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需要恋爱。”她偏过头认真盯着他发问。“而你也这么认为的,对么?”
  谢择益被她盯笑了,“从没有人这么认真的问过我这个问题。今天之后,我才知道,这类问题还能有这种发人深省的思考。”
  楚望认真思考,认真回答:“我想我们应该不会谈恋爱。所以无论谢先生觉得我们适不适合,我都欢迎你继续在福开森路的公寓住下去。不论我姑妈是出于什么考虑将我的身家安全捆绑给你,我想她不至于会害我。但这也只是我的建议——到底要不要住下来,仍旧看谢先生你自己。”
  谢择益心里笑道:兜了这么大圈子,原是权衡过后,认为他不搬家对她更为有利,所以劝他住下来。
  说是请留下来,实则在三言两语划清界限。你太理智,而我需要恋爱。你我本不是同路人,所以请不要对你有丝毫非分之想——并且你认为我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认清这一点之后,你承认你仍旧需要我。
  这得是多么理智的脑袋才会得出的结论?
  突然楼下有人揿铃,门房来请,说是越界筑路有人来请林小姐。
  说罢,她手里拿着大衣推开门走出去,一边走一边将大衣套在身上,高高的衣领将洁白的脖子遮了起来。
  那两点红色的痣没了。
  一开始,他本想像往常那样说一些场面上的委婉动听的话来婉拒她的好意,诸如:“我暂住工部局,找到新公寓就走。事再多,三小姐在我这里是头等大事。”或是“不为别的,只当一位男士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永远为女士效劳,可以么?”
  但是他突然改变了主意。
  以前不怎么觉得,现在之后,他突然有个前所未有的想法——想看看,这个人有朝一日若是真的恋爱起来,到底会是个什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大家都很在乎遗产……呃……你们不知道即使在法制健全的现在,人居海外,也是可以洗钱的吗?好歹等那两人回国好吗?急什么。
  况且这笔钱回来了,根本也无法给女主提供爽度。钱要是落到她手里,第一件事很可能是去买爆轰实验的金属药膜。
  ——
  *关于斯与林,我实在不知该如何细水长流的透露这两人的关系。在上海未来某一章,约莫15…20章?左右会有一封相关的信,会从头到尾非常仔细的告诉你们他的生平,这两人的感情从何来,到何处去。但是在这之前,我真的没法细水长流的将这个秘密解释出来。
  ——
  *关于工作,我会写的,但是请不要催= =未来关于核物理的走向,其实曼哈顿计划都讲的很多了。再仔细一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机密高度了;粗略一点,我自己有一些另类的归纳,会讲,但是物理学知识点并不多(敲黑板);物理讲再多一点,像群里小伙伴们所说的,我干脆不要写文了,直接开一篇现场答疑文好了,有什么疑点请再该章节下面留言,我请学霸给你们解答。


第79章 〇〇三  炊烟之三
  冬日里天暗得早。刚到饭点; 外头巷子里视野到不了五米之外。幸而还有两盏聊胜于无的枯黄路灯光; 勉强使她看见了黑暗里吸烟的犹太青年人。
  见她出来,不疾不徐捻灭那支烟; 拿着两只信封朝她立的公寓楼门口走来。
  楚望瞬间乐了; 笑道:“罗伯特,谁请你来的?”
  他先交了一只信封递给她。
  牛皮纸信封打开; 里面是一份上海研究室的合同。上头标着:薪资二百二十。
  隐约记得这个时候作为知名海龟、北大教授的胡适的薪水也才二百四十。
  有这个薪水在; 已经是无冕贵族了。她将所有东西收回信封,笑问道:“我们工资是谁发的?”
  “有大老虎在,卡文的研究基金还不好申请吗?乔治五世; 或者鲍德温,谁知道呢?反正不是你们的政府。”
  “在中国花英镑不心疼; 是么?”
  “我们还等着来自你们的铅衣。”
  她叹口气。
  她立在公寓楼门口背对着门房同奥本海默讲话; 奥本海默突然抬起夹着烟头的手指,往她身后指了指,说:“我恐怕已经成为你的下一位绯闻对象。”
  门房正探着脑袋偷听他两对话。一见她回头; 立马缩回脑袋,假装若无其事的看报纸。
  “出去走走?”
  “热水管冻住了,我去买只浇水管。”她说。
  “来时我见电车站附近有一家杂货铺。”
  她将冻红的双手揣进风衣口袋,两人一同穿过漆黑巷子。
  奥本海默笑了; 从大衣内侧衣袋里掏出第二只小信封递给她。
  第二只摸上去厚而沉,还没打开就知道是面值五元的银毫券。
  “一共一千一百六十,徐让我交给你的,据说是你这一年薪水; ”奥本海默慢悠悠的笑着,“算起来似乎比我薪水还要高?”
