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降作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空降作战-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工程进展很慢,当各连沿山坡向下进攻时,越人民武装已经撤走。 
  美骑兵第1师在蓬山地区连续作战41天,以蓬山为中心,部队绕着蓬山转了一个360度的大圈子,抗击了越人民武装3个团的进攻。 
  三、溪山——战役规模的直升机机降 
  1968年初,越人民武装主力进入溪山地区,包围了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1个团的〃溪山要塞〃。〃溪山要塞〃附近有个简易机场,九号公路由这里向西直通老挝边境,向东约21公里便是卡卢,再向北折向海岸线。当时,这条公路及其附近地带均为越人民武装控制。 
  越人民武装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围困〃溪山要塞〃,企图引诱美军大部队出来救援,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伏击战,把溪山守军和援军一起歼灭。为此,加紧了对〃溪山要塞〃的攻势,九号公路被完全切断,要塞周围地带全部占领。美军至3月底对越人民武装部队阵地投下1.3万枚炸弹,地面部队发射了10万多发炮弹,但未能改变战局。 
  为了打通进入溪山的道路,解救要塞,美军骑兵第1师奉命实施一次代号为〃飞马〃的战役。参加这一战役的部队除骑兵第1师外,还有2个海军陆战团(包括防守〃溪山要塞〃的1个团和1个海军修建大队)。 
  骑兵第1师师长为新上任的托尔森少将,他曾参加过二次大战中的纳扎博和哥黎希律岛的空降作战。首先,他派出空中骑兵中队对溪山地区进行了连续5天的战斗侦察,直升机超低空飞行,查明了越人民武装的战役部署和阵地设置情况。根据侦察得到的情报,托尔森决定利用越人民武装注意力集中在九号公路这一弱点,以海军陆战队第1团的2个营加强工兵分队,由东向西沿公路前进,一边战斗,一边修复公路,不仅打通公路的东端,并把越人民武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尔后集中力量对越主力实施突然袭击。4月1日7时,美2个陆战营沿九号公路发起攻击,与此同时,第3旅的3个营在通往溪山公路的南北两侧实施空降突击。突击中以直升机运来火炮,建立火力队。火力队位于海岸炮兵的射程之内,使之能得到火力支援,而火力队又能向西射击,支援各部队的战斗。2日第3旅的1个营空运到九号公路以南靠近溪山的一个机降地域,另2个营沿公路两侧搜索前进。3日第2旅的3个营投入战斗,夺取了路南的另一些机降地域。该旅着陆时遭到越人民武装炮火袭击,伤亡很大。4日,美第1骑兵师已有6个空中骑兵营深入敌境,,并竭尽全力从南北两侧向公路逼近。防守〃溪山要塞〃的海军陆战团也开始向南攻击,至黄昏占领了从南面瞰制要塞的一个高地。5日清晨,第1旅的2个营从空中进入〃溪山要塞〃南面的阵地。此时,双方展开了激战。4月6日第3旅的1个营进到距溪山8公里处,南越的1支伞兵分队乘直升机在溪山着陆。为封锁越人民武装向西进入老挝边境的通路,7日骑兵旅3个营和南越空降特遣队乘直升机在溪山以西公路以北的地域着陆,8日,第3旅1个营打开了通向要塞的通路,第3旅指挥所从空中转移到溪山,并接管了要塞防御。9日,卡卢到溪山的九号公路全部打通。10日,第3旅1个营进驻了卫村特种部队的老营区。越人民武装分成小股避开了分布在广大地区的美军,荫蔽地撤入老挝境内。11日,美第1骑兵师接到停止战斗的命令,全师调到河绍谷地。〃飞马〃战役经过10天战斗于4月15日结束。此役美第1骑兵师亡143人,有27架直升机被击毁。 
  这次作战,骑兵师得到较以前两次作战更为有效的火力支援。首先是战术空军和B…52飞机强大攻击火力的支援,此外,空中火箭炮营参加了作战,该营36架配有火箭的直升机,在飞行中将炮弹发射到地面火炮不能有效射击的阵地上,并且和地面战斗分队驻扎在一起,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紧急出动。〃飞马〃战役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直升机机降作战中的火力支援问题。 
  四、九号公路进攻战役——大规模直升机机降突击与地面装甲部队突击相结合的进攻战役。 
  1971年2月8日至3月23日,美军和南越军队在九号公路的班东、车邦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直升机机降突击和地面装甲部队突击相结合的进攻战役。 
