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唔,也算了结了一桩事情。”贵妇以手抚面,显得有些疲惫。
  “那属下就不打扰大公休息了。”中年绅士察言观色,连忙道。
  “不忙,我看你好象不套赞成这次谈判啊?”贵妇的目光落在了中年绅士的脸上。
  犹豫了一下,中年绅士暗自惊讶贵妇的观察力,一边思考着措辞,“不是不赞成,而是有些担心若是让帕沙人那边知道了,会怪罪我们的。眼下帕沙人势力正盛,得罪了他们我担心会对我们不利啊。”
  “正是因为他们势力太盛,我才要促成科米尼人和吕宋人和解和结盟,若是让帕沙人这样发展下去,吕宋人的命运迟早要落到我们头上。”这时候的贵妇已经完全恢复了大公的气势。
  “可是以臣拙见,那吕宋人做出如此大的让步和科米尼人和解结盟实在有些不值,以他们现有的力量即使和科米尼人结了盟,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联合起来进攻帕沙人?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中年绅士一脸困惑。
  “不要小看吕宋人,今天来的那个腓特烈就不是个弱者,连帕沙人在他面前都栽了个大筋斗,我看他远远强于他那个名不副实的大哥。听说吕宋军队在他的整顿下变化很大,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形究竟怎么样?”贵妇脸上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如果帕沙那边知道了这件事有我们的份儿,责问起来,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中年绅士又把话题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脸色倏变,贵妇脸上顿时犹如罩了一层寒霜:“怎么回答?你是政务官,这是你的事情,难道还要我来教你?”
  中年绅士没想到大公会突然发怒,连忙躬身道:“臣知错了。”
  贵妇脸色这才和缓一些,又道:“你可以说我们并不知道他们谈什么,只是要求我们帮他安排谈判场所,其余一概不知。”
  “臣遵命。”中年绅士不敢再多言语,赶忙应道。
  “你安排人多注意一下吕宋人那边的举动,我看吕宋人这次作了这么大的让步,必定有什么行动。”贵妇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房内踱步。
  “臣明白了。”中年绅士踌躇了一下又道,“臣还有个建议,眼下形势越来越复杂,臣以为能不能加强一下我们自卫军的力量?”
  “你觉得有用吗?”贵妇转过头来,冷冷的盯在中年绅士的脸上。 
 
 
 