  确实很高了。据她所知梁璋每月薪水也才一百块。
  两个法国警察从两人身后巡逻着经过。
  奥本海默看见那两名警察,说,“徐叫我也来上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与你熟识,叫我凡事多关照你。怎么,到上海来会遇到什么危险?”
  她也拿不准。租界对中国人不甚友好,中国人里对独居女性尤其不友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有一间小公寓,每月还有二百二十块,总不至于要流落去住到石油桶搭建起来的棚户区。
  “听说你卷入了徐的婚姻纠纷,怎么,他要娶你作第二任夫人?”他突然笑着问。
  “你信么?”
  “不信。若是梁是女士,说不定他们会认为他会更乐意娶梁。倘若我也是一位女士,恐怕也会经历你的遭遇。我们犹太家庭嫉恨犹太族外婚姻,所以很抱歉,我庆幸我不是一位女士,否则会比你更为不幸。”
  “感谢你的庆幸。”
  穿出巷子,抵达电车站背后的杂货铺。杂货铺门口木头门面上贴着满满的、毛笔写就的一张一张纸制卡片。卡片上写着本店出售所有物品名字,诸如象棋、夹尺、毛笔、墨汁、砚台一类的文具,也有棉布毛巾、马油、发蜡与拖鞋,甚至还有百雀羚面霜。
  她选了今天买漏的用以擦洗厨房木台与浴缸面盆的毛巾,附带一双拖鞋与浇水管。
  奥本海默指着店内用以照明的蜡烛,拿文法不通的中文问杂货铺老板:“处处租界供电,有电灯,你,不开?”
  老板说:“一度电三角五分钱呢,一个月动辄五六块钱,除了洋人和有钱人,谁用得起?”
  奥本海默勉强听懂大意,似懂非懂撇撇嘴。
  她心想:幸好现在没有烤箱微波炉空调电冰箱这些大功率电器,否则一个月三五十块逃得了?
  转而又想,若是没有了战争,那么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可能转向于可控慢反应堆。那时候,中国大地上人人用得上电的情形起码提早五十年。
  她正一腔热血的展望着未来,拎着刚买来的东西送奥本海默走向电车站,便听得那对刚才还卑躬屈膝慈眉善目的杂货店老板说:“三更半夜,穿得这么花枝招展,和洋人明目张胆夜里出行。还不是政府派给洋人陪过夜的陪酒女?陪睡陪得洋人心花怒放,赠她去住有电又有自来水的公寓,真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呸!”
  那位老板没讲上海话,不知讲的哪个地方的方言。她勉强听懂大概。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位杂货铺老板。他决计没想到她有勇气回头来,还是带着一点垂怜与悲哀的神情;那一眼将他盯的又惊又怕,整个一个激灵。随后,奥本海默见她回头,也随着她目光看向身后战战兢兢的杂货铺老板。他眼神本就阴沉,这一眼干脆将他吓得进屋去躲起来了。
  “怎么了他?”奥本问道。
  “没什么,可怜人罢了。”
  她不知那店主与陪酒女郎有过什么过节,但这段话听得她心酸。不为自己,为那被骂的全上海派去陪洋人寻欢作乐陪酒女郎。不过都是可怜人,有人辛苦操劳,有人一步登天。来这十里洋场上谋求生计,谁人都不容易。政府与洋人也有罪,为什么挨骂的偏是她们?
  电车站离公寓楼需穿过那条暗巷,不过五分钟脚程。奥本海默从未想过在这片繁华大地上,一位女士从距离家门口五分钟的地方步行回家会遭遇什么;自家门外五分钟脚程,她自然也不强求他送。
  从电车站到巷子口这段路不过十余米,突然竟有人跟了上来。
  往前光线越来越暗,她加快步子,后面跟随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迎面走来两名法国巡警,正对灯光,见她神色慌乱,对着她身后喝斥一声:“你跟着这位女士做什么?!”
  其中一位法国警察捉着她的小臂将她拽至身后,迎着灯光,她看清来人是个个头不高的小眼镜。
  那人讲着不太熟练的英文:“我是广告公司的猎头。刚才偶然在电车站见到,觉得这位女士十分适合作我们一款香烟广告的模特……”
  看那人衣着形容,似乎真的是一位猎头模样。只可惜法国人似乎见不得人同他们讲英文,一巴掌迎头呼上去,在空旷黑暗的巷子里一阵响彻云霄的回响,这小个子哪里承受得起?
  脑袋被打偏过去,扭过头来时,两道鼻血流淌下来。他慌忙从衣服兜里掏名片,卑躬屈膝的递上来说:“你看!哈德门香烟的,我姓陆!我真的是替这家香烟公司寻模特的……”
  不等她回答,那法国人又是出其不意的一巴掌往他脸上去招呼,这一巴掌比上一掌更重更狠,他一个发懵,整个半跪坐在地上。
  法国警察说:“大半夜跟踪年轻女郎,竟敢自称拍广告的?这两巴掌教你长长记性,滚!”
