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这一层敏感的身份,也使得他无法出席这场公开审判。在真正洗刷掉他对帝国不忠的罪名之前,他无法出现在公开场合,如同销声匿迹至今的郑先生一样。
  取证与控辩结束后是两刻钟的休庭时间,留给法官与陪审团给名单上一百余人商量最终定罪。她提心吊胆了好几小时,终于能短暂松一口气。事已至此,不论结果如何,好像都只能听由天命。
  即使在雅思口语考试、第一次发表演讲时以及没准备充分的考试前,她都从没这么紧张过。一颗心悬在半空,至今半年过去了,仍旧没能松下这口气。
  她以为是封闭的审判庭太过压抑了,决定起身出门透一透气时,一转头,便见到玻尔朝她快步走了过来。
  她还有点力气开个玩笑:“没想到礼拜日也能见到上司!”
  玻尔却没她这么好心情,拉她走到墙角,低声问道:“那位英军上尉与你什么关系?”
  她一愣:“什么关系?”
  玻尔道:“最近研究员许多人都将自己配偶接到中国来了。费米的妻子,奥本的女友,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的伴侣会来到中国。你知道为什么吗?”
  她心咯噔一跳,似乎想到了什么,嘴却比脑子快一步的问,“怎么回事?”
  “前几周,徐与卢从香港发来电报,西北部的‘金矿’发现了。两座矿场与一个工程师研究所正在搭建中,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所有研究员将自己伴侣与孩子接到中国来。未来很多年,所有人都将以工程师的身份‘秘密’的呆在那个未知坐标。你明白吗?你的工程师的身份,同时也是你的伴侣的庇护。”
  她一愣:“可是……我与谢先生什么都不是。”
  玻尔因为着急,所以有一些气不打一出来。一把抓起她脖子上的金钥匙对她说:“Phi Beta Kappa,美国最古老的兄弟会,会将钥匙授予每年最优秀的毕业生,可以佩戴,以示荣誉。这把金钥匙价值极高,是黄金本价近百倍,是自我广告最好工具!它还有另一个用处,可以用作定情信物,当作订婚戒指,送给女友……”
  玻尔话音一落,坐在远处的一群记者跑到近前来,突然将她包围了。被人山人海簇拥着,在高举的一只一只相机下,她听到许多人在问:“林三小姐,你在庭上用三种语言应对如流。你才不到十六岁,便已经拥有大学学位。你并未与林校长同去欧洲游学,可别人常说你精通六国语言。你的姐姐年长你两岁,却刚刚中学毕业,英文讲的并不好,请问你父亲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什么不同……”
  “林三小姐,你与斯家有婚约在先,后来听说一点师生绯闻失去婚约,现在为何又有传言称你与汇丰银行股东、香港谢爵士长子交往从密?”
  “林三小姐,许多国外报纸预测你将一篇论文有望荣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林三小姐,林家世代从文从政,你年纪这么轻,却又在理科学界有如此高的造诣,请问与你生母有关系吗?”
  ……
  打量记者迅速将身形瘦削的少女逼退至公审庭门外走廊的小角落里。刚才还站在她身边的物理学界巨头,此刻被前来采访上海公审的记者快速推攘至人群最外围。
  一位美国记者犹豫靠近玻尔,小声询问:“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博士?”
  玻尔理了理起了褶皱的衣襟,准备接受采访。
  美国记者有些局促的与他握了手,尔后端起相机快速拍了一张玻尔的半身照,微笑着问道:“听说您的部门成员有望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您也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有人称您将成为第二个卢瑟福——像他一样桃李满天下,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
  听审席上那一行上海香港名人统统望向记者聚拢过去的角落。
  这是六国公审,齐聚近百名政界名人与六国军官,以及几十国、多家报社的近百名记者。在费贝达金钥匙在容貌姣好的东方少女脖颈上亮相,包括日本罪犯的日记,以及后来她以三国语言回应庭审长官……这一群世界顶尖的记者,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便能立刻明白:这个少女,这个公审关键证人,恐怕不同凡响。
  有不少人都从记忆库里寻找到这个名字:与绯闻、与她物理学界曾经也许会被认可的成就、与她那因绯闻而被掩埋的才能、与她在极轻的年纪便获得本科学位及精通六国语言的传闻,在东南亚首富长子赠与她的金钥匙出现在她身上的那一瞬间……所有记者都明白了,公审过后,她极有可能成为上海甚至整个远东舆论的热点!
  而精明如葛太太与谢爵士,在发觉美国陪审员与法官在证词上对谢择益的偏驳,以及在看见她脖颈上的金钥匙以后的格外关注,都使得这两人立马便意识到:这婚事一定能救他!
  看了好一阵,葛太太转头对谢爵士说:“怎么样。我这侄女,优秀吧?”