  
第一篇跃马中原第八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二节 对车
 
  中年绅士一怔,转念再一想,也的确没有多大用处,现在自治领不过只有一万人左右的自卫军作常备部队,仅能维持正常治安,即便是再扩编几倍,相比与周边的几大强国的军事实力来说也是相差甚远,一旦起了冲突,根本无法左右形势,叹了一口气,垂下头不再言语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咱们自治领自立国以来以工商为本,并不注重军事,安全主要依赖三国力量的均衡来维持,一百多年来国民已经形成了重工商轻其他的习俗,眼下要想突然改变他们的观念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而近年来帕沙人的实力已经隐隐超出其他两国,前期又通过征伐吕宋获得一大片经济发达的地区,实力更是上升一大截,若是其他两国不联合起来应对,他们的灭亡指日可待,而唇亡齿寒,帕沙人最终也不会放我们自由城一马。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促成三国势力的重新平衡,让吕宋和科米尼结成联盟牵制帕沙人就势在必行,也是唯一出路。所以我才会不遗余力的促成他们的和谈结盟。”女大公此时也流露出一丝软弱。
  “臣明白,只是臣以为我们若能适当加强军事力量,也许能在未来的局势中为自己一方增添一点砝码的份量啊。”中年绅士提出自己的看法。
  “军队力量增强非短时间能够见效,况且我们自由自治领的人大多不愿参军入伍,即使强行征集恐怕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若是因此引起其他几国不必要的怀疑,那倒是得不偿失了。只要能让吕宋人和科米尼人结成牢固的同盟,我认为帕沙人永远不敢对我们有非份之想。”女大公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帕沙人在没有解决其他两国之前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侵略自由城的。
  “只希望腓特烈那小子不要让我失望,能与库图佐夫为敌的人应该不会差吧。”转过身一边挥手示意中年绅士可以退下了,女大公一边喃喃自语道。
  华贵的马车平稳的驶出牧场钻进黑沉沉的夜幕,似乎对谈判的成功很满意,青年对旁边国务秘书的不安神态视若无睹,一边通过窗户欣赏着郊外的夜色,一边将身体舒适的靠在背后的靠垫上。
  身旁的国务秘书却是如坐针毡,不时斜瞟一眼旁边的青年男子,想说什么却又吞了回去。终于,他的举动影响到了神态轻松的青年,把目光从窗外收回,青年摇摇头,笑道:“托明阿大人,亏您还是首相身边的国务秘书,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啊?我不是已经告诉过您了吗?首相那里我去负责解释,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怎么?难道您还信不过我?”
  “少将军,您误会了,不是我信不过您,实在是这次谈判我觉得咱们让步太多了。仅仅几千俘虏,却要我们付出如此大一笔赎金,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我们的财政也并不宽裕;要将伯雷殿下驱逐出境,这可是有违道义的啊!当初伯雷殿下来投奔我们,我们以避难者身份容留了他,现在却要驱逐他出境,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啊!若是让百姓知道了,会严重损害公国的声誉,我很担心首相大人对此事的看法。另外签定盟约却又不能对外宣布,只是由凯瑟琳大公作一个见证,这又能起多大作用?”国务秘书终于一口气把自己的意见全都说了出来。
  轻轻叹了一口气,青年对父亲的这位助手有些失望,如此见地也不知他是怎么混到这一位置的?
  “秘书大人,俘虏问题,我想告诉你,他们都是为国家存亡而战,都是英勇的战士,必须要赎回,至于钱的多寡,我认为多一些也无妨,现在我们有求科米尼人多一些,多给的那些就当我们花钱买平安吧。至于伯雷的问题,我本来就不赞成,那不过是人家国内的私事,眼下的我们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管其他?现在是他兄弟成了大公,我们没把他交给他兄弟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所说的声誉问题,我在想,假如连国家生存都成问题了,恐怕声誉问题也就只有摆在一边了吧。”青年的话里夹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自己生存都没有保障,居然还在那里奢谈什么仁义道德,国家形象,简直是滑稽!
  “盟约之事,本来就是一个形式,现在就对外宣布除了刺激帕沙人外并无用处,何况帕沙人迟早也会知道。盟约的履行在于双方的需要,没有利益的依存,即使盖上传国玉玺也不会有人遵照执行,而若是有利益结合,没有半言片纸,一样可以倾力一战!秘书大人,这个道理您不会不明白吧?”青年最后几句话说得有些声色俱厉,听得国务秘书连连点头称是。
  一时间,马车里沉寂下来,只有马车车轮碾过道路的格吱声。
  “凯瑟琳大公为何如此积极的促成我们和科米尼人和解和结盟?她很聪明,因为他察觉到了帕沙人实力增强带来的危机,当我们吕宋和科米尼两国一旦覆灭,也就是自由城成为帕沙人新首都之日!”青年讲完着几句话,不再多言,身体一仰,将头靠在椅垫上,闭上眼,陷入默默的沉思中。
  “一切准备就绪,师团长,可以把我们的力量派出去了。”岳山仔细检查了化装成为太平教的圣教军模样的部下,知道看不出任何破绽,这才向舍内汇报。
  “嗯,让他们出发吧,记住绕道卢龙那边,远一点但不容易暴露。”舍内也认真的叮嘱带队的岳山,岳山将率领一个联队的“圣教军”从卢龙府南端的山区绕过去进入陇东,从背面进击鹧鸪关,迫使驻守鹧鸪关的驻军向博南求援,以便舍内率军正大光明的进驻。在这之前,博南已经派人进入了鹧鸪关内
  就在岳山率领化装后的部队向北跨越陡峭的六盘山绕道向陇东进发的时候,另外两支部队也在马不停蹄的向西挺进,并按照既定路线在距离鹧鸪关一百里地的一个小镇上汇合,而此时的岳山率领的“圣教军”经过两天一夜的行军才钻出六盘山区进入平原地带,距离通往西北的大道尚有六十余里地。
  两支部队在都没有发现对方的情况下,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朝着一个目的地扑了过来。
  敏感的鹧鸪关驻军统帅虽然对守御要塞没有任何信心,但却在侦察情况方面没有丝毫怠慢,当太平教大军出现在距离驻地百里之外的小镇山时,他立即察觉到对方的来势汹汹。
  经过简短的考虑和讨论,几名军官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马上向西边的西北驻军求援,并迅速派出快马直奔六十里外的羊马口,在他们心目中羊马口并无多少驻军,但只要对方一来,那丢失要塞的责任就可以由对方来承担,毕竟陇东府全境已经失陷多日,自己能够“坚守”鹧鸪关要塞如此之久而不沦陷已属难能可贵,而由西北军一接手便陷落,那自然是西北军的无能,上级当然不会怪罪于自己。
  早已整装待发的独立第二师团在接到求援信后,舍内立即命令一个骑兵联队先行,另外三个联队的轻装步兵也迅速跟进,后勤部队和辎重车也紧跟其后。面对如此“效率”的西北军队,前来求援的士兵也不得不自叹弗如。
  当正在关内等待西北援军前来接手的驻军军官得知迅速向鹧鸪关挺进的圣教军数量多达三万人的时候,他们全部被惊呆了,数量如此庞大的太平乱军是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再让他们多等一刻他们也感觉到乱军的刀似乎就要砍了下来,没有任何商量,几乎所有的军官立即集合起人马从要塞西门蜂拥而出,完全把自己的责任抛在了脑后。
  要塞内的老百姓也纷纷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加入了逃难的行列,一袋烟工夫,号称扼西北咽喉的鹧鸪关就变成了座空城。
  迎头而来的舍内完全被这帮逃难的家伙给搞懵了,一面暗笑岳山表演得逼真,一面还故作姿态的表示要加快部队行军速度决不能让乱军控制鹧鸪关,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即将面对的将是真正的太平教大军,在他心目中对驻军侦察兵获得的情报根本不屑一顾,如此胆小的侦察兵居然将自己派出的伪装部队数量扩大了几倍,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可笑呢。
  一面命令骑兵联队迅速挺进,进驻鹧鸪关,一边要求步兵联队也跟上进度,舍内亲自率领骑兵纵马狂奔,希望第一时间占领鹧鸪关。
  几乎与此同时,太平教的探马也发现了自己一方的目标居然是无人看守的空城一座,喜出望外的领兵统帅马上命令骑兵万人队分出五个千人队迅速进驻要塞,而剩下的部队则保持原由行军速度,按照既定计划朝鹧鸪关涌来。
  两股洪流由于隔了一座关口,由于根本就没有料到双方都会同时打这座关卡的主意,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迎头撞到了一起,曾经谁都不愿先动手占领,现在却又不约而同的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生死血战。 
 