  九号公路东起越南广治省的东河、西至老挝沙湾拿吉,全长328 公里。当时,中段从辽保至芒法兰的141公里为老挝解放区,该段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河溪纵横,为〃胡志明〃通道的咽喉地带,设立了越人民武装的战略后方基地。美军和南越伪军为破坏这一地段,发动了代号为〃兰山719行动〃的进攻战役。战役的要点是:以直升机机降突击和地面装甲部队突击相结合,沿九号公路分中、北、南三路向西进攻,预定2月8日发起进攻,9日占领班东,10日占领车邦,13日占领车邦周围高地及塔空机场,尔后向西、南发展,占领整个下寮地区。参加作战的部队有南越步兵第1师、伞兵师、海军陆战师(欠1个旅)、第1别动团、装甲骑兵旅和美军机械化步兵第5师的第1旅,共约4万人,有坦克、装甲车700余辆,火炮400余门,飞机、直升机1000余架。 
  中路为伞兵师第1旅和装甲骑兵旅,从地面沿九号公路实施主要突击,首先占领班东、车邦,尔后在南北两路配合下,夺取车邦周围高地,破坏越人民武装的后方基地。 
  北路为伞兵师第3旅和第1别动团,乘直升机占领班东以北的543、500、590等高地,切断越人民武装力量沿十六号公路南下的通道,保障中路的北翼安全。 
  南路为步兵第1师,以第1、3团乘直升机占领会珊东南的550、640、723、748等高地,破坏人民武装后方基地,保障中路的南翼安全。 
  伞兵师第2旅配置在溪山地区,准备乘直升机抢占塔空机场,以建立空中支援基地。 
  海军陆战师(欠1个旅)为战役预备队,配置在溪山地区,在中路占领车邦后投入战斗,以进占下寮地区。 
  步兵第1师的第2、5团分别部署于东河与广治,担任后方守备。战役指挥部设在东河,前进指挥部在溪山。 
  美机械化步兵第5师第1旅位于溪山,作为进犯的后盾力量。 
  从1月起,美和南越每天派出侦察机及特工人员到预定进犯地区进行侦察,出动B…52型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11月15日起,开辟了溪山至朗格的急造军路。 
  1月下旬,美和南越在九号公路沿线的新林至辽保进行了〃杜威峡谷二号扫荡〃。在〃扫荡〃的掩护下,美军出动运输机500余架次及大量车辆,将进攻部队由西贡、广义、岘港运到广治、东河地区集结。2月3日至7日,又由战役集结 
  地区进到进攻出发地区越人民武装为对付美和南越进犯,从1970年10月起即进行了作战准备,集中了5个步兵师、3个炮兵团、2个高炮团、3个坦克营、2个工兵团以及地方武装,部署在作战地区。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2月8日至3月11日为第一阶段,美和南越发起进攻。 
  2月8日8时30分,南越军5个旅(团)以九号公路为轴线,按计划分三路向下寮进犯。 
  中路进到311、351高地时,遭到越人民武装阻击,损失惨重,被迫退回会珊,经过整顿后,于10日再次进攻,当日占领了班东。 
  北路以2个营在500高地和朗仙机降,2个营在543、655高地机降;南路以1个团在619、640高地机降,1个团在550、540高地机降。南北两路在空运过程中,遭到越人民武装的猛烈射击,损失直升机110架 
  2月13日,南越军在朗仙的1个营和在543高地机降的1个营被歼,因此中路暂停进攻,在班东就地巩固 
  2月13日至18日,越人民武装进行了反击,位于南北两路的南越军有8个营及1个旅部被歼,伞兵第3旅旅长被俘,损失坦克、装甲车100余辆,直升机50余架。 
  遭到越人民武装打击之后,美和南越军重新调整部署,改用步兵第1师为主力进攻车邦。3月5日,该师第1团在723高地机降,第3团在460、660高地机降,第2团在748、248高地机降。至7日,第2团一部进到色奔河边时,为越人民武装围困,进攻失利。 
  此时,北线越人民武装主力南下,直逼班东,对中路成三军形成合围态势。南越军一片混乱,3月12日下令撤退。 
  3月12日至23日为第二阶段,南越军全线撤退。 
  3月12日,南越军步兵第1师第2团乘直升机撤到660高地,掩护装甲骑兵旅和步兵第1团后撤。13日至15日步兵第3团慑于被歼,丢弃重装备逃回顺化。16日步兵第1师第1团于撤退中被歼。18日第2团放弃660高地。此时,越人民武装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班东发起反攻,南越伞兵师第1旅及装甲骑兵旅丢弃装备东撤,被歼于班拉吉内和会珊地区,23日防守550高地的海军陆战师第147旅被歼,前去支援的第258旅受重创,残部由直升机接回围村。至此,美和南越军的〃兰山719行动〃战役结束。 
  是役美和南越军损失2.1万余人(其中被俘1100余人),被击落、击伤飞机和直升机550余架(其中直升机500余架),被击毁坦克、装甲车1100余辆。 
  五、卡松伞降——在越南战场唯一的一次伞降作战。 