  谢爵士轻哼一声。
  葛太太也哼笑一声,“你今年五十了吧?算了算,你也念了三十年佛,吃了半辈子的素。假使我侄女真做了你谢家儿媳妇,从今往后,谢勋,你怕是可以荤素不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谢勋是超高校级的comprador,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一等一的帮凶啊,不然阿正为啥和他爸爸不和,谢勋干啥又要吃素= =
  ——


第120章 〇四四  光之四
  玻尔的话几乎立刻使她明白了布隆的所有举动。
  这位大校作为国际检查局侦查处的领头人物; 前来远东的第一要务; 看似是尽可能多的收集犯罪证据。而能使他在短短两周时间里找到足够全面且致命的证据及证明,并定要启动联邦调查局来协助他完成。
  可是如此大费周章使调查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目的可不止为了搜集工部局六国叛徒的罪证。更有可能; 他们打着搜罗证据的幌子,却在觊觎别的东西……
  庭审最终审判开场以后; 纠缠她的记者迅速散去。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立刻望向布隆。
  他脸上带着一点志在必得的微笑。
  他们……想要分一杯羹!
  布隆了解谢择益的为人方式,而谢择益了解英国军方行事方式,也了解中国。
  在英美关系上; 英国绝无可能对自身利益做出让步的时候,美国需要谢择益。
  所以布隆势要力保他。
  这就是为什么布隆请她务必前来参加这场多国记者在场的六国公审; 再三向她暗示费贝达金钥匙的重要性;而这场公审涉及到谢择益的证词; 美国法官都刻意选择更能为他脱罪的证词,并试图引导陪审团将这场研究院少佐、中尉与女研究员的种种纠葛,往“桃色新闻”方向去引导。
  而当庭所有记者们; 立刻发现了这场灰色调得公审,最为靓丽的切入点——绯闻!
  在谢择益种种行为,使得英国政府唯恐自己在上海租界的地位,会如同汉口英租界里被驱逐的英国人一样岌岌可危时; 由佐久间“日记”及金钥匙带给记者的是军官保护女友的错觉,同时也能向英国陪审员提供谢择益一切不合理动机的合理性。
  布隆不仅要保他,还要保他有权担任三国利益交涉官的地位。
  而就在这时候,调查局搜集到一条信息; 这条信息是英国人在香港与上海皇家学会研究院自己定下的秘密法规,叫做‘工程师’的“配偶免责权”。
  这条法规,正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
  而研究院又需要依靠谢择益来拉拢美国吗?
  她想起玻尔同她说的话,又问了问自己,几乎立刻得出一个答案——需要!
  研究院确实需要美国的资金为研究提供后续力量,但又怕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野心使得他们的力量无形之中渐渐变成为研究院主导力量……所以与其说需要美方,不如说更需要谢择益在其中斡旋,为研究带来更多助益的同时,又不至于埋下隐患。
  这就是为国家利益谋求福祉的布隆,与力图为研究谋求利益的玻尔各自的私心!
  那她的私心呢?
  ——
  这场最终判处三十余名上尉及二十余命中尉以绞刑跨世纪侵略罪的宣判,她却没怎么留神去听。宣判结束,作为这次公审最高治安警察长的布隆,留了一点时间给记者对法官及调查员作采访,之后迅速请手下陆军将记者请至门外等候。
  而后,他与一位英国陆军少校、新继任的驻沪副领事聊了几句,而后布隆辞别少校,向她快步走过来。
  警察正押送面如死灰的佐久间与藤间,从三人身后穿过走廊离开会审大庭。佐久间回头看了一眼楚望,被押送他的士兵呵斥了一声。
  经过时,布隆在她身旁停住脚步,笑着说:“比起绞刑,这两名日本军人看上去似乎更怕听到‘押送回国问审’这几个词,是不是?”
  楚望转头看了一眼,回过头问道:“先生,Zoe现在在哪里?”
  布隆微笑道:“那位领事也不清楚,女士。不过能确定的是,他在一切英属殖民地上,都会比遣送回到不列颠帝国过得愉快一些。站在他安危的立场上,我认为向英国佬证明你们之间关系的速度,或许需要更快一些。”
  一位中尉朝布隆走来,说,“长官,有少部分记者不肯离开,说想要请求对这位女士作一点专访。”
  “我们这位才能被丑闻淹没的女士,这次恐怕要再度被涉及三国的桃色新闻困扰一段时间了,”布隆听闻笑道,离开前又说了一句,“很抱歉,女士,这不是我的本意。比起这个,我更乐意在短时间里在报纸上读到有关你与Zoe的婚讯。”
  布隆同中尉离开以后,商会迅速来人带她从侧门绕路离开,躲过那群执着的记者追击。
  葛太太与上海商会等人的车已经等候在商会大院后门外巷子里。
  她从后门走进巷子时,葛太太等在门外皂角树下,蒋先生、谢老爷与黄先生等人则在远处梧桐下汽车旁聊天。
  不等葛太太则声,她先轻声喊道:“姑妈……”
  后半句没及讲出口,她语气里的急切早已在她的神情与“姑妈”两个字里呼之欲出,于是立马闭了嘴。
  葛太太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慢悠悠打趣说,“怎么?”