 
 
  
第一篇跃马中原第八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三节 搏杀
 
  鹧鸪关是一座东西相对的要塞,要塞内的建筑不算太多,东西两门相距约两千米,从两门对进,略有曲折的大道在要塞正中心位置会合,那里是一个宽约五百米左右的正方形广场,其实也就是要塞驻军由于日常军事训练的较场。
  当独立第二师团师团长舍内率领一个联队的骑兵从西门涌入鹧鸪关要塞时,两千米之外的太平教五个千人队骑兵也刚刚踏进要塞的东门,雷动的马蹄声掩盖住了双方的行进发出的声音,而略带曲折的大道也使得相对猛进的双方,都没有来得及发现对方便呼啦啦的在要塞中心的大较场内迎头碰上。
  一刹那间,领队快进的舍内都是一楞,差点以为就是岳山率领的“圣教军”,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师团只有自己率领的一个骑兵联队,岳山率领的一个联队是要绕道走山区,一支纯步兵联队,哪里会有如此多的骑兵,这哪里是自己的队伍,分明就是一支真正的圣教军!
  来不及多想这支部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舍内重重一带马缰,双退猛夹马腹,右手百炼九环刀早已高举,从胸腔里爆出一声怒吼:“敌人就在前面,弟兄们,给我杀!”
  随着一声呐喊,身后的铁骑顿时汹涌而上,骑兵们已经来不及在摆开什么阵势,身体微微下伏,长矛尽量平推,竭力提升速度,使得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这就是突然遭遇下的唯一选择。
  与此同时,较场对面的圣教军指挥官也在这一刻作出了同样的决定,虽然他也同样比明白为什么在之前的情报反馈回来这里是一座空城而此时却又出现了如此多的帝国军队,但现在想这些已经毫无价值,唯一的想法就是消灭对方,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相对狭窄的街道一下子冲入宽广的较场,如同两股溃堤的洪水呼啸而来,迎头相撞,激起无数暗红的浪花。
  一拨接一拨的的骑兵从双方各自身后的街道涌出,丝毫没有减慢速度,红着双眼,朝着各自的目标狂奔而来,两大势力的军队今天终于在这个方圆仅五百米的较场里展开剩与死的较量。
  舍内一马当先,手中的百炼九环刀并不是骑兵最常见的武器,但习惯于耍弄砍刀的他并不在乎,一股迫切希望用对方的鲜血来换取勇士威名的气息此刻是如此强烈,此时此刻任何计谋手段都只有丟在一边,狭路相逢勇者胜便是眼前这一幕的最好诠释。
  两条参差不齐的黑线迅速融合到一起,激荡起的只是一阵阵兵刃武器碰撞声和呐喊惨叫声汇合在一起的一曲雄壮悲歌。双方骑兵都使用的是常规的武器──骑兵长矛,这种长矛与重装铁甲骑兵使用的长矛有所不同,要稍微短一些,也轻便灵活了许多,在推刺功能有所弱化的同时则增添了格挡和扫击的作用,作为副兵器,许多骑兵甚至还在自己的腰间配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