玩弄手段比谁都厉害,但真正治理地方却是狗屁不通,他对这种蠹吏是深恶痛绝。
  “但是现在大殿下却占领了东海和江南之地,有了这两地作为根基,他应该能够有所作为吧?”无锋假作不知往下问。
  “哼,东海之地落入司徒泰手中要不了一年经济就会崩溃,只知攫取,不知发展,甚至连养息之道也不懂,杀鸡取卵之法固然能应一时之急,但时间稍微一长,其反噬力量一样不小。至于江南,四方争雄,却还不知鹿死谁手,但无论哪一方要想获得全胜都只怕不能,江南以工商为支柱,原本大部就已经为殿下所得,加之战乱一起,一干残羹剩汤,众犬夺食之下,济得什么事?”方成松一一道来,条理清晰,丝丝入扣。
  无锋暗叹对方对司徒泰一方看法之精辟,世人皆看司徒泰势大,却未看见其隐藏的虚弱,根基不牢,财政枯竭,只能依靠对外征伐,但却又与其施政方针格格不入,可谓极盛一时之下却是危机四伏。
  “那依成松之看法,我们西疆目前应当采取如何对策呢?”无锋忍不住启口问道。
  “呵呵,殿下,对外之策,自然有苏大人为殿下筹谋,政务当然有萧大人主理,成松不过是一管之见,当不得真。”连连推托,却见主子脸色已然有些不悦,方成松才硬起头皮道:“不过依成松之见,西疆大都护府初建,这领地广袤,各地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不平衡,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综合平衡发展,应该可以为今后地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方成松后面这番话虽然平稳有加,不过却有些虚泛,但无锋也能够理解对方的顾虑,毕竟才从大狱中出来没多久,对自己领地内地具体情势也没有完全熟悉,要想让他拿出多少切实可行的措施,也的确有些难为对方,不过对方的认真和仔细也使得无锋对方成松地看法拔高了不少,至少此人不是那种夸夸其谈或者纸上谈兵的家伙,可以放心大胆的让他来独当一面。
  “唔,成松也知道我领地已经划分为七个郡级行政区,不过郡不再设置各方行政机构,只设总督府,让总督负责指导全郡行政事务和负责人事管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