  她叹口气,仍旧硬着头皮说:“我想救谢先生。”
  葛太太看了她一会儿,说,“刚才他爸爸那四五个大男人也不害臊,合起伙来跟挟持我似的,叫我同你商量这事。现在好了,看你的样子,是比谁都急。”
  姑侄两往梧桐树下望去。除了仍朝她两微笑的蒋先生,谢老爷与另外三个老头都心虚的将脸转过去望着梧桐树的根。
  她说:“指不定我明天上了报纸以后,再没人敢娶我了。”
  葛太太笑了,“上回林俞为着你老师事情不也闹成那样,你怎么不担心没人娶你?”
  她说:“葛太太不也还给我派了个谢先生么。”
  葛太太又笑了,“这回他进了大狱,自打我来上海以后,为着见你求着上我葛公馆来的年轻英俊还少?”
  她给葛太太拆穿,于是嘿嘿笑道,“姑妈您也说您看着谢先生长大的,那些个年轻英俊,谁能比谢先生更好?”
  “好?他哪点好了?若是从前,还能指望他在英国陆军里头混出点前程。现在呢,自身难保不说,还要你一个姑娘家以身相许去搭救他。”葛太太放机关炮似的一气儿抱怨完,又压低声音问她,“丫头,我心疼他,我更疼你。话不中听,可姑妈也劝你再好好想想。从前看着他是一等一的人模狗样,这一晃三四个月他都给人不知监禁在什么地方受着什么罪过,若是回来以后,发现他残肢断臂,缺斤少两的,后悔可来就不及了。”
  “那……”她揪了三个月的心,不敢想的都给葛太太三言两语的讲了出来。一阵心疼过后,她呼呼吹了两口气说,“那也不打紧啊。”
  葛太太叹口气,一脸的恨其不争。而后语气极差的回头冲那商会的帮工说:“替我去将谢鸿给我叫过来!”
  她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忙说:“姑妈,还是我过去拜见谢爵士吧。”
  葛太太将她拦住,说,“去什么去?”
  谢鸿仿佛怕着葛太太似的,先请了黄先生过来探探口风。
  黄先生同葛太太与楚望说:“谢爵士说了,过几天,他便叫几艘船将聘礼送去香港,送到你府上。”
  楚望:“……”
  葛太太道,“什么船?”
  黄先生道,“自然是最大的铁甲驳船,从港口鸣笛上岸接驳,从码头用驳车敲锣打鼓一路送到山上!否则我都不依。”
  楚望:“……”
  葛太太哼笑一声,“阵仗大点好,好让公共租界那不成气候的一看到报纸,该好好知道自己该准备多少东西,才不至于丢大了人。”
  楚望正纳罕着,黄先生想替她讲出来:“你们倒不怕林俞寻隙滋事,说聘礼不送至他林家府上,不合规矩?”
  “我倒是想,他也好意思要。他家里那个没名字的若是敢闹,正合了我的意思,我就在家里等着她来。”
  黄先生这便转头对楚望说,“林三小姐,有劳了。”
  楚望说,“上回多谢黄先生的镯子。”
  “也没起多大用处,哪里想得到纱厂大火,他自知鱼死网破,真起了杀心,”黄先生讲完,“等你与谢少大婚,黄某送你们一份最丰厚的聘礼。到时候三小姐若是喜欢,再说谢也不迟。”
  说罢黄先生转过脸去背对葛太太,一个劲同谢爵士眨眼睛,大约偷偷告诉他“葛太气消了,你别怕”;而谢爵士假装同蒋先生与杜先生说这话,眼神却偷偷摸摸往这里瞟;见势态大好,这才背着手走过来。
  他一头花白中长头发,一条电光绒蓝衬衫里系一条花丝巾,手里头拿两个文玩狮子头。抬头觑一眼葛太,中气十足赔笑几声,咳嗽两声,躬身拉起楚望的手,优雅的亲吻了一下覆盖她手背的拇指,举手投足像极了马龙白兰度的教父。
  等他一开口,这种种气场风度立马消失殆尽。
  他无比诚挚的说:“三咻姐,我鹅几就羔北里啦。”
  楚望忍了好久才没笑出声来。
  ——
  公审当天晚上,葛太太、谢爵士、身为证婚人的黄先生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