  1967年2月22日,美军在西宁市北的卡松进行了一次伞降作战。这是越南战争中美军唯一的一次伞降作战。卡松位于越柬边境,为越人民武装的军事基地。美军企图采用快速行动包围这一地区,以摧毁越人民武装力量。为达成快速包围的目的,确定使用空降兵在敌后伞降开辟直升机机降场,保障主力机降。美军参加空降作战的为以第173空降旅503团2营为主组成的一个特遣队,共780人,队长迪恩准将 
  第173空降旅1963年在冲绳岛组建,1965年5月在台湾、南朝鲜和泰国进行了空降、游击战、丛林战的训练,到越南后归第101空中机动师领导。1966年10月,第173空降 
  旅接到组建特遣队准备进行空降作战的命令。特遣队除第503团2营外,加强有1个炮兵连(105毫米榴弹炮6门),1个工兵班,1个宪兵班,1个无线电搜索班,1个战俘审讯组,以及其它作战支援分队。旅司令部抽人组成了特遣队指挥所,直接领导特遣队的作战行动。 
  特遣队组成后,即投入紧张的训练。1966年11月6日进行了空降战术演习,1967年1月进行了一周的强化训练。此后,特遣队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1967年2月11日,接到作战命令,为保障旅司令部、重装备空降场和火力支援基地的安全,封锁敌人通向柬埔寨的通路,特遣队在距柬埔寨边界南5公里的卡松地区伞降。为配合特遣队行动,该旅以2个营在其附近地区实施直升机机降。 
  2月20日完成了最后的协同,21日晨特遣队受领了具体作战任务,同时完成了空投武器弹药的捆绑包装和空降人员的乘载编组。 
  2月22日5时30分,特遣队进入出发机场,8时25分飞机起飞,9时进入空降场上空开始空降。共使用C——130型运输机23架,13架用于空降人员,10架空投重型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有:105毫米榴弹炮6门及炮弹2400发,106.7毫米迫击炮4门及炮弹746发,81毫米迫击炮6门及炮弹1500发,步枪子弹11万发,40毫米M79发射器用的枪榴弹1440枚,手榴弹1000枚,发烟手榴弹500枚,四分之三吨卡车4辆,四分之一吨卡车5辆,挂车1辆,M274机械骡6辆,以及五加伦水壶416个,沙袋1800个,罐头食品746箱。 
  由于空降场较小(长1800米、宽300米),飞机只能在其上空飞行26秒,因此,每架飞机都进入两次。首先人员空降,每架飞机运载60人,进入一次空降30人。为便于各单位人员在一个地方着陆,采用了混合编组的方法。跳伞高度为300米。10分钟人员伞降完毕。着陆时轻伤11人,着陆后立即撤离空降场,接着进行重装备空投。 
  重装备采用了集装箱低空伞抽空投的方法,飞机以紧挨树梢的高度进入空投区,由牵引伞将空投物从飞机尾部拉出机舱,通过惯性作用平稳地落于地面,空投进行了半个小时。 
  当日10时特遣队完成了初期任务,对空降地域进行了搜索,建立了火力支援基地。1小时后,本旅的第1营乘直升机机降,下午第4营在附近地区机降,当天特遣队与机降部队会合。第173空降旅在卡松地区战斗到5月中旬,配合地面进攻部队进行了合围作战。 
第三节 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的快速部署部队 
  一、入侵格林纳达的快速部署部队 
  1983年10月25日,美军出动快速部署部队对格林纳达进行了武装入侵。3天内占领了格林纳达首府圣乔治,8天战斗结束,推翻了政变后上台不久的格林纳达新政权。 
  格林纳达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小岛国,人口11万,兵力约1000余人,另驻有古巴顾问和工人700余人。美入侵的地面部队为7个营,总兵力达7000余人。有第82空降师1个旅部率4个营,5000人,陆军第75步兵团2个别动营,700人,海军陆战队1200人,加勒比6国警察部队300人。海、空军1万余人,有舰艇15艘,飞机和直升机230余架。格林纳达距美国2000多公里,远隔加勒比海,美军采取的作战方式是,以快速部署部队从巴巴多斯、海上和国内三个待运点乘运输机、直升机在岛上降落,以突然的攻击行动,一举占领该岛。 
  1979年格林纳达政府奉行亲苏、亲古路线后,美即开始进行武装干涉的准备。 
  1983年10月13日,格林纳达政局出现动乱,美国乘格林纳达前总理被处决,新政权尚立足未稳之际,发动了武装入侵。10月22日美政府初步决定出兵,23日参战部队进行临战准备,海军作战舰艇驶近格岛水域,在格岛周围建立了一道宽达50海里的封锁区,24日晚美总统签署了代号为〃暴怒〃的入侵作战命令,25日拂晓美军在格岛实施空降和登陆。 
  最初的突击点选在格岛的两个机场。格林纳达有两个机场。东北部为同国外贸易来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