  楚望慌忙将话翻译给他听:“我以为你是歹徒,实在对不起——我不拍广告,你也请快走,他们不会想听人讲英文的。”
  那人死里逃生,拔腿夺路狂奔,也不再考虑自己的业务了。
  那两位法国警察生的魁梧,竟几乎高出她一个头。巨大威压下,她后退两步,小声用法语说:“实在太谢谢了。”
  说罢毫不犹豫,转过身大步往家走,距离第二盏灯更近的地方,后面高耸的巨大黑影几乎将她整个覆盖住。随后一只沉沉胳膊搭到她肩上,几乎将她整个压垮。
  一个粗重的呼吸近在耳侧,一下一下呼在她耳廓上;巡警用暧昧不明的法文对她说:“租界夜里不太平,像您这样漂亮的女士夜里独自出行,怎么能少的了一位护花使者?”
  她使劲推了几次那只胳膊都没推开。为免激怒他而死无全尸,她笑着反驳道:“我家就在前面,出来散个步而已,不需要护花使者。”
  “哦?就在附近?那么能否赏脸让我请你喝一杯?不远,就在爱福森路上的酒吧里。”法国警察意味深长一笑,“这一点小小请求,我想你应当不会拒绝吧?”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平安世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邀请你喝酒或咖啡,都是带着十足性暗示。不拒绝?鬼才信!
  她飞快的在脑子里想着应对方案。
  在这里冲楼上狂喊一声谢择益,激怒法国警察后,到他从楼上冲下来之前,她的存活率有多大?
  或者在经过公寓楼门口向门房求助,他会上来帮忙,并且不会先被法国警察一枪毙命的几率有多大?
  过了无数种方案,她从未觉得这条不过五分钟的路竟这么漫长。权衡再三,她用法语问:“你们来中国之前,知道你们应当遵守《在华法国军人犯罪惩治条例》么?”
  那两人一愣,随后打着马虎眼,“啊。怎么?”
  见他们这么回答,她心里了然了。通常签订合同时,会有一条“已阅读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这一条,基本没有人会仔细阅读,甚至许多人连法规名字都背不出来,更遑论逐条仔细记忆。
  她闭上眼睛,绞尽脑汁地想瞎编一条条例,突然背后一个熟悉的男声用法文说道——
  “法军在中国犯罪,由法国军事法庭处罚。但是如果你们的侵犯对象受英国法律保护,猜猜你们会遭遇什么?”
  听罢,搭在她肩膀上那条胳膊的主人浑身一僵。法国警察见来人是东方面孔,仍旧强硬反问道:“那么请告诉我,英国法律会使我们遭遇什么?”
  “我也不知道。”那两名法国军人脸色阴沉尴尬,谢择益却笑容明媚而语气却轻快,对比十分鲜明:“虽然我很想见识一下。但是作为你们的一位不同国籍的同事,我仍旧想给你们一句忠告:不要碰这位女士。”
  她突然整个人被抓着胳膊往后一拽,便被整个拽到谢择益身边。
  “Au revoir。”
  谢择益无比欠揍的冲他们做了个拜拜的手势,拉着她大步向公寓走。
  几步走到公寓门外,谢择益将她松开。那位门房先生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望向他们两,两人沉默无言,一前一后的上了电梯。
  谢择益率先打破寂静:“门房打电话来说,他有一个关于林女士的密报。我若是给他点好处,他就告诉我。”
  “……”
  “也算因祸得福。若不是他,这一刻我不会下楼,也不会见你被两个法国佬明目张胆的绑架。也幸得你激灵,随口编了个连我也不知道的驻华法军条例,否则我也不知面对两名法军,有几成胜算能将你完好无损的抢回来。”
  “谢谢你。”
  “谢就谢了,脸色这么难看做什么?”
  “我不知道。现在不过下午六点,离家不过五分钟距离。我知道来上海可能会有一些预想不到的危险,全然没想到,独自出门头一遭便会遇到……是我大意了。”
  “长个记性,下次注意一点不就好?”
  出了电梯,她停下脚步,突然想起三国法律。她尚且有谢择益,有英国研究院的条例保护。那么除了她之外的那些中国人呢?不论是租界内的阔先生太太们,亦或是租界外简易窝棚里住的千万普通农民。如果今天遭遇的不是她,而是他们,会如何?
  谢择益也停下脚步,见她表情沮丧,像讲着什么无所谓的笑话一样,“这就是上海。夜晚黑帮械斗枪战,白天洋人耀武扬威,外国巡警随便打死几个人不是事。从内地涌进来的人月薪绝无可能超过二十块;而这寸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